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下福盟/護家盟禁錮婚姻平權倡議者人身自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GGYhbrrw&sns=em

2 Fathers 德國兒童圖書這樣圖說同性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EFoADSZvA

憲法133 要求中選會說明退件理由2013.12.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z42cey7fs

【洛杉磯傳真】 緹縈救父



◎王丹

緹縈是漢文帝時齊地名醫淳于意最小的女兒。淳于意精通醫術,治好很多疑難重症。但他脾氣古怪,經常跟人爭吵,因此就有人上書皇帝陷害淳于意。官府判他肉刑的罪,用囚車送他到首都長安。當淳于意將被押送往長安時,他的五個女兒跟在囚車後面哭泣。淳于意生氣地罵她們:「生了五個女兒,卻沒有生下半個男孩,遇到急事,沒有一點用處。」緹縈聽了父親的抱怨後,非常感傷,就自願跟隨父親進京。到了長安後,緹縈上書給皇帝,為父親辯白;並且自願充當官家奴婢,贖父親的罪。文帝看到了緹縈的上書後,很受感動,就赦免淳于意的罪。「緹縈救父」,以後成了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故事,沒想到,經過了兩千年,到了今天的中國,我們又看到這樣的故事發生。

王炳章和彭明是中國海外民主運動的積極推動者,先後在中國周遭國家被綁架回國,扣上恐怖分子和台灣間諜的莫須有罪名判處無期徒刑。近年來,獄中的他們身患多種疾病,處境令人擔憂。2008年,王炳章年僅十九歲的女兒,擁有加拿大國籍的王天安休學一年,來到美國,奔走於人權組織、政府官員和媒體之間,呼籲外界關注她父親的人權狀況,推動營救王炳章的行動,為此在試圖探視父親的時候被拒絕入境,從此,這個年輕的女孩開始了漫長艱難的救父之旅。前不久,來到了台灣。跟她一起來的,是彭明現年十七歲的女兒彭佳音。這個在美國長大的小孩國語已經不太流利,但是為了營救父親,決定開始學習中文,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父親的處境。王天安和彭佳音,讓我們看到了當代版的緹縈救父,讓我們看到兩千年前發生的事情,活生生在我們眼前重現。而更令人髮指的是,連漢文帝都被緹縈感動而釋放了她的父親,可是當代版中,中共對這兩位女兒的呼聲完全置若罔聞。誰說歷史一定是在進步呢?當代的統治者,其實有的方面是連兩千年前的封建皇帝都不如的。

12月2日我應邀和這兩位女兒一起上公共電視的節目,聽到王天安忍住淚水,說還有其他政治犯的家屬,處境比她們更糟糕;看到這個本來應當是享受荳蔻年華,無憂無慮的女孩,眼中那種委屈、焦慮,以及堅定和期待的眼神;目睹彭佳音如何為了能夠流利表達,在上節目之前跟陪同人士反覆練習的情景,不禁為之鼻酸。

十幾年來,提到中國,我們都是看到她的高樓大廈,看到經濟飛速發展;我們看到的都是奧運聖火和嫦娥登月的太空計畫。我們有誰,會看到王天安和彭佳音這樣的當代版的緹縈救父,看到年紀輕輕就失去自己的父親,只能在國際上跨海表達思念的悲劇,而她們的父親,僅僅是因為政治見解與統治者相異而已。前者是中國沒錯,但是後者,難道就不是中國嗎?為什麼我們在看中國的時候,只看到鮮花和歡呼,而看不到這樣的淚水與迫害呢?為什麼我們只看到人民表面上對當局的順從,而看不到還是有那麼多的反抗者在為歷史進步付出代價呢?

王天安和彭佳音這兩個當代的緹縈,讓我們看到了更真實,更全面的中國


 出處: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4/today-article4.htm



 

《臺灣風土》凝聚共識 重現珍貴史料

出版《臺灣風土》是為了完成出生於台南將軍區的陳奇祿院士出書的心願。 (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在紛亂的國政與社會現況中,台灣人的情感要靠什麼來「牽作夥」?台南市長賴清德說,希望透過《臺灣風土》重新面世,讓國人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藉由對台灣歷史文化的認同與了解,凝聚台灣人的共識。

繼2010年完成出版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重量級荷語台灣文獻《熱蘭遮城日誌》最後一冊(第4冊)後,台南市政府又花了許多年時間出版《臺灣風土》全輯4冊,重現60多年前人類學泰斗陳奇祿、國分直一等逾百位中日專家學者,所撰寫的台灣珍貴史料、評論紀實。

賴清德表示,出版《臺灣風土》除完成出生於台南將軍區的陳奇祿院士出書的心願,這些珍貴的在地人文觀察,也將提供文史學家研究,盡到台南作為台灣文化首都的責任與義務。

「臺灣風土」專欄是陳奇祿於民國37年到44年間,在媒體《公論報》主持的雙週刊專欄,共出刊195期。專欄內容涵蓋台灣歷史地理、風俗文物、掌故軼聞、宗教、藝術、語言、思想哲學、漢詩作品,包羅萬象,其中,關於原住民的篇章尤其珍貴。

《臺灣風土》由林佛兒擔任總編輯,李若鶯教授協助,將陳奇祿院士提供的舊報珍藏,重新翻攝、打字、整理,其中諸多破損難辨之處更多方校正比對,以求慎重。耗時兩年,150萬餘字的浩然長篇,集結成4冊,分「文獻與歷史」、「考古與原住民」、「民俗與民間文學」、「漢詩與旅記雜文」等,由林瑞明、劉益昌、顏美娟、龔顯宗等知名學者撰寫導讀。

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認為,陳奇祿當年能集結中日知識菁英共同為「臺灣風土」撰稿,非常不容易。而這部書也將成為「台灣學」知識領域的重要參考。

出處: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4/today-art1.htm

通關講得最多的英文…



◎ 邱炳進

昨天廖國字先生投書,敘述在新加坡入出境,國籍填Republic of China,令移民局官員困惑,搞清楚之後,索性要廖先生直接在國籍欄填「TAIWAN」的尷尬經過。一九九五年,我在英國劍橋與萊斯特大學當訪問學人,出入歐洲大陸數次,每次進出關,我講得最多的英文就是:「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因為我持的是一九九三年前核發的護照,由於護照的出生地,明明我是在屏東出生,卻把我的出生地硬寫成China,只好頻繁解釋,以免進出關遭受麻煩。

