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21歲哈佛女博士楊元寧:修行勝過一切



從6歲起,楊定一就帶着她與兩個弟弟讀經書,從孔子、老子到佛家思想,楊元寧笑笑說:“小時候這樣讀古文只是好玩,但那些文字好像有生命,不同時候會跑出來產生新的意義。”
在這麼多經書中,最讓楊元寧有所感悟的,則是《六祖壇經》,經書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她影響深遠。9歲時,她與父親參加5日禪修,在第5天打坐要結束時,楊元寧忍不住嚎啕大哭,楊定一緊張地以為5日禪坐讓孩子身體不適,沒想到楊元寧卻哭着說:“原來人生是一場空。”


詳細內容請看網址如下:
http://www.soundofhope.org/b5/2017/07/18/n938880.html

【近日最紅黑特文】美教授怒開鍘中生:你做人失敗是中國畸形教育的結果!

Posted on



你想到的是:你的前途中斷了,這是不對的,你的前途依然有無限多的選擇。 你可以從商,在網上辦你的雜文網站,或回中國辦公司,再換一個能收你的項目學習,等等。我希望你在別的行業和地方能有成就。
如果,你下了決心要在學術界做學問,我下面寫的東西,是給你的臨別禮物。如果你不想做學問了,下面的話,你根本不用看。
世界上路很多,不一定要做學問,做個好人,就值了人生。你可以就看到這句為止:「你當個好人,我祝你好運。」
如果你往下看了,那我假設你想知道為什麼你剛開始往「做學問」這條路上走,就失敗了的原因。如果,你還想走做學問的路,下面的話會對你有用。我對你直話直說。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跟你繞過彎子,也沒有改變過對你的要求。你失敗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責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這種樣子的教育模式和社會環境的責任,有些是我的責任。
先講我的責任。我的責任是:我不應該錄取你。因為你想要的東西,我無法給你。
你想要的是到美國來見識一圈,和教授搞好關係,使一些點子,讓教授按著你的設計,給你一些作業,你輕輕鬆鬆得到一個學位;再靠這個學位,說自己成為學者了,然後在中國或美國找個掙錢多又體面的工作。你說你將來想在大學當教授,你還對我說過不止一次,你必須得到這個學位。我懂這個學位對你的重要性。
但是,我能教給你的,是做人和做學問的基本原則,讓你成為一個尊重知識、熱愛真理的人。
在學術領域, 你必須不為任何利益撒謊,只說真話,且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你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尋找未知,沒有捷徑可走;你還必須知道自己的局限和無知,把你個人的角度和判斷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 ,這樣,你才能開始做學問。
要想從我這裏得到學位,你必須達到這些標準,我不賣學位。我的知識可以無償貢獻給願意跟著我一起尋找真理的學生,但不做交易。這是我們之間的誤區。我是在你選了我的兩門課之後,才認識到我們之間的這個誤區。
這個誤區,造成我們之間的所有衝突。我認識到,把你錄取來,是我犯的錯誤,也是對你犯的錯誤,讓你錯誤地計劃了前景。
其次,講你的責任。講你的責任,其實是我對你的最後評價。或,是我給你的解釋——為什麼你不適合做學問。
你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商人、公司老闆或其他什麼職業人士。搞學術,和經商或當清潔工,沒有職業高下的不同,但明顯有職業要求的不同。做學問,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 我前面說的誤區,與其說是學術上的,不如說是如何做人上的。
你在 C 大期間,做學問的技術,我時時刻刻在教你,那些技術都詳細寫在你的每一篇作業和論文上了。但是,關於做學問和做人的關係,我沒跟你講透徹。在談你的責任時,我會講這個問題。
因為你本科成績不好,我親自在北京對你面試后,才決定錄取你。錄取你,是我拍的板。當時,我對你的判斷是:人很聰敏。但是,那是一個錯誤判斷,因為那個錯誤判斷,我得分擔你失敗的責任。
現在,我對你的評價是:你不聰敏,你沒有一點兒做學問的人所必需的聰敏。這種聰敏就是蘇格拉底說的「我知道我的無知」。
你一進校的時候,就認為在美國上大學很容易,你知道怎麼能玩得轉。你不停地顯出你什麼都懂;參加討論,不懂的事,你也常常不懂裝懂,胡說一通。上課,你原著不讀,必讀書不買,看一些網上第三手的書評、簡介,就敢宣稱:書讀完,懂了。就敢狂加評論。
你有種種理由認為你是對的,所以,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宣稱,你懂了,你比同學教授都懂得快。 你有你的機巧。但你的讀書「機巧」我完全不看好,那是做生意的機巧,不是做學問的技術。
我對你的判斷是,在我的前三門課上,我要求的必讀書,你不是沒讀,就是沒讀懂。你真正開始認真讀的一本書,是我的第四門課「比較邏輯」上的《邏輯》。這本書,目前,你讀懂了 60%。這是你的進步。我想告訴你:你這種很壞的學習方法,至少得為你的三個「C」和兩個「I」,負一半責任。
