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中共想趁火打劫?

2020-06-05
  • 曾傑克


  • 非裔佛洛伊德遭警察跪頸致死,引發美國各地暴動,近日在美國首都華府白宮前面的暴動事件中,據報導,說有中共官員介入的證據。

    網路影片顯示,白宮外的抗議人群中,竟然有人操著中國普通話口音,大聲喊道:「快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圖取自臉書)

    趁火打劫」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的第五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當敵方遇到困境,面臨麻煩時,我方就要乘此機會進兵出擊,從而制伏對手。「趁火打劫」也可以用作成語,常常用來形容趁人之危,大撈便宜。
    至於孫子兵法第一計「瞞天過海」,中共也已經成功地用在美國身上四十年了!美國智庫學者白瑞邦在他的著作《百年馬拉松》一書,有很詳細的敘述。
    現在可以看到,美國不少白人與警察開始向黑人懺悔、道歉,祈求原諒,整個社會氣氛已經逐漸從「種族歧視」轉向「種族融合」,大家都同意「趁火打劫」是不對的,甚至很多人(包括黑人)都站出來阻止趁火打劫,只有左派自由媒體如ABC,一直強調種族對立,並指控川普提油救火,要為暴民放火打劫負責。
    中共就是利用這次美國暴動「趁火打劫」,但是有信仰的美國人不為所動,而是感謝上帝,賜我們機會,讓我們更了解黑人的痛苦與被不平地對待。這就是中國文化與西方基督教聖經文化最大的不同。天佑美國!
    (作者為留美退休的航太工程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引用鯨魚網站

    聖山記事 20200512 (20200509聖山集體祈禱有感-3)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桃   
    2020-05-12


    「祈」-向仙佛求福。
    「禱」-向上天請求。

    「祈禱」是向天上的仙佛請求賜予福份。


    ----------------------------------------------------

    2020/05/09到聖山的過程中發生了小插曲。

    前往聖山的富頂路上遇到兩起車禍,一件是簡單的機車擦撞小客車(後來才得知也是前來參與的同修)。另外一件則是一輛小客車車頭全毀(幸好駕駛安然坐在車上)橫在路中央擋住了去路。看看手錶,集體誦誥時間快到了,只好求助Google大神,帶領我翻山越嶺。殊不知,Google大神也迷惘,讓我只能憑著大概的方向感繞呀繞著,最後總算是順利抵達聖山祈禱室。

    看著祈禱室內,虔誠、專注誦唸228台灣神太上真經的同修們,遲到的我,有點慚愧,我有什麼資格向上天請求給予我福份? 為何我在路上遇到兩起車禍,卻仍還是想盡辦法抵達聖山,參與集體「祈禱」,我想是有其用意吧!

    映入眼簾的,是總執事以跪姿誦唸經文。跪姿除了表示恭敬之外,更有犯錯祈求原諒的意思,此與大地講堂修煉的「懺心法門」不無關聯。

    總執事除了在集體誦誥祈禱中,以身教讓我們體會「九字真言」『我錯了!我要重新做人。』的意義,更是用心良苦,藉由此次集體誦誥,希望我們能落實十六字的「心傳雅集」- 「感恩、懺悔、慈悲、包容、祈禱、行願、天命、承擔」。。

    收圓時期,為何更需要落實「懺心法門」?

    二次大戰後,全世界經濟快速起飛,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殊不知為了一己之私,藉人口膨脹之名與自然爭地、藉科技發展破壞了地球的循環、藉滿足口腹之慾,恣意獵捕以及食用各種動物造成生態浩劫以及消耗海洋資源…. 始作俑者的人類,卻未曾「懺悔」破壞所導致的結果,竟還將之合理化,是其為理所當然……非但沒有「感恩」,更遑論「愧疚」。

    世界雖然距離更近、更平,但是也「更擠、更危險」。災難、疾病瞬間沒有了國界,人心恐慌更勝以往。霎那間,好像大家「開始懂了」些什麼….「我們,確實不足..」、「是該放下…」、「好像,應該做些什麼…」。

    「懺心法門」的落實,其實就是將人性「自掃門前雪」的「小愛」,轉化為具有「為人類無私付出」的「大愛」胸襟的試煉。

    學習「如何懺悔」很難,因為我們總是祈求自己犯的錯能馬上獲得赦免,卻忽略展現「雅量」,去接納他人的過錯,並給予時間與空間去改進。如此「嚴以待人,寬以律己」,讓「懺心法門」只流於形式,而並未真正落實「真心懺悔」。
    九字真言的意義,在於「原諒」。學會「原諒他人」,才能把「九字真言」提升到最高層次。畢竟,每個人人生經歷不同、修養不同、對事情看法甚至處理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自己犯錯,希望獲得改進的機會,這是「小愛」,是人性; 抱持著「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去原諒他人,這是「大愛」的胸襟。

