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謠言終結站》蘿蔔不能紅白配? 假的啦

2017-11-21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白蘿蔔是現在正在盛產的食材,但網路流傳「白蘿蔔不能與紅蘿蔔混吃,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因為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紅蘿蔔中卻含有一種對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可以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但營養師表示,並無此事,目前也無相關的實證研究,這類傳言聽一聽就好。
  • ▲網路流傳紅白蘿蔔不能混吃,營養師說明無此事。 (記者林惠琴攝) ▲網路流傳紅白蘿蔔不能混吃,營養師說明無此事。 (記者林惠琴攝)
該則網路傳言也指出,「不只是白蘿蔔,在與含維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調時,紅蘿蔔都充當了破壞者。所以,紅蘿蔔只有單獨和肉類一起烹煮,才能獲得充分營養」。
不過衛福部國健署曾經澄清,並無文獻報告證實相關內容,台北榮總營養部主任楊雀戀也說,若是白蘿蔔富含維生素C,經烹煮遇熱也已被破壞了,且紅蘿蔔真的內含分解酵素的話,由於大部分的酵素均屬於蛋白質,遇到高溫也會被破壞活性,因此紅白蘿蔔混吃會影響營養成分的說法,不要輕信。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尤宣文也直言,網路所傳欠缺實證研究,強調紅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白蘿蔔也有一些特有的營養成分,依照營養學的觀點來說,兩者一起吃並不會有任何問題,也沒有什麼飲食禁忌。
不過,若以中醫角度切入,白蘿蔔屬性偏涼,中醫師吳明珠解釋,像是容易手腳冰冷、拉肚子等虛寒體質,就不要再多吃。
她曾經收治病人因月經量少,開藥補氣血,結果患者早餐照吃白蘿蔔醃漬品,午餐吃白蘿蔔湯,晚餐又吃蘿蔔糕,結果幾乎不見成效。吳明珠建議吃白蘿蔔以一週一次為宜,頻率不要太高,且經期來臨時要避吃,料理時,更要添加排骨等蛋白質或是薑等,有利於降低寒性。


引用網址如下: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53675

〈生活停看聽〉沉浸修行 親情卻不顧

2017-11-21
文/皇均
看到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妙禪,讓我不禁想到經常到另一佛堂的媽媽。當初外公外婆非常反感,我以為這只是個小事,但是媽媽漸漸地越走越入魔,除了工作之外,大部分時間就是待在佛堂裡面,能看到媽媽的時間,只有某幾天平日的晚上。
本身是單親家庭,家裡只有我跟弟弟,弟弟偶爾上大夜班,變得有時候晚上只剩我一人在空蕩蕩的家裡。曾經好多次反映自己的想法,但是媽媽覺得這是她的個人修行,為何要一直批評呢?修行沒有錯,但是媽媽妳知道嗎?妳寧願把親子相處的時間或者金錢拿去貢獻在佛堂,不願花在我們姊弟倆的身上,身體即使因為工作累出毛病,寧願省下看醫生的費用也要把錢捐做功德,幾近瘋狂。
媽媽妳已經癡迷到無可救藥了,弟弟已經完全不想理妳了,而我也因為妳一次次的言語傷害,漸漸地想跟妳疏離,我們的關係越變越糟,但是妳還是沒有察覺,只覺得我們姊弟非常不懂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世界,也跟周遭的親戚疏遠。
宗教到底是精神依託的地方,還是自我逃避的去處?在我眼裡看來,媽媽只是要逃避面臨喪父喪子之痛,當個任性的大孩子吧?


引用網址如下: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53557

〈徵文大拼盤〉壓力大 姊妹向前走

2017-11-19
結了婚,女人的角色變得多重,壓力也隨之而來,如何善待自己、找到抒壓方式,這是一定要的……

〈心情斷捨離〉整理雜物間 人跟著清爽

文/王麗雅(高雄市)
  • 圖/swawa.com 圖/swawa.com
  • 圖/swawa.com 圖/swawa.com
婚前心情煩躁時,可以和朋友相約吃吃喝喝,可以扯著電話線吐苦水,甚至躺在沙發上當廢人,安靜度過一天也很放鬆;婚後的日子就沒這麼好過了,想吃喝得先衡量家用預算,想打電話閒扯淡,得先安撫好吵鬧的孩子,想無所事事躺在沙發上,得先確保老公不會在旁嘮叨。
後來偶然翻到《斷捨離》這本書,嚮往作者形容不被雜物綁住的人生,開啟了我假日窩在雜物間的日子。
把自己關在幽暗、滿是灰塵雜物的房間,乍聽之下似乎很委屈,但是,也正因為整理東西是苦差事,老公孩子避之唯恐不及,我得以安靜地逐一與物品對話,同時,意外找回許多誤以為遺失的物品,省下重新添購的費用,看著逐漸露出原本樣貌的房間,心情跟著清爽許多。
整理完儲藏室後,我把觸角延伸到其他公用空間,一面整理外在環境,一面梳理自己的心情。無處可抒發的壓力,就這樣慢慢化掉了。

