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聖山點滴 | |
作者 贊奐 | |
2015-11-21 | |
一花一草一世界,喜歡聖山的鳳池有著湖光山色的美景,寧靜中洗滌著汙濁的心靈,偶爾飛來蜻蜓點水,激起淡淡的水花,夜晚來臨還可以聽到田蛙蟾蜍的大合唱。
在這優靜的山林中有別於世俗的煩躁與不安,仰頭看著滿天的星空遼闊與閃亮,彷彿回到孩童般無憂的生活。 民主廣場的碑林區,有著我們熟悉的台灣前輩與師長們的紀念碑,在這聖山的方圓中有著台灣人敦厚溫文有禮的書香氣息,勿忘前輩、勿忘台灣人的歷史、勿忘台灣人該盡的責任與義務,沒有他們犧牲,一步一腳印的深耕台灣,今天我們怎可能有如此自由與享樂。 在這接近台灣總統大選的前夕,看著各候選人的搭當,舉目望去只有英仁配最有格調與知識,台灣人的命運掌握在每個台灣人的手中,不要再被謊言與包裝和偽善給欺騙,敦厚良善的台灣人,該是我們覺醒的時刻,讓我們用選票換下邪惡的賣台政權,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出頭天做台灣的主人,自由行走於全世界。 延伸閱讀: 聖山講古系列 聖山點滴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5310&Itemid=57 |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聖山日記 20151121 (聖山的鳳池有著湖光山色的美景)
學者:靠貨貿降稅 台灣沒出路
2015-11-21 | |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第十二輪兩岸貨貿談判今起登場,民團經濟民主連合昨舉行研討會,台大物理系教授林敏聰直言,就算貨貿爭取到石化、面板零關稅輸中,也非台灣經濟的出路,只是「用大量量產,來撐起偽高科技假象」;淡大經濟系副教授蔡明芳指出,若台灣產品無法做出真正差異化,即使透過貨貿,仍難擋中國低價威脅。零關稅只會更倚賴中國林敏聰說,經貿談判若沒做到積極性、具有進步價值的長期產業與經濟戰略,就失去了社會支持的理由,這次貨貿談判爭取石化、面板等產業零關稅輸中,基本上就違反台灣應該走向「積極產業創新政策」價值,對台灣長期來說並沒有幫助。他指出,我國石化產業多是低毛利與高耗能、高污染的典型產業,高達六十五%產品都是中上游低附加價值的,其中又有六成出口中國;這相當是石化業用台灣的外部成本,去補貼中國低階原料需求,更排擠台灣可用於發展綠能等進步價值、民生產業的能源。 他認為,台灣面板「兩兆雙星」奇蹟是基於資本導入量產、技術橫向移植,但「同樣的模式中國已經在複製,且資金比你更龐大」;目前台灣面板技術上游無法與日、韓競爭,下游又面臨紅色供應鏈威脅,中國兩年內面板總產量就會超過台灣;就算面板爭取到零關稅輸中,只會對中國市場更依賴,延後台灣產業升級的關鍵時刻。 傾中流失自主技術能力林敏聰分析,台灣自主技術能力指標之一的「技術貿易收入與支出比」,落後其他競爭國家,從二○○七年的○.○九緩步增加到二○一一年的○.一四,但反觀南韓卻從○.三四增加到○.五九;台灣水準僅與墨西哥情況差不多,是「用大量量產,來撐起偽高科技假象」。蔡明芳表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出現困難,產品若無法做出真正差異化,即使透過貨貿,仍難擋中國低價威脅;面板雙虎之一的友達最近出貨量掉出前五名,代表台灣面板產業早已無法再以「衝量」方式競爭,在中國大開低階產能下,台灣更不應透過貨貿爭零關稅方式來延後轉型。 Source: 自由時報 |
民團號召立委參選人 簽署反一中承諾書
2015-11-21 | |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多個民間社團昨在立法院大門口召開記者會,共同發起「反對『一中原則』,捍衛台灣人民自決權行動」,號召立委參選人簽署承諾書,並將此主張刊登於競選公報政見,未來推動新國會通過決議:否認「一中原則」,拒絕馬習會「共識」。 包括台教會、經濟民主連合、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黑島青、民主鬥陣、島國前進、獨立青年陣線等多個團體,昨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在「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下舉行的馬習會,馬英九總統向世人宣稱「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不容許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及台灣獨立。