    何不嘗試將「我錯了!我要重新做人」放大為「別人錯了!我也要讓別人從新做人」,或許會發現學會「原諒」與「放下」,才能讓自己離大愛的距離更近一步。


    面臨未知的劫難,人是如此渺小,此次眾多同修一心為台灣與世界祈福,不也是某種程度的「因禍得福」?我們應該要「非常感恩」並且放下一切,才是真正的「懺悔」。具體的作法則是以「慈悲」心,「包容」且「尊重」任何與我們自身不同的個體,這也是去「我執」,邁向「大愛」必經的過程。

    2020/05/09母親節前夕的「祈禱」,我們已經一起努力過,剩下的,如同『
    大地救劫收圓真經』所言: 「追隨首席本師,秉持天命救劫精神,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發揮正氣力量,化延世界災劫…」,就交給上天安排吧!

    我們在人間能努力的,就是一如往常,在聖山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努力「行願」,加倍努力的「培功立德」。不需要別人要求,「歡喜做,甘願受」,但求無愧於心。遇到問題或是不如意時,想想楊醫師生前講過的,大家是「天命」、「生活」、「生命」共同體。無論有形與無形,本來就是要共同「承擔」與「面對」所發生的各種問題。

    聖山是大家共同的家,共同的歸屬。我們不會因為家裡遇到問題就棄家於不顧,不是嗎?

    此次集體誦誥祈禱,最深的自覺與體悟是,也許我根本連向天上的仙佛請求賜予福份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我只做到「懺心法門」的皮毛,離「真修心」還很遠!

    我唯一有資格祈禱的,大概只有如『
    觀世音菩薩收圓禮讚』中所云:「祈願劫後,弘法助道」,只能祈禱自己將劫後餘生奉獻給台灣神道,讓大愛精神廣傳,如此才不枉費今生為應元組織的一份子。

    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聖山記事 20200511 (20200509聖山集體祈禱有感-2)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決   
    2020-05-10

    2020/5/9下午一點於聖山祈禱室參加集體祈禱誦經、誦誥,為台灣、為世界劫難祈禱。
    站在後面看著這麼多同修專程來參與,內心很感動,尤其在楊醫師證道快一年、在疫情還沒結束的現在。

    開始誦唸228台灣神太上真經時,司儀請大家坐著唸,我卻發覺總執事贊優是跪著念經,楊醫師以前體貼同修念經久站太累,改為請同修坐著唸經,所以特別留意總執事是跪著唸經一事。

    傍晚拜訪來聖山閉關的緒沛靜選夫婦,由於大家都持續打坐二十幾年,感覺很多故事可以互動交流,似乎一時是無法聊完的。


    這次緒沛張大眼睛,特別跟我分享他今日集體祈禱時特別的體會。他說今日的氣感特別的強烈,第一次有如此強烈氣感是跟著師尊參加巡天節的時候,第二次則是師尊幫他開天門的時候,今天算是第三次。
    內心替緒沛算了一下,哇這第二次跟第三次,大概也隔了27年左右,看他如此興奮感動,我也感染了他的喜悅。

    故事到此,還沒成串,原來緒沛也有注意到集體祈禱時有人是跪著唸經,他剛剛偶遇總執事時,有特別跟她聊了一下。
    聊了才知道當時總執事是因為看到師尊師母來到眼前,所以畢恭畢敬,虔心跪著唸經祈禱。


    聽到此,我忽然感覺這是個好妙的連結,總執事並無刻意告訴大家她看到師尊師母來到一事,反倒是巧妙的透過緒沛的細心觀察與強烈的氣感,連結了師尊師母與我們同在。

    後來,我也請教總執事相關細節,原來那時的祈禱室諸多仙佛、聖山法王、師尊師母都來了,所以她不敢坐著,改為跪求,眼淚掉不停,後來眼睛都腫了。

    這是個很奇妙的小故事,感恩諸神與我們同在,守護大家繼續奮鬥,特別整理出來,放送仙佛對大家的關心之意。

    贊決整理於2020/05/10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聖山記事 20200412(營養豐富~枇杷果)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郎   
    2020-04-12

    記得某個三月在聖山看到滿樹的金黃枇杷,好驚訝,原來聖山也種枇杷。都市人嘛,得看到果實掛在樹上的現場才認得樹。枇杷多汁味甜,但吃枇杷已經是很久前的印象了,因為剝皮實在太麻煩。最近網路上看到,原來剝皮要從屁股才好剝。(屁股,如上圖)

