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推銷核四要有常識

◎李正偉
在某報看到一篇「核四爭議浪費社會資源」。這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只是作者為《科學月刊》前理事長,這一點讓我感覺到知識份子的傲慢。
如果說,知識份子的傲慢來自於覺得自己學識高人一等,懂得科學與理性,那也只有從他的驕傲之處來說明為什麼知識份子更應該謙虛。科學是強調全觀的學問,在單一項目裡深入的研究固然令人欽佩,但依然不可只從單一片面的角度來分析事物,這是常識。
從文中說明「輻射外洩的劑量的低微」,到「最多只是報廢一個反應器廠」,顯然對核電廠災害非常的無知。而且對於核電運作之不瞭解,遠低於大家對一位《科學月刊》前理事長的期待。
廢核,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核廢料之無法處理,二、發生核災無法控管。
身為知識份子,更加不該犯邏輯上的謬誤。文中所舉,火力發電、車禍、抽菸,皆是可以控管的,但核災是完全無法控管的,以知名的福島、車諾比、三哩島,該處核電廠包括附近區域是「永久廢棄」!試問,有哪一項災害,是必須永久廢棄該地呢?
而福島事件迄今,輻射廢水依然無法控管,附近超過30KM以上的表土全部成為低階核廢料;爐心熔毀不知所蹤;而海流將輻射污染不斷的擴大。其中喪失的土地利用、海洋資源、動植物資源價值損失難以估計。日本公務機關全部減薪為七十%,政府撥下超過六千億日圓,迄今尚無法處理。光是一座福島核電廠,就有如此可怕的影響,試問,台灣有能力承受一次事故嗎?
(作者為技師)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留言討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4/today-o5.htm

乞丐與王子的KANO情結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著名小說「乞丐與王子」,描寫王子與小乞丐互換身分的故事;乞丐與王子正是庶民與權貴的兩個極端,而連勝文與柯文哲的對決,一個想擺脫權貴標籤,一個強調他很庶民,究竟誰權貴誰庶民?與其看出身,不如觀內心,權貴者若如王子走進底層,體驗苦難,就能淬煉出庶民的心;反之,若躲在華廈話唬爛,那就是空嘴哺舌。
引發熱烈回響的KANO是屬於庶民的電影,它演繹庶民集體締造的奇蹟,彰顯逆境奮鬥的普世觀,是小人物實現夢想的藍本,觀眾很受感動,但有心人卻想扣上「親日」的帽子,不過監製魏德聖拍過浴血抗日的「賽德克.巴萊」,這頂帽子戴不到他頭上。但從反KANO的一連串攻勢,庶民已警覺到一股勢力正蠢蠢欲動。
從賽德克.巴萊到KANO,剛好是從仇日到友日。清帝國割讓台灣後,台灣人「仇日」,進而群起「抗日」,因不敵而「順日」,但日本退出後台灣人並不仇日,甚至在日本大地震時創下世界第一的捐款,這種「友日」現象,外來統治者完全無法體會。
在歷史的另一頁,台灣人脫離日本後原本「友中」,卻因目睹種種不堪而「厭中」,又因無力抵抗槍砲而低頭「順中」,近年眼見統治者一心想把台灣給「送中」,反對被併吞的台灣庶民才憤而「仇中」。
從仇日到友日,從友中到仇中,台灣庶民的心情變遷,兩岸的統治者永遠不會懂。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4/today-f1.htm

不認同台灣又何必罵KANO?

作者 劉香君   
2014-03-14
最近看了很多討論KANO的文章,對不起!我還沒看過KANO,但是已經拜讀過中時和聯合那篇比KANO還紅的一稿雙投的文章。
說真的,台灣的歷史,就是一部又一部的殖民史,台灣曾經是很多國家的殖民地,又如何?即使血統不純正又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因為這些殖民者而孕育出特有文化的台灣!我們不是西班牙人、不是荷蘭人、不是日本人、不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我們就是台灣人,也許我們中間的某些人,混著那些血統,又如何?我知道血統最純正的也許是俄國的皇族,於是乎每個都帶著天生的血友病被保護著過一生。也許,血統這種事,向來都是統治者用來控制人民的手段之一,在生物學上,純正的血統並不表示有更多的競爭力。
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這個世界上會有人硬跟美國人說你是英國人嗎?澳洲人曾經是英國丟棄罪犯的地方,現在的澳洲人會因為這樣而覺得自己輸英國一截嗎?
強調自己多有世界觀,卻搞不懂這種基本道理的人,才會對KANO害怕、傷感,才會認為那是一部諂媚日本文化的電影。
曾經是殖民地又如何?這些事情並不影響我們對這塊土地的認同。過去發生的事情,並不是讓我們更加傷感或恐懼,而是將這些化為成就這塊土地的動力,搞不清楚這一點的,請回到你認同的地方去,不要在這裡享用良好的資源,同時又來混淆大家努力的動力。 (作者從事生技業)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服貿協議的謊話、神話與蠻橫不容得逞

