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啟迷聖言

啟迷聖言 第五輯

天真法語 -
作者 楊緒東醫師   
2013-07-07
彰化八卦山天真堂時期(公元1979年~1981年)
此為楊緒東醫師早期的天人交通筆錄
著作者:楊緒東醫師

啟迷聖言第五輯掃描檔
啟迷聖言 第五輯
 
一世勸人行於口,百世化人修以書。
印贈修功樂善居,天真勸世感心舒。
 
西天無名佛 降
 
人心新潮亂道統,業業相因法輪緜。
西方庚辛金氣靈,正理劃開五教門。
 
天地生人,五教始行,未有天地,何來旨明,儒、釋、道、回、耶,各恰其分,應化世間,其本意乃是為了教導紅塵眾生,明理端正、合乎倫常、行為舉止能夠順乎天地本性,行人道而安百姓,然而眾生迷淪,各教聖人,惟恐大道湮滅,不能傳之後人,故依當時社會現狀、地理人文、各制定經典,以便後世遵循,要眾生依經典修行,可是流傳至今,各教經義漸不合乎現實社會狀態,加上各執事不求其原理,但知死解精義,強予附會解說,產生執相,把普渡眾生的教門法寶,變成宗教修行道障,觀現在社會上,宗教派別又多又亂,不知如何才是真正修道正路,故天降啟迷聖言,以為世人修持明針,眾修不可等閒疏忽,應謹心參悟,自然見得歸途,通達無礙!
 
己未年十一月十五日
 
 
西天無名佛 降
 
五教同源倡一理,各派自限戰事起。
神佛無罪人意虧,卻教正理化成堆。
 
問:請示恩師;若是一個皈依三寶的佛徒;對於一般民間信仰的神祗,是否須要禮拜呢?
 
無名佛:對於皈依三寶的佛教徒,他便是以佛陀為師,效佛陀之大悲心,自我心 戒,奉獻布施,日常生活不離十善行持,時常思想「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總是不可須臾離開慈悲之心,其中意義五教同理,自無偏大偏小之心。
而對民間所信仰的許多道教神明,或是先賢偉人之廟宇,有如岳王廟、關帝廟、孔子廟… … 等等,自然沒有輕慢之心,敬神如神在,靈之所在無形無相,木偶金身引像追懷,合情合理,心即神,神即心,心即佛,佛即心,神佛與心不二,對像禮拜當然爾。
況且佛陀之對於所謂外道是用心良苦,以各種方法去開導他們,就是為了救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性靈,亦可以捨命布施,道教本來就是中土的光輝,只是現代人好求靈通小道,才會變得正邪不分,正法難存。
現在是宗教發達的時代,也是末法正邪鳴爭的時期,不管佛教徒也好、道教徒也好、回教、天主教、基督教… … 等等一切教門,不必再是是非非,各圖其說,鸞堂興起,應天氣數,為了是綜合各教,正鸞通靈,以「明理」作為修行的原則,文字由淺近之言,道出日常生活中的無形大道,教大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其目的在於勸化人心、整肅人倫,而達到宗教緣起的最大目標。

 
佛教徒也不必因為信了佛便排斥道教,應該是「明理修心」,心中有個「主宰」,則戒不為戒,法不為法,末法時期,「人變」勝於「神變」,「人通」勝「神通」,真正的修行者,只要認清正理,便不怕邪說邪教啦!現在有很多的人,信了教,又聽某大師某某大德或是宣講師,說什麼書不可看、什麼教是一貫道,又說道教的神都是未成正果的,不必祭拜,自劃自限,其中是非戒律,有形無形,把好好的修行環境,變得又狹又小,動彈不得。
上蒼有見於此,故倡鸞文,五教共和,歡迎各教門之信眾,用鸞訓來教化,使修行的領域延申無際,又用簡單的道理宣揚無形的大道,亦乃仟萬法門中的示現也。                                           一個人若破除教門的觀念,則何神不可拜,何處不渡眾,乃是因為他已經了解大道的原理,「心佛不分,神心合一」了。
本來五大宗教是為了教人,現在因為信教卻把人分為五種,然後又因為教派的關係,又細分為許許多多小集團,令信教的人不知如何適從,所以說來說去,還是信「自己」,人人皆有佛性,效先賢行為,讀神聖之訓,摸摸自己的良心,憑良知做事,由家庭做起,比較穩當!是不是?
 
八卦山岳元帥 降
 
前次期日,佛祖臨堂降文中,指出惟有破四相、空五蘊,才能證量般若實相,得真如凝然之寂靜本我。今夜吾不惴孤陋,狗尾續貂亦來淺談四相中的「眾生相」,也就是非理之迷見、迷信等。
人類對於未知的事物、對於無法了解的自然現象,都會本能地產生不安、疑慮、恐懼,這種心態逐漸因事、因物而形成某種俚俗的禁忌或習慣,而且眾口鑠金,不以為非,譬如謠傳某大石頭有變異奇相,眾人又穿鑿附會瞎哄散播,跟著牲禮果物祭拜,不久廟也建成了,雖然規模不大,但儼然一回事,而且今後幾拾年、或百年都在愚弄著後人,後人來此拜拜、不知拜何所以然,這與古聖先賢作為祭祀追思景仰的廟宇,意義差別甚大,這就是眾生相之一斑,還有很多是代代相傳的禁忌,或自己疑心疑鬼的產物,像男女相差幾歲不可結婚,晚上不可剪指甲、生辰八字相仲剋忌諱與倒霉有關的諧音,這都是一種心理障礙,是愚昧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無明的一個層面。
人們若有了迷見迷信,就會去遷就它,不敢去觸及它,故如孫悟空頭上的緊腦箍,時時限制著你心智的開展,所以祗有破除這個束縛的人,心靈上才能無罣無礙,否則迷信愈多,引發的問題更多、無明越深。因此,諸生多注意身邊的事或自己的行為,是否有許多不符合正信、正理的原則,是否有自我思想禁錮的地方,是否有人云亦云不知其意的情形,希望能勇敢的、客觀的、廣泛地去分析、去悟得,終得智達正覺。

 
彰化中和堂釋迦佛祖 降
 
今夜受恩主延請,前來和諸生結緣「說道」,感到非常歡喜,學道重要者在於實修印證,如果多聞而不悟,則世事紛繁,而惑不能除,思而不修,必然流於空洞,而體不能靜定,如此修道亦屬空幻,如何能證得自性呢?所以平時聞聖訓、思正理、修正行才能入三摩地,漸證佛性,故上期貴堂福神勸諸生凡事少筶杯,多用心去探討事情背後之內涵正理,再據理依行求證,如此精進,如此修持,一定可以達到中庸大道,處世也就圓滿了,這就是要諸生身處紅塵紛雜萬端的事務中,不斷的聞、思、修,一直追求真理,擴充自己的心智,不要被自己的習性所左右,這樣才能悟道成圓覺,否則遇著事情,不自己思考,不敢去觸及事情的核心,一昧問神求靈籤指示,如此就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事事都需要父母的照顧,永遠沒辦法自立。諸生負有弘揚大道的責任,將來就是一個衛道尖兵,所以恩主用心良苦,一直闡揚正理,就是希望大家由根本培養起來,得到正覺上智,才能自利利他、度己度人。
正理猶如一座金字塔,平時你愈是能突破自己之執著,愈是往上歷階而登,一直到達頂端,證得般若實相,所以諸生平時多用心去發現世事之真像正理吧,這也就是神意了,堂中近來有人發生了一些事情,也是同樣不必求恩主指示,自己去推理悟覺可也。
 
本堂玄天上帝 登台
 
大道正理如同金字塔一般,愈往上追求愈是達到真、善的境界,所以一本散萬殊,由萬殊追遡而上達到本源大道也,紛雜世事就是萬殊,諸生只要由萬殊著手,去悟覺、去修行,都可以達到中庸、大道的,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不也相同嗎?勉勵諸生鍥而不捨地突破自己,歷階而上,達到頂端實相吧!則悟道只在一彈指間之事也。

 
西天無名佛 降

 
宗教是如何產生呢?
人類是理性,也是多慾貪求的,其痛苦的原因:不外是精神上貧乏,以及物質上不滿足,由於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的侵襲,人類由無明恐懼,轉而對無形自然律的敬畏,經過多少年代的演變,成為有形有相的儀式與規矩,其重心乃在於由充實自性的靈修,而超脫物質的慾望,進而產生悲天憫人的胸懷,破除自私自利的我性,互助合作,達到和衷共濟的大同世界。
人類只要去私意,滅「我執」意念,則對無明的恐懼可以逐漸消除,有血有肉的慈心關懷勝過虛空無形的信仰何止千萬倍。
如何才是菩薩?
空洞的學識理論,並不能造就一位真正的菩薩,祂的理想是處在「不住涅槃」的狀況中,何以是「不住涅槃」呢?就是說:以己修所得,授予大眾,捨棄自我修行的念頭,一心一意的為窮苦眾生貢獻言教與生命,甚至為了急救貧苦,還能夠磨頂放踵化緣布施,他是個忘了自己,犧牲給大眾的覺者,由於他無時無刻關切眾生,眾生的痛苦一天不除掉,他是一刻也不能放心的,直到世上無苦無悲之時,自己才敢成佛的呀!
以此之故,眾修可知修行的方法,無他!在於悟覺與力行的相配合,其中牢不可忘的是「推己及人,慈悲為懷」。

 
問:請示恩師,宗教的產生,其來有自,但是現代各教門何以互相不容呢?
 
