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看不見的怪手

◎ 蔡盈嵩   2012-3-30
台灣都市計劃的亂象,從來沒有停止過。郝龍斌市長屢次出國訪查,口口聲聲說要把國外的經驗帶回台北,未來甚至還要推動台北成為世界設計之都,那為什麼我們還在使用別人棄之如敝屣的都市更新惡法呢?到國外走一遭後,難道學到的只是推出成排的鎮暴警察和拆房子的伎倆嗎?
地理學社會意涵的轉變,從「空間」(Space)到「地方」(Place)再到「空間」,多層的社會意義被賦予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家不應該只是資本主義下,一而再、再而三被商品化的東西,家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有更深層的意義。家是記憶的累積,是情感的流動,是生根萌芽的場域,是只求溫飽的一席之地。家和土地的多元性是深厚難以抹滅的,但今日一聲令下,怪手的無情摧殘後,再多的意義、痕跡與想像,都被價格的抽象空間給取代了,成了房仲公司玻璃牆上一張張的宣傳單。
破碎磚瓦提醒著我們些什麼?讀了地政系後才知道,國家權力的運作,常常建構在不公不義、讓人咋舌的規定中,一句依法行政,抵過千千萬萬曾經踩在土地上的那些歲月。未來,公務員難道也要依循這樣的惡法,強拆別人的家?甚至我的家嗎?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生)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