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謠言終結站》聽力退化不戴助聽器 恐有失智危機

2017-03-31

前言:
網路訊息多如牛毛,真假難分,莫衷一是。《謠言終結站》專欄,提供讀者正確的飲食及醫藥相關訊息,讓大家生活得更安心及放心。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網路盛傳:「長期戴助聽器會使聽力變差」,讓許多聽力退化的人因而卻步,但醫師駁斥此說法,強調若聽力退化不及時使用助聽器,恐因聽覺中樞神經缺乏刺激,導致腦部神經退化,提高罹患失智的風險。
  • 長期戴助聽器並不會使聽力變差。(記者陳建志攝) 長期戴助聽器並不會使聽力變差。(記者陳建志攝)
  • 田輝勣醫師(右)表示,民眾若出現聽力退化,要及早戴助聽器才不會導致腦神經退化。(記者陳建志攝) 田輝勣醫師(右)表示,民眾若出現聽力退化,要及早戴助聽器才不會導致腦神經退化。(記者陳建志攝)
亞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田輝勣表示,門診經驗發現許多聽力不佳的民眾相當排斥配戴助聽器,了解後才知道民眾擔心戴了之後會產生永久性的依賴,甚至擔心反而會損壞聽力。
田輝勣說,民眾這樣的想法其實是錯的,建議民眾只要一發現聽力退化,就應該配戴助聽器,才能避免聽覺中樞退化,就像近視的民眾配戴眼鏡,度數不會因此加重一樣,且助聽器都有安全設定,產生的音量並不會損害聽覺神經。
田輝勣表示,聽力退化的民眾除了聽不清楚超過兩公尺外的談話內容,也比較聽不到高頻率的聲音。台灣聽力出現退化的民眾,可能都是太晚才配戴助聽器,加上聽信不實謠言,更加深戴助聽器的恐懼,實在讓人擔心。
田輝勣舉國外研究表示,該研究以兩組民眾做觀察,發現聽力出現問題的民眾,若沒有戴助聽器,因大腦聽覺中樞神經長期缺乏刺激,會導致腦神經退化,長時間下來反而出現較高的失智比例。
田輝勣呼籲,聽力受損的民眾應儘早戴助聽器,才能持續刺激大腦神經維持功能,若因排斥拖延時間,未來都需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恢復,效果也會打折。
他並建議民眾每天可從刷牙、洗臉後就開始配戴,睡前再拿下來,每天配戴時間約6到8小時,洗澡或大量流汗時則可先取下。
田輝勣提醒,聽力自然退化的速度並不快,若要避免聽力惡化,應就醫找出遺傳、疾病、嚴重創傷、噪音或耳毒性藥物等病因,並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改善,才是預防聽力退化最有效的作法。


引用網址如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90615

《謠言終結站》蝦+維他命C=砒霜? 專家:不會啦!

2017-03-08

前言:
網路世界無遠弗屆,彈指之間發送的訊息,真假難分,導致口耳相傳,莫衷一是。《健康醫療版》即日起,推出《謠言終結站》專欄,提供讀者正確的飲食及醫藥相關訊息,讓大家吃得安心及放心。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一起吃進維生素C和蝦類,竟會產生砒霜劇毒?」這項說法流傳廣,還煞有其事地勸人「別吃泰式料理的檸檬蝦」;但毒物科醫師說,這是常見誤解,有人把「有毒的無機砷」和「無毒的有機砷」搞混了。
  • 蝦子雖有微量砷但是無毒的有機砷,可以安心食用;檸檬是最佳的調味劑;圖為情境照。 蝦子雖有微量砷但是無毒的有機砷,可以安心食用;檸檬是最佳的調味劑;圖為情境照。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如蛤、牡蠣)中雖含有砷,但幾乎都是無毒的有機砷,有機砷能很快排出體外,也沒有毒性,不過許多人卻常把有機砷跟劇毒的無機砷給搞混。
顏宗海說,有些海鮮裡有極微量的無機砷,但量太少、臨床上幾乎不會將它列入考慮。
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曾做出計算,若無機砷含量為海鮮含砷量的1/10,而蝦含量以4ppm來計算,則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20毫克,至少必須吃下50公斤的蝦。
砷可區分為有機砷及無機砷,有機砷常存在海產中,沒有毒性,而無機砷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的第一級致癌物,會增加罹患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的風險。
另外,無機砷又可分為三價砷(三氧化二砷)及五價砷(偏亞砷酸鈉),在生物體內砷的價數可互相轉變,三價砷有劇毒,就是一般人較熟悉的砒霜。
顏宗海說,純化的維生素C與五價砷,若在實驗室環境化學催化作用,或許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砒霜,但不能以此推論檸檬蝦有害人體健康。畢竟餐點中的檸檬及蝦,其維生素C與砷的含量極低,且又沒有化學催化劑及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民眾不必擔心。


引用網址如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84186

《謠言終結站》網傳「塑膠米」流通 農委會說假的啦

2017-02-19

前言:
網路世界無遠弗屆,彈指之間發送的訊息,真假難分,導致口耳相傳,莫衷一是。《健康醫療版》即日起,推出《謠言終結站》專欄,提供讀者正確的飲食及醫藥相關訊息,讓大家吃得安心及放心。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日前網路盛傳「現代有些米不是種出來的」的影片,直指市面上出現塑膠製成的米,引發不少民眾分享;對此,農委會澄清,網路影片的內容是假的,千萬不要輕易相信,更強調製作塑膠粒的成本比米粒高,相信沒有商人會這麼傻、做這種蠢事。
  • ▲農委會表示,國內沒有塑膠米流通的情形,民眾不要輕信謠言。(記者林惠琴攝) ▲農委會表示,國內沒有塑膠米流通的情形,民眾不要輕信謠言。(記者林惠琴攝)

成本比米高出2成 不划算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林麗芳表示,網路流傳的假米影片是塑膠工廠製造聚丙烯塑膠粒的影片,並不是在做假米,雖然乍看之下很像,但製造一公斤的塑膠粒,成本比米高出兩成,怎麼樣都不划算,應該沒有人會做這種生意,且強調國內沒有流通塑膠米的情形,民眾不要誤信謠言。
林麗芳指出,要分辨真假白米其實不難,天然的米粒,每粒米因生長特性而略有不同,因此胚芽的缺口大小不一,也通常會有背溝,並且具有光澤性,煮熟會散發淡淡的米香,口感柔順,反觀塑膠製品,可能因為標準化作業每粒外觀均一致、較欠缺光澤,應該煮熟也不具有香氣。
根據農委會資料,若是米粒外觀不良,例如變色粒、碎粒、異型粒、白粉質粒,或是夾雜物含量較多、米粒外表粉粉的、無光澤、有異味,均為米質較差或不新鮮現象,提醒最好選購包裝、標示完整,且經政府輔導、品管良好的品牌,例如CAS良質米廠商所生產的「台灣好米」。
此外,國內氣候高溫潮濕,夏季氣溫經常超過30度,白米儲存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品質劣變,因此農委會網站有建議不同包裝型態的白米保存期限,其中,以真空包裝或充二氧化碳包裝,在5-10度或15-20度儲存,保存期限為8個月,室溫儲存則是5個月;以一般小包裝,在5-10度儲存,可保存3個月,15-20度為2個月,室溫儲存則是夏季1個月、冬季2個月。
農委會提醒,不要一次買太多米,存放時間過長,米質會降低,且容易生蟲,若無法短期
內吃完,應冷藏以確保品質。


引用網址如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79586

網路謠言問題 有再煮飯的請注意 菌類不能和茄子一起吃!

