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家庭plus】〈健康頻道〉有肌力 退休才給力 /

 2021/01/19


文/劉燦宏、黃惠如、黃惠宇、李杰

過去,「老」給大家的印象偏於行動不便、古板固執,直接浮上腦海的畫面是坐輪椅、失能臥床請看護的灰澀歲月。

但隨著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進步,每一個世代都將年老的疆域往後移,老也不再那麼老了。每年都有新的數據呈現,愈來愈多的人活得愈來愈久,可以創業、旅行、助人、參加新的活動、認識有意思的朋友,去嘗試沒做過的事,去學習、去挑戰、去享受,去活出新的人生。

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體力,更精確的說是需要肌肉幫忙,你對肌肉的照顧,將深刻影響老年生活品質。

現在國人的平均壽命創歷史新高,來到平均80.9歲,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而且與全球平均壽命相比,台灣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5歲及9.2歲。

遺憾的是,我們有另一項數字也創歷史新高。衛生福利部最新「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統計,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年,也創下歷史新高,這表示許多台灣人的生命不是生龍活虎活到最後一刻,而是失能、臥床以及疾病纏身。

〈隱藏的恐怖〉肌少比失智更可怕

「老」改變很多事,包括肌肉。肌少症一詞在1988年由美國麻省塔夫茨大學學者羅森伯格(I. H. Poseberg)提出,肌少症英文名「sarcopenia」的希臘字源:「sarx」是血肉,「penia」意味流失,這個文字組成充分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的無情狀態。

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肌肉無力,是老年失能的主要危險因子,也就是老後需要找看護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說肌少比失智更恐怖。

肌肉流失在30歲後就開始發生,我們每年都在和肌肉道別。發表在《生理前線》(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研究指出,全身肌肉質量每10年以男性4.7%、女性3.6%的速度減少,且在60歲後加速。

一篇發表在《年齡與老化》(Age & Ageing)期刊的系統性分析,60歲以後,每20個老人就有一名被診斷為肌少症,更是三分之一老人住安養機構的主要原因。

據日本內閣府《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裡,衰弱占13.8%,僅次於失智和腦中風,但如果加上第四名的骨骼和跌倒12.5%,已經超越排名第一的失智症(18.7%)。


〈展開第三人生〉有肌力 才能享受退休

肌肉衰弱、流失,也改變很多事。中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全身肌肉退化萎縮,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步崩跌,尤其手腳最明顯,不只是你走路愈來愈慢,吞嚥也愈來愈困難、呼吸不再順暢、心臟跳動不再有力,全都是被肌少症拖累,甚至開始認不得路了、心情憂鬱低落,認知能力下降、憂鬱情緒等都被發現和肌少有關。

攤在眼前的是,沒有肌力也讓你期待已久的退休計畫成空。想要活出第三人生,助人、傳承、貢獻自己、再度成長,但身體衰弱、退化,一切終將成為空談。

光旅遊就需要肌力。終於退休有時間、有點閒錢可以遊覽旅行,但身體綁著你。沒有肌力非但無法長途旅行,旅途景點的步行、爬階梯變成苦差事,行李搬不動,體力撐不了一整天,一直想逃回飯店休息。許多家庭的共同經驗是長輩出國旅遊後,都會生一場大病,結果孝心反而讓長輩受苦,從此視出國旅遊成畏途。

〈現代人通病〉三大運動問題 未老先衰

雖然早上公園被老人占領,滿滿都是老人在運動,但多數都在甩手、拍打和走路。而運動不規律、強度低以及項目單一,正是造成我們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

現象一,想到才運動:

體育署公布的最新《運動現況調查》發現,全台灣規律運動人口為33.6%。從年齡層來看,65歲以上的退休族規律運動的比例接近六成,但還在職場打拚的30歲至65歲的中年,只有兩成左右有規律運動習慣。

現象二,運動強度低:

台灣人運動強度低,不喜歡流汗、不喜歡喘。運動強度來看,運動時選擇會流汗也會喘的,隨年齡如陡坡般下降,二十幾歲的人約有一半的比例會選擇這種運動強度,但調查50歲的人發現,幾乎是每三個人才一個(36.1%)。

現象三,運動偏食:

從《運動現況調查》來看,台灣人最常做的運動是散步走路健走(55.2%),其次是慢跑(21.6%),排名第三的是爬山(13.2%);排名其後的籃球、瑜伽等項目,全都掉入一成以下。走路是不錯的運動,但無法抵禦肌肉無情的流失。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作者、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何立安認為,中老年人的肌力訓練有燃眉之急,因為肌力退化提高了運動難度,進而減少運動的意願,也就造成肌力下降,這是「一旦開始就會愈來愈嚴重的惡性循環,要阻止退化,必須要有足夠的刺激強度才會有效果。」