外國人看到ROC有China一字,China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家台灣與中國,分得一清二楚。只要你發音正確,沒有人不知道「台灣」的,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通關就能暢通無阻。

我們承認,當前欲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活動有困難,然只要國人有共識、夠努力,這個「名正言順」的目標終有成功的一天。其中民進黨所肩負的任務非常繁重,然而竟有民進黨人,隨著國民黨起舞,妄言「憲法一中」、「一中憲法」或是「憲法共識」,這種作為,憑什麼要人民支持?民進黨應該踏踏實實的堅持「台灣」的價值,與國民黨的「中國」作區隔,才有前途! (作者從事教職,台北市民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留言討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4/today-o7.htm

反核作家踢爆 日本進口食品含輻射沒人知



政府檢測未公布 標準寬鬆「嚇人」

〔記者魏怡嘉、黃以敬/綜合報導〕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已近三年,反核作家劉黎兒近日在網路貼出國內檢測日本進口食品輻射劑量的統計表指出,多種茶包等包裝食品的銫輻射值都達一百貝克/公斤以上,劑量超高,但台灣未見監測資料全面公布且檢測標準寬鬆,「嚇死人」。衛福部昨日表示,這些產品檢測都符合標準。

劉黎兒前日在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上,貼出日本網路媒體公佈的台灣行政院食藥署彙整的日本輸入食品輻射檢測結果報告,從一百年三月十五日至一百零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共檢測四萬五千三百四十三件食品,其中有小麥粉、洋芋條、薯條棒、綠茶、冷藏鯽魚、綠茶粉、綠茶包、玄米綠茶、綠茶袋茶、壽司粉茶等二十件食品曾驗出銫134+銫137總量超過一百貝克/公斤。

劉黎兒指出,這樣的輻射劑量算是高的,台灣的檢測基準是三百七十貝克,是過去每人每年五毫西弗容許基準時代的舊基準,現在國際降為一毫西弗,應更嚴格。

這份報告在網路引發討論,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薛復琴昨日表示,目前我國對於嬰兒食品及乳品的銫總和標準為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其他產品亦為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表格所列產品均符合我國的檢驗標準。

衛福部表示產品檢測符合我國標準

薛復琴並指出,報告上大多數超過一百貝克銫輻射值的食品,多是福島核災甫發生後所檢測的產品,在一○一年四月後,即依更嚴格標準進行檢驗,嬰兒食品及乳品銫總和標準為每公斤五十貝克,其他產品則為每公斤一百貝克,所檢測食品也都符標準。

至於茶葉檢驗,日本只有茶湯標準,若依其茶湯標準推算,其茶葉銫總和標準為每公斤五百貝克,我國直接驗茶葉,銫總和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標準,比日本嚴格。

薛復琴表示,自福島事件後,食藥署即對日本進口八大類食品逐批檢驗,且每天在官網日本食品檢測專區公佈。外界批評我國標準較日本寬鬆,曾多次討論,但各界仍有反對聲浪,因而還未進一步修正。

出處: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dec/4/today-life1.htm

《林保華專欄》向台灣警察說幾句話

作者 林保華   
2013-12-04
我在中遠集團所在大樓前抗議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來訪,與警察有小衝突,個別人態度惡劣。但即使他們對我動粗,我也不會記恨他們,因為我明白他們是奉命的。從陳雲林到陳德銘來台灣侵門踏戶而不讓他們接觸任何抗議言行,甚至不惜讓台灣人流血,其指使者就是台灣黨政軍警的最高統帥馬英九。帳,要算到他頭上。
台灣的警察,相信大部分都自認自己是台灣人,所以每次見到他們,尤其他們大多數來自中南部,我就會呼籲他們「台灣人不打台灣人」。因為台灣是我們的國家與家園,他們總不會為了外人的入侵與馬英九的賣台而對自己人下毒手吧?但是我擔心他們因為被騙而不小心向台灣人下手。
最近我想對他們說,馬總統一個女兒在紐約為中資打工,一個女兒到香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政府打工,那麼這位總統對台灣還有什麼感情?台灣完蛋,與他何干?但是台灣的警察們,你們有地方去嗎?
這兩個星期,中國在東海設防空識別區,旨在挑釁美日安保條約的底線,馬英九遲了一個多星期才不痛不癢的表態,是否與中國先磋商?否則其手下猛將如雲、敢打敢衝,為何這次遲疑不決?而馬英九選擇了接受中國的做法,沒有提出抗議,顯然不但背叛台灣人民,也背叛保護台灣的美日安保條約,投入中國、朝鮮的共產陣營。我想,馬英九可能很快會讓另一個女兒離開美國。
當然,馬英九對台灣不是沒有一點感情,但那是涉及政經利益的感情。例如苗栗縣長劉政鴻在馬家莊用公款打造的「馬英九奮鬥館」,有利於馬英九冒充在地台灣人而騙取選票,因此無論劉政鴻在苗栗做了什麼壞事,包括出了人命,馬英九也不置一詞。馬家還愛屋及烏,愛到侵占一千多坪陽明山國有土地的劉政鴻弟弟劉政池身上,不論他的池塘多大多深,就是看不見。馬英九最孝順的令堂大人還與名聞全台的門神大姊輕移玉步到劉家拜年派紅包,在東窗事發後,馬總統又是不吱一聲。
希望台灣的警察認識到這些「大是大非」,在維安時敷衍應付就可以,千萬不要再動粗,尤其不要打台灣的年輕人。現在警察出來維安不穿制服隱藏陰謀,如果裡面混有陌生人就要檢舉,因為可能是中國公安或黑道。
馬英九因為治國無能,賣國有術,台灣的社會矛盾與政治衝突正在日益激化。看看「以小事大」的烏克蘭人民因為政府畏懼俄羅斯,不敢加入歐盟而引發三十五萬人的大示威,還發展到大罷工,佔據首都基輔的市政廳。
情況類似的台灣,馬英九因為親共、懼共而壓榨人民,迎狼入室,背叛自由世界,台灣人民能夠容忍下去嗎?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司徒文戳穿馬英九開羅謊言