回覆者:台灣癌症基金會 營養師:鄭欣宜
內容:
衛生福利部推行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分別為全穀根莖類、豆蛋魚肉類、低脂奶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少油炸、少脂肪、少醃漬、多喝開水外,特別強調應避免含糖飲料及每日最好至少攝取1/3全穀食物。同時也提醒需注意營養標示,選擇衛生安全、新鮮食物。

謠言1: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
解答1:
答案是蘑菇跟茄子是可以一起吃的,磨菇與茄子皆屬於六大類食物當中的蔬菜類,蔬果彩虹579原則建議兒童一天至少攝取5份蔬果、成年女性攝取7份蔬果、男性攝取9份蔬果,攝取蔬果的原則應該是多樣多色,才能讓人體吸收到不同功效的植化素。100克的蘑菇含有24克熱量、92克水分、2.87克粗蛋白、3.64克碳水化合物、1.5克膳食纖維、231毫克鉀、4.3毫克鈣,蘑菇富含膳食纖維、多醣體、蛋白質含量與一般蔬菜相比有較高含量的蛋白質,是素食者蔬菜類的良好選擇之一;
茄子100克含有23克熱量、93克水分、1.12克粗蛋白、4.9克碳水化合物、2.2克膳食纖維、225毫克鉀、13.8毫克鈣,富含水分、抗氧化植化素花青素,不同顏色的蔬果都含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及植化素,建議可均衡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

謠言2: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
解答2:
食用市售上的食用菇類及大蒜是不會有毒性的,建議避免食用野生菇類,菇類食材選擇以新鮮、無腐敗變質為主、烹調溫度需達中心溫度70℃以上;大蒜為台灣常見的香辛料,富含蒜素可增強免疫力,挑選建議選擇大小分布均勻、蒜皮完整無裂縫、蒜辦飽滿、無發芽。

謠言3: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解答3:
並無研究指出蘑菇與小米、大黃米不能一起吃,蘑菇是屬於六大類食物當中的蔬菜類,小米、大黃米是屬於全穀根莖類,100克的小米含有370克熱量、12克水分、11克粗蛋白、71克碳水化合物、2.2克膳食纖維,建議平常可以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全穀根莖類如五穀米、糙米、小米取代精製白米,以增加膳食纖維及B群的攝取。

※參考文獻:
1.食品成分資料庫
2.台灣癌症基金會 蔬果彩虹579網站 http://www.canceraway.org.tw/579aday/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2564

網路謠言問題 請問白米飯才是真正的「垃圾食物之王」?吃飯真的很不好嗎?

回覆者: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營養師:陳燕華
內容:

Q1:以前,我們用南瓜、馬鈴薯、芋頭、大豆、地瓜,來替代主食米飯,這就是當時的人很少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瓜、地瓜、馬鈴薯、芋頭、大豆,
可以提供豐富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植物脂肪的來源,
很足夠卻不過量的碳水化合物( 糖)的來源,
白米飯完全不同,幾乎不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只有澱粉、只有糖。
按世界衛生組織對垃圾食品的定義:高糖、高熱量、低蛋白質
、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低纖維,白米飯是最符合垃圾食品的食物!
其升糖指數高達87,與油炸馬鈴薯條一樣危險!…. 很多糖尿病病人被錯誤地告知不要吃水果,卻無所顧忌地一碗一碗 吃著白米飯相當於一碗一碗的糖!

A1:  農業與醫療技術提升、工作與飲食型態改變、隨著壽命延長,罹病種類和以往也大大不同。因為人種不一樣,飲食文化也有所差異,白米和糙米相比較,白米在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比糙米,但是在蛋白質而言兩者差異不大,以營養師常常教授患者所使用的食物代換而言,一碗白米飯與一碗糙米同為8公克蛋白質;至於脂肪含量,白米與糙米都是零脂肪。南瓜、地瓜、馬鈴薯、芋頭依食物屬性與白米、糙米同為五穀根莖類。

  五穀根莖類每份含蛋白質 2 公克,醣類有 15 公克,熱量 70 大卡:簡言之,飯(糙米)1/4 碗=馬鈴薯1/2 個(中)= 蕃薯1/2 個(小)= 芋頭1/5 個(中)= 南瓜110 g=紅豆、綠豆
蠶豆、刀豆1湯匙(生)= 碗豆仁45g=皇帝豆65g


  另外黃豆、黑豆和毛豆其實一樣都是大豆,被歸類為蛋白質,屬於「豆魚肉蛋類」;黃豆和黑豆的差別只在種皮顏色不同而已,就像是黃種人和黑人有膚色差異,而毛豆則是八分熟的就被摘下的黃豆,所以黃豆、黑豆、毛豆就是大豆三兄弟。

  「升糖指數」代表我們吃進的食物,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快慢的數值。 

  一般來說越粗糙、加工過程越少的食物其值會越低,相反的,越精緻的食物會越高,而一般GI值超過70就是高升醣指數食物,56~69是中升醣指數,55以下則是低升醣指數。米飯屬於主食(五穀根莖類),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熱量又比油脂類或肉類低,吃了反而有飽足感,少吃含糖的精緻加工食品,是健康好選擇。至於選擇白米飯或是糙米飯則依個人飲食喜好為主。

  白米飯含纖維量少所以「升糖指數」高,但是可以藉著飲食搭配技巧來改善,例如搭配大量蔬菜、可以大豆食品取代肉類,富含蛋白質的大豆製品,也是優良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同時又含有較多的纖維質及較少的油脂,所以可偶爾以大豆製品取代魚、肉的動物性蛋白質,對體重、血脂控制也有幫助。水果雖然含有纖維,其富含果糖、葡萄糖會讓糖尿病病人血糖快速上升,臨床上營養師會依據患者營養需求及飲食習慣進行衛教,不會告知『不要吃水果』,而是限量攝取。

  「每天吃低GI食物就不會胖嗎?」飲食的總熱量對於血糖控制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低GI“並不等於“低熱量“。很多人對於低GI飲食一知半解的人會認為,只要是GI值低的食物,就可以放心的吃到飽都不會胖,其實這是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低GI飲食模式其實是要在一定的食物總熱量範圍內,做好食物種類的挑選,才能發揮減肥、控制血糖及血脂肪濃度的效果。


Q2:美國哈佛醫學院在 2002年修改了食物金字塔,將五穀類食物從金字塔的底端,改到金字塔的最上端,鼓勵人們減少吃高澱粉、低纖維、低蛋白質、低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
人體每天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只有 50克,體力勞動者需要也只需 100克(二兩),這是指一日三餐,全天的需要量。可連小孩子都動不動一餐,就吃半斤米飯,甚至八兩(400克)!
一天吃了不低於 600~800克的米飯,所攝入的糖,超過身體需要的十倍!
而且每天如此,日積月累,最終能不得糖尿病麽!