2014-03-14
立法院連日為初審《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生激烈衝突。立委之間推擠動手不是新聞,但從人民的角度看,《服貿協議》沒有急於通過的基礎,立院的混戰實毫無道理。有如近日民調所顯示,八成民眾不知《服貿協議》內容,四成六反對、二成三贊成,另有七成四支持逐條表決審查方式;民意走向既極清楚,立委受人民付託,理應體察民意,採納各界在前此十六場公聽會所表達的意見,認真逐條逐項審查協議,為公眾謀求最大福祉,該刪就刪,應改就改,不能僅憑九趴總統一人盤算,無視對台灣整體經濟的傷害,強求六月之前蒙混過關,在立院演出橫柴入灶的醜陋戲碼。
《服貿協議》茲事體大,馬政府卻草率從事,不但出賣台灣利益,還有如文化業者郝明義所指出,是在消滅台灣。以「終極統一」意識形態治國的馬英九盤算很明顯,六月之前通過協議,不但讓中國「舒服」,也為乞求「馬習會」「創造條件」。中國的居心也很清楚,協議表面上雖對台灣開放,卻也取得打進台灣服務業市場的鑰匙,中國的勢力將在台灣合法展開,掌控並衝擊六百三十萬服務業人口的生計。
屆時,台灣經濟唯中國是賴,被鎖進中國而難以掙脫。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已過高峰期,今後進入結構調整的轉型成長趨緩期,且潛藏金融、財政泡沫危機,加上雙方產業競爭形勢日益明顯,被鎖進中國的台灣經濟縱有少數業者可能獲利,整體經濟及廣大上班族受害,近年因雙邊經貿交流頻密而導致的工作難找、薪資不漲、經濟受制對岸等惡果,只會更明顯。
尤有甚者,經濟融入中國之後,台灣資金進一步大量流向中國,金融曝險程度大增,經濟常隨中國大幅波動。同時,由於中國人前來投入中小型服務業大增,不但對台灣業者是災難,構成經濟社會基礎的中小企業為其掌控,上班族飯碗被搶,或只能奉中國人為老闆;而在金融產業也大幅西進之後,整體經濟僅能依賴觀光等少數產業維繫,全體公民卻要為中國白領來人負擔醫療、教育等支出。賠了夫人又折兵,即此之謂也;產學各界在公聽會所表達的,正是對此一惡果的抗拒,且期待國會不當一人一黨的工具,為台灣人民善自把關。
不過,馬政府處理如此攸關台灣經濟前景的大事,卻形同兒戲。它未經評估、黑箱作業、秘密談判、不做溝通、欺瞞人民與國會;去年六月簽下協議,隨即打算動用立院投票部隊,不經實質審查監督,強行通過。事經在野黨強烈反對,公民團體群起撻伐,馬政府「快速過關」的盤算未能得逞。
如今,隨著公聽會告一段落,它立即使出全力,假話、謊話、神話盡出,打算霸王硬上弓。於是,馬英九裝可憐,「談貿易被說賣台,怎麼打交道」、「只要碰到大陸,什麼事都走樣」;他出言恐嚇,「《服貿協議》不過,阻礙與其他國家合作」、「《服貿協議》不可能重新談判」;他不惜說謊,「台灣直到二○○八年之後,才積極簽署FTA之類協議」、「趕快通過服貿、貨貿協議,即可追韓趕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副總統吳敦義空話連連,「服貿不會傷害人」、「服貿過關,賺錢賺到黑龍江」;江宜樺院長更狠,「立法院可以逐條審查,但沒有修改權」;至於經濟部長張家祝揚言「服貿不過,台灣什麼咖都不是」、「未來不可能與其他國家經貿談判」、「各國都在看」。種種發言,猶如同一鼻孔出氣,就是欠缺對人民的誠心與責任。
經濟是中國併吞台灣的手段之一,雙方且有規模懸殊的顧慮。馬政府什麼事都做不好,對中國磕頭卻最內行。《服貿協議》引起國人極大疑慮和危機感,馬政府一意孤行,台灣人民與代表廣大民意的國會,絕不能坐視它恣意妄為。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又有現役軍官當共諜 起訴