無名佛:教門皆可以相容,只是執事人意,不能通融。就是因為,不識其源起,不知大道而偏執小道末稍之故。
一個人明白做人的道理,便可以超越宗教的經義,未有宗教以前,人類不知什麼是宗教,只是率性而行,不知不識,其成道者多如恆河沙數,直到今日宗教發達,各執一端,反而成道稀有,都是犯了「執」的毛病。
 
問:請示恩師,知恥近乎勇,許多人犯錯都能悔錯,卻少有人真正勇於改過,是何故?

 
無名佛:過失,就是聖賢也是難免的,然而始終他還是一個聖賢人,可貴之處在於他們有勇於認錯及改錯的勇氣。
若是因為犯了罪惡,即使有心改過從善,但是為了怕別人的不能相信,或者遭到譏笑侮辱,便懷著羞澀和遲疑之心,以至於甘心沉淪污濁之中,甚至於惱羞成怒,將錯就錯,則是天下的大愚味。
大概來說;很多人都有這種毛病,才繼續墮落下去的吧!

 
八卦山釋迦佛祖 降

 
求源佛心西土淨,故鄉明月照自性。
飄泊徬徨無覓處,光引迷糊找明鏡。

 
遊古僧請示於石頭法師曰:
「如何才能解脫?」
禪師應道:
「誰能繫絆著你呢?」
又問:
「如何才是淨土乎!」
禪師反問:
「誰污染了你呢?」
僧再問:
「如何才是涅槃?」
禪師說:
「誰給了你生死的呢?」

 
這對話很簡單,但已說明了天地之理,自性圓光,如來如去,天地與我合一,無聲無臭,至大至公,何來繫絆,去人慾、順天理,不怒不喜、不悲不樂,天真至情,我心不執,溶化於宇宙,化身千千萬萬,法身可為淨土佛祖,不著俗塵,涅槃即至,其至非至,修行至此與宇宙同體,無上正等正覺也。
故學佛,務須體會天地之本,而不必自立門戶,設種種繁褥規則,劃地自限,反為道障,所有的佛經、彿法皆是要人明理啟智,道理通徹,才能自由自在,不犯差錯,這種修行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放其心」。
依賴外在的神明,想邀神得道的人,是不可能的,自身的力量,修心的功夫,才能夠救得了自己,佛陀以「佛性平等」勉勵眾生,乃是希望眾修以理性的思想,破除迷信邪說的橫行,現實的生活是修道人的磨練場所,單憑祈禱與儀規的生活,是不能實現生活中的高尚理想,反而成為精神的逃難蔽護所,修道主要在於明明德,而親民,而止於至善,是要求突破自己的精神領域,使之與大道配合,然後教化於民、感召人心,挽救無明苦楚的羔羊。
當然修行的過程,由淺而深,是有進度差別的,社會上的信仰,往往停留在信神、拜神的階段,其中契機在於「道理」的不能深究,眾修都負有教化的使命,以先知導化後學,用行為表帥於民,久而久之,必然可以形成祥和的風氣。

 
問:請示恩師;修行者,以理性為入道本源,是否可以不必有宗教儀式?

 
佛祖言:宗教儀式,只要莊嚴隆重、誠心敬意,皆可以感格天心,不必設計太
多的麻煩禮節,你加我添,形成專門學問,則是畫蛇添足,會令人生厭的。
明理之人教導不明理的後進,還是須要一些儀式來做為引導法門,若是大家皆明白佛宗之源,則儀式自然消除,儀式之效用,在於產生虔敬之心,令生學道之思,是用環境的氣氛來開導信眾的方法也。
 
問:請示恩師,規矩太多,固然可以用來圈制行止,但是不能制服其心,為何恩師還主張規矩不可廢?
 
佛祖言:陽世有陽律,陰間有陰律,佛有佛規,各教門皆有教規,此何因?乃防止行為暴亂,侵犯他人之權利,期使社會安定也。
修行有愚智不同、天資純利各異,悟道深淺有別,先以規範作為依循,先制於形,漸學漸知,久必能制其心,試觀:感化院中的學生,先圈而教之,明理則放之,是方便度人之法門爾,不必以此為憂。
不過後世學佛,佛規一再修改,各大師教法有異,教規亦繁簡不一,宜採中庸之道,太嚴易生煩苦障,太鬆流於放肆,不妨依根基,個別教導,不須執規不化,牽繫精進。
偈曰:
方便法門佛中規,修行修心放其心。
慈悲為懷納眾靈,用心啟教理為先。
天真堂內破後天,啟迷傳聖心中意。
是規非規方寸理,踏破宇空見法身。
 
濟公禪師 降
 
世上拜懺懺何歸,金身上頭尋悟悔。
懺為自新悔知錯,明朝相見浪子回。
 
楊筆問:請示恩師;世上拜懺很多,皆以「梁皇寶懺」為主,有何典故?
 
濟佛言:其出處來自南梁王朝的梁武帝;他有一位寵愛的妻子郗氏,平時嗜食肉類,殺生無數,又由於嫉妬心重,性情毒辣。
經過一場病痛之後,終於死亡,武帝自此心中不樂,夜不安眠,日不思食。
有一天,散步內庭花木之間,偶見一條大蟒蛇張牙吐信,並不傷人,圍武帝而轉繞,似乎有隱情相告,武帝不懼,斥喝道:「何方妖畜,竟敢冒犯宮廷聖地!」不料巨蟒竟然作人言說:「我是您生前的妻子郗氏呀!並非妖怪」。
武帝大吃一驚,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接著又聽巨蟒說:「我生前好妒,對您的寵妃愛妾常思毒害之心,平時暴殄天物,嗜殺生靈,故死後報應蟒身,十分痛苦,日飢夜寒,鱗甲藏虫,啃嚙我身,甚如刀割,我因業報緣起之故,所以能變化入宮,祈求您能繫念過去之恩愛,拯救我超脫苦海!」話一說完,隱而不見。
於是武帝召集有道高僧入宮商量援救郗氏的辦法,其中誌公和尚奏曰:「誠懇懺悔,方可消滌她的業罪。」
武帝十分欣悅,就請誌公和尚集諸高僧,共同研究三藏華嚴之文,錄諸佛菩薩聖號,而且得彌勒菩薩指示「慈悲道場」之總題目,真是時機已成,各高明大德克盡心力,使得此懺法,出現世間,而郗氏也因得解脫,此乃此寶懺功德加被也!世間拜懺,只重名相,認為熱鬧人多收入好,便覺得功德圓滿,卻不知誦此寶懺,必先完全的了解懺文的意義,以慈悲為中心,有發心者,不可欲求福德而已,應該發菩提大願,其道心感應,則此懺有如虛空法船,載諸親靈離苦得樂。
此懺又教人覺悟懺悔滅罪之道,知怨恨之毒,有如毒蛇猛獸,凡事宜解不宜結,若有過失,只要心懷愧意,懺悔前非,不再貳過,則諸怨可解,猶是新生。
雖然武帝是用此寶懺為郗氏脫苦,但是它的真正意義,在於自我懺悔,勸醒迷淪,自覺自悟,並不只是用來作為超薦先人之用而已,現代人的修行,不可再迷迷糊糊,以為誦經拜懺,就是繳了錢,「咿喔一番」,鐘鼓齊鳴,便算是功成德就,祖先超生了,這是很不好的觀念,若希望祖靈亡親脫苦得樂,還須自己先覺悟前衍,將功補罪,自助才有天助呀!

濟公禪師 降

 
知識越是豐富,便會覺得本身越渺小,古代的人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點,人類則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但是科學家發現,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小星球,是圍繞著太陽轉動的,而宇宙浩大如海,無邊無際,太陽系何止千萬,那麼地球與宇宙一比較,也不過一顆不太亮的星點罷了,生存在其中的人類,壽命是何等的短暫、微小呢!
可是眾生卻在這狹小的地域上,勾心鬥角、你爭我奪,把本來清淨的地球,搞得烏煙瘴氣,所有的這些紛擾,便是人心我執、自私自利在作怪的了,無怪乎上蒼嘆息,降下風暴,烽火四起,眾靈不安。
 
問:請示恩師;既然人生是短暫而不安的,是否有方法可以得到解脫?
 