雖然,欠缺民主授權的馬總統,無權代表台灣人民做出此一宣示,但其發言已嚴重傷害台灣民主,唯有國會做為國民主權的代表,可以彌補此一傷害,而正在舉行的國會大選正是契機。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唯有由象徵主權代表的國會通過決議,否定「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才能自救;他指出,下週立委選舉就要展開登記,希望參選人將此政見刊登在競選公報上,宣告馬英九「不代表台灣人民」,他們也會陸續拜會立委參選人,希望大家支持連署。 Source: 自由時報 |
文化部怎麼這麼沒文化
作者 許凱莉 | |
2015-11-21 | |
國家的軍事強大,不代表國家的強大;國家的經濟強大,也只能稱得上是個經濟強國。但一個國家如果軍事不強、經濟也差強人意,文化還輸人,那事情就很嚴重了。 最近文化部吵得沸沸揚揚的「博物館學生票」是否要取消一事,讓人看了不禁搖頭嘆氣,不少人大喊為什麼台灣會走到這一步?把眼光看遠一點,就會發現先進國家就算要砍預算、省成本,他們也知道文化絕對不能省,絕對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文化的養成。 在法國,每週一的休館日是專門給學生參觀的「學生日」,學校沒教到的,全部到博物館學。除此之外,法國羅浮宮每年的十月到三月,第一個週日都是免費入場的,所以在巴黎,假日最多人的永遠都是博物館,因為一家大大小小都不用花錢,就可以享受世界頂級的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 再來看看德國,德國的每週日是「一歐元博物館日」,也就是說在每個週日,不管老少、國籍,只要是星期日,博物館就只要一歐元。除此之外,慕尼黑市每年還會籌辦至少兩場的「博物館不打烊日」,只要付上幾十歐元,就可以帶著孩子逛遍全慕尼黑市的博物館,這間逛完還可以跳上博物館接駁車,到下一間博物館探險。這項活動從晚上九點開始直到隔天的三點,常常可以看見家長帶著孩子、肩上背著一個包包,帶把手電筒,恣意地探索博物館驚奇的世界。 反觀台灣,我們沒有博物館日、學生日就算了,文化部還想要取消學生優惠!讓人不禁怨嘆,經濟已經輸人了,剩下的一點點文化都不能維持住嗎?如果學生連進博物館的錢都付不出來,那台灣的文化還有誰會欣賞呢? (作者為出版社編輯)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校園轉型正義
作者 楊子賢 | |
2015-11-21 | |
台師大在十一月十八日的校務會議修改組織規程,將「軍訓室」併入「專責導師辦公室」,並改名為「專責導師室」,且將威權時期負責監控學生思想、從事校園黨務組織的教官,採「遇缺不補、自然退休」的方式,使其退場。 台師大的改變為台灣校園民主的新里程碑,校園內的轉型正義工程,讓黨國時代遺留的不公義制度、符號退出教育場合,已是當今必然需要正視且改善的議題。 筆者就讀的政治大學本週六將召開校務會議,亦將面臨相似的情形。筆者參與之社團「政大野火陣線」,在收集師生近一千五百份的連署書後,由下而上的,在校務會議提出「廢除校歌」的議案,對具有濃厚黨國色彩的歌詞,表達強烈不滿,希望透過體制內的程序廢除校歌。 前身為中國國民黨黨校的政治大學,也早已在一九四七年改制為教育部下轄的大學,然而,至今校歌歌詞仍存在「實行三民主義為吾黨的使命;建設中華民國是吾黨的責任」,放在歷史脈絡下此處的「黨」即為「中國國民黨」,政大師生多半並非黨員,卻必須接受如此黨歌,政治介入校園的餘毒,可見一斑。 探索知識真理的大學殿堂,任何意識形態都應當互相包容、尊重,藉此體現「多元價值」的意義。而校歌常被視作一所大學精神的載體,卻僅以單一的威權意識框限眾人,甚至在每年新生的「文化盃」合唱比賽作為指定曲,使校歌方能續存。 培育許多杏壇人士、師範教育體系的台師大,讓軍人回歸軍隊,立下為人師表的最佳示範。那長期以人文社會科學掛帥引以自豪的政大,今年甫上任即喊出「政大要作為社會的良心」的周行一校長,能否在以教授為主體的校務會議中,引領「前」黨校的眾人改變,在轉型正義做出進一步的努力,為校園帶來更深層的民主意涵呢? (作者為政大野火陣線成員)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
紐西蘭新國旗 首輪公投開跑