2014-03-14
屏東空軍四三九聯隊少校戰資官郝志雄,涉嫌將E-2K空中預警機等機密賣給中國,昨被依洩漏軍事機密等罪起訴。E2預警機可在五百五十公里距離內偵測所有飛行器動態,可同時擔任預警、指揮管制等多項任務,四三九聯隊主力裝備就是預警機。 (資料照)
少校郝志雄 洩預警機機密
〔記者鮑建信/高雄報導〕又有現役軍人涉共諜案被起訴!屏東空軍四三九聯隊少校戰資官郝志雄涉嫌將E-2K空中預警機等機密,經由卡拉OK店老闆萬宗琳交付給中國,兩人收受上百萬元報酬,經高雄高分檢偵辦,昨依洩漏軍事機密等罪起訴。
國安局週一在立法院專案報告曾特別指出,去年迄今已查獲十五件共諜案,極不尋常。據指出,目前尚有四、五件共諜疑案正由檢察官深入追查中。
據了解,去年六月間,調查局中機站承辦毒品案,對男子萬宗琳進行監聽蒐證,赫然發現屏東空軍四三九聯隊空軍基地軍官涉及共諜案,經初步清查後,認為內情不單純,因事涉國家安全法,報請高雄高分檢擴大偵辦。
卡拉OK店老闆 居中牽線
檢調人員指出,萬嫌在基地附近經營卡拉OK店,受曾在土城看守所羈押時認識的王姓男子委託,為中國軍方蒐集軍事機密,見有利可圖,於是遊說經常出入卡拉OK店的四三九聯隊少校戰資官郝志雄提供機密。
郝因投資失利、債台高築,同意提供軍情後,由王嫌以簡訊將中國需要的軍事機密傳給萬嫌,萬再轉告郝蒐集,事成後並收取報酬。
從九十九年十一月起至去年六月間,郝共交付四次機密資料,除第一次由萬嫌親自搭機到上海交付王,王再轉交中國軍方人員外,其餘三次均由萬交予王指定的傳遞人員送到對岸,萬、郝分獲七十九萬元及廿一萬元報酬。
去年九月十四日,辦案人員見時機成熟,展開收網行動,搜索郝的辦公室及萬嫌住家等處,查扣筆記本、存摺、電腦等大批資料,認為郝、萬兩人涉案情節重大,有串證、滅證之虞,聲請羈押禁見獲准至今。
郝、萬應訊時均坦承犯案,郝所寫悔過書並被國防部做為宣傳教材。
郝所犯罪行 最高可處死刑
郝所犯為陸海空軍刑法洩漏軍事機密等罪,最高可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萬則涉及國家機密保護法等罪,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王嫌曾因涉盜匪案潛逃中國被通緝,如今又因共諜案屢傳不到再次被通緝。
據悉,郝曾任電子官、戰資官等職務,對基地戰管、預警機通訊等業務相當熟悉。起訴書也指出,郝為具有電子專長的軍官,曾參與近年來國軍重要演訓,對國軍現代科技戰機敏事項甚為熟稔,卻洩漏軍機,嚴重危害國家安全,至於郝洩漏軍機具體情資,因事涉軍事安全,檢方拒絕透露細節。
Source: 自由時報

國民黨少數政策 多數暴力

2014-03-14
記者鄒景雯/特稿
朝野兩黨昨天就國會的推擠,互指暴力。那麼,何謂暴力?以暴力的標準,立法院上演的外顯動作只是粗魯。
真稱得上暴力等級的,惟國民黨當局。其暴力表現的形式,是透過權力為工具,意欲將一個少數民意的政策,強行壓制多數人接受,因此在過程中,包括行政權的黑箱獨裁,國會多數席次的壟斷討論,甚至輕易放話要撕毀朝野協商的承諾,無時無刻不在施行暴力。
一個支持度低落,已經流失治理正當性的總統,未思自我節制、免於權力濫用,反而操弄其手中掌握的國家機器,將人民視作是「物」,施行屈從意志的暴政,基本上已是暴君。對付國家暴力,受壓迫者倘若以暴力反擊,亦屬正當防衛,何況區區姿勢粗魯,何足掛齒?
充斥在執政黨與其扈從階級,包括幫閒的學者與媒體,還喜用另一形式的暴力,就是把生存生計的嚴肅問題,一律簡化為「逢中必反」,這種刻意的標籤化,企圖製造社會的混淆與施壓,把原本該理性對話的機會與空間加以壓縮,並且迫使他們眼中的異議者往著標籤內容的方向趨於邊緣化。面對這種手法,必須拆穿他們是少數,而且是不敢面對自我的懦夫。
這些暴力份子的自我就是:這群少數人,或個別利益,或政治需求,或意識形態,與這塊土地上的多數人無法相容,甚至矛盾,如果透過民主文明的程序決定政策,他們的謀算並無法以犧牲他人的方式順利產出,於是,他們結合成共犯結構,成為暴力機器上的大小配件。
六十五名國民黨立委,哪個不是暴力零件?這是此後觀看國會頻道的一個關鍵視角。
Source: 自由時報