作者 顏伯川   
2013-12-04
開羅會議七十週年,馬英九老調重彈「開羅宣言」具國際效力。但前美國駐台辦事處主任司徒文明確表示,中國主張對台主權無說服力,戳穿馬英九謊言。
事實上開羅宣言只是戰時聲明公報,也無當事國領袖簽字,馬英九始終找不出具有國際條約性質之證明文件。不得已就舉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列入《美國條約與國際協定彙編》,證明其已具國際法效力。但《彙編》收錄該二宣言於末後「增補美國明顯適法性質國際文件」內,根本不具條約、國際協定的性質。二次大戰後東亞國際秩序以「舊金山和約」為主要依據,該和約規定日本放棄台、澎一切權利,並無歸屬於任何國家。
馬英九在談到馬關條約時,就主張抗日戰爭,中華民國宣布廢棄該條約,台灣的主權應由中華民國繼承。但談到「日華條約」時,日本廢棄該條約,就主張條約已完成,沒有繼承的問題,可見他說話顛三倒四,不足為憑。
其實「舊金山和約」已切斷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利關係,自然沒有繼承上的問題存在。 (作者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研究員)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要人權 不要霸權

2013-12-04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中國當局監禁,他的夫人劉霞也遭到長期軟禁,最近傳出可能罹患嚴重的憂鬱症,健康狀況惡化中。這項消息,是美國副總統拜登抵達中國訪問前夕傳出的,預料將成為拜登與中國高層對話的話題之一。諷刺的是,正當此時,馬英九們卻熱烈歡迎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那些人爭先恐後與陳德銘大宴小酌,而他正是監禁劉曉波、軟禁劉霞的中國專制政權代表!
以馬英九總統為首的那些人,自我認同是「炎黃子孫」、「中國人」,但他們不僅不重視中國人權受壓迫的狀況,甚至與壓迫人民的專制政權勾肩搭背。那些人跟習近平作著同樣的「中國夢」,同樣期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他們共同夢想的都是霸權崛起,而不是民主、自由與人權等普遍價值,從而以文明標準克盡國際義務。結果,歐美等「異族」經常關切中國的人權,馬英九們這些「同族」反而對中國人權漠不關心,真符合柏楊所謂的「醜陋的中國人」。
習近平上台之後,思想控制更加緊縮,霸權動作更加誇大,但馬英九們對他讚譽有加,台灣宛如中國衝撞國際戰略平衡的小弟。所謂的「馬習會」,也成為馬英九們的政治想像,他們還認為,此事一旦成真,兩個「爺們」得個諾貝爾和平獎應該沒問題。這些人也太異想天開了!習近平監禁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英九們一個個熱臉貼習近平的冷屁股;如此這般,即使有「馬習會」,搞出「假和平」、「真併吞」,就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那麼「和平」的定義就得改寫,劉曉波的諾貝爾和平獎也應該撤銷了。
過去兩蔣時代,不論真心或假意,至少念念不忘「大陸苦難同胞」,宣示要「建設台灣、反攻大陸」,最後至少還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漢」絕不臣服於「賊」。蔣經國在晚年開始推動民主改革,除了內、外壓力使然,也是意在拉開台灣與中國之間民主與專制的對比。不幸,以兩蔣傳人自居的馬英九,滿腦子裝著大中國主義,已無關心中國民主、自由與人權的空間。等而下之,兩蔣視為「復興基地」的台灣,在馬英九手裡也淪為「搞爛台灣、投降中國」。這種「被統」路線,兩蔣地下有知一定跳起來破口大罵。
只想「坐以待統」的馬英九,自己想「被統」也就罷了,他還想進一步把台灣「順手牽羊」送給中國。日前,他竟稱實際上屬於新聞稿性質的「開羅宣言」(一九四三年)就是條約,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已經沒有爭議。然而,台灣依據「馬關條約」(一八九五年)讓與日本,二次戰後的「舊金山和約」(一九五二年)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並未歸還中華民國,馬英九所言根本背離事實。他的口氣,彷彿自己是國際盟主,連羅斯福、邱吉爾都甘拜下風。難怪,教育部公文竟規定:「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目前我國首都應為南京。」「開羅宣言」就是條約,我國首都應為南京,當然不單單是冷笑話,而是埋藏了把台灣併入中國的政治絞繩。
兩岸經濟越來越緊密,按照「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台灣的薪資水準已經向較低的中國看齊;同樣的道理,台灣的主權與人權、民主與自由,也依中國的低標準下修。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自我認同是「中國人」,或許可以予以尊重;但馬英九們認同的是專制中國,而不是與中國民主人士一起追求民主中國,這就很令有志氣的中國人瞧不起。至於「中華民國政府」逃亡來台,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馬英九們恩將仇報,處心積慮要在「投降」時把台灣當作貢品奉送中國,那也很讓有義氣的台灣人瞧不起。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爺不在乎,林北昧爽

作者 陳杉榮   
2013-12-04
「菁英團隊」的馬政府,有傲慢不堪的爺們,也有貴氣逼人的娘們,他們喝過洋墨水,不習慣台灣本土的脈動,瞧不起草根民主的另一夥人;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一副「男子漢」不在乎年終獎金的屌樣,不過是誠實地告訴台灣人,這就是馬團隊赤裸裸的原貌,五年了,難道你們還不知道!
上個月台灣指標的民調,才告訴大家,台灣不僅有九趴總統,還有五趴部長、六趴主委,幾乎締造了新的金氏紀錄。但不過是五年多前,馬英九告訴台灣人,他的政府要讓「台灣向前行」,他要兌現「六三三政見」,他還要帶領大家重返聯合國。現在,全部不算數了。
馬政府的爺們,看到中國的「京官」矮三級;國防部和外交部,不敢對中國挑釁的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吭一聲,陸委會每天像個舞孃,對北京陪笑。教育部的首都還在南京。衛福部不能保證吃的安全。經濟部和經建會成天在經濟成長率「保一」和「保二」之間擺盪,走不出中國經濟圈既吸金又統戰的死胡同。
娘們的文化部,卅年前就放火了,「野火集」像是提前騙票的文宣,高興地看著別人城池失火的她,忘了馬政府怎麼糟蹋人。法務部的娘們老是被檢察總長欺負,在馬中央的指揮下她成了下級被告的「辯護人」,含冤莫白。而一再降低經濟數據的主計總處娘們,怪宏達電外銷出口成績不理想,這又是哪門子的官府呀!
成了「空心大佬官」的馬政府,政務官統統不必為政策負責。既然爺們娘們不在乎,選民當然可以直接喝斥他們:「林北昧爽!」(陳杉榮)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執政5年半 包辦4次最爛GDP 治國無方 自爽專家