用你那種學習方法做不了學問。你可以東找一點西找一點獵奇的信息,放到你的網站上,讓大眾讀著玩(這是你的權利), 就像舊時茶館里說書的、傳小道消息的人,目的就是吸引聽眾興趣一樣。 這沒什麼不好,也是一種傳媒方式。但這種方式絕不能用來做學問。做學問,不是獵奇,也不是快速地搜羅信息。
做學問,是一點一點地積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礎上,撥開前面讓人看不清楚的雜草,細細地分析;用理性拷問自己,拷問先人;然後,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塊小小的新石頭,讓後人踩著,不摔下來。
這就是為什麼維特根斯坦將能不能把思維說清楚看作是一個道德問題。 你很愛說,也總是在說。但是,你很少能把問題說清楚。
在做學問上,「凡你能說的,你說清楚;凡你不能說清楚的,留給沉默。」(維特根斯坦,Tractatus)在一知半解的時候,你胡說,那叫「擴散無知」,是害人、誤導,是浪費別人生命。
做學問的人,要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如果你不能,或不想負這個責任,你別走這條路。我不培養產品推銷商(不會),也不培養嘩眾取寵的網路編輯(沒能力)。
因為你學識基礎很差,你得彌補這個致命缺陷,才能去做學問。學識基礎差並不要緊,你從基礎開始好好補,是能趕上去的。但是,你卻用了一些奇怪的、與學者品格不相容的方法來掩飾你的致命弱點。
第一個例子,你剛來的時候,和我談話,動不動就扯出一些社會「名人」,這個,那個,你跟他們都認識。你說的這些「名人」,我半個也不認識,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把這些人的名字夾在你和我的談話中。我也不想認識這些社會「名人」。
如果他們有成就,我為他們高興,但是,他們與你我都無關。你要做學問,好好跟我學,不必去追啥社會「名人」。
學術不是社交,不是出名,是坐冷板凳。你做學問的目的,必須是對真理的熱愛和對未知的好奇心。名不名與學者無關,得獎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對學者來說,做學問本身,就是樂趣所在。 想用社會「名人」來襯托你自己的地位,你要麼是騙人,要麼是騙自己,都是想掩飾你先天的不足,沒有自信心。 如果你不想用你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他人的信任,你也不能做學問。
再一個例子,就是你在 XXX 課上的抄襲問題。 你可以跟我解釋,從網上複製了東西,貼下來當作業交給我,不叫「抄襲」,是我「誤解」了。事實上,我也沒真報告你抄襲。你也用不著解釋來解釋去,說你不是存心要抄襲,怪我不理解。我理解或是不理解,其實都不是關鍵。
關鍵是:一,我沒有報告這事件;二,不管我「誤解」不「誤解」,事實是你交來的作業,7%以上絕對與網上他人的東西一樣,這就叫「抄襲」(按 C 大校規定義,7%以上雷同就叫「抄襲」)。
這件事,是我堅決反對你想找捷徑、藉以掩蓋你的基礎差和沒有治學能力的缺陷的開始。 我就此警覺並反對你的走捷徑,一直和你對抗到上周的最後一次考試。
對你第一次「抄襲」這事本身,我只希望你說一句話:「對不起,我再不這樣做了。」然而,我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報怨:為什麼我不理解你的解釋——那不是「抄襲」。
我沒有報告你抄襲,甚至都沒有取消你的獎學金,這是我所能做到的對你的最大保護,是給你改正機會。 但,你要我接受「那不是抄襲」,這是你在指鹿為馬,還公然要求你的教授跟著你一起自己騙自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可以賴掉一個錯誤,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同時也失掉了我對你的信任。如果,你還想做學問,你永遠要有能力和勇氣認識和承擔自己的錯誤,不然,你不能做學問。
你自己要承擔的責任,還包括你的人格分裂。這一點,不能全怪你,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結果,這也是我最後要講的你的社會背景的責任。
你是我見過的最自相矛盾的學生。當我想到你的社會背景,我對你的人格分裂抱有同情。但是,我還得指出,這是病態。你應該儘快找心理學家幫助,治好這個毛病。
做學問的人,必須裡外一致,言行一致。
網友對此的反應,多半是傾向支持教授那一方:「這學生八成是國內名校的學生吧,要不然,一個本科學校一般成績還差的學生憑什麼能讓教授跑一趟來面試?這是對國內社會科學學科乃至全科教育的一記響亮的耳光。」、「多數人認為讀書就是找一份理想工作,對於作學問其實沒想過的事情。
也有網友說,教授說的不只是做學問,更是做人道理:「不會做人的話可能在短期內積累財富,但很容易從懸崖摔得粉碎。」、「看此文評論裡就可知目前國人的癥結,達則狂妄自大,窮則自棄自辱,一時走運就歸結於自己牛逼,時運不濟就急於翻本,年輕人好發議論而不讀書,老年人好說教而少廉恥。」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andrew,CC liscened。)