紐時:失聯航班調查暴露一個腐敗集權政府

2014-03-14
【大紀元2014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柳芳編譯報導)近60年前,馬來西亞從英屬聯邦獨立出來後,馬國政府內的權貴,一直通過控制信息流通、恐嚇反對派力量以及近年的經濟刺激計劃,來鞏固手中的權利不遺失。馬國政府的腐敗驕縱、掩蓋事實和家長式的政治文化,在這次馬航失聯航班MH370的調查中,全然暴露在世界面前。
《紐約時報》報導,馬國官方在失蹤航班MH370調查過程中,種種前後矛盾的聲明和表現,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和批評,也讓世界有機會看到一個真實的馬來西亞政府。
馬 來西亞航空局和軍方領導人週三(12日)表示,過去4天中,他們已經知道該國的軍事雷達曾收到過可能是來自失聯航班的信號,但對於這個消息,他們卻向媒體和世界隱瞞不報。這個信號表明,飛機在飛向目的地北京的過程中,曾經折返,調頭向西,也就是向印度洋方向飛行,與終點方向背道而馳。
而馬國官方公佈上述信息是在週三面對滿場、來自世界各國的記者,一再追問下,才做出的。當時,馬國官方承認,雷達的最後記錄顯示飛機正在向印度洋方向飛行,並且是在巡航高度,這意味著飛機可能已經飛行了一段更遠的距離。
報導說,如果未來能證實雷達接到的信號就是來自失聯航班,這意味著對該事故航班失蹤原因的分析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目前,人們在問,馬國官方為甚麼要隱瞞這條信息,而不予更早公佈出來。
馬來西亞反對派人士、管理諮詢顧問Lee Ee May說:「這回,世界終於感受到多年來馬來西亞政府帶給我們的挫折」。
馬來西亞律師公會前主席及律師Ambiga Sreenevasan說:「馬來西亞人已經習慣接受他們的領導人不回答問題的做法。當你從不受到嚴肅意義上的挑戰,當然你會感到自滿和舒適。」
Lee Ee May說:「他們(馬來西亞政府)從沒受到過這樣的壓力。但現在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盯著這裡,他們無處可藏。」
Source: 大紀元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9503&Itemid=76

畫中有話-阿扁和阿琪...被關是228和白色恐怖的延伸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4-03-14
 
楊緒東醫師手繪插圖「畫中有話
畫中有什麼話呢?
請細細品味~~

阿扁和阿琪...被關是228和白色恐怖的延伸
關鍵字:228, 台灣神, 大地, 楊緒東, 自由, 民主, 人權, 法治, 畫中有話,壓榨, 政治, 阿扁, 阿琪, 白色恐怖, 公民運動, 保台, 救台
觀看更多畫中有話作品~~~~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366&Itemid=1

溫振華:論瘧疾與台灣原住民遷居高山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4-03-14

演說全程錄音
mp3下載
時間 ∣ 2014/03/07(五) 下午3:00~5:00
地點 ∣ 彰化師範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會議室
講者 ∣ 溫振華教授(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
主辦 ∣ 彰化師大-歷史學研究所


台灣的原住民有高山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平埔族),台灣人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乃高山原住民是被漢人趕到山上去的。溫振華教授自從在
《台灣風物》63卷4期發表他的論文〈論瘧疾與台灣原住民遷居高山之因〉後,他認為「瘧疾的肆虐,導致原住民人口大量死亡,原住民被逼往高山遷徙至某種高度後不再得病,因此定居高山,建立新家園」,這個大膽的假設,與一般常聽到原住民是被漢人趕到高山上的論點不同,這個說法,引起相當的討論。