A2: 
  一般而言,人體所需的熱量需求會依照工作性質、性別、年齡、活動量而有所不同,以男性而言平均需要1800大卡,女性1500大卡。「人體每天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只有 50克」相當於只有熱量200大卡,那剩餘熱量1200~1600大卡要從那裡來滿足?吃更多的肉,增加自己的膽固醇,血脂肪?吃更油的食物,來增加自己的體重?

  2011年衛生福利部公告國人「每日飲食指南」不但仍以預防營養 素缺乏為目標(70% DRIs),也同時參考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將降低心臟血管代謝疾病及癌症風險的飲食原則列入考量,建議以合宜的三大營養素比例(蛋白質 10-20%、脂質 20-30%、醣類(碳水化合物)50- 60%),新版飲食指南推薦 1200-2500 大卡飲食各類食物份數,1200大卡一天1.5碗、1500大卡一天2.5碗、1800大卡一天3碗五穀根莖類。一碗白米飯重量相當於200g,在人體消化吸收後可以產生280大卡熱量(60g 糖與8g蛋白質),因此line所傳的文章「一天吃了不低於 600~800克的米飯,所攝入的糖,超過身體需要的十倍!而且每天如此,日積月累,最終能不得糖尿病麽!」真的是錯誤說法。

  隨著3C產品已經完全生活化,人手一機,手機上網便利,再加上美食資訊充斥各大新聞媒體,全球瘋美食,飲食質地愈發精緻再加上身體活動減少,全球肥胖人口激增,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

  要健康就要動!運動可以強身,增強免疫能力,我們可以為了享受美食,收機上網查閱,但是否為了身體健康,每天找30分鐘讓自己進廠保養運動伸展一下?!除了均衡飲食外,運動是最佳天然身體保養品,今天的你,運動了沒?





※參考文獻:
1.外食族的你,低GI 的沒?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Detail.aspx?TopIcNo=122&DS=1-Article
2. 每日飲食指南http://health99.hpa.gov.tw/media/public/pdf/21733.pdf
3. 食物份量代換表
http://news.stust.edu.tw/user/news_file%5CE300%5C20151102161359_2.pdf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3156

網路謠言問題 請問使用智慧手機會特別傷眼嗎?

回覆者: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陳瑩山主任

王小姐今年24歲,近視度數350度,眼睛健康沒有不適,從來沒看過醫生。但是最近卻覺得眼睛痠麻脹痛,視力有時清楚有時模糊,至眼科檢查發現近視度數增加至450度,隔了兩周又變成550度,平時上班批評笑稱公司「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在自己也是「眼鏡的更換趕不上度數的變化」!經醫師詳問病史才發現可能是這半年來,每天醒著都隨時注視手機,使眼睛負擔過重,才會造成不舒服,假性近視也增加。醫師建議應該縮短手機的使用時間。王小姐納悶:「難道使用手機太厲害也會造成眼病?可是現在沒有手機我快活不下去了!」

王小姐的案例是典型「低頭族眼症」患者,現在有太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就是俗稱的「smart phone」,這類手機已跳脫單純打電話的功能,由於有很多手機應用程式App,也能建構社群網站,玩遊戲、收集資料、收信、看電影,它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各個面向,由於這類手機有琳琅滿目的功能,成為我們生活上倍感依賴的工具。已有很多人表示沒有手機不只生活不方便,而且內心也有不安全感,形成現在到處都是整天低頭看手機的「低頭族」,可說是21世紀蔚為奇觀的「手機成癮症」。



從70年代開始陸續有電視,乃至電腦發明,醫學界就有了一個二十世紀的新視力問題「電腦視覺症候群」(CVS,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這是指電腦或電視螢幕看久了,產生眼睛不適的症狀如乾澀、痠脹、假性近視增加,甚至眼睛痛、頭痛;另外也會造成肩頸及手部肌肉的僵硬、痠痛。



這種狀況隨著校園電腦普及化,及網路遊戲侵入網咖達到最嚴重的地步。近年來,科技巧妙的運用將手機與電腦結合,成功演變成smart phone,卻反而明顯的增加因眼睛不適而就診的人數。這一群有生產力的青壯年族群,因為重度使用智慧型手機而就醫,其主訴除了眼睛痠澀脹痛外,霧霧看不清楚,或者視力不穩定,甚至頭昏頭痛、心悸、噁心想吐,真是琳瑯滿目。



近來低頭族就醫人數已經喧賓奪主,取代小兒近視及老年人的白內障青光眼,成為眼科就醫族群的大宗,佔了我們平時門診量的三成!「低頭族眼症」就是「電腦視覺症候群」嗎?我們可以說二者症狀上類似,但是低頭族眼症對眼睛的傷害不盡相同但更為嚴重,這是我們需要加以深入探討的。



首先我們必須闡明智慧型手機與一般電視及電腦有何不同,才能進而了解這兩種疾病有何差異?歸究起來,智慧型手機擴充了很多「智慧的功能」,使得它能以手機的大小,融入大部份電腦的功能,由於打電話只是其部分功用,使手機又回到電腦電視時代,以眼睛為主操控的模式,如此當然會就加重眼睛的負擔。





智慧型手機畢竟不是電視或電腦,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如下:



1.螢幕更小:螢幕小影像就小字體更小,要看清楚字體或影像,眼睛當然倍感吃力。



2.距離更近:螢幕小需要距離更近,才能使影像放大清楚,一般而言,明視距離電視2公尺、電腦50公分、報紙30公分,而智慧型手機必須拿近至15~20公分,這時雙眼內聚力更要密合,對焦更要加強,增加了眼睛睫狀肌的過度使用,自然造成疲勞與傷害。



3.使用時間過長:無庸置疑很多人將smart phone拿來當電腦或電視使用,也可社群聊天,所以常會有不知不覺超時使用的問題。



4.使用不當:不像電腦與電視必須放置在桌上,手機小巧輕便、開關機快速,隨時可用手把玩,因為使用上的便利性,使我們吃飯、搭捷運、公車、騎機車甚至在床上,都在「埋頭苦玩」。我們知道閱讀是需要黃斑部「固視功能」的使用,當然手機螢幕些微振動,我們並沒有感覺,但是長時間就會增加眼睛對焦固視的負擔,進而造成對焦微動調節的疲勞。