濟佛言:人生就是因為充滿了「無明」、「慾望」、「愛慾」、「我執」、「我慾」,才會變為束縛和不能自由自在,為了超脫物質以及精神的牽制,便必須斬斷痛苦的根源:「煩惱」與「執著」,孔子以仁道來發揮推己及人、無我為公的精神,正是一劑對症下藥的良方,道祖老子的「清靜無為」是思想中心的內容,「天地與我合一」,「萬物和我不分」,加上「積極服務的人生觀」,以期能達到合乎修道人中心不動、外緣不變的目標,這便是孔子所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具體作風,到了此地步,不但能自我解脫,並且是人間佛陀了。

 
問:請示恩師;印度的宗教,是複雜而迷信,原來的佛教,已失去其真正面貌,而變得肢離破碎,那麼原始的佛教是個什麼形態?

 
濟佛言:當時的印度含有極為迷信與愚惑無知的宗教儀式,故佛陀以親身體驗
,身體力行,用理智的修行方法,摒除苦行、飢餓、自我虐待的無知愚行。
故在原始的佛修中,是以精神突破為重點的,對於持咒者或者神變感靈、祈安拜斗、祭天拜地,一切之活形活現、奇術幻變之信仰皆不受納。
依修行的原則;全在於心法的啟悟,後世佛法的所謂經咒、拜懺、超拔、光明燈,乃應世俗方便引人入悟罷了!
 
問:請示恩師;佛教講慈悲與布施是忍辱無私的,請恩師舉例說明好嗎?
 
濟佛言:好的!
白隱禪師在修行的道路上是多災多難的,但是他仍然精進不懈,有一次在他住所附近的女孩,由於暗中與男友發生曖昧的行為,因此而生下一小孩,父母逼問之時,她竟然謊說是與禪師相好而孕生的,當時許多人對於禪師是極為誤解,皆以妖僧視之,而禪師亦不辯白,反而為了此女與小孩的處境不良收留並扶養他們,如此一來倒讓禪師成為眾目所視、證據昭彰的大罪人,這時白隱禪師的心境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忍辱!終於這女人的良心發現,乃和盤托出事情的真相,洗清
禪師的惡名。
他不但能慈悲捨心布施,更進者,為別人含垢忍辱亦不覺惋惜,這種捨心捨身的菩薩風範,即是佛教的真義。
 
問:請示恩師;佛教講到最後是自性的,超乎對神、佛、仙、聖、別人的依賴,簡而言之;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人,自助天助了。是吧!
 
濟佛言:在人世的生活上,是必須自助自立的,對於別人和親朋的依賴,是不長久也是不可靠的,在精神上的信仰,先是依託於神佛,但是必須逐漸解脫內心的依賴性,而達到「心即佛,佛即心」的階段,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根」。
對於神明的依靠,是不自然而且危險的,科學愈是發達,神佛的地位愈是不穩,終則會有被誤解的一天,佛陀以慧眼觀人心,洞悉眾生皆有佛性,個個都是未來佛祖,於是開示許多法門,要眾生自悟自修,發掘心中的佛性,是科學而不迷信,是理智與合乎人道倫理,故佛教一傳入中土,便與儒家思想互相配合,由孔門之「仁」,達到「至善」與「佛性」無二的地步了。
偈曰:
眼耳鼻舌身意識,外緣染情末那識。
因果種藏阿賴耶,蠶絲作縛吐絲死。
 
濟公禪師 降
 
法會道場渡陰苦,後人創意成風氣。
主事莫明孝思意,法場竟成聚寶儀。
 
問:請示恩師;法會之超拔祖先,是由何處來自,有何典故呢?請開示好嗎?
 
濟佛言:有關此事,必須由目連尊者之救母出苦來說明。目犍連尊者,從外道轉悟佛道,證得六神通法力,是佛陀的得力助手,有「神通第一」之稱,其最令人敬佩的,並不在於祂的神通,而是大孝之心。祂的母親因為宿世罪業的關係,加上詆譭不敬三寶之故,死後墮落到阿鼻地獄餓鬼道中,目連憑神通法力,看見母親形成餓鬼相,肚大、咽細如絲,不得飲食,饑渴難受,於是悲從心起,仗神力,親身入餓鬼道,捧一缽飯,送到母親眼前,奈何張口欲食之時,烈焰從口中吐出來,把好好的美食燒成焦渣不得咽食,目連見母業罪太深,神通到底不敵因果律,只好返求師尊,佛陀說:「你母親之罪太深重了,不是你個人的力量可以挽救得了的,必須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辦飯菜五果,供養十方高僧,仰仗眾僧的功德,才能使她脫離餓鬼道的苦難」,這件事也就是盂蘭盆會的出處。
 
法會上的「瑜珈燄口施食」,其由來乃是,阿難由於宿業深重的關係,有鬼王來對他說:「吾乃面然鬼王,因為你是好修行,今日特來通知你,三日內一定會死亡,而到餓鬼道中,成為餓鬼」。
阿難心裏緊張慌亂,就求佛陀開示解脫法門,佛陀便說:「不必太緊張,你要延請有道高僧,辦些素菜水果,請他用咒語加持水飯,三密相應,布施餓鬼,則可以免去墮入餓鬼塗中了。」
所以後世超渡亡魂,乃有請法師施放瑜珈燄口之舉,手結印、口誦咒、意觀想,三密交感,開餓鬼火口,化出甘露米食,使之免受飢渴之苦。
故法師人選,首重「有道」,若是胡亂學樣,以此為業,則是餓鬼之徒,將墮地獄火焰叢中。
現世法會,皆以救陰拔苦為號召,不想此事意義深遠,若是以此為賺錢之道,即是騙天欺魂,陽世報應也許不顯,陰業之報,慘痛難熬。
 
問:請示恩師;佛教的孝道如何?

 
濟佛言:佛陀講「孝」,除了甘旨奉養,曲意承歡,順從敬重之外,還要設法引父母入道,清除雙親的業障,使之棄惡為善,佛陀之忉利天說法度母,目連的盂蘭盆會解救母難,皆是大孝表現,不但在世行孝,親魂還能因而解脫,超昇上道。
甚至入餓鬼道與阿鼻獄諸道受苦,還是可以由陽世子孫的功德,加以提攜親魂,轉苦為樂的。
故「慎終追遠」,必須在修心立德上下功夫,由私我敬親之心,昇華為眾生皆親,一切男子即是我慈父,一切女子即是我慈母,六道眾生莫非全是至親!如此才是佛門「至孝」。

 
問:請示恩師;有人在世,不孝父母,待雙親過世,才大作法事,花錢延僧超拔,此是「孝」乎?

 
濟佛言:在世不行孝養,殆沒反而供佛齋僧,不但無用,而且昭明罪狀於天地
之間,若是有心悔過,可以多行陰善,親近神聖,供養三寶,日日追思雙親,懺悔在世之「不孝」,不妨長期印送「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廣勸孝道,有恆不懈可以補過。

 
問:請示恩師;現在人若要供養十方高僧,除非大富人家,如此花費,如何消受;窮人怎麼辦?
 
濟佛言:供養並非一定要花錢,誠心與虔敬,可抵千百萬金錢,但觀「發心如何」,不重「奉獻財利」,十方高僧,果是難請,不妨日日供奉三寶,心香緜緜,至孝感天,虛空高僧樂於受供,餓鬼道中,親魂交應,自然離苦,現在世,講修行,還是注重「心法」,心中藏法王身,正理出門四通八達,末法時期盂蘭變質,何處找到高明真修呢?求自己爾!·