2013-12-04
記者鄭琪芳/特稿
當南韓、香港、新加坡等國紛紛上修GDP之際,主計總處將今年GDP再度下修至一.七四%;GDP連續兩年不保二,預估明年僅二.五九%,台灣經濟明顯陷入困境,已淪為亞洲四小龍之尾。馬英九身為國家領導人,不思如何帶領台灣突破困局,竟還有臉自誇經濟不賴,執政成績爛又自我感覺良好,難怪民調只剩九.二%。
馬政府執政五年半了,當初對人民許諾的「六三三」(經濟成長率六%、失業率三%、國民所得三萬美元)、「亞洲四小龍之首」等,早就成了「空頭支票」。馬政府任內,台灣GDP不是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就是倒數第二,只有二○一○年因跌深反彈而一度升至第二名。
即使以馬英九所提的平均數來算,自二○○八年至二○一三年,台灣平均GDP只有二.八五%,在亞洲四小龍倒數第二,也不如前朝八年平均四.四%。何況,這個數字還有灌水的問題,因為二○○八年上半年GDP高達六.六%,當時還是民進黨執政。
馬政府執政以來,平均GDP不到三%,還有四年GDP不保二,史上GDP最差五年,馬政府就包辦了四年;且失業率一度飆破六%,史上失業率最高兩年都在馬任內;實質薪資更是一舉退回十六年前,如此爛的財經成績,不斷地寫下「史上之最」。
如今的台灣,失業率是亞洲四小龍最高、薪資成長率卻最低,國民所得也是四小龍之末,且落後越來越多,台灣的經濟表現早就淪為四小龍之尾。說句難聽的實話,其他三小龍恐怕早就不把台灣當對手了,大概只有馬英九還會拿一些以偏概全的數字,自欺欺人地誇稱台灣是亞洲四小龍的資優生。
Source: 自由時報

國際專家:中國劃防空區 馬應有骨氣挺身對抗

2013-12-04
寇謐將:馬對捍衛主權 含糊不清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中國片面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日美等國反應強烈,但台灣馬政府卻極度「低調」,英國「詹氏防衛週刊」駐台特派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對此指出,台灣身為釣魚台的主權主張者之一,並直接受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影響,同樣有資格表達不滿。但台北的反應令人驚訝地溫和,總統府對「捍衛其主權」含糊不清。
寇謐將在日本「外交官」(The Diplomat)發表的評論中並指出,馬英九總統說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未涉及台灣領土或領空,馬似乎更關心北京此舉對於其提倡「東海和平倡議」此一政績的影響。
拒絕中方官員入境 可做籌碼
寇謐將指出,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議迫使台灣陷入兩難困境,台北能做的就是在區域穩定和台灣航空旅行者安全等,遠比改善兩岸關係此立即性議題還重要的事情上表明立場,最佳方案就是要中國為其升高區域緊張的不當行為或舉動付出代價,可用籌碼之一就是放緩兩岸交流,或拒絕中國主管兩岸事務的高層官員入境。
寇謐將強調,馬英九表面上希望台灣在區域安全上被當做一個平等的參與者,若他想達到這個目標,台灣就得有足夠的骨氣,在中國採取增加區域緊張的政策時,挺身抵抗中國。否則,不作為就可能被認為是默許中國逐步創造既成事實。
倪雅玲:中國迫使鄰國承認領土爭議
法國巴黎戰略研究基金會亞洲部主任倪雅玲(Valerie Niquet)認為,中國試圖藉此製造危機,以迫使鄰國承認領土爭議確實存在,但一方面騷擾對手以逼上談判桌,一方面又得避免越界引發衝突,「這是一種不易拿捏的策略」。
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IGI)研究員馬尼康(James Manicom)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分析文章中指出,現在問題在於中國是否會以某種方式占領釣魚台諸島,此舉恐引發中日之間的武裝衝突,也可能把美國拖下水。
Source: 自由時報

「瞎」公文/我國首都在南京 教育部道歉更正

2013-12-04
〔記者陳彥廷、陳怡靜/台北報導〕今夕是何夕?我國首都在南京?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李筱峰昨在個人臉書驚爆教育部公文指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中央政府所在地則是台北。離譜公文引爆網路熱烈討論,網友痛批教育部「自欺欺人」;李筱峰則指責馬政府根本是「流亡政府心態!」
發函各校 規範教具首都標示
發出公文的教育部國教署組長邱乾國出面向國人致歉,並表示願意負起行政責任。他指出,公文引述舊時文獻且陳述不夠完整,確實與目前的教科書編審原則不符。邱乾國坦言:「這文件確實不適當,我會負起相關責任。」
教育部前天發函全國各國立、私立高中職及各國立學校附設國民中小學,要求採購社會科教學教具應遵循之原則,對於教具中首都的標示,必須「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目前我國首都應為南京;惟中央政府所在地為臺北」。
李筱峰斥 「流亡政府心態」
李筱峰受訪表示,一位擔任高中教師的學生,收到教育部公文後拍下照片轉傳給他。李批評,馬政府竟然到現在還承認首都在南京,證明了他們至今還抱著「流亡政府」的心態,認為政府只是暫時流亡到台灣,還透過公文要教師灌輸觀念給學生,已是干涉教學、思想統治。
李筱峰還說,當他的學生告訴高中班上學生,教育部說我國首都在南京時,全班笑成一團,這顯示學生是務實的,相反地襯托出教育部是反動、反現實。李痛批,馬政府不但流亡心態,還反民主、反現實、反台灣民意潮流。
國教署坦承 不當引述舊文獻
邱乾國說明,根據現行教科書編審原則,地圖上的台灣與中國顏色必須相異,首都符號必須標示於台北,文字敘述再補充「中央政府所在地」。但坊間有的地球儀標示不正確,有台聯立委提出書面質詢,行政院也要求說明,教育部因此發公文提醒,採購教具需與教科書一致,原是想區別台灣與中國,沒想到卻弄巧成拙,變成引述舊文獻而誤強調成「首都在南京」。
他說明,極早期官方文件有提及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但時代演變後,教育部於民國八十六年訂定地理教科書編審原則,地圖上首都符號必須標示在台北,目前教科書絕無「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若有地圖、教具、教材等沒依照規定標示,就是不適當的教材,會要求業者或出版社更正。
Source: 自由時報