〈還清債務了〉看破它 解決它 放下它

文/王淑珍(高雄市)
小叔是一位好吃懶做的浪蕩子,在虧空家產時,讓先生當他的保證人,不僅所有家產都敗光,還害先生背了300萬的債務。
當時孩子還在讀幼兒園,而且房子也在貸款中,原本收支平衡的生活,起了驚濤駭浪,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我和先生爭吵過、也曾找公公婆婆理論過、更曾半夜醒來嚎啕大哭過……然而都於事無補,300萬的債務依然存在著,這是我和先生必須去面對的。一位好友跟我講了一句話:「看破它、解決它、放下它,內心就會自在。慢慢去體會,就會了解其中的涵意。」
我買了一本筆記本當成日記本,將這句話用紅筆寫在每一頁日記的開頭,而且只要每還一筆錢,就寫下心中的感覺。當債務一年一年減少,心中的壓力更是越來越少;債務還完那一天,整個人都輕鬆起來,那時我才深刻地體悟到好朋友所說的:「看破它、解決它、放下它,內心就會自在。」在現實的生活中,如果有任何的困難,或許朋友的一席話就是我們抒解壓力的良方。

〈可以玩很久〉拼拼圖 專注取代沮喪

文/囡囡(彰化縣)
某天因為與老公有些言語上的不快,我決定到百貨公司晃晃,偶然發現婦幼商品樓層有個拼圖櫃位,裡頭有我超喜歡的幾米畫作拼圖。我當下愛不釋手,以試水溫的心態帶了一盒1000片的拼圖回家,打算大展身手。
一個星期後,我帶著拼好的作品前往拼圖專櫃裱框,店員直呼我速度驚人,一點都不像新手。這一拼非同小可,我從此深深迷戀上拼拼圖這碼事。
陸續我又買了好幾盒拼圖,最愛在孩子入睡、做完家事的夜晚時分,一個人享受拼拼圖的喜悅。全心投入其中,從一堆相近花色的拼圖中找到正確的那一片,那成就感實在難以言喻。幾回拼到深夜一、兩點,我仍精神奕奕捨不得就寢,直到被老公頻頻催促才停止。
除了第一幅拼圖以外,其後的拼圖我不再送去裱框,每當完成一幅拼圖時,我欣賞個幾天,就將之打散重新收入盒中,心血來潮時,便再度拿出來拼個過癮。
當遇到煩惱事心情低落時,只要專心拼著拼圖,便能暫且將那些惱人的情緒擱置一旁,拼拼圖就是我的省錢抒壓之道。

〈媽媽別自棄〉和孩子學習 一樣可成長

文/Sissing(台中市)
結婚有了孩子後,總是抱怨人生都沒有自己了,老公認為做得好是理所應當,做不好是因為沒盡心,所以常常自怨自艾自責又傷心,生活總是茫忙盲,乏善可陳又顧影自憐。
為了帶動孩子,也為了給自己一些抒壓,我開始跟孩子一起學習功課。孩子學英文,我跟他們一起聽《大家說英語》和《空中英語教室》,再陪他們看迪士尼卡通;為了增進孩子的氣質,帶動孩子的同學在家一起學習書法;再跟他們一起彈唱鋼琴,甚至參加鋼琴級數的考試。
每天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絕不間斷,在孩子面前更是不能漏氣,自己當榜樣,孩子的學習更是超乎我的想像,在別人驚訝的讚美聲中,原本毫無成就感的我,因為教學相長變得有點本事了,出國可用英文對話,在家有鋼琴可以怡情養性,又有書法可以修身,與朋友談話的主題變得更加寬闊,也不再咳聲嘆氣時不我予了,終於明白原來最好的抒壓就是轉移注意力,和孩子一同成長學習啊!