5.手機光線太亮:手機明亮度過高這是最嚴你重也是最容易被輕忽的問題。

單純以手機光線照度而言,當然是比電腦、電視來的低,但黃斑部與目標文字造成的「視軸」,會與直射光線有偏折角度,電腦螢幕大光線愈能外散,而且距離人眼較遠,直射光到達黃斑部的比例就減少,同時屋內其它光源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螢幕,但是看手機時卻剛好相反;週遭光線愈暗,愈容易看清楚手機的螢幕。

光源折射至手機螢幕的量並不多,這時手機光線就是我們看清楚螢幕的主要光源。當人眼看手機螢幕時,手機直射光將毫無偏折的「直達」黃斑部,由於距離最短能量又高,不知不覺中就會造成黃斑部的傷害。





手機與手電筒一樣嗎?
當然手機的能量不像手電筒那麼高;

「液晶電視約100-160燭光、電腦120燭光、手機約60燭光,關燈時電視電腦照度增加1/3,手機增加1/2,手電筒變焦前約500燭光,但強光變焦後可增強20倍」,智慧型手機的光線明亮,停電時可以用手機代替手電筒來發光源,也間接證實了智慧型手機光線亮度不容小覷。



大家會同意直視手電筒太久,對人眼會造成傷害,但是如果我說手機也會像手電筒一樣造成傷害,形成眼前一團黑太陽,大家應該不會相信,也沒有人會做這種傻事。可是別忘了:





1. 手機光線照度不高,當然不會像手電筒那麼刺眼,我們不會直視手電筒,而是順著手電筒的光來看物體,而我們是面對面直視手機螢幕,如前所言,所有螢幕直射光是直直無偏折角的射入黃斑部。



2. 我們會避開手電筒的直射光,而手機螢幕有圖像文字會吸引我們去看,這也容易轉移我們疏忽手機照光的傷害。

3. 就算手機能量較低,但是長時間的使用,自然會累積足夠傷害眼睛的能量。這種現象尤其在睡前關燈看手機更嚴重,因為關燈後發光螢幕的光線照度都會增加。筆者曾做過實驗(為保護眼睛,大家不要模仿),在床上關燈看手機,30分鐘後開燈,直視前方應可發現眼前一團黑太陽,黑太陽裡什麼都看不到,這團黑太陽是因為黃斑部嚴重受光後,葉黃素無力抵抗強光,眼睛暫時失去視覺功能所造成的。





那麼臨床上低頭族會有哪些常見的眼部疾病呢?



1. 流行性乾眼症:這是指大家流行使用手機所造成的乾眼症,而不是指病菌造成的流行病。由於我們居住環境溫度與濕度的變異不同,約有四成的人有程度不等的淚液分泌過少。可是在smart phone的使用下,大家太專心看手機,「捨不得」眨眼睛,現在已有高達八成的罹患率,可以說這是時尚流行的手機使用所造成的「流行性乾眼症」。





2. 假性近視成人化:我們一般所謂假性近視是指國中、國小,電視電腦看太久造成睫狀肌使用過度所造成。但是現在三四十歲的人,也常有這個現象,尤其就醫時主訴有眼痠、眼脹的症狀時,往往超過一半的人,合併程度不等的假性近視,這時病人會有視力不穩定,眼鏡愈配愈深的困擾。王小姐就是一個例子,但是現代人這方面的症狀,往往又與「隱藏性青光眼」,也就是低壓性青光眼難以區別。

以往年輕人就診時,眼部有痠麻脹痛症狀時,往往要區別是電腦視覺症候群或青光眼,但現在卻發現很多年輕人兼具低頭族眼病與青光眼。也就是說檢查起來,有手機過度使用的情況,但是卻也合併眼壓不高的青光眼,如果一開始疏忽沒做檢查,其後果不堪設想。





3. 老花眼年輕化:光線進入眼底前,水晶體會吸收紫外光及可見光中能量較高的藍光,預防它們造成眼底黃斑部傷害,如果生活或工作上heavy light user;或本身近視度數深、抵抗光線能力差,那麼就會提早讓水晶體混濁。

這時水晶體彈性變差,看近時對焦的能力降低,雖然旁邊睫狀肌努力收縮,仍不能使近的影像對焦成像,自然造成對焦困難,眼部睫狀肌疼痛,這便是老花眼年輕化的由來。以往我們稱老化是「自然的文明病」,在自然正常狀況下,約四十歲才會有看近的視力困難現象,但是現在約有三成35歲的人主訴「近距離視力模糊」,幾乎或多或少有睫狀肌僵硬、看近視力困難或看近看遠調適困難的典型老花眼症狀。



4.視網膜上膜的形成:光線進入眼睛,水晶體會吸收紫外線形成白內障,但大部分的可見光,仍可自由進入眼底造成影像,手機直射光穿過瞳孔,就是射到正中央黃斑部上,如果慢性過度使用手機,會因直射光的黃斑部照射,最終將使黃斑部受不了氧化壓力的傷害,造成自由基的四處亂竄,進而周邊組織發炎,這時產生的發炎物質將滲入至玻璃體,最終在黃斑部上形成一個薄膜,這可稱為「黃斑部蓋被子」。病人主訴就是看出去眼睛好像蓋了一個半透明的紙,看得到但暗暗的,解像力變差。像這樣的患者越來越多,視力1.0卻不清楚,影響了視覺品質及生活品質,像這樣的族群,佔了青壯年就診人數的三成。



5.自發性黃斑部病變出血:這類患者近視度數並不深,年齡也不老,可以說因為體質上受不了光線的傷害而造成病變,所以稱為自發性黃斑部病變。輕者造成眼底視網膜上膜,重者因為病變造成出血。這樣的病患很多都會發現正中央有暗影,想看什麼就看不到什麼,往往因為出血而造成急性視力下降,我們已有病患年齡只有高中,卻因黃斑部出血影響視力,而且不只一例。





如何減輕智慧型手機的使用,並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課題,因為就趨勢而言,我們一定會愈來愈依賴智慧型手機,眼睛的角色只會更加吃重。在此只是要強調這類手機對眼睛潛在的不利因素並避免傷害的產生。事實上,眼睛最佳抗光物質如綠色植物所含的葉黃素,它可中和光線中強光如藍光,並發揮消炎作用,而魚類身上Omega-3所含的DHA,它也會包覆在感光細胞的細胞膜上,好比「防曬衣」,阻止了細胞光線太強過熱的凋亡,這時服用營養品含葉黃素和Omega-3也是相對方便的。



由於三高年輕化,血糖、血壓與膽固醇,都會造成脈絡膜血管壁功能減損,而脈絡膜是眼睛的冷卻包膜,這個眼內血管層血流快速,會帶走眼底照光升高的熱量,這就是為什麼手機用久會發燙,但是眼睛卻不會有過熱的現象,如果全身性三高控制不良,就會使眼部血液速度變慢,減低我們對光線造成的熱量運輸與自由基消除的作用,將不易維持黃斑部照光後的恆溫狀態,所以三高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智慧型手機加入很多手機應用程式App,包山包海、無所不能,已充分融入我們日常生活,而這些智慧的多重選項,使我們能「一機在手、世界跟我走」。以往傻瓜相機有「它傻瓜,你聰明」,現在智慧型手機「它聰明,你就可以傻瓜」也具異曲同工之妙,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但也考驗人性,請大家好好保護眼睛。當前年輕生命不再看前方,而是低頭玩手機,不要哪一天從低頭族再抬頭時,看到的是眼前一團黑太陽!
 