 
真修高僧真希有,明鏡有台還染濁。
出世佛陀顯心頭,莫把天理往外求。

 
八卦山福德正神 降

 
孔方先生,是一位很虔誠與迷信的人,尤其是對於地理、風水、改運、卜卦之事非常的熱衷,今天就說一說他的事蹟吧!
有一陣子,他外出經商一直很不順利,十分苦惱,便求教於卜卦者,卜卦者替他占了一卦說:
「你家門口,是屬虎位方格,速改龍格方位,則可以順利」。於是孔先生回家去馬上找來水泥匠,敲打補綴一番,很快的便把大門改過來了。
隔了不久,他經商的錢,被人倒閉,心裡很不舒服,再去求教卜卦者,占了一卦說:
「祖墳不利東南,速速遷改,快辦!快辦!」
孔先生費了不少財力與心血,又很快的把祖墳遷改。但是金錢並未能追討回來,反而因為花了一大筆錢弄得家庭不寧,苦惱未去更生苦惱。
於是對卜卦者,失去了信心,轉向會改運請神的人求教,那個人對他說:「你的運氣太壞了,居然愚笨得到處求卦,我替你消災改運好了!明天帶五千元先祭冤鬼,二千元給神明作奉敬,另一萬元讓我搭台子替你祈福改厄吧!」
孔方先生聽他一說,失去的信心又振作起來,加上旁人皆誇耀他的靈驗,便躍躍欲試,橫下心來,回家張羅金錢啦!
回到家中,硬是榨油擠出個萬把塊錢出來,孔太太在旁氣呼呼的大叫,他還是相應不理,逕自出門奉獻去了。
果然錢通鬼神,法師又抖又跳,十分賣力,符一張張的化成灰燼,濃煙瀰漫,又是請神,又是送神,孔先生亦為氣氛所震撼,拿著香不斷隨著法師又跪又拜;累得全身酸痛,滿頭大汗,回到家裏已是軟綿綿,一躺下來便睡入夢鄉。
睡夢中他的魂被勾魂使者帶到閻羅殿,於哀號聲中,他看到兩個人被剖心抽腸,死了又醒,醒了又死,血流滿地,對面走來一位判官模樣人物,對著他們宣讀罪狀曰:「○○○,你以卦為名,誑騙財利,藉神辦事,知法犯法,不以正理教人以指點迷津,反而邪說惑眾,待刑期日滿,轉投生為豬,以還債業。」
接著又對另一人說:「○○○,你以法師為業,借名神聖附身,欺瞞信眾,亂施符法,又以邪術引人迷信,以此斂財,自身難保,還敢胡言消災改厄,罪不容天,再判入油釜滾烹地獄三十年,期滿轉投雞身,待業消再審。」
孔生聽完判決,心中害怕,再仔細看一看受刑人,哇!原來是卜卦者與法師兩個人,頓時驚慌想逃,奈何腳如釘了根,不動分毫,血水不知由何處湧流過來,一陣陣污臭鐵銹味……難受……。突然驚醒,全身還是汗臭黏膩,心頭裏卻輕鬆多了,念著:「明天還是想辦法,從小生意做起吧!」
迷信有如鐵鍊,制馭人心的思想以及行動;命運有好有壞,可是一個人只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努力工作,隨時行善救人,自然吉神護佑,逢凶化吉的,若是像孔生一樣,處處求神問卦,心外求靈,是錯誤的,社會上借神斂財的人很多,大多數是一知半解之徒,拿了錢只會裝模作樣一番,遇到這種人好比是拿錢填海,如何填得完呢!功德自有果報,福德亦有福報,福地福人居安,凶地自有惡人遷葬,風水地理勉強不得,順天地自然之性,日日皆有吉時,處處都是吉地,天地即我,我就是天地,俗塵小財小利,如何能相比擬呢!
偈曰:
求神問卦問自己,內心先天有卦理。
心外求心迷失意,無我忘身神人濟。

問:請示恩師;命運是前世造下來的痕跡,是否有辦法改變命運呢?

 
福神言:雖然因果業作,造成今世之命運,但是一個人能研究人際之關係,便
可以知道,好運、壞運都是由某些動機的發心而造成,以賭博來說吧!就是存一念之貪,以致於發生破財之災,若是自以為運氣不佳,則是錯誤,其中的關係乃是:貪心―賭博―前業債―輸錢,如果心不貪,雖有前業之債,錢也是不會輸的,業債好比是種子,不給種子生長的環境也就沒有結「果」的可能,所以恩主勸人修心造善,即是不讓業種生果的呀!
 
西天無名佛 降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待的,比較的結果,才有彼此的分別,眾生喜歡察考別人的是非,對於自己的是非,反而昏昧無知,祗見到別人的「非」,不能見自己的「非」,所以總以自己的「是」,來評他人的「是非」,所以是非之論,並沒有常性,因時、地、人、物、事不同,變化不定。
若是以「我」作為標準的話,則別人皆「非」了,若是以「別人」作標準的話,
,則我是「非」的啦,執是執非,循環不已,要停止是非之爭、彼此之見,祗有明白大道才對。
聖人超脫於是非之外,以大道為是非之辨,彼此是非對待互生,是虛幻不實的,而大道則是超然於是非之外,不私不偏,公平明確。
大道何者,效天法地,人為三才之中,即是學天之無私,地之能容,「容忍」「無私」,便是天地的本性,學得此兩樣,便是大道中人,道分為天道、地道、人道好比是天地中間的橋樑,是介乎天地間的媒介體,人生在世,只要能知天學地,便可以作為貫穿天地的聖賢,把容忍與無私此兩法寶,用於做人則此人便可「在家成孝賢,在外為忠臣」,此何以說呢?
「無私」,則此人已經沒有了「我執」,對一切的事物就不會去計較,只知道盡人之性,服務大眾,天下眾生,必也由家庭之倫理,廣而社會之教化也。
「容忍」,真性情中人,才能寬容,推己及人、以德報怨,有如大海而納百川,有如天下之共主、無冕之王,而能忍無所忍,才是得「真忍」之精髓也。
故曰:
無私去我相,寬忍見本源。
空屋可住家,實心無隙藏。

 
從前莊周夢蝶,自由自在飛行著,於夢中只知有蝴蝶,忽然夢醒,還是有形有相的莊周,那麼是蝴蝶夢莊周,還是莊周夢蝴蝶乎?究竟是蝴喋與莊周的分別何在?夢真還是人真呢?所以眾修二十年後,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真是幻?是真的又留下什麼?是幻又何以形駭老化?還是眾生自己體會吧!
偈曰:
靈物兩質雙連屬,宇宙道光閃一觸。
臭皮囊身慾牽苦,是樂非樂苦中楚。
生、老、病、死是無法限定的,個人的命運也是不同的,可是老天給予人的天性則是始終如一,毫無差別,因為恬靜淡泊、清靜無為(此指的是心靜不動之無為,非是形駭之無為也),是天地的平衡,用平常心處於危亂之地,則危險化為平穩,憂愁悲痛之事不能入侵,陰濁邪氣不得攻襲;不造作、不用意,任憑自然之流行,一動一靜隨同陰陽變化,無心教化,自然成事,幸福以及禍患,不知不識;智識以及機巧都是多餘的,只有機會到了,才順天地勢的動作起來,這種不為物累、不御於情慾,他的死如同休息,睡不做夢,醒不憂怒,是全德的修心法則,是天地間的至人。人生本性皆是如此的。
「無私」與「能容」是入性的下手功夫,到了天人合一的階段,則可識虛空本性。 譬如水的本性,不攪動混雜就能澄清平靜,但是靜中有動,水不流通,又成死水,腐敗虫生;須是靜靜地隨自然的運行,這是養神的真意,故莊周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問:請示恩師;有道的人,不能行道於世間,作個「隱士」,豈不是有如「焦芽敗種」,毫無用處嗎?
 
無名佛:有道之士,只有奉行大道,不談用處,時機與命運到達的時候,自然會出來弘揚大道,不逢時運,則寧為窮困世間,保存大道之精英。
現在的社會,是凡聖同居,正邪消長,大德人材輩出,邪惡奸徒亦增,有如春秋時代,百家爭鳴,大道漸開,時機將至,深藏之才,如旭日東昇,會出而長哮的,不必憂慮。

 
問:請示恩師;大道中人,有否處世原則?

 
無名佛:勿以人事毀滅自然,不須造作損壞生靈,不以有限的所得,為無窮的
名利爭勝,大道是沒有始終的,萬物卻有死生無常,事物的興衰是不實在的,不可恃不可執,一切的消長使得形狀都沒有定位,年歲不可保留,時間何時終止,天地之間,陰陽變化,循環不已,體順自然則其思維動作依時行止,何處不通,何時不順,故君子坦蕩蕩,放諸四海,以天為父以地為母,盡人性合乎天地之性,則是修道原則。

 
問:請示恩師;國家若是須要大道中人,去打仗,則可以乎?

 
無名佛:戰爭是機會,要你打仗是命運,打不死是天命,打死了是時運,大道
中的人,是順天知命,是無我為公,是小我為國的呀!
忠是天地之正氣,正氣成道,道統相繼,可以為神為聖為仙為佛,子彈出竅,不為而為,風雲際會,勝敗有局,大道有定數,既是道中人,豈可因戰而退怯呢!
 
問:請示恩師;什麼叫做「真人」呢?
 
無名佛:真人,順自然而生,知人事而應變,奉獻天賦給他的壽命,不半道而死,不投機成事,得意之時弘其道,失意之時適其命,真人的呼吸又深又暢,眾人的呼吸喉嚨中間,所以胸中難容異論,被人屈服,憤懣胸膛,人的嗜慾越深,見識就越淺薄,真人無所謂慾與不慾,以理為是,天生理,理出真人,生不喜悅,死不嫌恨,把生死當作平常往來之事,生之時不忘其源,死的時候曉得生的開始,故不受到形體外緣的影響,受苦的時候,歡喜承受,就像快樂之時一點也不加以拒絕。
 
問:請示恩師;道的本體是清瑩無礙,現在社會許多人好道的不少,頗見奇形異論之說,有煩指示正理?
 