〈生活變充實〉快樂學習 自有一片天

文/張琴(基隆市)
年輕時拼布剛流行,這樣樣都貴的玩意兒,讓婚後掌經濟的我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算算「拼布」該是我的遺憾。直到前年一位失業的朋友,參加了勞動部的失業班,我才知道原來勞動部對中、高齡的勞工朋友還有「3年7萬」學習第二專長的補助。
每年兩期最新、最夯的課程超多,白天、晚上甚至假日班都有。只要請假時數沒超過規定,所繳的保證金還會全數歸還。這兩年才開始參加課程的我,已經學了兩期最愛的拼布、也學了兩期最夯的皮雕班,最開心的是,每一期都有年紀相仿的朋友,大家在群組裡分享自己在課程以外的作品,甚至生活的不如意,也都能在群組裡找到知心的朋友私下互吐心聲。
學習,讓我變得沒時間生氣,生活好充實。在一針一線裡、在每一個雕功中,我的每個作品都能讓我嘴角上揚。「學習」真的是最優的生活抒壓。

〈全家也受惠〉學烘焙 色香味好療癒

文/由家(台北市)
抒壓一直是我人生的必修課程,面對學業、工作、婚姻的壓力,要求完美、面面俱到,卻總是力不從心,於是我發現得自創「暫時逃離的時空」,時不時轉換注意力來解壓。
愛吃麵包、甜食的我於是選擇上烘焙課,堂而皇之地短暫逃離。剛上烘焙課,我對自己沒有任何期望,反正照著做、有老師罩著,一定有得吃!只是好吃與否。過篩麵粉、攪拌、揉麵團、塑形、等發酵、刷蛋水,一切都覺得新鮮、有趣,做起來興致勃勃;成就感也隨著手作的成品在烤箱裡逐漸膨脹,尤其打開烤箱的一剎那,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雞蛋、糖、奶油、小麥等「熟成」的氣味令我心醉神迷。光聞就很療癒,更棒的是色、香、味讓人身心胃都愉悅。
而失敗不但沒造成壓力,反而成為驅使我努力學習的動力!現在,牛角麵包、貝果、布丁、可麗餅、海綿蛋糕都難不倒我。而學烘焙的單純解壓初衷,倒延伸出和家人一起享受親手做早點的幸福時光。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53046

史明回憶錄 傳承給台灣後代子孫的精神遺產

2017-11-2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台灣問題』的最終決定者,不是外人,而是台灣人本身!」為此,史明自1993年返台定居後,決定開著宣傳車在路上遊街,黃色車身兩邊寫著斗大的「台灣獨立」,頂頭「消滅外來殖民體制」,後繼以「勞苦大眾出頭天」,如此年復一年,全台灣走透透。直到2009年,因積勞成疾,在日本大病一場,史明意識到自己年事已高,需加速把自己一生經歷與見聞寫下,傳承給獨立運動的後繼者,於是,多達50萬字的《史明回憶錄》於去年初版。
  • 林文德為史明所作半身雕塑。 林文德為史明所作半身雕塑。
  • 王泰澤為史明作的木雕(前)以及武者小路實篤所贈的墨寶(右)。 王泰澤為史明作的木雕(前)以及武者小路實篤所贈的墨寶(右)。
  • 「台灣獨立」是史明的歷史使命。 「台灣獨立」是史明的歷史使命。
  • 與楊緒東(右1)、張炎憲(左1)在台灣聖山一起走人權鐵橋。 (翻攝自史明照片) 與楊緒東(右1)、張炎憲(左1)在台灣聖山一起走人權鐵橋。 (翻攝自史明照片)
  • 史明11月9日過100歲生日,推動台灣獨立建國不曾間斷。 史明11月9日過100歲生日,推動台灣獨立建國不曾間斷。
  • 《史明回憶錄》去年1月初版,今年11月再出限量珍藏版。 (記者宋志雄攝) 《史明回憶錄》去年1月初版,今年11月再出限量珍藏版。 (記者宋志雄攝)
  • 台灣最終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台灣最終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走過台灣一百年 史明回憶錄再版