2015-11-21 | |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去年開始規劃的紐西蘭新國旗票選活動,二十日終於邁入第一輪公民投票階段,共有五面民眾投稿設計的旗幟一較高下,下月十一日第一輪公投截止後的開票冠軍,將於明年三月與當今仍保有英國「米字旗」圖案的紐國國旗進行最後爭鋒。 目前仍為大英國協一份子的紐西蘭,國旗歷史源自一九○二年,常被認為與澳洲國旗藍底搭配「南十字座」的設計過於雷同,不足以彰顯紐國價值;但也有人基於務實考量,認為重新選國旗差不多要燒掉兩千七百萬紐幣(約五.六億台幣),沒什麼必要。去年第三度帶領澳洲國家黨贏得國會大選的該黨黨魁凱伊去年底順利二連任總理後,直言紐國國旗左上角的英國「米字旗」是舊時代產物,才把這項討論已久的話題正式化為行動。 第一輪公投的五面候選旗,包括紐國「國旗評議小組」從一○二九三份投稿選出、都以國花銀蕨為圖案的「前四強」,分別是「銀蕨(黑、白、藍)」、「科魯(Koru,毛利語銀蕨之意)」、「銀蕨(黑與白)」、「銀蕨(紅、白、藍)」,以及原未獲官方青睞但因紐國民眾大力支持而於上月順利挺進公投名單的「紅色頂峰」。 現役國旗 仍有65%支持度根據上月民調,紅、藍底色加白色銀蕨的旗可能拔得頭籌,但它在第二輪公投可能不敵當今國旗的六十五%支持度。人口近四百五十萬的紐西蘭,此次發出近三百萬張選票。推動此案的總理凱伊,要民眾選出「為紐西蘭吶喊」的新旗。紐西蘭副總理英格利希(Bill English)也表示,「全世界少有政府會詢問公民對於國旗設計的看法」,「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要選民趕快動手投給心中最能代表「紐西蘭自豪之開創性過去,以及令人興奮、雄心勃勃的未來」旗幟一票。 Source: 自由時報 |
肌萎醫助人「直到不能動」
【簡威弘、陸運陞╱台北報導】燃燒生命到最後一刻!新店耕莘醫院病理科醫師陳燕麟,國三時罹患罕病「肢帶型肌肉萎縮症」,四肢萎縮失能,他忍受被同學嘲笑「殘障」暗自哭泣,甚至懷疑「人生是否就此完了?」但在父親鼓勵下,他考上醫學院,18年來他克服肢障,一路擔任到主治醫師,「我要行醫助人直到全身不能動為止!」
年僅33歲的陳燕麟醫師已發表40多篇國際期刊論文,新店耕莘醫院表示,陳醫師開發出包括乳癌、大腸直腸癌與肺癌的標靶藥物基因檢測,病理科主任呂福江讚許:「陳醫師升主治醫師時,醫院剛好成立分子病理科,當時是他完全負責把這個領域建立起來的。」
被譏殘障暗自哭泣
每天陳燕麟拄柺杖走到停車位,兩手吃力地將雙腿移上駕駛座,自己開車到醫院上班,剛發病時他悲愴,「曾聽見同學叫我殘障,看不見未來。」
陳燕麟回想15歲,某天老師進行跑步測驗,他說衝出起點後,突然發現雙腳無法使力向前,愈跑愈慢,力氣盡失,「感覺不到是否有在蹬地,彷彿拖著不屬於我的身體。」台大醫院神經內科確診他罹罕病「肢帶型肌肉萎縮症」,台灣不到百例。
「常憂心病情惡化」
「爸媽當時自責,認為肇病的基因突變是他們造成。」陳燕麟說,第一次低潮,是大腿做切片檢查後在家休養,「每晚我都躲在被子裡哭。」
高三選填大學志願時,爸爸對陳燕麟說:「你身體不方便,也許讀醫能幫助其他人。」成績優秀的陳燕麟也認為,從醫除可研究自身罕病,更能幫助其他更多病患;後來考上輔大醫學系,「但有時會恐懼與絕望,憂心病情惡化突然過世。」
鼓勵病患努力圓夢
採訪中陳燕麟說:「等一會兒我要坐下,不要被嚇到喔,先講讓你們有個心理準備。」突然間他碰地一聲,失重墜落般摔在座椅上,記者當場嚇一跳,他解釋:「無法施力,我的坐下,就跟正常人跌倒一樣。」而他起身亦須耗費全身力氣、竭力扭動撐起。
老師曾提醒:「走臨床科別會碰到CPR、急救等,不是你不願做好,而是無法勝任。」最後陳燕麟轉攻病理科,他鼓勵病患:「不要因缺憾就放棄全世界,多想想我們能做什麼,努力實現夢想。」
陳燕麟(33歲)
學歷:輔大醫學系畢、現讀博士班
經歷:耕莘醫院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
專長:一般外科病理診斷、分子病理診斷
成就:成立分子醫學實驗室,發表國際期刊論文逾40篇、2014年新北模範勞工、2015年新北醫療公益獎
資料來源:耕莘醫院、陳燕麟醫師
【報你知】肢帶型肌肉萎縮症
肢帶型肌肉萎縮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是種肌肉病變,肢指四肢、帶指肩膀骨盆部位,患者四肢骨骼會逐日無力或萎縮,臨床抽血會發現異常,肌肉酵素升高數十至數百倍,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現症狀,部分患者是基因造成,大部分病因仍不明,這類疾病尚無有效療法。
引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