網路謠言問題 炒蛋禁忌~不可先在蛋汁中加入鹽巴

回覆者: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營養師:陳燕華

觀光景點的溫泉蛋、餐廳的太陽蛋、炒蛋、滷蛋、糖心蛋到超商賣售皮蛋、鐵蛋、茶葉蛋、酒香蛋….「蛋類美食」處處可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每年每人雞蛋消費量約280個,由於雞蛋消費快速成長,除了具優越的營養成分之外,還具有許多之功能,成為極佳的食品或食品原料。這些功能性質包括起泡作用、.加熱凝膠作用、濃厚結合作用、乳化作用、澄清作、抑制結晶作用等。利用這些功能性質,以雞蛋為原料製造出各種烘焙點心、沙拉醬、蛋黃醬、布丁、蛋豆腐、蛋果汁、糖果、麵條等各種食品。

除此之外,市場、超市或賣場,蛋架上販售白殼蛋及褐殼蛋及各式各樣的機能性蛋標榜具有各式營養效果,要如何選購?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表示,蛋殼的顏色和蛋的內容、營養沒有關係,完全是雞隻品種不同而已,至於市面上出現各種的機能性蛋,主要是在雞飼料中混入多量的碘素或維他命、礦物質、DHA等,即能生產含這些物質的蛋,而因使用添加這些營養劑的特別飼料,成本比較高,售價自然就比較貴一點。

網路Line流傳,蛋汁中不可加入「鹽巴」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因為鹽與蛋中的乳酸菌結合會產生『氯』,有毒!這是真的嗎?
Ans: 錯,要澄清對雞蛋錯誤說法的地方有三點。

首先要澄清的是『蛋中的乳酸菌』:傳統販賣的蛋未經過洗選,常於蛋殼外部黏附有雞糞與米糠,因此有衛生安全的顧慮。蛋殼表面及蛋液中所分離出的菌種種類:

(1)細菌(以micrococcus為主)
(2)革蘭氏陽性悍菌(以Bacillus為主)
(3)革蘭氏陰性桿菌(以短桿菌為主,如弧菌、腸內菌)。

污染雞蛋的病原菌甚多,有listeria,yersinia,campylobactor,clostridium,perfringes,pseudomonas及salmonella,其中以salmonella(沙門氏桿菌)最多,由此可知蛋液是沒有乳酸菌!造成雞蛋腐敗的微生物,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如pseudomonas。超市與賣場架上販售「洗選蛋」,這些洗選蛋會經過供蛋→外觀檢查→洗淨→風乾→油蠟處理→照蛋處理→分級→包裝→出貨上市的流程。
如果蛋在生產、運送、儲存、烹調使用過程之中,沒有確實做好衛生品管,就提供了沙門氏菌或其他細菌滋生繁殖的機會,如果吃了這些被細菌污染的蛋,就會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發燒等食物中毒現象。洗選蛋經過這樣的流程,不沾染任何污染物,因此政府積極推廣民眾購買「洗選蛋」。要預防細菌污染帶來的危害,「不吃生蛋、吃煮熟的蛋」是最好的方式。

第二要澄清的是『若加鹽蒸的蛋會有一點綠綠的顏色,那就是化學變化產生的氯。』
這是錯誤的說法。依照「蛋」的營養成分,蛋類是完全蛋白質(即吃了這類型的蛋白質食品例如肉,魚,禽類,蛋類等,等於有吃到所有必需胺基酸,)的主要來源。蛋白與蛋黃所含營養素之種類不同,其特性也不同。蛋黃除蛋白質外,含有脂質及膽固醇;蛋白則不含脂質。蛋類的礦物質以磷、鈣、硫、鐵最多;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 B1、維生素 B2、菸 鹼素、維生素 B6、維生素 B12、維生素 D、維生素 E 等(不含維生素C),其中以維生素 A 含量最豐富。雞蛋水煮去殼後,偶而會發現蛋黃和蛋白接觸面呈現灰綠色,這是因為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生成硫化物(主要是H2S),與蛋黃的鐵(Fe)反應生成硫化亞鐵,這是正常現象,並不影響食蛋的安全。

第三要澄清的是『網路Line流傳,蛋汁中不可加入「鹽巴」』:
加鹽或加糖蛋黃(全蛋)在蛋品工業上普遍被使用,因食品業者(尤其美國)長期以來皆以習慣10%加鹽蛋黃(全蛋)及10%加糖蛋黃(全蛋)。例如美乃滋、沙拉醬業者,使用冷凍10%加鹽蛋黃(全蛋)主要是提供;焙糕餅業者,使用冷凍10%加糖蛋黃(全蛋)。因此謠言蛋汁不可加入鹽巴是錯誤的。

在加工過程中會添加鹹味的蛋如鐵蛋、鹹蛋、皮蛋,盡量少吃,因其含鈉量高,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友要少吃而且;蛋黃因為含有膽固醇一般人如果要吃,也應該搭配豆腐、青菜等清淡飲食食用。





※參考文獻: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
3. 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2015版)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4.陳肅林等(2007)‧新編食物學原理‧華格那。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1937

網路謠言問題 關於香蕉不可以混吃的謠言

回覆者: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營養師:陳燕華
網路上有許多關於一些食物不可以混吃的謠言—“香蕉千萬一定不能和這些一起吃,
否則得癌別怪我沒提醒你!!”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回覆。

謠言1:香蕉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同吃會導致中毒!?
解答:
  人體需要營養來維持生理臟器運作,我們所吃進去的食物則是提供營養來源,這
包含了六大類食物如五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蔬菜類、水果類、低脂乳品類、油脂
及堅果種子類。
  香蕉屬於水果類,牛奶為低脂乳品類其營養成分以蛋白質為主,這都是屬於食物
,因此兩者同時食用並不會造成中毒。

謠言2:香蕉不能和酸牛奶一起吃, 同吃容易產生致癌物!?
解答:  酸牛奶是什麼?在臺灣講的是優酪乳、優格,在香港則是指“乳酪”,在中國通
稱“酸奶”。
  在中醫理論觀點性味:甘,冷(《唐本草》)。甘,大寒,無毒(《本草綱目》)。
甘,寒,微澀(《醫林篡要》),目前沒有科學研究證實兩者一起吃會產生致癌物。
因此『香蕉不能和酸牛奶一起吃, 同吃容易產生致癌物。』此屬謠言。