無名佛:有一種人;刻意修行,使得行為高尚,議論高調,不合時潮,抨擊社會黑暗,抱怨遭時不遇,一味高亢,曲高和寡。
有一種人;枯寂憤世,潔身自愛,講仁義忠孝,行恭敬推讓,祗是獨善其身,自己修身。
有一種人;好道求道,神秘不公,自視其高,得淺言深,執修執言。
有一種人;練氣、吐納、修長壽之術,或是坐功練禪,甚至居住曠野之中,隱逸修心。
這四種人,未知大道體用之理,獨善其身,應知兼善天下,獨善是私,私兼善則是公,以私佈公,合乎大道「無私」之心。抱怨即是不能「容」,「寬容」是天地之性,何不抱怨轉成抱負,心潔不怕世濁染,因勢成事,可見眾生合唱。神秘修行,執修恃寶,有違「大公」之心。練氣吐納,健身則可,視為修行,則是捨本逐末,若能身心配合,不愧真修之志。隱居避塵,則是老生作態,不合時宜。中流砥柱,配稱時代英豪,雖有埋沒之危,不妨因利勢導,道心不動,外輪常轉,
合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義。天降英材,必有順道之舉,以道弘道,不失上天用人之心。

 
問:請示恩師;現在社會上骨肉相殘之事很多,皆是由於「慾望」而引起來的,慾望是人心的魔鬼,竟致人失去理智。

 
無名佛:從前有一個人,擁價值千金的玉壁,戰亂的時候,他棄了玉壁,背著
他的唯一小孩子逃跑,有人就問他道:「何以不把玉壁一起帶走呢?」他回答道:「玉壁雖然是無價的,不過是因為貪利而偶然相合,至於小孩子與我,是天性遇合,是屬於天生的親情,與玉壁相比,是天性,一個是物慾,為了物慾而捨去天性,我是問心有愧、寢食難安的呀!況且懷玉逃難,是難逃殺身之災的,因物慾而喪其天性,吾雖凡夫亦不為也。」
由此可知;帶小孩逃跑,雖比帶玉壁累贅,但是因為天性緣合,不但不覺得重,反而感到心靈上的充實呢!利益的結合,就像枯朽一般,遇到迫害災厄的時候,就潰散下來,天性的親情,是牢靠的,遇到了困苦災難,互相收容,彼此共濟。這便是慾與天性的差別了。
 
問:請示恩師;道門派別多,百家倡言,頗見偏差,如何自修呢?
 
無名佛:天下之人,多半祗得了一偏之見,便互相誇大。譬如;五官各有專注,可是眼、耳、鼻、口各有其道,如果偏論一道,則有失全道,聖人解剖天地之性,分析萬物常理,雖說分析,但能綜合全體,故能得天地純真之道,對於現代人的分門別派,彼此攻擊,豈是嘆息爾!
自修之士,宜配合自然造化的原則,取法天地,自悟度人,調和暴戾之氣,恩澤及於眾生,明白道源不變之理,自然法度中庸而不惑於百家之說了。
 
清虛府羅真人 降
 
平安的日子過久了,由於人類的好奇心,必然會有好事之徒,誇大異聞,危言聳聽,俗語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社會上這種人已經是很多的啦!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以孝順聞名,自然不會做出對不起父母親的事情,有一次一位與曾參同名的人,犯了殺人罪,有人前去告訴曾子的母親:
「曾參殺人了!」
曾母答道:
「我的孩子絕對不會殺人呀!」
然後,很平靜安詳的繼續她的工作,過了不久,又有人來對她說:
「曾參殺人了!」
曾子的母親仍然心平氣和的工作著,可是又過了一會兒,有人再告訴她說:
「曾參殺人了!」
這時候,曾母再也忍不住了,臉色大變,丟下工作,迅速的越過圍牆,驚慌逃走。
所以說;人言可畏,謠言可怕,就是連曾母對於曾參有無比信心的人,竟因為誤聽傳言,信心破滅,驚駭逃竄,社會上只要出現幾個好說謊話的人,便可以無風興浪,搞得人心惶惶,烏煙瘴氣,可不可怕?
偈曰:
安定社會疽虫生,如癌似毒亂一通。
口業如羯昧心多,世局有變求理可。
 
問:請示恩師;社會上不但好言的多,多疑的人亦不少,有關疑心生暗鬼的問題,有勞恩師開示。
 
羅真人:疑心不但生暗鬼,還會把好好的友誼破壞,現代眾生對於最是親密來往的深交,會因為某種目的,便步步為營,彼此暗藏猜疑之心,況乎陌生人。
很多的神經病,都是由「疑心太重」,精神負荷過度而生出病來的。
列子篇有記載:
有個人遺失一把斧頭,就懷疑是鄰居的小孩所偷去,於是暗中觀察他的行為,總覺得他的行為舉動、言行之間,皆很像是偷了他的斧頭。過幾天以後,他在家後的山谷中,掘地種田,不料竟掘出遺失的斧頭,原來是他自己不小心遺落的呀!從此以後,再去看鄰居兒子的一言一行,卻變得一點也不像是偷斧頭的人了。奇怪!
人心是變化無窮的,小小誤會,也會造成極大的風波,只有修心的人,才不會受到「情慾」、「外緣」的影響,而妄動其心。
 
濟公禪師 降
西方有個阿彌陀,四八宏願見塵愁。
念佛念活心有得,莫因口念心懈惰。
七十老嫗勤念佛,世緣牽障心散果。
口心不應難見舟,奈何西方無蓮座。

 
西天朵朵蓮台,等候有緣唸佛上座,只緣眾生口唸,心不唸,平常心煩,妄念緜緜,等到有災有難才猛抱佛腳,唸佛反為佛唸,為了唸佛靜心,往往變成因為多了一層唸佛,增加煩苦,為唸佛而唸佛,為唸佛滋生佛障,真是不唸不煩,越唸越煩,唸佛倒成了例行公事,毫不靈應,豈是阿彌陀佛不靈,釋迦世尊介紹非「人」乎?
非也!非也!世人無知,唸佛即唸心,勇猛精進,一心不變,唸佛即是效佛,發大弘願,願與佛通,行無上之忍,無畏之菩提心,無時無刻,行、住、坐、臥,佛願隨行,造次顛沛,不生二心,到了此地步,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皆為佛所佔滿,無明煩惱亦為唸佛化除,平常生活之種種障礙,皆為唸佛之心破滅,專注唸佛無暇他顧,為了佛願沒空慮己,私心己化,障門自破,如此思維乃真「唸佛」!
憨山大師亦說:「口唸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吾說,現在的唸佛人,盡五倫人事,行慈悲之願,須臾不忘「南無阿彌陀佛」之唸,口心相應,電流相接,胡不感應乎!

 
問:請示恩師;外魔易祛,內魔難拒,是否有方便法門,打退魔難?

 
濟佛言:內魔生以致外魔入侵,心境修為到一定的程度才有外魔亂志,修行之人不必理會。
重要的是如何除去心中的魔鬼,其方法有四種:
(一)認清事理,多觀察人情世事,貪、瞋、痴、愛、慢、怨,七情六慾,皆是可愛可親引人入殼,不可不慎。
(二)看破人生無常,心念招應煩魔怨魔攻擊,不如放臭皮囊,捨身無畏,生死不懼,財富無用。
(三)以中庸之道為道,不喜不憂、不愛不惡、不迷不惑,對於一切痛苦,不但忍受,還須歡迎,此何說?大凡痛苦臨身,皆是前業今報,報盡業消,佛性自在,正是消業的好機會,何況無魔不成道,魔障越大道行越高,自古以來忠臣烈士,還是奸臣穢官促成的。
(四)先知先覺之成道之仙佛,降下伏魔寶劍,經咒是也,平常行持,多多應用,虔誠專心,不但可以攝心不亂,還可以降魔退邪,此則是方便法門爾,應不忘與自性配合。
降魔之法,不離內心打轉,心魔還用心法滅,捨心無他法,細思!

 
問:請示恩師;現世的出家人,有一大問題的是:「出家眾,如何報父母恩呢?」煩恩師指示!

