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孟婷 |
圖/王孟婷 |
〈媽媽出馬〉動之以情 激發同情心
文/榛果(嘉義市)
有一次兒子考完試,希望我帶他去遊樂場玩,我就答應了。
之前我從來沒帶他來過遊樂場,所以每樣遊樂設施都想玩。兒子在玩碰碰車時,一個約莫9、10歲的小男生一直故意追撞兒子的碰碰車,兒子拚命閃躲,好幾次差點翻車!我不想小題大作,所以並沒有出聲介入!
遊戲結束後,兒子還想坐旋轉木馬,一看,木馬上全坐滿了,我叫兒子等下一輪再坐,兒子說還有一個位置就要衝上去坐,誰知道剛剛在玩碰碰車的那個小男生竟然說:「我不喜歡有人坐我旁邊,不准你坐!」
於是我上前跟那小男生說:「這位哥哥,我跟你說,我家弟弟今天第一次到遊樂場,他也希望跟你一樣玩得很開心,你旁邊還有位置能不能讓弟弟坐呢?」他這下才不情願地答應。
兒子從旋轉木馬下來後,還跟那個小男生說:「哥哥,謝謝你讓我坐旁邊,不然我就要等下一輪才能坐囉!」小男生反倒一臉不知所措的表情!
許多家長只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環境和生活,卻不知道過多的溺愛只是寵壞了孩子!愛之適足以害之!
〈輾轉告誡〉反求諸己 念給別人聽
文/宣晟(屏東市)
在孩子玩的遊樂設施中,不難見到「家教」影響的縮影,小霸王之所以如影隨行,該怪罪的當然是家長的縱容,未能及時施以「機會教育」糾正,難免影響日後成長心態的偏差。
類似小霸王的情境四處可見,我採取的措施是「反求諸己」;面對這樣的情況,第一個步驟是,把自己的孩子帶到身邊,略為提高嗓門以小霸王的行徑為例,要他「將心比心」想一想,換做是自己,應該會怎麼做?對方錯在哪裡?並設法開導,要其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在當下,雖有時未必能及時化解他的困擾,但在場明理的家長聽到、看在眼裡,自然會有所回應,採取應有的處置措施。
利用這樣的場合告誡自己的孩子,無非是要明示對方的家長,所採取「訴之與眾」的一種輾轉告誡的策略。在公共場合,孩子的言行正是一種投射,「愛面族」的家長被貼上標籤,在文明的社會可是極度不光彩的事件呢!
〈不良家教〉年紀小卻威嚇 誰來引導
文/華貞(台南市)
前幾日,小姑帶著她的寶貝女兒回來娘家,和我聊天時說到前陣子她帶小孩去公園玩時,遇到了一個年約4、5歲的小孩霸著溜滑梯,不讓其他的孩子玩,在場的大人向他規勸,他竟然回嗆說:「我的爸爸是流氓。」
我的小姑一聽到他這麼說,就對他說:「如果你的爸爸真的是流氓,那麼我現在就應該要打電話叫警察來抓你的爸爸才對。」說完便作勢拿起手機假裝要撥打。
也許他是真的擔心自己的爸爸會被警察抓,馬上就讓出了位置。但是在讓出位置同時,他還倔強地說這是他想要讓才讓開的。
聽到這裏,頓時心中不免為這個小孩的未來感到憂慮,究竟他是生活在怎麼樣的環境裏,懂得用霸道威嚇來達到自己的需求及目的;倘若在他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沒有遇到有人能適時的導正他的思想及行為,誰也不敢保證他長大之後,會不會成為社會上的問題人物。
〈先別出手〉事前教育 現場再運用
文/維尼(花蓮縣)
孩子遊玩的世界,就是個小型的社會,我們避不開粗暴之人,也無法永遠幫孩子處理,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我會先讓孩子自己學習處理。
平日只要有機會,就會告訴孩子,有人插隊可以請他排隊;有人出手要趕緊閃開,若真是不可理喻又凶悍的人,那麼就請大人出面或者離他遠一點。等到實際碰到時,就是孩子「演練」的機會。
當下,我總會在一旁看孩子如何處理,能否應用,但若真遇到會打人的孩子,適當時機再出面制止。
事後,我總會再跟孩子機會教育一下,然後教孩子要將心比心,不喜歡承受的事情就不要加諸在別人身上,剛剛孩子處理的方式可以怎麼修正。還有,我也會努力避免口出惡言,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心裡難免有氣,但若逞一時口舌之快,謾罵那孩子,無形之中,孩子就會學起來,以後孩子就會不懂寬容,也可能因為一時的惡言而招致危險。
孩子隨時都在學習,在他們的小社會中,不會有太大的危險,所以可以的範圍內,我會盡量放手的。
〈家長不插手〉化危機為轉機 讓孩子解決
文/洪仲清(台北市)
某次應某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的邀約,跟家長們討論如何促進兒童人際關係。那次的活動是親子營,剛好孩子之間因細故起了衝突,家長們便展現了令人佩服的智慧,將危機化為轉機。
兒童的人際關係,有時候是不打不相識。要解決孩子之間的衝突,大人要比孩子更冷靜,引導孩子學習解決衝突,這才是父母應該盡的責任。一下子就替孩子出頭,不但剝奪孩子練習的機會,我們也很有可能因為搞不清楚狀況,而讓原本簡單的事變得更複雜。
家長們跟帶隊老師問明狀況,雙方也互留電話。不急著在孩子情緒當下得到解決,給孩子時間與空間消化情緒。回家之後,跟孩子討論,然後開始讓孩子們互通電話。孩子們聊得開心,甚至在最後相約見面,再一起出來玩。
家長用身教、言教讓孩子學習了處理人際衝突,不用比情緒、比力氣,而是比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家長應該幫孩子看清。
還有,孩子們的彈性,有時其實超乎大人想像,上一刻剛打完架,下一刻又玩在一起。別低估孩子會為了人際關係所做的努力。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9/today-family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