謠言3:香蕉不能和馬鈴薯一起吃,一起吃的話老年人會長老人斑,年輕人會生色斑、
    蝴蝶斑
!?
解答:
  香蕉和馬鈴薯同屬食物,香蕉屬於水果,馬鈴薯屬於五穀根莖類(主食類),兩者
常常出現在菜單上,作為入菜食材。
  以馬鈴薯而言就有各種製作方式,講究創意料理時代香蕉也有不同搭配方式,以營
養學角度這兩種都是很棒的食物。
  一根香蕉若其長度相當於原子筆或大拇指食指張開呈現”7”的長度香蕉,寬度約10
硬幣大小,其熱量為60大卡。1/4碗馬鈴薯熱量相當於70大卡,此可知份量多吃會增加
熱量、增加體重。
  造成皮膚產生斑點(老人斑、色斑、蝴蝶斑)的原因很多,老人斑的形成,並不只
是單純老化這麼簡單,而是包括基因、陽光曝曬、和可能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蝴蝶斑男女均可發生,究其生成原因,主要是體內性激素所致。婦女懷孕後體內激
素髮生變化,黃體酮和雌激素分泌量旺盛,引起面部皮膚中色素沉著;腦垂體分泌黑色
素刺激也能導致局部皮膚顏色加深。
  青春期少女的垂體、子宮、卵巢等內分泌器官功能失調也能產生較多的黑色素,沉
著於皮膚內,所以青春期少女也可出現形如蝴蝶的灰暗色斑。此外,長期在野外工作、
過多的陽光照射;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冬眠靈、苯妥英鈉;使用化妝品不當等,也可產
生蝴蝶斑。
皮膚除了防曬要做好之外,飲食要吃富含維生素 C及維生素E食物減少黑色素形成,若
皮膚真的發生斑點影響美觀或是出現痛感、癢感建議找皮膚科醫師診治。

謠言4:香蕉不能和芋頭一起吃, 同吃會導致腹脹!?
解答:  人體的腸道每天約有 7-10 公升的氣體產生,這些腸氣大部分會被人體重新吸收,
只有一些氣體由身體排出,如打嗝、放屁等。
  造成脹氣腹脹原因包括了來自睡覺時嘴巴張開呼吸吞入的空氣、一邊吃一邊聊天,
就會把空氣一起吃下肚,以及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被大腸細菌分解而產生或者是因為治
療(化療及腹、部放射線治療、藥物副作用)引起腹脹。細菌代謝碳水化合物時會產生
氣體。
  除此之外,少部分的人會對某些食物特別敏感,如導致腹脹的「產氣食物」,包括
豆 類、豆乾、豆腐、洋蔥、青椒、包心菜、芹菜、地瓜、馬鈴薯、糯米類、玉米、蘋果
、西瓜、 香瓜、柑橘類水果、牛奶、乳製品、汽水、養樂多、可樂、油炸類和高糖類的
甜點等,但也有人吃了卻沒什麼問題。香蕉屬於水果,芋頭屬於五穀根莖類(主食類),
都是含有纖維的食物,如果自己體質是吃了此類食物會腹脹,則建議避免大量食用。

謠言5:香蕉不能和牛肉一起吃, 吃了會胃絞痛!?解答:
  目前沒有文獻證實香蕉和牛肉起吃會造成胃絞痛。
  首先要了解造成疼痛的部位,如果痛的部位是「上腹部」,也就是肚臍以上、肋骨以
下的位置,則有可能為胃部有毛病。胃痛的原因最常見的有三種: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和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如一緊張就肚子痛)。
  如果疼痛的位置在右上腹,可能是肝、膽、胰的問題;在下腹,可能是腸子或泌尿生
殖系統的問題。遇到身體不適,建議還是找醫生把病因找出來,才能對症治療。
  如有胃潰瘍的患者,採用溫和飲食(無刺激性、含低纖維、易於消化、脂肪的量需略
加限制)。見下表:



謠言6:急性腎炎患者不能食用香蕉。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鈉鹽,如吃大量香蕉,和攝入鈉
    鹽一樣,使患者血液中出現鈉水瀦留,使浮腫加重,腎臟負荷加大,加重病情
!?
解答:
首先要了解造成腎臟功能:
(一)能清除內新陳代謝有毒廢物:如尿酸、尿毒、肌酣酸。經由尿液的排泄而達到,
一天正常的尿液總量約為一到二公升左右。
(二)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如管制鈉、鉀、鈣、磷及酸鹼的穩定及平衡。
(三)紅血球生成素:如果腎損傷導致分泌不足,則病患會有貧血的現象。
(四)活化維他命的D3:維持血中鈣磷平衡的最重要成份。
(五)腎素及血管張力素:用以調節血壓。

  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鉀離子,當腎臟功能下降,其原本留鈉排鉀離子功能亦隨之下降,
則會導致體內蓄積過多鉀離子造成身體負荷,因此在慢性腎臟疾病患者,醫師及護理師與
營養師都會再三叮嚀要減少攝取高鉀的食物。因此香蕉並非含有較多鈉鹽,此種說法是錯
的。
  飲食若攝取過多鹽分,的確會造成水分滯留,血壓上升,但是水腫不一定就是腎臟病
引起的,而腎臟病也不一定會有水腫。必須經由醫師診斷確診後才知引起水腫的原因:如
可能是體質性的、肝硬化引起的、心臟衰竭引起的、腎臟病引起的、或長期營養不良,及
服用藥物引起的等幾大類。
 造成急性腎炎大多是泌尿道感染引起,病患除了常見的頻尿,解尿困難外,也常會有畏
冷顫抖,發高燒,全身虛弱,腰背痠痛,腹痛,嗯心,嘔吐等情形出現。治療方式以抗生
素療法為主,病患通常須要住院數天。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通常治療
痊癒後就逐漸完全恢復了,並不會留下併發症。

謠言7:阿司匹林與香蕉相剋。阿司匹林與含糖多的食品,如椰子、甜石榴、桃、葡萄、
    香蕉等同食,容易形成複合體,從而減少初期藥物的吸收速率
!?解答:
  藥物與食物間的影響,不外乎為干擾吸收、分布、代謝、排除、藥理作用加乘或拮抗
,其中以吸收及代謝最常見。
阿斯匹靈(aspirin)是一種退燒鎮痛劑,由於同時具有抗血小板凝固作用,目前已廣泛應
用在預防血管阻塞及心臟血管疾病。與阿斯匹靈(aspirin)產生交互作用食物為魚油(或
銀杏),因為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另外有些心臟病患者會服用抗凝血劑(Warfarin)要避免與富含維生素 K的食物(例
如菠菜,花椰菜、蘆筍、萵苣、肝等)同時食用,而影響降低抗凝血劑(Warfarin)的功
效。其他健康食品如魚油、銀杏、大蒜精、當歸、人蔘也會增強抗凝血作用,使用時需特
別注意。
  若醫師會開立心血管用藥(ACEI )與保鉀利尿劑,與高鉀食物,如香蕉、柳橙、綠色
葉菜類蔬菜、鉀鹽、低鈉鹽等服用,則會造成增加體內鉀離子濃度而造成心臟毒性。
  因此可以知道網路謠言阿司匹林與香蕉相剋這是錯的。真正原因是來自於病患不會只單
獨服用一種藥物
,醫師會依病情給予藥物治療,在服藥前,除仔細閱讀並遵從藥袋上指示的
服藥時間外,更可請教醫師或藥師,來進一步了解並避免藥物─飲食間的交互作用,才能達
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的發生!與食物存在交互作用之藥品繁多,有時藥品與食物
之交互作用,會因廠商劑型不同而不同。除此之外,許多藥品與葡萄柚汁、酒精(未列上)
皆有嚴重交互作用,建議服藥期間不宜飲酒與葡萄柚汁,若必須飲用,請先洽藥師。