參考來源

新浪網》美國教授開除中國研究生:我就不該錄取你
華語熱聞》美國教授開除中國研究生:我就不該錄取你!網友連連叫好?



引用網址如下:
https://buzzorange.com/2017/08/01/professor-fired-china-master-student/

一名英國女孩之死,意外揭開澳洲打工度假黑幕:置身剝削與性暴力之中的現代奴隸

2017年08月03日 07:10 風傳媒

許多年輕人嚮往到澳洲打工度假,希望能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現實有時可能非常殘酷。英國21歲女孩蜜亞去年在澳洲打工度假時,在昆士蘭省的青年旅館遭人持刀捅死,心碎的母親艾莉芙決定展開調查,結果發現目前的延簽制度導致許多打工度假者遭雇主不當剝削、甚至被性侵,澳洲參議員雷諾茲形容那些悲慘案例根本是「現代奴隸制」,澳洲聯邦政府的「移工專責小組」呼籲當局展開調查。

度假簽證規定,為了能拿到第2年延簽資格,申請人必須在規定的地區為農牧業雇主工作滿88 天,才能申請延長。去年8月,蜜亞(Mia Ayliffe-Chung)來到東北部昆士蘭省(Queensland)生產蔬果的重鎮「家園山丘」(Home Hill),入住雪莉背包客棧(Shelly’s Backpackers),準備在此工作並申請延簽,卻不幸遭到1名29歲法國籍男子持刀攻擊致死。
蜜亞的心碎母親艾莉芙(Rosie Ayliffe)就此展開澳洲背包客打工度假的調查,並得到140人回應。這項調查揭發了澳洲許多青年旅館的無良行為:這些青旅聲稱可為入住的背包客介紹農場工作,但許多打工度假者一等就是好幾個月,這些青年旅館向他們收取過高的住宿費用,造成許多人還沒找到工作就負債累累,必須用勞力抵債。
 