1935年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在其著作《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 》立論:原本居住於平原以狩獵為主的種族不敵後到(台灣)以農耕為主的種族(平埔族),加上平原獵物減少,人口增加,導致該種族由平原往高山尋找獵物,因此產生了高山原住民。溫振華教授指出,雖然移川子之藏能獲得的資料不足,不過已有別於早年台灣人不知道有平埔族的歷史以為是戰後漢人才把原住民都趕到山上去的觀念。

溫振華教授提到1976年西方世界史學者William Hardy McNill之著作Plagues and Peoples《瘟疫與人類》內容談到白人之所以能擊退眾多的印地安人,是因為印第安領袖感染天花,印第安人以為是遭天譴而失去戰鬥力。天花病毒被認為是從埃及源起(法老王屍體臉上的痘痘),然後向世界傳播。因此溫振華教授認為傳染病對於人類遷徙與競爭影響甚深,也進一步開啟他深入研究傳染病(瘧疾)是否是造成台灣原住民遷徙高山的因素,其立論基礎有以下三點:

第一,瘧疾是非常古老的疾病,又被稱為寒熱病,因其病徵為明顯的忽冷忽熱,瘧疾的傳播媒介是瘧蚊。台灣傳播瘧疾傳染病的媒介是微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其生存環境是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乾淨水流。因此台灣平地乾淨的溪流正是微小瘧蚊最好的生存環境,愈高海拔微小瘧蚊愈不容易生存。6500年前台灣海峽已形成,來到台灣的南島語族,應坐船來到台灣,因此最初應居住低海拔的地區。溫振華教授假設上岸的族群,很快就面臨到瘧疾的威脅,面對瘧疾的威脅,造成死亡。為逃避瘧疾有三種選擇:1. 往平原地區遷徙、2. 沿著河流往上游地區遷移、3.離開台灣,移居島外。

第二,6500年前台灣傳入大坌坑文化,其文化分佈地在台灣北、南、東皆有遺址發現,溫振華教授認為初來台灣的南島語族,面臨瘧疾威脅,最容易逃避的方法就是遷到其他平原地區,因此台灣平原各地皆有同質性甚高的大坌坑文化遺址發現。而河流也是遷徙的道路,在躲避瘧疾的過程中,有的沿海遷移,見有適合居住的台地就住下來。如再有瘧疾威脅,就再往上遷移。到達某一高度後,瘧疾的威脅不再。人們從經驗中,知高海拔沒有瘧疾。高山環境雖然氣溫較低,但可透過燒材取暖來克服,高山上亦可進行狩獵與農作,因此沒有瘧疾的山上成為這群原住民的新家園。1930年霧社事件後,日人從事大規模的部落遷徙,原住民耆老反對者頗多,也說明其對瘧疾的害怕。

第三,從台中市大甲溪上游七家灣遺址下層文化(主要年代在3500B.P.(距今),海拔2000公尺)、南投縣濁水溪上游曲冰遺址(主要年代在3600B.P.~2400B.P.,海拔在900—924公尺,但四周山地在1200公尺)、嘉義縣阿里山鄉Yingiana遺址(主要年代在3800B.P.,海拔1000公尺以上)這三個高山遺址所發掘的文化層推論(從平原帶上山的文化),3500~3,800年前,遷到1,000公尺以上高海拔地區,其遷徙的動力,瘧疾的威脅應比人口壓力與生存競爭更有說服力。

溫振華教授最後強調,他的論點不代表完全正確,他也不能否認近代漢人與原住民的族群衝突(網路上有人指稱溫振華教授此瘧疾論點是在用蚊子幫漢人說話),他也希望其他學者專家提出不同意見,這樣才能使真相愈辯愈明,最重要的是能理解出為何這些原住民這麼早就跑到這麼高的山上去。而有聽眾發問,難道平埔族就不怕瘧疾嗎?溫振華教授則回答,高山原住民的領域觀念強,平埔族群無法走進山裡生活,就只好在平地居住,因瘧疾死亡也沒辦法。

溫振華教授的演講,結合台灣的考古學與史學,創新的論點,讓人更加體會台灣古文明的深度、廣度與多樣性。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影片】選戰東粉團》民調領先贏的秘訣 專訪北市黑馬柯文哲

發佈日期:2014年3月14日
按照過去的選舉經驗,台北市長如果藍綠一對一PK的情況下,從來沒有綠營勝選的紀錄,­沒想到今年選舉居然竄出黑馬,無黨籍的柯文哲,目前民調第一,而且橫跨藍綠!柯文哲有­甚麼贏的秘訣?請看選戰東粉團的專訪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iZ0dJFR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