※參考文獻:
1.食品消費知識服務網
 https://consumer.fd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73&pid=398#9
2.http://www.nrt.com.tw/page10.php
3.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4. 台北醫學大學,膳食療養學實驗(102 年)
5. 食」在「藥」不得-淺談食物與藥物交互作用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210/5.htm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1942

網路謠言問題 桃子與西瓜不能一起吃嗎?

最近網路流傳水果桃子與西瓜不能一起吃,會產生中毒的問題,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實,桃子與西瓜都是屬於水果類,一起食用是不會有中毒的問題,但如有糖尿病疾病、腎臟疾病患者需注意食用量。
西瓜屬葫蘆科的蔓性草本植物,每100克西瓜含有33大卡熱量、91%的水分、8克碳水化合物、0.3克膳食纖維、121毫克的鉀、6.8毫克的維生素C,另外也富含茄紅素(Lycopene)與β胡蘿蔔素,茄紅素是天然類胡蘿蔔素,為紅西瓜的紅色顏色來源之一,也是天然抗氧化劑,研究指出能減少前列腺癌的發生率﹔β胡蘿蔔素也是類胡蘿蔔素之一,為維生素A的前驅物,對於視力保健、心血管疾病都有良好保健功效。
食用西瓜如有以下特殊疾病者需注意食用量:
1. 西瓜也具有消暑解熱、生津止渴的作用,具有利尿作用,建議西瓜不要在晚餐後或者睡前食用,避免因頻尿而影響睡眠品質。
2. 西瓜是屬於高升糖(GI)的水果,若打成西瓜汁,升糖指數(GI)會更高,建議有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食用量,依營養師個人建議量食用,避免攝取過量導致高血糖。
3. 如有腎功能不全者,因西瓜屬於水分含量高的的水果,需注意一天水分攝取量,避免水分攝取過多導致水分滯留水腫、呼吸急促、心衰竭等問題。
4. 有些民眾吃西瓜喜歡抹鹽巴或甘草粉,增加西瓜甜度,但這也會增加一天鈉含量,建議還是直接食用西瓜最健康。
桃子每100克含有44大卡熱量、87%水分、11.1克碳水化合物、2.5克膳食纖維、217毫克的鉀、6.1毫克的維生素C,購買時建議選擇果香越濃的,其甜度越高,果實越沉重的,其水分含量越高。食用桃子多汁甜美,如果糖尿病患者須注意攝食量。

建議大家食用蔬果時,不只要吃深色的蔬菜水果,更要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都含有不同植化素,具有不同功效及營養素,像是紅色蔬果就含有茄紅素、β胡蘿蔔素,像是大番茄、紅色西瓜、櫻桃、草莓等﹔橙色與黃色蔬果含有β胡蘿蔔素、薑黃素、異黃酮素,像是胡蘿蔔、柑橘類、芒果、金色奇異果等﹔綠色蔬果含有綠原酸、葉綠素、芹菜素,像是綠花椰菜、綠色葉菜類、奇異果等﹔藍色與紫黑色蔬果含有花青素、白藜蘆醇、前花青素,像是葡萄、茄子、藍莓等﹔白色蔬果含有二丙烯基硫化物、大蒜素,像是洋蔥、白蘿蔔、大蒜等,符合蔬果彩虹579原則,那就能減少營養素隱性飢餓,可攝取到更多元的營養素,幫助體內抗氧化作用。
另外夏季選擇水果也必須注意食品衛生安全,注意食材新鮮度、儲存溫度、適量即可
1. 食材新鮮度:市面上會販賣切好的西瓜,現切現吃,切開放於室溫下勿超過四小時,避免細菌孳生。
2. 儲存溫度:桃子屬於容易撞傷、不易保存的水果,建議儲存於冷藏7℃以下。
3. 適量即可:桃子、西瓜雖屬於水果類,富含水分、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但也含有糖分,建議一天2-3份水果即可,避免攝取過量體重增加。

※參考文獻:
1.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忙碌族如何吃,決定你的抗癌力
2.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2248

網路謠言問題 菠菜配豆腐,易抽筋或骨鬆…

【回覆者】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

身體骨骼的骨本大約在20-30歲會達到儲存高峰,30歲之後骨質會逐漸流失,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如果骨質流失過多,就會使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停經後的婦女、鈣質攝取不足、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等都容易增加骨質疏鬆的問題。

抽筋其實就是肌肉痙攣(muscle cramps),肌肉會不自主的突然猛力收縮,持續收縮幾秒鐘到幾分鐘的時間,會感覺到肌肉緊繃僵硬與疼痛,有可能是電解質不平衡、缺鈣、肌肉過度緊張疲勞、血液循環不良等都有可能會發生。

有很多原因會導致骨質疏鬆及抽筋,除了平常均衡飲食、適當運動之外,減少其症狀發生,飲食可以控制的部分就是攝取足夠的鈣質,趁早補足骨本,減少缺鈣而導致骨質疏鬆及抽筋的風險。鈣質是骨頭最主要的成分,有助於神經傳導、 維持正常肌肉彈性與收縮,在30歲以前是骨骼的成長期,建議在此期攝取足量的鈣質,增加骨質密度,根據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每日13-18歲青少年1200毫克鈣質攝取量;19 歲以上1000毫克。建議平常多攝取高鈣的食物為身體儲存足夠的骨本,如:黑芝麻、小魚乾、低脂奶、綠色蔬菜、海藻類、豆乾等,也要注意維生素D補充。

除了需要補鈣也必須保鈣,減少會使鈣質流失的食物,像是高鹽分如:香腸、火腿、臘肉、醃製品、洋芋片等;高磷食物如:過量的肉類、內臟、碳酸飲料等;咖啡因含量高的食物如:咖啡、茶類;高草酸食物:巧克力、菠菜、芥藍菜、茶類等。