接受艾莉芙訪問的140人之中,50人表示青年旅館或農場原本承諾會立刻讓他們得到工作,卻食言了,其中13人表示他們至少被迫等了1個月才有工作,其中1人甚至苦等4個月才得到昆士蘭省偏遠的塔利(Tully)鎮香蕉園的工作。
 
此外,為了得到農場雇主在88天延簽申請單的簽名,許多打工的背包客遭到虐待,包括霸凌、謾罵、解僱的威脅、不安全的環境、報酬過低、性侵害等。一名接受艾莉芙訪問的背包客說:「如果你計算他們收的住宿費(時薪是7美元),就能知道這對他們很有利,他們提供的住處卻破舊不堪,老鼠肆虐,沒有網路或暖氣。」另一名受訪者表示,澳洲的法定時薪是22.13美元(約新台幣673元),農場雇主給他的時薪卻是15美元(約新台幣456元)。
 
 
艾莉芙說:「從我展開調查以來,收到許多舉報的訊息……每當我在臉書即時通(Facebook Messenger)看見有人想聯繫我,我的心就一沉,(這些都是)一個接著一個遭到駭人對待的故事。」
這140人之中,有6人特別提到「奴隸勞工」。西澳省(Western Australia)的參議員雷諾茲(Linda Reynolds)7月表示,其中一些農場工作根本是「現代奴隸制」,「因為這些打工者遭到剝削,他們無法立刻離開……所以某種程度而言,這是一種奴隸勞力」。
澳洲「移工專責小組」(Migrant Workers’ Taskforce)主席菲爾斯(Alan Fels)說,那些無良農場與青旅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競爭與消費者法》(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Act),艾莉芙的調查提供了寶貴而有用的證據。他致函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CCC),呼籲他們調查打工背包客遭剝削虐待的情況。
 
菲爾斯說,許多打工度假者碰到報酬過低等剝削情況,卻因為雇主的威脅而不敢告訴當局:「有些人因為擔心失去簽證,所以並未把這些情況通報澳洲政府。我在這裡聲明幾乎沒有人會因為這樣而遭到驅逐出境。」
許多農場工作沒受到法律的規範,延簽制度更衍生出虐待與剝削等問題,艾莉芙的努力奔走讓澳洲當局意識到這個情況,菲爾斯說:「她最大的貢獻就是全面公開目前的情況,這有助於社會得知這個問題,並讓政界人士知道這個情況。」菲爾斯說,澳洲政府認識到,這個問題逐漸惡化,有必要調整政策,包括考慮人力雇傭公司的全國證照制度。
 
  • 相關報導
  • 去澳洲打工度假真那麼好?日本南韓年輕人為什麼也都往澳洲跑
  • 台灣女孩在澳洲當水手:去農場打工度假算什麼,當個航海王才狂啊!
  • 澳洲將降低外國打工度假者的「背包客稅」
  • 澳洲打工度假後不想回家,該怎麼辦?數字揭露殘酷真相
  • Let's have tea可不是在約你喝茶啊!想融入澳洲打工度假生活,從聽懂道地「澳式英文」開始
  • 打工度假對工作有幫助嗎?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去更重要!