 
濟佛言:對於此問題,老衲可要深思了。
現代的生活方式、思想行為、修行環境,和以前已經大不相同了,萬法心造,權宜用度,所謂之「慈悲為懷,方便為門」,救人性靈,用的是方便法,八萬四仟法門,應化無邊,,只要不失去佛法之中心思想,合乎人倫之道,皆不背佛祖原意。
父母在家,未取得雙親同意,不得出家,若是出家修行,則必須精進修為,須臾不懈,兢兢業業,早日成道,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廣為大眾說法示身模範,然而時代不同,今日僧尼,俗緣皆深,清修難寧,人事圈套,主事偏執,若是應乎時務,則不可為時俗所轉,苦修必得真善信眾,淪身俗事,則道場、修行之地,勢必成為熱鬧市集,僧尼之眾,變成誦經與法事團體,雖有修道之心,竟被經懺誦煩,此不得佛修真理,不如身居紅塵,心在佛門,高僧大師常能宣講佛法,順乎人倫,不私不偏,寺廟之地,廣開佛音,期能成為修心之所,則凡聖同修,火宅成道場,佛寺成校園,則是老衲所望也。
 
西天無名佛 降
 
由卑微細小的東西上,都可以發現道的存在,就是細菌的生長、病毒的感染,皆有道焉,故知一旦了悟大道之原則,則何處不通,何事不知了。
古人東郭子問莊子說:「道在何處?」
莊子曰:「無所不在。」
「請詳細說明在何處。」
莊子:「在螻蟻處。」
東郭子又問:
「為何如此卑微的東西亦有道呢?」
莊子說:「連秭稗之細小昆虫都有。」
東郭子忍不住說:
「怎麼老是在小東西身上尋道呢?」
莊子說:
「瓦甓壁縫一樣有。」
「為什麼越說越糊塗不清呢?」
莊子說:
「大便、小便都有道的呀!」
東郭子沉默下來,心頭真是千千結,不懂!不懂!
於是莊子便說了:
「你問的問題太離譜了,道是無處不在,時間、空間,以及一切的萬物,虛空的靈氣,都離不開大道的範圍的,所以是不能明確知「道」的位置,無法指出藏在何地的呀!」
修道,是沒有定所、定向,小如細胞,大如宇宙,都充滿了道,形質是依道而「成、住、壞、空」,精神卻可以配合大道,長存不朽,正氣則是精神力量的表示,心識變化乃是正氣所依靠的,故修道即修心爾。
偈曰:
修心還須五倫試,修道則是理合一。
道場便在天地間,何須苦心求明師。
 
問:請示恩師;莊子有「鼓盆之歌」,喪妻反而快樂,是何故?
 
無名佛:有人問莊子:「妻子替你生育兒女,操勞一生,現在體衰年老而死,你不但不哭,反而敲盆而歌,未免太過份了吧!」
莊子說了:「她死的時候,我也是很悲痛的,後來一想,人類在未出生以前是沒
有生命的,更沒有形體可尋,甚至氣息都不可捉摸,只是摻和在大道的混沌之中,現在有了氣息,氣息形成形體,形體具備了生命,後來生命又起老化而死亡,還是歸於道流,生、老、病、死的變化和四時的循環是一樣的,我妻子雖然生命結束,她以天為衣、地為床,就跟安詳的睡覺一樣,而我若不明理的嚎啕大哭,實在是不通天命自然之道。」
死是生命的開始,是自然的現象,人人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則死有何懼,人世何執,自私何在,仙佛亦不過如此也。

 
問:請示恩師;何謂「方外人士」與「方內人士」?

 
無名佛:超脫俗塵,遊戲於清靜虛無的天地間,無我無心,拋棄一切作為,作無為自然的行動,這種人是人世的隱士,他們是不拘於世間的禮教。對生死榮辱是毫不在意的,認為人類是聚集各種物質所形成的肉體虛象,生看成贅或疣,死有如癰疽潰膿,把生命看作四時循環般的自然現象,此即是方外之士也。
有一種人,拘於五行之教,生活於慾望之中,爭逐酒、色、財、氣,畏懼生、老、病、死,腦裏頭想的是世俗的鄙陋,忘了靈性的啟發,混混沌沌,不能超然生死,真是單處一隅的方內迷淪。
孔子認為,他是方外思想,方內生活,此何以說呢?
孔子道:「生活在水中的魚,是因為活在水中才成為魚的;人類就是依著人道而成為人類。活在水中的魚類,只要挖個水池,把它放進去,就可以養活,而依著道的人類,只要放其自然,就可以營生謀食,是故,若把魚由小池放入江海,魚便可以和江海打成一片,忘了自己,那麼人類,經過啟悟,便可以把他們由街道之中,提昇至大道的無我之境界,此時不也是入世而超脫於方外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嗎?」
孔子是做了人天之間的樞杻,寧為濁流中的過瀘器,雖然逆風勢強,難於伸志,卻留下「論語」與「七十二賢」,供後世人追念效法,使萬古長夜,明燈永照,真是方外中的方內導師也。
 
濟公禪師 降
 
六度三施信願行,天地兩部奏樂鳴。
五倫就備試真心,八萬四仟法法明。
 
問:請示恩師;現代人執迷不悟,但是社會上神變、乩動之事,頗能令人起信,雖不能明「理」,卻能引眾,對於此種事情,有勞恩師指示一、二?
 
濟佛言:問得好!「童乩」之事,只要乩身修行,自然有高靈來指教,若是邪行惡徑,招來邪靈,敗壞虔信,惡形惡狀,非理唬人,即是天地難容大罪。大凡信神比不信神的,較有精神上的依靠,在他們的心中多了一層保護,於落難之時更有一種無形能量的支援,生活行為有「神明鑑察,不欺暗室」的觀念,能助長人心向善的作用,其信神的由來可以分為:
(一)小時候由耳濡目染的習俗拜拜而來,是入道修行的外緣。
(二)由廟會、乩動靈感,神通變異而來,近來神壇林立,或真或假,卜卦之壇,多如牛毛,若是身為主事,以「理」化迷,還是一番功德,若是違心貪財,面善心邪,以致眾信,信神迷神,信術迷變,罪過多多!
(三)加入宗教團體,各教有執言之論,是是非非,此恰是百家齊鳴?正邪不明之末法時期。
(四)前世因緣,靈動招喚,負有天職,乃是前願感應,此種人多半為犧牲弘道之士。
老衲為了乩童之事,憂心如焚,此何以說呢?信神固然比不信神好,但是真神常在,人心多變;就是正神也怕乩身敗事,所以許多「生乩」,起初真正是神靈附身,可是後來乩身竅通,引邪入體,所謂神明卻成邪靈,欲引乩身辦道,竟成乩體幫兇,借陰斂財,無法無天,說是「救世」反成「敗理」,可嘆!可嘆!到底是人通勝神通。
吾到處降文,勸的是理,說的是道,理在神在,理是萬神之王,天地萬物之主,沒有理就沒有天地,正理在心,心就有個正神;故正神不離正理,正理不怕邪靈,是天地之正氣也。
正理的表現何在?理是無形無相,表現在外是有形有相,「誠於中,形於外」,五倫(君臣、父母、夫婦、兄弟、朋友)則是形於外的表現,有人不知「理」何意,但是五倫常持,奉行忠、孝、仁、義,雖是不知,吾謂「真知明理」也。
聽得多,看得多,不如作得多,身體力行勝讀萬卷修心守則,不是嗎?
 
那麼拜神拜佛,真神真佛何在?
吾曰:堂上雙親真神佛,五倫試行煉心魔。
 
邪說異論執言多,何處才覓真明師?
吾曰:正理出門邪言遁,自心廟堂有明師。

 
明師能開玄關竅,何處可尋真心穴?
吾曰:
明師是理心有眼,天地合性竅通圓。
家中修行自心求,自有頓圓宇宙流。

 
問:請示恩師;倘若有人犯錯,恩主如何處理?

 
濟佛言:恩主教人明理,直指人心,不以戒律箝制,戒律只能限制邪行,制服
不了邪心,本堂教化眾鸞,講的是「心法」,說的是「理」,要大家心裏上產生自尊自重的人格,故不希望以術法靈變之事引眾入信,若是做錯事情,自己的良心自有制裁的。老衲問你!你喜歡遊地獄呢?還是遊天堂呢?

 
楊筆言:若是為了勸化人心,倒是不妨一遊,現在已有聖筆帶旨遊記,學生自
然不必再次,還是遊戲人間,多體會米鹽瑣屑雜事,學生將效力於神人合一,直指人心之工作,「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濟佛言:好志氣!雜事漸多,魔考越深,悟道越明的,知乎!
 
楊筆言:多謝恩師指示!請示佛教講現在是「末法時期」,聖經講的是「世界末日」,依此兩種說法,有何根據呢?
 
濟佛言:末法時期則是經解執亂,淫心邪行,毀謾伽藍,佛道僧尼持律敗戒,引佛敗佛,外道橫行,正法漸失,故此時期以「明理修倫」為修行準則,世尊於金剛經內有言:「若後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億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末法時期,由於名相複雜,對於金剛經,應多加研究,信解經義,不生名相,才是末流中的真善知識。
至於聖經所言之世界末日,則是這樣的:
(命楊生筆錄如下見提摩太後書三章)
「世界末日」將到的時候,作基督徒的會特別艱難。因為那時的人都是自私自利,愛財如命,狂妄驕傲,毀謗褻瀆,忤逆父母,忘恩負義,滿心邪念,不顧親情,容易積怨,好說讒言,全無節制,蠻橫兇暴,不愛良善,出賣師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虛有虔誠的外表,實無敬虔內心,這樣的人,你要避而遠之。
這種人鬼鬼祟祟的溜進人的家裏,專向無知的婦女,盡其唆擺拉攏的能事,她們由於也是心懷不正,總會投其所好,愛聽流言,對真理卻一竅不通。
偈曰:
末法末世末日時,不懼不怕不逐流。
正倫作功吉時到,何來災難蝕心頭。
 
濟公禪師 降
 
鸞堂出書教正理,理引人修五倫求。
龍山有寺樂燒書,偏概歸類一貫流。
 
問:請示恩師;善書如「聖神真理」、「地獄遊記」……皆很好的入道修心之書,內容通俗,人人樂於閱讀,神聖示鸞本與一貫道無關,何以佛門有不少主事硬是執說為「一貫道」;更甚者竟然放肆的燒燬,這到底是人燒書呢?還是書燒人了?