【影片】勤政為民 壯大台灣 民主進步黨八年執政研討會-開幕式-林信義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12-04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勤政 為民 壯大台灣」─民主進步黨八年執政研討會
時間 ∣ 2013/08/23 (五) 9:00~17:30
地點 ∣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
主辦單位 ∣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專題演講:林信義(行政院前副院長/經濟部前部長)
報告主題:「政府的再造與執行力」

經濟情勢研析
2001年經歷了從來沒有過的經濟負成長,確實我們遭遇到很多的問題,問題不在於遭遇了什麼問題而是怎麼去處理問題、面對問題,在2001年是 -1.65之後逐漸復甦,在2003年碰到SARS,2004年是一個恢復,經濟成長率6.19%,然後一直維持在4到5之間。民進黨執政到2008年,2009年遭遇到金融危機,這時候是一個網路泡沫,過度的生產、過度的庫存,在衰退了1.81之後在2010年經濟成長為10.76(GDP是和前一年相比),今年(2013)預測是2.31。2000年到2007年的平均是4.51%,2008年到2012年這5年平均是3.91%

中央政府債務舉措,為了數字的嚴謹所以用的是主計處的資料,民進黨執政8年累積的負債是2.17兆,還包括了前面所遞延的,國民黨執政5年就累積了1.89兆,所以可以說這8年的舉債每年是2,718億,而後面的5年是3,165億,大概多了450億。

失業率的問題,台灣2千3百萬人口當中15歲以上才算失業率,有1,955萬,其中勞動的參與率有58%,所以想要進入勞動市場的勞動力是1,140萬(2013年),2000年的時候是960萬,每年淨增加20%。製造業轉變成服務業是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勞動的需求工作機會只有1,093萬,所以現在的狀況是失業人數為47萬。

台灣的失業率可以再加以解析,其中35%為循環性失業,也就是景氣的循環而造成的失業;15%為摩擦性失業,也就是換工作、找工作中間的等待;台灣比較嚴重的是結構性失業,也就是有4、50萬的人找不到工作,但是也有10幾萬的工作沒有人做。

台灣的失業率從2000年的2.99%到2001年一下子跳升到4.51%最高到5.17%,然後逐漸的改善到4.99%,在民進黨執政的最後兩年在2007年是3.91%,之後往上走最高到5.85%,上個月(2013年7月)是4.24%,在2000年以後我們的失業率在亞洲4條龍的國家中一直是最高,2008年發表633,其中的失業率3以下,這在自由經濟很不容易辦到的,當時我很擔心辦不到,現在事實證明是辦不到的。

失業率攀升有很多的原因,27年前的1986年製造業47%、工業47%、農業6%,經過27年的轉變,服務業7成、工業28.2%,其中製造業23.3%、農業只剩1.73%,這是一個產業結構的變化,也是進入已開發國家的現象服務業往上走。生產力的提升23%,自然雇用的人口減低7%,這是很好本來生產力就要提升,但是台灣知識密集的產業、大型企業創造的機會有限,台灣創造70%產值的大型企業從業人員只佔14.22%,非常了不起的中小企業產值只有29.69%但是卻創造了76.58%的就業機會,但是中小企業在萎縮當中。台灣隨著產業結構的轉變而人力資源沒有跟上,所以產生結構性失業。基本工資這8年平均46,669元,這5年平均44,864元,回到16年前(1997年)的水平。

台灣面臨的困境:1).產業結構的改變,由製造業本來47%現在變成28%(製造業)對70%(服務業);2).產業過度集中,集中在電子和資訊產品;3).貿易條件惡化,附加價值提升的不夠。

GDP是{出口-進口+國內消費+公共建設},如果以出口對GDP來看,台灣的出口佔66%、韓國50%、中國大陸26%、日本只有15%,所以我們是出口導向的經濟,其中電子和資訊通信佔32.7%比例太高,其他產業如橡膠、塑膠佔8.1%,機械佔6.8%,紡織4%,電機產品3.2%。我們以2006的出口的價格來看(當年度以100為基準),6年後電子產品的出口價格剩下69.81%,通訊產品剩下64.93%,也就是貿易條件惡化了,而塑膠、橡膠、化學品增加了10幾個百分點,因為石油漲價了,機械也沒有降不斷的再突破,紡織品成長到120.42%,因為紡織大家都認為是一個夕陽工業所以危機感很高,開發了如奈米、防水、透氣、防彈......,這些就是高值化,所以產業的高值化是一條活路。
台灣扭轉傾斜的產業結構:
a).經濟的成長仰賴出口過度集中:例如HTC出口一衰退馬上整個出口就受影響。

b).製造業創新的表現不如預期:台灣都是做OEM(委託代工)、ODM(設計加工),但是做OBM(建立自有品牌)、品牌比較少,這就是台灣的問題。

c).服務業國際發展相對落後(後續說明)。

d).出口產業依賴進口比重不斷提高:為什麼我們的貿易條件在惡化?因為原材料及關鍵零組件是台灣的致命傷,關鍵原材料及零組件都是仰賴歐、美製品,特別是日本,韓國近來大量投入原材料及關鍵零組件,這部份的價格不會往下降,出口價格剩下70%,但是關鍵原材料及零組件是不降價的,所以壓縮到自己,這部份做的不夠好。

服務業中的金融和保險佔的比重特別高,達到10.8%,台灣是over banking銀行太多了,但是服務業卻沒有像工業一樣有明確的工業政策,所以經建會在2002年花了26個月的時間建立出服務業的產業政策,採用正面表列(管制)方式,金融跟保險業的每一項產品都要政府核准,所以產品沒有差異化,就會產生削價競爭,後來把服務業的政策慢慢改成負面表列,有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部份,政府要加以管理以外,其他的通通可以做,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在服務業中有2.7%的部份稱之為「商業服務業」,這部份佔的比例太低,這是可以出口的,包括:替人設計、服務、IC設計......等等,屬於附加價值比較高的服務業,未來應該要更加努力。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的新思維
政府是為了要服務人民而存在的,政府是一個「服務者」不是「管制者」,所以要如何塑造危機感,沒有危機感就沒有創新變革的動力,人民可以用選票請另外一批人來服務,人民是政府的客戶,政府要主動去服務而不是等人民來,要以「服務導向,民眾優先」由「管制者」轉變成「支援者」。