〈作者簡介〉

劉燦宏(雙和醫院教學副院長)、黃惠如(《慢老》作者)、黃惠宇(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杰(肌力與體能專家)4人合著《慢養功能肌力──釐清你一直誤用的養生常識,用最正確的醫學、營養、運動科學,擊退肌少,強筋骨,少痠痛,慢老有活力》(天下雜誌),集結醫學、營養、健身領域專業知識,希望破除高年級健康迷思、更新過時運動觀念,讓老與衰弱、痠痛、疲憊徹底脫鉤,即使年齡增長,一樣能有活力、有能力去追逐理想的生活。


引用網址如下:

【家庭plus】〈健康頻道〉有肌力 退休才給力 - 自由娛樂 (ltn.com.tw)

【家庭plus】〈極品一人家庭〉好孤獨是動力 學習與自己對話 /

 2021/01/19

文/劉黎兒

孤獨近年在各國都是顯學,孤獨入門也是新時代每個人的必修課。獨居一人更是很擅長,除了積極從古今國內外的哲人、偉人或經歷了各種艱辛時代的人來學習孤獨,讓孤獨變成自我成長的最佳動力,不會有孤僻、寂寞等淒涼感。雖然孤僻也是一種個性,寂寞也是人生必要因素,但孤獨入門學問多,獨居一人最擅長如何孤獨,也最會靠與自己對話,開當下流行的「自我會議」,獨居一人是孤獨入門的最佳導師!

好好掌握孤獨入門的人,每一天都會很快活,不但不受人打擾,跟自己開會,可以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的工作或事業下一步要怎麼走,或是跟朋友或親戚的人際關係要怎麼處理;許多好友真的是跟開會一樣,拿出筆電來,像典子則是拿出筆記本來,把想到的要點以及跟自己討論得到的結論一一寫出來。雖然是自問自答,但當作會議處理,把自己當做會議室裡的兩個成員,或許是失戀檢討會議,其中一個自我可以哭得很大聲,一個自我可以安慰她(他)!

日本經營學大師稻盛和夫認為孤獨才能好好內省反思,培養自己對人的誠意。他重建日航時,視察整備場。幾十位整備師等候他來,他到場後都一一跟對方握手,因為他覺得要拜託每一位日航社員一起重建的向心力,會是成敗關鍵,這是他自己一人獨思的結果,而且也要製造一個人對一個人的交會片刻,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誠意。他參加宴會時,一定讓司機先回去,不要等他,事後他問司機都去做什麼,司機說車子開回去後,在小酒館喝了30分鐘小酒才回家,享受屬於自己的孤獨時間,非常美妙,也才有餘裕思考自己的一天,然後心平氣和地回家!

不僅是自己孤獨很重要,給周旁的人孤獨時間也很重要;稻盛認為有孤獨時空與孤獨習慣的人,才能進入討人喜愛的善性循環。因為人的弱點很多,要不斷孤獨地省思才能拋棄私心,為更多的人著想,也才不會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肯變更、過度自我肯定,而且愈忙的人愈應該孤獨,否則就會失去自己!

「經營者是孤獨的」日本許多著名的經營者都坦承自己看似交遊廣闊,但其實沒有朋友,連酒友都沒有,真的是很孤獨的。但這樣的孤獨最好,因為比較不會失去最重要的現場感,許多經營者覺得把時間與精力花在跟現場員工交流,然後需要大量的孤獨時間來思考全盤的戰略而做決定,其實沒有感受孤寂的餘裕。

日本許多調查顯示,在職場上許多人都有相當的孤獨感,像是有煩惱無處可商量、哪裡也不需要自己、沒人聊天、沒有互助氣氛、代溝嚴重、自私的人很多、自己升遷比別人慢等等,都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但如果理解這樣的孤獨是每個人都有的,多靠跟自己開會的方式,就會找到解決的對策。

許多人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是很強的,但是世界或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如果沒有好好孤獨一下,就會不斷錯下去。孤獨讓人不會輕信諂媚或中傷,隨時回到初心,隨時能再出發,如果不知道如何利用孤獨,拿出紙筆來,在白紙上中間畫一條線,自己扮演A與B,開個會吧!一定會得出對A與B都有利的結論!

引用網址如下:

【家庭plus】〈極品一人家庭〉好孤獨是動力 學習與自己對話 - 自由娛樂 (ltn.com.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孩子想自殺 及早察覺

 2021/01/18

文/許真

最近接到許多老師與家長的留言,報導上寫孩子自殺前,學生家長都說情緒很平穩,沒有任何異常現象。孩子自殺前真的沒有任何徵兆嗎?那我們要怎麼防備?