 
濟佛言:
哈哈!笑破老衲肚皮!
佛門主事以為末法時期,鸞門善書乃異端邪說,可敗壞正法修行,又認為鸞文所示,仙佛之降壇之事,太不可思議,有違佛陀法身應教之訓,便有極端之舉—
燒鸞門善書!
若是認為皆一貫道之書,必燒而燬之,則是大大差錯,亂棒揮打乎!鸞門不分五教,故可以容忍教門之忌恨,上蒼以五教之理,經古聖先賢之靈指導正鸞,飛就鸞篇,「地獄遊記」、「啟迷聖言」……皆飛鸞之書。
在末法時期,首重的是「齊五倫」、「明道理」、「破迷信」,只要善書符合勸善明理,能夠收到引迷入悟者,皆是好書,如果以外道之書,不可見、不可留,不妨拒收退回,何必燒書呢?
以佛教修行者,觀五教之教,則基督教、天主教、鸞門、回教……都是外道,各教亦皆出書,那麼這些外教、外道之書都必須燒燬了,是吧!
況且宗教上的大敵,不在於教門所出之勸善書刊,而在於「人心的腐敗,風氣的頹廢」,故有心人士,應該積極的參予社會上的教化事業,辦講座,出善刊,行善舉,救疾苦,以身教顯化人間,才是正道。對於燒書有興趣的人,不妨收集「黃色小說」、「灰色小說」……等等有色彩的不良書刊,定期燒燬,還是大有功德之事,不必忙於燒鸞書,反而帶來一身罪業,蒼天應化豈是一把火燒得完、燬得了的呢!
鸞書,雖然有些是有形有象之說,正是末法時期眾生根鈍,應化啟悟罷了,若是研究鸞書由淺入深,終則可知仙佛之用心,到了最後必然悟知萬法空意,不難修成正果也。
 
無情火燒善書——有心人難過!
偏言執一貫道―—執意中有錯!
真是無明末道―—西天豈有座!
燒書用意何在―—燬法王身乎!
 
本堂孚佑帝君 降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就是說射箭的功夫,不在於所射出的箭是否能夠透過牛皮做的靶,每個人手臂的力量不同,有的能毫不費力的射穿牛革,有的人卻連靶都射不到呢!而評判射箭的功力,是在於能否正中紅心的呀!這種標準是自古以來所訂定。射中紅心,便是合乎中道,由此段話,可以知道,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情,是不苛求事情的成敗與否?只考慮到所作所為是否合乎正道。所以修行人,對於各種的失敗以及挫折,並不因成功而高興,因為失敗而悲傷,正理循行,才是他的最大目標;運際上的興衰,是不足以搖動其道心的,精神上打場勝仗,勝過物質功名的顯赫一時,
孔子一生中,由凡人的眼光,祂是不得志,岳飛精忠愛國,卻被秦檜害死了,文天祥受俘不屈而亡……,祂們所追求的理想是什麼?是何種力量使他們死而無憾?
就是為了真理,為了實現生命的理想,肉體昇華的人是不重視慾望所帶來的表現,於是乎!祂們的心中只有奉獻,因為自我已經不存在,大我與無我,化為萬萬心,天地的本性配乎祂們圓光自性,故臭皮囊去了以後,性靈便發出萬丈光芒,令後人景仰效法也。
 
問:請示恩師;依恩師訓文,凡一切事,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但求盡心合理直道而行便是了!
 
帝君言:人人只要合理而用心的態度辦事情,就是時運不佳不能成功,吾說他是成功了,人生在世但求無愧於心,並不是不擇手段去達成目的,若是如此,只能浪得暫時的虛名,在其內心深處是永遠會受良心懲罪,外表上看似勝利,然而精神上卻是一敗塗地。

 
西天無名佛 降

 
痴心漢,是一位貪心、自私、愚昧的人,他的思想就是「以小取大,以賤換貴」,做生意的時候,他就想到:「今天我將以一分的本錢,賺取佰仟倍的利潤。」於是因為價不廉、物不美的情形下,生意每況愈下,就走到附近的廟宇,買了香灯,祭告神明說:「痴心漢,因為缺少財利,命運不好、家道不興,以致於淪為小買賣的生意,到了現在竟也連生意都做不成了,求上蒼慈悲賜我財源滾滾,大發利市,好吧!」
這天晚上神明便託夢給他說:「你誠心可佳,可是太貪心了,做生意的方法也不合理,神明是以「道理」來教人的呀!並不是苦苦哀求,便可以獲得神佑的。」
痴心漢第二天醒來以後,便一改以往慳吝之性,以薄利多銷的原則,廣結人緣,終於財源廣進,痴心漢乃悟,凡是一切的事物,皆有因果關係,成功與失敗的亦是不離開道理的,有時命運不繼,只是一時現象,只要明白其中的因果道理,依理去做,必有成功的日子,向神明需求,不如向自己要求。
 
問:請示恩師,依此則故事所言,好像有很多人都犯了類似的毛病是吧!
 
無名佛:在人世生活,物質環境的爭奪是必然的現象,有物有則,有心有理,物質需求必須合乎理性的順循,才有美好的精神生活,精神上的合理化,才能造就物質生活的協調,神明代表的是精神領域的依託,如果為了滿足物質慾望的原故,求之無形無相的神明,則是不明理,世俗之迷信也就是在含糊不清之下產生的呀!
偈曰:
天真自然明理示,大千萬物憑心識。
迷虔香火煙中惑,反求自己認心頭。
 
問:請示恩師;人類常以自己的觀點,主觀的改變自然和平的現象,是不是太自作聰明了。
 
無名佛:吾說一則故事好了,點竅!點竅!
在莊子中有記載說:南海有帝名脩,北海有帝名忽,中央的帝王名混沌。
有一天脩與忽相邀到了混沌的地方遊玩,混沌十分高興,很誠意的招待他們,而脩與忽兩帝王也為了報答混沌的好意,就商量說:
「每個人皆有眼、耳、鼻、口共為七竅,因此可以視聽、吃喝以及呼吸,可是混沌卻是沒有,我們何不替他鑿開孔穴,以便能跟我們一樣,吃喝玩樂。」於是二帝開始替混沌開竅,每日一竅,到了第七天打開了最後一竅,混沌竟然氣絕而死。
人生無竅才通,有竅則空,毛細孔中皆是竅,理性的善知識,無竅亦可通天地,混沌無竅能通,開竅便死,此何以故,七竅出七情生,七情六慾陣陣襲來,他如何能受得了呢?
天地無為,可以教化眾生,人類做作,卻成情慾奴隸,三才之身淪為大地殘渣,不利天地正理,到時候,上蒼還要大清掃一番的呀!
偈曰:
無形靈竅天地通,有形孔穴偏生風。
法本無法尚自然,造作因果天收殘。
 
問:請示恩師;神明既然是無形無相,那麼是否可以把木偶神像捨掉不用呢?
 
無名佛:神像,取用追念禮拜,對象朝禮,可以令眾生生出信心來,現世眾生利鈍根淺,若不用外相引導內善,總是不宜的,若是因為自己悟覺而教人捨神像而不用,正是敗後進修行,不合乎中道,千萬法門,由淺入深,由漸啟頓,各種教門,只要不棄五倫修行,上蒼一概寬容。
 
問:西方極樂,天堂快活,是宗教的教化法門,是先知先覺的慈悲應化,乃功德造成的勝景,是不是?
 
無名佛:應化是為了教化,天堂地獄本來無物,皆是業報幻境,西方極樂是佛陀功德願力造成的,其用意良苦,希望眾生唸佛感應,早日脫離凡世之苦,以便接引西方世界,修成正果,故極樂勝景並非是為享樂而設,而是為了方便眾生修行,生不退轉之修道心,然後悟證佛果,倒駕慈航,為人天導師,此才是阿彌陀佛的心願。

 
問:請示恩師;極樂應景,會不會消失呢?