部會都有自己的立場,36個部會的跨部會整合非常困難、非常難協調,每個單位都宣誓立場,但是不要忘了「人民只等答案,他不會管你是什麼部門」,所以要放棄本位主義。問題的本質是非常單純並不困難的,「簡單」才是管理的本質,企業常講「123原則」,報告不超過1頁、開會不超過2小時、章不蓋超過3個。

我更要強調的是問題,什麼時候執政都會遭遇到問題,2001年民進黨執政時也遭遇很多問題,面對問題很痛苦就像面對非常刺眼的陽光,每個人都想逃避,但是不要忘了面對陽光陰影在後面,選擇逃避轉身回來你會發現陰影在你前面,如影隨形,還是要解決,所以面對問題不可怕,比較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知道問題但束手無策,只要面對問題就可以解決,回到問題的本質是很單純的,只要回頭想「什麼是對人民最有利的?」就可以了,有這個方向大家目標就會一致,民進黨在8年的執政當中面對了太多的問題,但沒有逃避。

台灣的創新不足,這是最大的致命傷,沒有創新就沒有機會,以在美國拿的專利來看我們是第5名(民進黨執政時是第4名),這幾年被韓國追過去,我們有9,640件。我們不要追求專利的量,不要為專利而專利,而要去考慮:

a).研發是否具有前瞻性?是不是關鍵性的突破?

b).專利是不是配合產業的需要?我擔任工研究董事長的時候就要求「產業願意拿錢出來配合一起做研發的優先做」,2004年工研院的專利只有3億,2008年有15億。

c).專利技術被應用的程度有多少?我們還很低。

d).研發成果商品化程度如何?

e).研發成果有無成本效益?

f).研發是否有時效益?研究機構、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timing的觀念,所以要Time to market。

2007年我們是一個技術入超的國家到現在還是,那年付了652億的權利金買技術,我們的收入才168億,現在這個情形我想還在繼續,我們付了100塊錢收回26塊錢,日本付100塊錢收349,美國付100塊錢收194,英國是付100塊錢收175,所以我們的研發創新還要繼續努力,這是我們生存的命脈。

IP Bank(智慧財產銀行)是我們在執政時期沒有做到的,我覺得這個非常需要,國外廠商動不動就告我們侵權,目的不是要你賠錢而是要阻礙你進入一些市場,我們的廠商沒有專利或是只有很少的專利,這些專利要集結才有價值,在2005年到2008年工研院有開始做,但是很遺憾的IP Bank沒有把它做起來,這不是真正的銀行而是虛擬的。政府可以成立一個財團法人納入工程師、律師,然後將個人專利、企業專利、學校專利、研究機構專利都放到銀行裡面,重新包裝、重新組合後就變成可以打仗的專利,當廠商被告的時候可以到這個銀行借專利去打仗,再支付使用專利的利息費用。例如宏碁被HP告了4項侵權5項灰色地帶共2億8美金,工研院就找出所有的專利並將宏碁的工程師找來,發現HP也侵了工研院4項專利5項灰色地帶完完全全一樣,就將工研院這些專利的價值拿出來,成本2億8,宏碁付一半的成本1億4與工研院共同擁有專利去與HP談判,在1年1個月之後在灰色地帶的散熱掐到HP的脖子,兩家就互相授權了。民進黨執政時有一個10億美金,讓被告的廠商可以無息借款去打仗,但是這是不夠的,要集結力量去打這個仗,未來是專利的時代。

台灣一年有925.92億噸的水,單位面積全世界第3,除26.31((243.61億噸)蒸發以外還滲到地下50.5億噸(5.45%),只剩下631.81億噸(68.24%),但是其中80.62%(509.38億噸)又流到海裡面去了,我們用河川、水庫調整只有拿到122.43億噸,然後地下再抽55.41億噸上來,所以台灣一年是用了177.84億噸。各位可能不瞭解我們民生是用了19.83%,工業只用了9.3%,大部份的水是用到農業(佔70.87%),台灣是一個非常困難治水的地方。

基隆河長期淹水,全台灣雨量最高的是三貂角(火燒寮),一年八千多厘米的水,一秒鐘沖下1,300立方公尺的水,再加上汐止又比較低所以一定淹水;其實員山子分洪是水利署既有的案子,原來基隆河的治水是1,200億,是要拓寬、是要拆房子、是要把圍牆提高,當初預算62億為什麼沒有做?是因為瑞芳地區以前都是煤碳坑,擔心施工時會崩塌,後來48億就發包出去,一年就完工,現在基隆河已經不會淹水了,整個水位降低了1.5公尺。

高雄長年沒有自來水,南部水的分配很痛苦,豐枯比例是9:1,也就是一年下的雨在豐水期下9成但在枯水期只下1成,台南是有庫無水(曾文、烏山頭、南化水庫),高雄是有水沒庫(雖有阿公店水庫但已停止公共給水),必須從台南的南化水庫引水到高雄,南化水庫是從甲仙引水進來(甲仙攔河堰引旗山溪),在豐水期要結束的那一刻把它填滿,再透過將近60公里的引水道將25萬噸的水引到高雄(南化水庫與高屏溪攔河堰聯通管路),大家都說要2,000億可能要20年才能解決,但是民進黨2年4個月109億就解決了。

更嚴重的是由旗山溪、荖濃溪所結合的高屏溪每年流掉81億噸的水,而且上游是養豬、養雞,所以上游的氨、氮含量非常的高,所以高雄人都喝山泉水,透過這樣子解決之後氨、氮含量只剩1/6,再加上離牧,當時的郝龍斌環保署長協調台糖將53萬頭的豬離牧(政府補助10,000元/每隻豬,共53億經費)。現在在努力做的且做到一半的是荖濃溪的越域引水,曾文水庫是最大的水庫有6億噸(經濟部水利署資料為7億噸),但是它的儲水量一直在8,000萬到12,000萬,因為它的集水區水太少,所以必須要將荖濃溪的水在豐水期結束前把它充滿,當時雖然遭遇很多困難但還是完成了。