另外大家常聽到的菠菜、豆腐到底可不可以一起吃?會不會導致抽筋或骨質疏鬆;這就要來探討一下這兩種食物富含的營養素,菠菜含有草酸,豆腐含有鈣,兩者在腸胃道會形成草酸鈣,人體無法吸收草酸鈣,會隨其他未消化的食物直接由糞便中排除,高草酸食物與高鈣食物一起吃會降低鈣質的吸收率,也會降低草酸的吸收。菠菜、豆腐一起吃會降低鈣質的吸收,但不至於會導致抽筋、骨質疏鬆,反而是長期攝取不足鈣質食物,抽筋、骨質疏鬆的機率才會提高。

吃菠菜配豆腐會不會結石? 鈣質會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由糞便中排出,可減少草酸的吸收。若是攝取足量的鈣質,反而可以降低草酸鈣結石的機會,也提醒容易有結石的民眾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增加蔬果攝取量。

建議大家能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素,才能避免隱性飢餓營養素不均衡,減少骨質疏鬆、抽筋的發生。

※參考文獻:
1.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Article.aspx?No=200712250098&parentid=20071225001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認識骨質疏鬆
2. http://www.twhealth.org.tw/index.php?option=com_zoo&task=item&item_id=833&Itemid=22
全民健康基金會 補鈣,該怎麼吃才有用
3. http://www.nhi.gov.tw/epaper/ItemDetail.aspx?DataID=2933&IsWebData=0&ItemTypeID=5&PapersID=250
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6期 (101年3月號 ) 鈣質怎麼補充才會吸收?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1932

網路謠言問題 吃烤吐司會致癌???

【回覆者】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劉文俊

回溯相關新聞,報導的主要根據來自兩個來源:
一、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所發表的研究:針對白吐司、全麥吐司、奶 油吐司,以及牛肉,分別以未烘烤、80度烘烤15至25秒、100度烘烤55至70秒,共3種不同程度的烘烤方式,結果烘烤溫度愈高、時間愈久,吐司產生 的單氯丙二醇含量愈多,但牛肉烘烤前後都未產生單氯丙二醇。

二、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專家意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建議,每人每日攝取單氯丙二醇最大容許量,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若吐 司烘烤1分鐘,其產生的單氯丙二醇為0.3ppm,而全麥吐司則達0.56ppm,等於30公斤的國小學童,一天只能吃一片,一天吃超過一片烤吐司,單氯 丙二醇就超標。江守山強調,單氯丙二醇具腎毒性,會引起甲狀腺癌、肝癌、精子減少等,根據國外動物試驗發現,單氯丙二醇對腎臟具有毒性,容易導致皮下出血、男性不孕以及突變性,被視為疑似致癌物質,建議民眾不要吃烤吐司,早餐可以改吃饅頭夾蛋、吐司夾肉鬆等,比較營養健康。

說明與敘述: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ppm的意思,ppm即百萬分率(Parts Per Million),定義為100萬分之1,1ppm即是100萬分之1,可以使用在體積或重量上。用在重量時,1公斤(kg)的物質中有1毫克(mg)的某物質,某物質含量即為1ppm。
因此依據新光醫院江醫師在新聞報導所說:吐司烘烤一分鐘其產生的單氯丙二醇為0.3ppm,亦即一公斤吐司考一分鐘會產生0.3毫克的單氯丙二醇,等於一公克烤土司會產生0.0003毫克或0.3微克。以市售吐司一片約50公克來計算,烤一分鐘會產生單氯丙二醇0.3 微克x 50 = 15微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建議,每人每日攝取單氯丙二醇最大容許量,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那30公斤體重的學童每人每日最大容許量應該是60微克,約4片土司;而一般成人60公斤,最大容許量約為120微克,約8片土司。似乎報導上所言「30公斤的國小學童,一天只能吃一片,一天吃超過一片烤吐司,單氯丙二醇就超標」,並不符合事實,而對一般成人而言就更非如此了。

單氯丙二醇是否致癌 ? 目前的科學研究僅有部分動物實驗有此報告,有些動物實驗則報告無此作用,因此在動物實驗的結果並無一致性。200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所成立的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報告提出「單氯丙二醇並無導致癌症發生」的結論。英國致癌委員會 (Committee on Carcinogenicity)2010年更新的研究指出單氯丙二醇對實驗老鼠並無致癌性。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表的《風險評估報告書》中提到:「研究結果顯示,攝入量一般和攝入量高的市民受單氯丙二醇主要毒性影響的機會都不大。……無充份理由建議市民改變基本的健康飲食習慣。」

根據上述論點,一個30公斤的學童每天吃4片以內或60公斤成人每天吃8片以內的烤土司,吃進的單氯丙二醇皆在建議的容許量之內,更何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與英國致癌委員會認為「單氯丙二醇並無致癌性」,因此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無充份理由建議市民改變基本的健康飲食習慣」的觀點,應該值得做為我們的參考。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640

網路謠言問題 吃生魚片會有「海獸胃線蟲」附著在胃壁?

【回覆者】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營養師:陳燕華

很多人以為「現撈」生魚片只要沾了芥末醬就會殺菌,其實這是心理作用,以為芥末的辛嗆感具有殺菌作用。很多食物在未煮熟前常常會有病原菌,甚至寄生蟲,例如生鮮魚類貝類的海獸胃線蟲、淡水魚常見的寄生蟲中華肝吸蟲、豬肉的旋毛蟲、牛肉的條蟲、生菜沙拉的生菜若洗滌未乾淨其病原菌及寄生蟲,食用也會有致病危機。故食物應徹底煮熟,食品的中心溫度應視食物種類而定。肉類食材之中心溫度原則上必須在 70℃以上細菌才容易被消滅。蛋類必須呈凝固狀,魚類的肉質必須呈現不透明且筷子容易夾取、骨易剔除為原則。

一般而言,適當的加熱過程可以殺死活的細菌,也可以除去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例如肉毒桿菌的毒素即可在100℃加熱10分鐘後失去活性。但是,有許多細菌產生的毒素可以耐熱,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在高溫烹煮過後仍然不會被破壞。

溫度介於7~60℃之間稱為危險溫度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都能快速生長繁殖。一般而言,食品加熱溫度需超過70℃,細菌才易被消滅。保存溫度方面,熱存溫度需高於60℃,冷藏溫度需低於7℃才能抑制細菌生長。為了避免細菌在食品中繁殖而產生毒素,建議食品調製後勿於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夏天時(室溫超過32℃)勿放置超過1小時。要如何吃得安全則需遵守食品處理之原則如下:

1.新鮮、清潔、區分生熟食、避免交互污染、徹底煮熟、注意保存溫度及使用乾淨的水與食材等。
2.外出飲食時應避免冷食、生食、不吃來路不明的食品,亦應避免路邊攤飲食,謹慎選擇衛生優良餐廳用餐。
3.確保與食物接觸的人或物都是清潔乾淨的,要使用不同砧板及刀具,分別處理生食與熟食,食用前要將食品充分加熱並在2小時內吃完,食物應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飲水則要煮沸,不喝生水。
4.遵守個人衛生原則,確保自身飲食健康。


引用網址如下:
http://health99.hpa.gov.tw/Article/ArticleqaDetail2.aspx?TopIcNo=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