1918年11月9日出生,史明於這個月過百歲生日,海內外數十個團體為他舉辦「獨立台灣,百年堅持:史明歐吉桑生日分享會」,而史明與台灣人分享的,則是《史明回憶錄》於本月再版。誠如黃界清教授於序文所言,「這本《史明回憶錄》是史明奮鬥一生的思想精華與智慧結晶,是要傳承給台灣後代子孫的精神遺產。」
「我這本回憶錄自二十世紀末葉開始下筆,寫寫停停,數度易稿,始終不滿意。最終我才發覺,需先整理思想的脈絡,才能深入精髓,寫出我想要紀錄的自己的一生。這期間,我除了寫作回憶錄,也不斷在各地演講,開講習會,並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史明於內文敘明撰寫回憶錄的過程表示,「這些活動除了是我最重視的大眾啟蒙工作外,也是我寫作回憶錄的助力。」史明藉此釐清思想脈絡,並透過與聽眾的互動,了解如何讓年輕人更理解他的論點。
歷時20年,完成50萬餘字,書中收錄近千張寫真。除了史明為台灣獨立所實踐的革命人生,透過回憶錄更清楚詳釋了史明的思想體系,包括他對中國共產黨的一手觀察,以及關於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民族主義等理論,甚至透過自己的百年歲月回顧,給予《台灣人四百年史》更完整的史觀。

跨越歷史、哲學、政治與文學

「史明不只是革命家,同時也是歷史家,當歷史家史明為革命家史明書寫回憶錄時,記錄的絕不只是史明個人的革命生涯,更涵蓋了史明奮鬥期間的那個大時代的歷史經緯與思想潮流。」
《史明回憶錄》編輯周俊男指出,史明在回憶錄中隱約歸納出影響自己一生的三大因素,首先是史明的外嬤培育他擇善固執的性格,也灌輸豐富的台灣史知識,讓他不把中國當祖國看待。其次是1930年代就讀的早稻田大學,讓自小受父執輩感染而意識到自己是被殖民者的史明,大量吸收到西方思想,進而接觸到主張推翻剝削體制、恢復人性的馬克思主義,燃起革命的憧憬。最後就是1940年代的中國共產黨,透過8年的中共經驗(1942~49),摸索出地下工作及日後從事獨立運動的工作方式。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史明回憶錄》有別於一般口述史與紀錄片單純陳述故事的特質,史明於書中適時將自己各時期相關著作、新聞或學者對他的報導與研究並陳於書中,產生一種彼此互文、辯證的效果,也藉此回顧與反省,有書評者認為,這是一本跨越歷史學、哲學、政治學的著作。實際上,撫讀全書,在第23章「返台後的啟蒙工作」之前,大約是史明自述平生各個重要歷程,非但沒有政治的沉重激越,夾雜於文中的很多台灣話音譯,曖曖內含光的溫暖絮語,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疊,卻擁有極優美的文學性,有吸引閱讀者持續翻閱的能量,想必與史明家學以及留日時期遍覽經典文學名著有關。

把歷史弄明白 台灣不是中華民族

周俊男表示,本名施朝暉的史明,在1962年出版日文版《台灣人四百年史》時正式改名為史明,寓意著「把歷史弄明白」。「這本回憶錄告訴我們,史明的馬克思思想,不僅引著他前往中國革命,也帶領他在千里之外重新定位故鄉,與歷來支配著台灣史的統治者觀點相鬥爭,進行了一場從『台灣』→『台灣民族』→『台灣民族主義』的史觀革命,最終建立真正以台灣人為主體的歷史觀點。正是這種把歷史弄明白的史觀震撼,讓史明的著作與言行歷久彌新,成為代代台灣人覺醒的必經之道。」



引用自由時報 :
 

畫中有話-ROC的軍隊須透過改革成為真正的台灣軍了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7-11-15
楊緒東醫師手繪插圖「畫中有話
畫中有什麼話呢?
請細細品味~~
ROC的(國)軍是否就是台灣軍,有太多以前反共的老軍頭,表現太過赤化,不怕台灣人民有任何不良觀感,蔡英文依前例不敢改革軍中派系,軍購@@的黑箱惡習,軍隊的人文、生活和思惟教育還是中華法統、KMT法統,他們認為台灣人是死老百姓的那一套仍然存在,年金改革不碰軍隊、軍人、軍頭......這一塊,我就不相信改革軍方會有軍人用武力打台灣人民或用暴力推翻DPP政府,現在的台灣年青人,已有公民意識,國際對台灣的民主化亦有相當的認識,ROC的軍隊須透過改革成為真正的台灣軍了。
不被信任的ROC軍頭太多。
赤化的軍武、軍備加上歪哥的大將大帥太昭然。
觀看更多畫中有話作品~~~~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台灣哲育思想啟蒙者-林茂生博士立像揭幕暨追思會-林詠梅女士致詞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11-15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時間:2017年11月04日
地點:台灣聖山-生態教育園區
首先要感謝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今日為了林茂生的聖像做一個追思會,感謝楊董事長、田董事長、所有的志工和所有關心台灣的人。

