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用來幹什麼的?走遍地球,萬變不離其宗的,可以凝結為兩個思路。其一,教育是用來訓練人的生存能力的,其二,教育是用來挖掘人這種生物的潛力的。前者,著重的是受教群體的技能,或曰競爭力,後者,著重的是每一個個人的自我實現,或曰人生幸福。
非常不幸的,後者的實現,有賴於前者的成就。用世俗語言說,就是「XX 不能當飯吃」,這個「XX」,你可以套進「自由」、「民主」或者一些其他崇高的字眼。但也非常弔詭的,以前不能當飯吃的某些東西,在人類經濟變化了之後,竟然變成可以當飯吃,例如,「遊戲」這個東東。老一代視遊戲為荒廢,但新一代人視遊戲為一個可以用來吃飯的產業;其他如「娛樂」、「設計」、「廣告」、「公關」等等都是。
總歸來講,「吃飯」和「活出精彩」兩件事,需要一種先後的順序和有機的比例,社會才會達到幸福。次序弄顛倒了,人不會幸福;比例失調了,人也不會幸福。
大哉問:台灣在這兩件事上的次序排對了嗎?比例合理嗎?
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否則不會有 22K 的話題,也不會有「小確幸」這種概念的浮出。
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台灣教育中的次序和比例問題。
今天的台灣,一個人可以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完全碰不到「吃飯技能」這檔事。問題是,新一代的台灣人每一個人都可以讀大學,邏輯告訴我們,未來幾乎 100% 的台灣人,22 歲以前都沒有吃飯技能。與此同時,世界上的先進國家早已在 10 年前就進入「學用合一」的潮流,20 歲、18 歲、15 歲、甚至 12 歲創業的案例不斷蹦出。可以斷言的是,以台灣當下的官方教育體制,10 年之後台灣在世界上的「吃飯技能」排序,當落入「地球放牛班」行列。
極小一部份台灣人不會受到大影響,那是老爸老媽很有錢的人,他們老早把兒女的房子、聘金、孫輩的出國教育費準備好了。IQ 很高的人,也還好辦,他們憑著高智商,22 歲以後再追世界,也還能混日子,例如去替那些 IQ 比他們低很多的外國人做下屬。
我們關心的是 90% 的台灣人,如果他們不行,即使 10% 的「高等台灣人」還能夠嵌入世界潮流,也不過就是那 10% 的個人造化,而不是台灣整體的提升。
為什麼台灣的教育會落入「22 歲以前不需要吃飯技能」的理念?這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台灣曾經窮過,12 歲就必須幫忙養豬,18 歲就必須進廠做工,因此大人們說,不行再苦自己的孩子了,必須讓他們無憂無慮的念完大學。
其二,這是一個「精英誤國」的案例。台灣的精英出國留學,但多半是短期幾年的蜻蜓點水,或只是關在象牙塔中努力,對其他文化的理念、社會經濟其實並無深入體會,然而雖然沒有真正吃過豬肉,但究竟看過豬走路,因而回台灣後很自然就成了意見領袖或位居高位。套一句歷史學家的名言來說,「在瞎子的國度裡,獨眼龍就是國王」,獨眼龍看不到 180 度,因而容易形成偏見,推波助瀾了偏頗的政策。
其三,當然就是父母腦中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價值觀;大學數量越多,升學補習班的數量越多。在教育這檔事上,台灣還很中國。
結果就是,台灣的大學密度居世界之牛耳,有人說是 148 所,有人說是 165 所,單單這個確切數目搞不清的現象,就透露了大學如雨後春筍的事實。香港的大學數量是 8 所,照它的密度,台灣不應該超過 25 所;新加坡專校林立,但是正式的大學只有兩所,換算人口,台灣不應該超過 10 所。人口兩倍多的韓國則近似台灣,全國冠以「大學」名義的學校有 370 所,其中一半是私人辦學,屬於國家層級的有 43 所,然而,2011 年李明博總統公開向全國宣示,大學數量太多已經削弱了韓國的競爭力。韓國教育部長也說,大學數量最好減少 40%。
真正的全科大學,台灣有個 20 家,足矣。30 萬到 40 萬的頭腦可以在「不必擔心吃飯」的環境中天馬行空、放任奔馳,比例上對台灣夠了。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如何提升這 20 家大學的世界競爭力?如今,台灣第一的台灣大學,世界排名在百名之外,亞洲排名也僅得 14.
在學術上,台灣其實有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由大陸 1000 萬平方公里格局帶來台灣的「中央研究院」。台灣才 3.6 萬平方公里、2300 萬人,若就台灣論台灣,何苦去硬撐一個帝國格局的「中央」學術機構?面對吧!中央研究院已經日漸凋零,何苦把自己放在一個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就要淒然淚下的位置?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央研究院內依然藏有龍虎,足以傲視亞洲。只是這些龍虎都已落入平陽,壓抑度日。就像日本由當年的「脫亞入歐」轉為今日的「脫歐入亞」的覺醒一樣,中央研究院也應該有「脫中入台」的徹底覺醒才是。
因此,中央研究院的學術資源,應該和台灣的 20 家全科大學資源打通,成為一個「母雞加公雞」的有機資源體系,如此一來,一個領先亞洲的大學體系指日可待。如何打通,這點讓學界、政界去辯論,但終歸不能又變成一個「上級領導下級」的結構,而必須類似一個互聯網互通有無的去中心化結構。
去一個比「讀大學」更美妙的世界!那就是一個「學用合一」的世界。
世界已經實質翻轉,而台灣還把已經普遍的事實當作「前瞻」來看,永遠落後於世界好幾步。首先,技能學習以及創意突破,在先進世界裡老早已經「去中心化」,而融入了各種不同的機制和機構。雖然名義上還稱為「老師」、「學生」,但那只是語言的習慣趕不上現實,「老師」早已不是老師,「學生」也早已不是學生,「教室」早已不是教室。
以MOOC的「慕課」線上學習風潮來看,100 萬人在時差、地差之下同學一門知識或技能,「教室」在哪裡?單一「學校」的「文憑」在哪裡?