台灣的電太多了不是不夠,2000年的時候不是說台灣不建核四會缺電,13年了並沒有缺電問題,台灣的電是不平均,以2003年的數字來看,北部不足362萬瓩、中部多了358萬瓩、南部多了407萬瓩,政府花了幾千億建設輸配電線路來南電中送、中電北送,其實問題很簡單,只要讓北部足夠就可以了,所以我認為台灣在電、水的思維要改變,都不應該是「大型、集中、長途輸送」而應該是「小型、分散、自給自足」,水的輸送會損失25%,電的輸送會損失10%~12%,當時有很多的IPP(獨立發電廠)遭遇到太多的阻礙,因為IPP要自己拉電到台電,政府排除了很多障礙讓IPP滿足,更重要的是大潭電廠建起來,到2008年的時候北部幾乎不欠電。

大潭電廠是一個不同的彈性變通,產生的效益是不一樣的,當時的預算設備需要737億,天然氣的採購需要4,130億,那個時候是一個賣方的市場,所以我們將它延後,當時如果依計劃興建整個備載容量會到33%,有需要嗎?我們延後2年也是有24%(備載容量),結果政策是對的,延後2年之後由賣方市場的發電機設備變成買方市場534億就買到了,當初天然氣不准中油承包,後來就開放給中油,中油很努力去找到一個2,962億的合約,就省了1,168億,燃氣單一化提高效率每年又可以省4億,再加上延後招標產生間接效益258億,總共節省1,739億,這就是用彈性的變通去創造更高的效益。

台灣的電力結構,2000年整個電力供應量2,800萬千瓦,備載容量是16%,真正用的是2,350萬千瓦(每年8月15日前後全台灣用電最大值),還有450萬千瓦備用的,準備機組故障要備援的(備載容量),冬天是用一半1,200萬千瓦。2012年整體電力供應量是4,200萬千瓦(包含1/3的IPP),備載容量24%約有1,000萬千瓦,真正才用3,200萬千瓦。台電在2000年的時候跟我報告,每年的電力規劃是成長6%,那時我請很多的幕僚去查進入已開發國家10年的電力成長,出來的數字是3.5%,所以那時將台電的很多電力設備一直往後延,現在可以證明台灣的電力成長(2000~2012年)是2.6%,不要拼命蓋電廠,其實台灣只需要12%的備載容量(約480萬千瓦)就足夠了。所以台灣的電是夠的!

核一、核二、核三花了1,650億,我今天不談核四安全問題,我一直認為贊成核能發電和反對核能發電沒有對錯,這是價值觀和重點的選擇,贊成核能的人認為乾淨、沒有CO2、原料成本也許比較便宜(待驗證),但是反對核四的人認為操作有風險、核廢料沒有辦法處理。核四當初1,598億,後來因機組變大、台幣32變28(貶值)就增加到2,200億,現在追加到3,350億,所以差不多要花5,000億。

比較矛盾的問題是核後端基金,當時我接到的報告是1,600億,隨電徵收,那核一到核四40年運轉到底產生多少廢料?核後端基金的100%是怎麼分配的?台電的答案是10%處理低放、60%處理高放、30%是拆除及土地補償。會產生98萬桶低放核廢料,一桶1,600塊美金,需要500億,那佔10%總金額就要5,000億,怎麼會1,600億夠呢?況且高放燃料會產生7,300公噸,每一噸要150萬美金,需要3,300億,它佔6成不也需要5千多億嗎?所以我認為核後端基金絕對不是1,600億,應該在5,000億以上(現在已前收到2,200億),這個數字應該要公開討論。況且鈾原料是透過美國、澳洲、南非買的,是不能運出去的。

低放射性的廢料半衰期(幅射量減少一半)是30年,須要10個半衰期才會對人體無害,300年這塊土地是不能用的;高放射性現在都在核一、核二、核三使用乾、濕式貯存,它的半衰期是1.4萬年,要14萬年這塊土地不能用。我們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嗎?2000年就做了核四再評估小組,那時人民應該有其他的選擇、瞭解的權力,政府如果提供一塊地讓民間去LNG(液化天然氣)發電,這塊地還不會不能用,民間發電只要花500億就一樣可以發270萬千瓦的電,如果後來北部電力持續還有需求沒有核四的話,大潭電廠加機組就可以了,如果擔心LNG只有高雄永安的2個貯槽,可以在大潭電廠加2個貯槽就可以了。

推動再生能源我們執政時非常努力,在2002年8月將再生能源發展法案送立法院,沒有過;2005年再送一次,2008年第三次再送,直到2009年7月8日公布施行。那時風力發電的每一度收購價格要求台電要2塊錢以上,因為成本在1.8、1.7左右,要讓他們回收,當時的合約只有5年,游院長要求要有10年讓他們回收。風力、陽光發電的原料成本都不用錢,可以從每年買煤炭、石油的其中一部份來補助再生能源,這部份我們有做但做的不夠。

我們現在能源自主率很低,97%都是進口的,所以推動再生能源就能把能源自主率提高,同時它也是綠能產業,也可以創造很多的就業機會。

BOT也是一個不同的思維,2002年時促參(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PIP)只有49件金額才72.7億,BOT是民間出錢、效率又好、政府少出錢、經營的更好,當時最大的問題是:政府標案的投標率只有25%(因為政府穩贏、民間穩輸),所以當時我們把可能會來投標的廠商都召集來,將最高風險到沒有風險中間做了很多的simulation(模擬),然後我們畫一條線,超過這條線政府補貼,低於這條線還給政府,這個叫做Risk Sharing(風險分擔),2003年有36年624.7億元,2004年有82件1,306.5億元(投標率85%)。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要查核,廠商如果做不下去就要趕快要求退出,例如機場捷運在1999年就發包,得標商長生公司原本要利用場站開發的土地來回收,後因房地產不景氣做不下去就停擺,最後政府才接手已差了10幾年了,所以BOT案一定要不斷查核。

國營企業2000年的時候有10幾家,只有台電、中油、台糖賺錢,台電賺353.8億、中油賺119.2億,那年共賺346億(幾乎都是靠台電賺的),更嚴重的是中船、唐榮合計虧損100億,後來從旁協助他們進行「再生計劃」,將從業人員從5000人減少一半,留下來的薪資減35%,中船經過再生計劃從2002年到2014年訂單滿載,就是因為有配套措施,離開的人都有執照,可以組公司回來包工作,人民沒有義務每年繳稅100億來養兩家虧損的企業,民進黨關閉4家國營企業(高雄硫酸錏、台灣省農工企業、中興紙業、台灣機械),這是沒有人敢做的事情,沒有競爭力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當時要讓中船一半的人走沒有經費,借了核後端基金還被糾正,後來才編預算去還,重點在有沒有決心要做。