  • 引用網址如下:
    http://www.storm.mg/article/308944

    〈看門道評味道〉先苦後甘吃苦瓜

    2017-07-30
    文/梁瓊白
    7月又稱為瓜月,所有當令的瓜類盛出,西瓜、絲瓜、瓠瓜、冬瓜、黃瓜、苦瓜……無論品質、口感、價格都是最好的季節。
    • 涼拌生吃,是吃苦瓜的最高境界。(梁瓊白攝) 涼拌生吃,是吃苦瓜的最高境界。(梁瓊白攝)
    這些瓜類的特質是除了蔬菜的鮮,還帶有瓜類特有的甜,雖然清淡,可是比起葉片蔬菜或根莖蔬菜,瓜類是不需要借助甘味調味料就有天然甘甜滋味的,唯獨苦瓜例外,但苦瓜的苦也是天然的。
    早期的苦瓜只有一種,而且味道非常苦,我記得年輕的時候因為臉上長滿了青春痘,有人就提供各種偏方,其中一種就是要我多吃苦瓜,還曾經吃過膠囊裝的苦瓜粉,跟黃蓮差不多,又臭又苦,說是可以清熱涼血。那時候為了去痘還真信,其實沒什麼效,年輕肝火旺,吃什麼都沒用,年紀大了自然就不長了。
    年輕人好像都不太喜歡吃苦瓜,其實現在的苦瓜都改良得沒那麼苦了,而且品種也多,像白玉苦瓜、翠玉苦瓜、山苦瓜。其中白玉苦瓜顧名思義色澤是白的,質地比較軟,適合煮湯、紅燒;翠玉苦瓜是綠的,質地比較脆,適合炒或涼拌;山苦瓜的體積比較小、味道比較重,餐廳的做法是整條油炸過,再加高湯燒到軟爛。白玉苦瓜也有整條燒的,吃的時候連瓜瓤一起入口,不但不苦,還非常軟滑,並不難吃。一般帶瓜瓤一起紅燒或煮湯的苦瓜口感比較軟,若是先片除瓜瓤再炒或涼拌,無論白玉苦瓜或翠玉苦瓜吃起來就是脆的了。
    選苦瓜要挑外皮顆粒粗、色澤光亮、瓜蒂還帶點綠的才新鮮,苦味清淡些。
    其實苦瓜的吃法很多,無論紅燒、煮湯還是素炒、肉炒都有很多變化,特別是涼拌生吃,那是吃苦瓜的最高境界,完全不加熱,但務必要將瓜瓤完全片除,然後切薄片用冰水浸泡,當苦瓜呈半透明狀時撈出來,無論蘸沙拉醬或五味醬,入口的冰涼脆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地不想停;若是不想蘸醬,可將泡過冰水的苦瓜加入話梅、水果醋、少許鹽和糖,拌勻了放置一小時,讓它完全入味再吃,極度的清爽脆口,帶點微微的酸甜,超級好吃。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22996

    《謠言終結站》「小蘇打+白醋+肥皂水」抗腸病毒? 用漂白水較好

    2017-07-3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季,外傳對抗腸病毒不要用漂白水,可以改用「小蘇打+白醋+肥皂水」來消毒,但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此舉恐怕只能清潔去污,無法殺菌,建議仍使用稀釋漂白水較佳。
    • 防範腸病毒仍以稀釋漂白水最佳,但要戴手套及口罩防護;圖為情境照。 防範腸病毒仍以稀釋漂白水最佳,但要戴手套及口罩防護;圖為情境照。
    • 疾管署指出,「小蘇打+白醋+肥皂水」只能清潔去污,無法殺菌。 (記者林惠琴攝) 疾管署指出,「小蘇打+白醋+肥皂水」只能清潔去污,無法殺菌。 (記者林惠琴攝)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白醋是酸性,肥皂水則算介面活性劑,不清楚這幾樣東西會有什麼機制可以殺菌,估計應該只有清潔去污的效果。
    莊人祥指出,對抗腸病毒環境,目前仍建議利用稀釋漂白水。因為漂白水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能夠使微生物蛋白質變質,有效殺滅細菌、真菌與病毒,達到消毒效果。
    根據疾管署資料,稀釋漂白水清潔環境的做法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再稀釋100倍後,擦拭居家環境,而廚具、餐具除了煮沸消毒外,也可以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進行消毒。
    不過,莊人祥提醒,漂白水會刺激黏膜、皮膚與呼吸道,建議調製或使用時,必須開窗讓空氣流通,且盡量配戴口罩、手套等裝備。此外,使用後,也可以清水再進行擦拭,減少對人體產生刺激。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極強,除了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外,大人從外返家後,必須先更衣,用肥皂洗手後再抱小孩,降低病毒感染與傳播。
    若家中嬰幼兒確診腸病毒,應該在家休息;5歲以下孩童為重症高危險群,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前兆,要儘速送醫治療。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2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