我今天從前幾位的致詞中我知道教育是非常的重要,林茂生也是這樣想,他為什麼去美國留學?他不是自己主動去留學的,他是那個時候1927年的時代,台灣的文化協會非常活動,他們所追求的是民主自決,他們同時希望要求日本有機會參加議會,他們要求各種的平等自由的權利,那個時候文化協會每一個夏天霧峰有夏季學校,他們要求林茂生去演講的都是在講西洋的文化,西洋的文化在文藝復興之後和宗教革命以後,所要求的是人權再來是自由、平等、博愛,林茂生就是夏季學校都在講這些事情,所以日本政府認為不可讓他再留在那裏一直講這些事情。所以用出國去考察的理由把他送出國,日本人是叫你去遊學、去玩玩、看看就好,但是他那個時候對哥倫比亞的時代教育哲學,我父親林茂生非常有興趣,所以去哥倫比亞讀書。

那些人認為你這個人的學問贏過我們這些教授,只缺一個證件而已。所以後來讀一個證件Master,他在一年之內拿Master degree,要求他留在這裏教他們東洋哲學,林茂生說不要,日本政府給他的是一年的錢,他說必須回去了,他們說你繼續留著,我們哥倫比亞給你獎學金,你留在這裏繼續讀,他再一年拿Ph D.,他們一直要求他留著,他們說你留在這裏我們現在就是欠對東洋的了解和他們的哲學,還有像你這樣可以用英語教學的人。他說不行,台灣有群羊群在等我,我一定要回去台灣,這就是他對台灣的疼惜。

他知道教育是非常的重要,日本政府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學校普遍的建立,所以台灣在二、三十年而已就已經有文化協會,已經很多人留學,很多人在追求民主自決,這個事情國民黨蔣介石不是不知道,知道台灣的文化非常的高,在那個時候大家很有自覺,所以他們來台灣的時候,以壓逼的方法壓逼台灣人,因為他們知道沒辦法管這一群台灣人,所以他們用二二八小小的事件,變成壓逼台灣人的大屠殺,殺了差不多有二萬人的菁英,都是台灣領導的人物,都失去,都死掉了。有的就像林茂生一樣,連屍體也沒有了,七十年來國民黨不讓你講母語,講北京話可能比較輸他們,其實國民黨來的時候,他們會講北京語的沒幾人,很少很少,連蔣介石也不會講,不只這樣,所有的官員也都不會講連我小學的老師也不會講,不會教北京語,起初他們福州人都用廈門音教書,實在是他們的北京語都是來台灣才再學ㄅㄆㄇㄈ的,所以不必相信中國人會講北京語,北京語台灣人讀比他們快也更厲害,但是這個教育非常重要,他們用壓勢思想控制的教育,我們就變成愚人了,他們就是要讓台灣人變愚人,他們才好管,可能這些過去的菁英,他們要自由要人權,要人類可以走出一步集權的統治而失去生命。

七十年來我們都禁聲不能發表自由的言論,台灣卻變成沒有歷史的民族,我們的教科書講台灣的歷史很少,台灣人的文化被認為是二等文化,七十年來我們受到這種統治,很多台灣人因為這樣失去信心,但是我今天在聖山我才看到像楊董事長、田董事長和這些有認識台灣文化的重要,他在這裏做聖山,從過去為台灣奉獻生命或是為台灣奉獻他們能力的人都有他們的聖像,要讓我們看台灣人不是沒有人材,台灣人有在疼惜這遍土地,台灣不是沒有文化的地方,只不過是受到國民黨歷史的掩蓋以及壓逼,讓我們以為都沒出聲,但是我們現在有民視、有很多新聞界的人為台灣出聲,台灣很多年輕的人都起來,為了台灣的將來出聲。

我在這裏特別感謝,讓我有機會來這個地方,有機會認識聖山的重要性和他們的貢獻,我們感謝敬佩你們的努力,感謝。



延伸閱讀:
台灣聖山立像紀念台灣哲育思想啟蒙者林茂生博士
【追思手冊】台灣哲育思想啟蒙者-林茂生博士立像揭幕暨追思會
民視新聞-追思《民報》創辦人林茂生 台灣聖山立雕像
自由時報-台灣哲育思想啟蒙者林茂生博士 聖山立像今揭幕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