國營企業還有很多的問題,土地、資產太多的浪費,像台塩、台灣菸酒公賣局,太多土地了,所以游院長當時主持的就是「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每二個星期就檢討,不斷的將土地收歸國有。

雪山隧道9年挖1/3,後面的4年挖2/3,當初為什麼會停工?大家都以為是水、大約翰(全斷面鑽掘機,TBM)的問題,其實是榮工處和交通部協調不好,交通部說你不做我不付錢、榮工處說你不付錢我不做,後面就協調去做,有沒有面對問題、看到問題的根源。

新竹科學園區土地整理了6年廠商才進駐建廠,南科整理了3年廠商才可以建廠,中科跟我說2年很快,我說不,2年是要開工不是進去建廠,他的schedule就是環評、水土保持、雜項執照、水電,沒有這種schedule,你通通可以同步,在整埋土地的時候跟廠商建廠可以同步,所以從院長定案掛牌到廠商開工,才10個月5天,友達第一個旗艦廠商在6月28日動工,1年半後就開工了,我們的六代廠跟韓國是同步的,我們不能慢2年,當時TFT、LCD佔到42%是超越韓國的。當時我提出這個案子時,所有駐中部的部會告訴我說是mission impossible,我跟他們說I'm possible你們做得到、絕對做得到,我非常相信你們,結果做到了,公務員是需要鼓勵的。

1998、1999年本土性金融風暴發生,這時企業週轉不靈、跳票、協議分期、6個月繳不出來、列入逾放,這些現象在2000年、2001年當中,銀行賺的2,828億,打消呆帳2,295億,那年又被倒了5,430億,後來整理到2003年銀行賺了2,938億,打掉2,368億,那年只被多倒了30億。

在2000年的廣義逾放比是11.74%,到了2004年已經是3.8%,2008年是1.54%,2013年的6月只剩下0.44%,當時的中小企業借不到錢,成立一個5年500億的基金,一年給信保基金100億就可以保證20倍,中小企業就多出2,000億可以借,二次金改案是做的非常非常的好。

土地除了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是政府編列預算,工業區都是工業局去借錢去委託中華工程、榮工處開發,但是土地都賣不出去,那時就跟工業局的同仁想出來,中國大陸的土地是可以租的,那我們為什麼不能租呢?就跑出來「006688」借中、長期資金,讓廠商2年免租金、2年打6折、2年打8折,第7年才開始付,21後可以用租金去抵土地就是你的,這個案子持續一直做,有923家的廠商租了713公頃的土地,投資4,123億,創造的產值是6,104億,還創造76,885個就業機會,很多台商的回流就是用這個案子。

最後,執政其實是要總體思考,方向要非常清楚,我覺得我們那個時候方向還蠻清楚的,我們不怕問題,我們面對問題,絕對不逃避,我們應該要引進企業界的精神,重視效益、要有成本的觀念、要有時效的觀念,更重要的是重視團隊、去除本位,改革是很重要的,不改革我們沒有機會,但是改革要有優先順序、要找到適當的時機,更重要是要用對的人。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活動預告】12/21 柯文哲《素人政治與柯語錄》新書發表會

新聞報導 -
作者 費邊社文創有限公司   
2013-12-04

柯文哲《素人政治與柯語錄》新書發表會

柯文哲來了。

這一年來,公民運動形成一股澎湃的力量,柯文哲現象的形式,是公民運動的一個重要指標。

柯文哲行醫數十年,累積豐富的生命經驗,這本書記載他的許多想法,對生活的體驗,他一生的成長經驗與思想菁華,在短短幾個字,穿透紙張而出,這是他的功力。

要了解柯文哲這個人,要由這本書開始。
買一本書--
給「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一個力量,也給自己未來一個希望。
這場公民運動希望大家一起參與。
時間 ∣ 2013/12/21 (六) 下午6:00~8:00
地點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台中市西區自治街155號6樓之2,文化中心斜對面)
講者 ∣ 柯文哲
主辦單位 ∣ 費邊社文創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洽詢電話 ∣ 04-2372-3710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055&Itemid=57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 20131203 ----沒有新的來,哪知舊的好


新聞報導 -
作者 Cathy | 贊儀   
2013-12-04


在這一年裡台灣發生了許多事,但是發現周邊的親友甚至大眾,似乎對這些攸關國家存亡之事好像沒什麼反應。

「知道"
服貿協議"嗎?」我問友人
「嗯....」友人漫不經心的回答
「那最近最熱門的"東海防空識別區"新聞你知道嗎?」我繼續追問
「唉呦...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談論那麼嚴肅的話題?」友人投降的說著

望著坐立難安的朋友,可以理解這是多數人的反應。假如台灣今天是一個"正常"的國家,那麼今天這些問題根本就不需要市井小民去煩惱;正常的國家,人民可以信賴政府會為國家帶來最好的利益與保護,哪裡需要我們去鑽研這些複雜的協議、國際法則?說實話,看到包山包海的服貿協議內容,確實需要很有心才看得下去,而"東海防空識別區"這種新聞,在台灣媒體長期缺乏國際觀的報導下,真正警覺的人成為少數。

想到過去自己還未接觸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時,對所謂政治之事、國家之事,也是完全不感興趣。進入基金會才知道台灣真正的歷史,原來不是國民黨教的那套,從此加倍時間認識台灣。近幾年許多台派社團也花了不少錢舉辦各種講座,大地志工雖然人力有限,但只要有機會就會盡量參予並影音記錄,目的是為了要保留這些珍貴的歷史。由於志工們常常參加各種台派活動,現在大家只要聽到是來自"大地"就會聯想到阿扁總統,接著就會得到滿滿的感謝與祝福。

看得出來大家很想念阿扁總統,套句阿扁總統說過的話:「沒有新的來,哪知舊的好。」

今日的餐點:
(午)鳳梨苦瓜雞湯、香煎鮸魚、炒花椰菜、碗豆炒杏鮑菇、白飯
(晚)紫菜蛋花湯、青椒炒鮮菇、燙大陸妹、蒜苗炒鹹豬肉、白飯
點心:橘子、小番茄、椰香脆餅、黑炫聖誕麵包、戚風蛋糕


延伸閱讀: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系列
阿扁總統送餐週報 Week 32:20131125~20131201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067&Item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