    枇杷在秋、冬之際開五片花瓣的白色或淡黃色花,可以作為蜜源作物。花能抵抗−4度的低溫。越過冬天,至春、夏時分就可看到金黃的果實。從秋、冬直到春、夏才醞釀出金黃的果實,與其他水果不同,所以被稱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網路上搜尋枇杷幾乎都是「功效篇」,可見枇杷之大為用。



    樹可達高 5~10m,樹幹在很低處便開始分枝;樹枝繁多,甚至低到可伸手摘。

    毛絨絨的枇杷果,果實有圓形、梨形或倒卵形等,果肉多汁而甜,可鮮食;內有紅褐色種皮子 2~3 枚,種子有毒。枇杷皮薄採收時需溫柔呵護。



    新葉有微量氰化物,味苦。葉邊緣呈鋸齒狀,葉面、葉背像刷毛保暖衣內面一樣,毛絨絨!葉子才是枇杷膏的原料,不是果實喔!

    拍攝:贊郎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工具間旁
    時間:2015.03.29


    枇杷小檔案
    英文:Loquat,Japanese Medlar
    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
    別名:古名蘆橘,又名金丸、蘆枝、琵琶果、枇杷葉、夏果。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 Rosales
    科: 薔薇科 Rosaceae
    亞科: 蘋果亞科 Maloideae
    屬: 枇杷屬 Eriobotrya
    種: 枇杷 E. japonica

    分佈:臺中、南投、苗栗、臺東等四個產區,以經濟果樹栽植,中部一帶栽植最多。

    原產中國東南部,因果子形狀似樂器「琵琶」而名。成熟的枇杷果成束掛在樹上,每個果子長3-5厘米,成圓形、橢圓、或長狀「琵琶形」。

    果實:為仁果,徑約 3.5 公分,果實形狀依品種而異,有圓形、梨形或倒卵形等皆有,熟果橙黃色,外果皮有銹色毛茸,果肉多汁而甜,可鮮食;內藏種子 2~3 枚,圓形或切圓扁形,種皮紅褐色。果實成熟約翌年 2~4 月。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營養頗豐,有豐富的醣類、蘋果酸、檸檬酸、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P等。當中胡蘿蔔素含量在各水果中為第三位。胡蘿蔔素,有助於維持視力、肌膚健康、促進胎兒發展;蘋果酸與檸檬酸可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枇杷表面被有絨毛,未熟時青綠色,較硬實,芳香氣味較濃。成熟後外皮一般為淡黃色,亦有顏色較深,接近橙紅色的。果肉軟而多汁,主要可分為白色及橙色兩種;稱「白沙」(白枇杷)及「紅沙」。

    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 15~20 公分,寬 5~8 公分,披針形、倒披針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葉基楔形或銳尖,葉尖銳尖,葉緣具疏粗鋸齒,上表面暗綠色,側脈 16~20 對,十分明顯,托葉披針形,宿存。

    生長環境:枇杷在年平均12度以上的地區能生長,15度攝氏以上的地方能正常結果,且抗寒能力甚強,成年樹可抵抗−18度的低溫,花能抵抗−4度的低溫,而且花期長,較少全受凍害。枇杷對土壤、陽光的要求不高,除了中國以外,日本、美國(夏威夷及加利福尼亞)、印度、巴西、以色列、土耳其、西班牙等地都有栽種枇杷。其中日本種植枇杷歷史為江戶末期由中國南部傳入。

    醫療用途:
    果—潤氣下肺,止咳。治肺痿咳血,躁渴,發熱。
    葉—清肺化痰,降逆止嘔,止渴。治慢性氣管炎,痰嗽,多痰,嘔吐,陰虛勞嗽,咳血,衄血,吐血,姙娠惡阻,小兒吐乳,消渴,肺風面瘡,酒皻鼻赤。
    花—治寒咳。
    種子、根—化肺止咳,利水消腫,舒肝行氣。治咳嗽。
    注意事項(禁忌)—不可與燒烤的肉類一起吃,以免患熱病。脾虛便稀及咳嗽多稀痰者不宜食用。

    枇杷不論是葉、果和核都含有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苦杏仁苷。
    苦杏仁苷可能可以作為新的治療腫瘤藥物。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認識植物-枇杷
    樂活營養師
    延伸閱讀:道在自然-生態點滴
    聖山樹種名錄  聖山簡介
    聖山講古系列
    聖山點滴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