自殺行為是一個求救的信號,他們覺得很矛盾,想活下去,也想死掉。孩子在自殺前幾乎都會發出一些信號,卻經常被忽略掉。這些信號他都會發給好幾個不同的人,例如老師、朋友、爸爸或媽媽。若能熟悉這些信號,保持警覺,便能防範。

〈家長看過來〉5訊號 自殺迫近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庭背景、性格和生活體驗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對壓力的反應卻十分相似,而且當企圖自殺的想法愈趨強烈時,所顯露的訊號也頗為類似。在美加地區推廣青少年自殺防制成績斐然的瑪麗安‧克魯科(Marion Crook)呼籲父母注意5個自殺迫近的訊號,茲闡述如下:

1.把自己孤立起來:長時間一個人獨處,拒絕與人交談或只是很簡單的回答「是」、「不是」、「我不知道」來拉開跟別人的距離。

2.死亡變成首要任務:會談論或寫一些討論死亡的報告;買有關死亡的音樂或玩跟死亡有關的遊戲。

3.身體出毛病或意外的次數增加:這些現象都是在不知不覺中企圖得到別人幫助的訊號。可惜的是父母和醫生往往疏忽孩子潛藏在心底的情緒。

4.多方面開始陷入麻煩:故意忘記重要的會議和期中考。開始逃學,通常在企圖自殺的前一天不去上學。

5.讓情感死亡:不論在家裡或在學校不再被任何人事物觸動,彷彿心已經死了。上面這些訊號正是所謂「自殺症候群」,請父母不要以為孩子向來就是這副德行,而予以忽略。自殺未遂的孩子仍然有自殺的風險,切勿掉以輕心。

孩子出現下面的警訊時,請立刻主動詢問他們是否想自殺。

1.分送「所有物」:孩子會將心愛的小東西、衣物、電腦以及音響等送給別人。

2.自殺前的蛛絲馬跡:孩子說話時會用「結束了」、「解決了」、「不再麻煩任何人了」、「擺脫我所有的問題了」等帶有絕望含意的詞彙。


〈專家建議〉幫孩子 請你這樣做

若是青少年可能有自殺的念頭或意圖時,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呢?

1.要認真看待孩子的口頭自殺威脅。請不要以為他們「只是想引起注意而已」,企圖自殺的人是希望得到關注沒錯,然而,他們也想找出減輕痛苦的方法,希望有人能夠聽到他們的求救吶喊。

2.要注意孩子情緒低潮和行為退縮的徵兆,例如,對各種事物失去興趣、過度自責、否定自我的價值、睡眠模式改變(睡太多或太少)、飲食胃口改變(吃太多或太少)、身體的疼痛或不適增加等現象。孩子若出現情緒低潮徵兆達兩個星期,請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情緒低潮是一種嚴重疾病,需要查出原因並加以協助。

3.如果孩子失去所愛的人、寵物或失去自尊,請務必關懷他的感受,要清楚地向孩子表達出你的關切、愛,以及你不會離開他。強烈的失落感會導致自殺,無論失去的是什麼,都可能讓孩子強烈感到沒有任何希望,而死亡便可能被視為唯一的解決辦法。

4.如果孩子處於危機階段,要待在孩子身邊。不要假設孩子單獨留在家裡或某個地方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5.在安全的考量下,要將所有可以用來自殺的器具拿走,例如藥物(包含鎮定劑、安眠藥、止痛劑等)、繩子、刀片、毒藥、家用清潔劑以及酒,含酒精成分的東西和其他藥物混在一起會讓人致命。

6.要主動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並積極投入心理治療的過程。但請了解輔導員只能協助你有所改變,他們不可能接管你的家庭問題。

通常父母與孩子都同時接受輔導,有時候專業人員會在某些輔導的階段個別與家庭成員協談,可是最常見的還是全家一起參與協談的過程。

決定接受輔導時,父母必須覺悟會有額外的不安情緒產生,因為在協談過程中會發掘許多問題。剛接受輔導的前幾次也常會讓人感到洩氣不已,因為有更多隱而未現的問題浮現了,但同時卻也可以解除更多憤怒的束縛。

〈研究顯示〉高風險時段 要注意

一項針對青少年自殺潮的研究報告指出:自殺潮大多發生在二月。以個別的自殺案例來看,15至29歲的自殺高峰期為11月。另一個研究報告指出,在生日過後的兩週內,自殺的孩子比平常所預期的要多出三倍。這些時段請父母更加留意孩子的情況。

孩子企圖自殺的時間通常在下午三點到午夜時分這段時間,如果父母認為孩子隨時都可能自殺的話,就千萬不要撇下他獨處,不要讓他有自殺的機會,不要放置隨手可得的自殺用具。

(作者為危機、哀傷與創傷輔導顧問,美國「國際危機事件壓力處理協會」(ICISF)認證講師)

引用網址如下: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孩子想自殺 及早察覺 - 自由娛樂 (ltn.com.tw)




健身,別整天「No pain No gain」 /

 

如果拚命健身,卻無法協調好生活,

只能說你是個努力的健身者,但不是一個合格的健身者。

健身是為了讓你的身體更健康,為了幫你放鬆心情環節工作壓力,讓自己身材更完美。

而這一切都是為更美好的生活做鋪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znoxnrl.html

詳細內容請看網址如下:

健身,別整天「No pain No gain」 - 每日頭條 (kk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