以軟體程式技能而言,「編程」(Coding)的能力已經成為孩童的基本能力,就像加減乘除的基本能力一樣。10 年之後,編程就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工具箱,一個 20 歲而不會用編程解決問題的青年,就像一個不會釘釘子的男孩,或者一個分不清口紅和胭脂的女孩。
台灣需要「大人之學」的學校,165 間還不夠,500 間還差不多,但那不是現在的「大學」,而是跟上世界「高新尖技能」的「專所」。稱為「專所」而不稱「專校」,因為那不是一個為了塞知識、拿文憑的地方,而是一個學用合一、效果可認證的地方。保留了 20 家真正的大學之後,其他「大學」都應該轉化為專所。
什麼專所?啊,太多了。例如,機器人(Robotics)專所,3-D 印刷專所、汽車專所,APP 專所,晶片設計專所,工業設計專所,混合媒體專所、廚藝專所,遊戲專所,甚至種種「奇才專所」,讓天賦異能的 ADHD(注意力不集中症)或 Asperger(亞斯伯格症)者徹底發揮所長……在具體實施上,專所完全可以和產業界以及創投基金結合。企業若願意,可以「前廠後所」;投資界若願意,可以從青年入所一開始就導引創業。所與所之間,可以依性質結盟,形成雲端的「技能交換、創意、創業雲」。
18 歲不「讀大學」進專所?這是不是違背了「培養完整人格」、「實現個人潛力」的教育原則?不好意思地說,這是古董級的價值觀。首先,培養完整人格的工作,應該在 18 歲以前就完成,今日台灣需要「大學教育」來完成青年的人格,其實是一種笑話。人格的完成教育年齡越小越好,台灣的教育單位把青年的人格教育都耽誤了,還辯稱「大學」也是人格教育的一部份,他好意思說,我都不好意思聽。
再論「實現個人潛力」。每個人的潛力天賦,14、15 歲時就已經可以展示無遺了。一個 15 歲青年,在某種教育體制下,若還看不出他的天賦潛力,那只能說這個教育體系是個悶罐,是個設計用來壓抑潛力的玩意,應該被打破。
隨手舉例。試問大家,在你身邊,有多少青年的某項天賦,因為缺了某個單科(如國文、英文、數學)的天賦,經年累月的受到考試的折磨,導致了他的真正天賦不得發揮?請問,在台北萬華賣衣服的輟學青年中,有沒有數學好、邏輯好,原本 16 歲就可以設計出精彩 APP,但因為國文、英文考試每次 30 分而徹底憎恨學校的孩子?再來,高中什麼學科都差的青年變成汽修高手,有沒可能在機器人專所中他跨入機器人領域?
請注意,我們這兒談的是 90% 的台灣青年,而不是那些有錢人孩子,或者,那些憑著高 IQ 而能靠記憶通過各種考試的孩子。很多時候,那些堅持「全科發展」、「通識教育」的人士,其實反映的是一種精英的傲慢,他們或者家裡有錢,或者孩子屬於高 IQ 的一群,因而忽視了只有單一天賦或另類天賦的孩子。
90% 的台灣青年,需要的是學用合一的專所,能夠把他們的天賦和謀生技能結合的環境。不提供這樣的環境,就是「大人」、政府、教育部的罪惡。
在當前世界的 MOOC 條件之下,沒有理由對孩子或青年的天賦缺陷作出任何拔苗助長的動作;何況,大部份被制式教育還有考試體系判定為「缺陷」的,其實是被壓迫出來的,而不是真正的缺陷。十年之後,我們是希望看到大量沒有謀生技能且「科科平庸」的青壯年們,還是看到經過專所認證、生活無虞、自我感覺與世界同步、閒暇時通過 MOOC 補充自己不足的青壯年們呢?選擇,在今天台灣掌權掌勢的那群人手中。
在世界的潮流下,無人車,無人機,無人物流,電子商務、網上銀行、MOOC、萬物相連網(Internet of Things)發展迅猛,今天台灣制式教育的內容與世界脫節的程度,十年之內可能就讓台灣變成失業島,或者落為手工服務業的「小確幸島」。台灣的學術以及教育體系,必須翻轉。如果教育「部」不開始做,那麼不要它也罷;我們不能為了要一個教育「部」而失去了教育的與時俱進。社會能自力救濟的,趕快開始自立救濟,翻轉我們的教育機制吧,若教育「部」拿著教育法規來阻擋社會發動的翻轉,那就打官司吧,讓道理攤在陽光下。
引用網址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