 
無名佛:
偈曰:
極樂非享樂,應景大願形。
功德勝福德,久遠不退惰。
願力不退,佛志無限,是西天的修道所,並非天堂的福報場,大凡司職救世之神明,只要志氣不變,清心無慾,則是宇宙同流,當然不受五行所拘,氣數所御,天龍八部樂為佛法護持,修靈修心,並非無因。
 
極樂修行為慈航,大願成舟駕凡愁。
修道為道無我私,並非天堂享福處。
 
本堂濟公禪師 降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並不是說朋友的交往,應該彼此保持一種冷漠的態度,而是人與人際間的交通,須建立在理智的基石上,沒有利害關係存在,也沒有特別的用意,這種道味相投而保有君子風度的交友,才能如水之平靜,不起風波。
現代人交朋友是建立在利益的觀點上,社會上巧言令色、小丑作態的人,已經太多了,以道會友,以文會友,實在是太少,鸞堂道場,是道氣相投之最佳場所,正張開雙方,歡迎各方善修呢!
「夫妻之道,在於相敬如賓」,今天吾提出這句話,乃為了提醒大家,感情的熱烙,靈肉如膠是不長久的,就是大出鋒頭的明星,也掩蓋不住歲月考驗,只有「夫有義,妻有貞」,平常行持須不忘記相親敬愛的禮節,自然可以保有戀愛與初婚之時的新鮮,這種愛才能永恆不變。
現代人戀愛之時是極力奉承,結婚之後為夫者,視妻子為專有財產,又以為:「嫁給我了,我可是你先生喔!」便日久生厭在外面沾花惹草,尤則是女人生了小孩,小孩吵將起來,無暇化粧,便認為家裏養了個「黃臉婆」。這段話也許說得比較露骨,但是世上離婚案件這麼多,總是離不了缺乏「道義的責任觀」。
說到為妻之貞,是千古不變的,愛情是甜蜜的,可是缺少理智的支持,就變成誘人上當的毒藥。婚前失貞,皆是無知的下場,現代的新道德,便是不管女性的失貞與否?結婚之後必須堅貞守正,建立為家庭主婦的聲望,夫君有錯,宛言勸解,如果是相方不和,雙方無法容忍,亦不可斷然輕言離婚,不妨多方探求和合之道,真是為夫不仁,無法挽救,則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小孩子的心理問題,為女性如果能堅拒離婚,含辛茹苦把小孩養大成人,這乃是女德的最高表現了。
偈曰:
好友成冤家,夫妻變仇人。
相敬白頭老,道氣相投好。
 
八卦山釋迦佛祖 降
 
孫立是個商人,生活平安,家道小康,可是精神苦悶,投訴無門,始終無法解除心中的結,有一次經友人的介紹加入基督教,受了洗,本來以為從此心靈上有個依託,沒多久,聽某某相識說:「你信的那個會是虛偽的呀!信的並不是真正的救世基督!」
於是孫立又加入另一團體的基督教堂,有一天無意中遇到友人,友人對他說:「叛教是會受到可怕的報應的!」孫立聽了以後,心情恍惚,坐立不安,某親友便介紹他「求道」去了,經過關訣印三寶授予之後,心情也平定下來,真個能吃能睡,因為地府沒有他的名字,而天堂正等著他去逍遙呢!可是好景不常。某佛教人士對他說:「唉!這種授三寶,秘密集會的是一貫道呀!並非真正佛教!快回頭。」晴天霹靂,又是一場震動,於是孫立加入佛教的誦經會,經法師講佛經,然而事情來了,親友有人送他幾本書,書中倡五教同源之說,內容引證生活中的雜事,深入淺出,看了之後,愛不釋卷,於是循著地址參拜鸞堂,只見各鸞生,莊嚴效鸞,靜聽鸞訓,傳授日常生活以及各教的真理,覺得十分羨慕,就想加入,故歸而求教於某大師,大師說:「末法時期,一貫道橫行,鸞書不可看!不可看!應該燒燬。」
孫立聽罷,大叫一聲:苦也!氣阻痰塞,昏死過去。
吾曰:
宗教無罪主事有錯,門前劃線自牽自扣。
鸞堂公然五教可參,歡迎各教齊論聖章。

 
上蒼何以降鸞,五教不分呢?
理由是很簡單的,五教不分,求乎理性,則執心可除,信教是為什麼呢?是為了放其心、修其性,摒除不良的習性,追尋解脫的道路,現代人卻為了信教的問題,搞得水火不容,昏頭轉向,不辨東西南北了,豈不可笑乎!
鸞堂教人,由自己的心裡面,建立自信心,覺悟出合理的修行原則,心即神,神即心,希望眾修個個能在自身的修持中建立無形而堅固的「教堂」、「佛寺」、「道廟」……成為超脫自如的人。

 
問:請示恩師,若是點玄,授三寶的信者來堂;是否一概歡迎!

 
佛祖言:其實點玄,授三寶是引人入道之法門,其信眾皆是善良之輩,以前報
章雜誌所報導的邪教,有如裸體聚會……等並非真正此教中人,乃藉名行騙也。金剛經所言皆是教人「去執性」、「破四相」,若是能夠破「執先後天之說」,「關印訣之名相」,則其靈性將會有所進益的。
鸞堂既是五教之道堂,故歡迎各門各派各道同來參訪,共登大道,社風之頹,互相體認,團結有志之士,為濁世闢開清流之道。

 
問:請示恩師;為修行而信教的呢?還是自由自在的研究聖理,避免宗教牽制呢?

 
佛祖言:皆可!
信教不為教迷,研究聖理,避免妄解即是。
偈曰:
家中有活佛,專注五倫試。
但看表現為,不重空口鳴。

 
本堂文衡聖王 降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孔子有一天感嘆的說:「我到現在還沒有見到過真正剛強直爽的人。」有人跟他說:「申棖這個人怎麼樣?」
孔子回答:「申棖是脾氣很大的人,又多慾念,怎麼可以叫做剛呢?」
許多人以為脾氣燥,固執不通,對別人的勸罵都不動於衷,不改原本的決定,便是「剛」。
其實這是錯誤,所謂擇善固執,外來的引誘不足以搖動他的志氣,這種為了真理而寧死不屈的態度,才是真正的「剛」呀!
修道人,是直道而行,對於偏好慾望是很淡薄,有人說:「某君是個很正直的人,標準的修養人家,就是喜歡釣魚」,於是某人為了利用他,知道「金錢」「美色」皆不足打動他的心,故用下心思,配合他的興趣,以釣魚之事為餌,他就中計了,卻還不知不覺呢?
「棖也慾,焉得剛」其意義,便是如此。
修道的人,可以有消遣的娛樂,但是不可以為了興趣嗜好,而喪失中道之心,這種人只要被對方抓到了他的愛好,他便也「剛」不起來了,慎思!慎思!
 
問:有不少人在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是自命清高,對於社會上的種種不良習氣,是很不肖的,但是時間與金錢、人情與世故,冲垮了他的理想,於是逐漸成為「下流」的人了。
 
聖王言:賢徒話中有話?
一個人一旦進入社會的洪爐中,只要立定志向,凡事但求無愧天地良心則能吃能睡,對於人情以及外緣的干擾,保持中和之道,所謂「權變應對之事」,也是需要學習的;一開始就死板板的剛直不屈,不但不智,而且對於紅塵修行是一種障礙,這種人若是受不了崩潰下來,便容易變得灰心、失意,而鬱鬱不得志了。
修道人,對於社會上的種種習氣,雖然認為不好,但是還必須勇敢的走入濁塵之中,然後再由朦朧大霧之中,開闢一條寬敞明亮的道路來,所謂「中流砥柱」的真意,乃此之謂也。若是心胸理智不足,硬要碰硬,想做「中流阻牆」,則易泛濫成災,不可收拾。

 
問:請示恩師;
「以德報怨」是中國人的美德,但是處在這種猜疑、忌諱的社會裏,熱心過度,不如默默耕耘,學生有一次因為幫助人,過於熱心,不但得不到諒解,反而被誤以為有企圖,不懷好意呢!
 
聖王言:太熱心也是不合乎中庸之道,孔子倡「以直報怨」之說,雖是形而下之說,卻很合乎現時的修行。
大凡處世應對,人與人的關係,先是由「以直報怨」而達到「以德報怨」之目標。怎麼才是「以直報怨」呢?就是說別人對我不好,太不禮貌,有了冒犯侮欺的行為,那麼我也不計較,反正學一次乖,以後不再理會便是,用「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方法。
而「以德報怨」呢?乃是「以直報怨」的昇華,就是別人加諸而來的侵犯,不但原諒而且想辦法幫助他除掉不良習氣,有時仇人陷於困苦之中,還以慈悲之心,去救度他,這是菩薩之行,但還是要看對方的反應,權變而為也。
現代的修行人,須有判斷時事的智慧,做一件事情,必須衡量前因後果,不可「因喜愛而報以德,因恨而報以怨」,「行直」是穩當的辦法,「博愛」,則需要理性明智分析了,深思!深思!

 
本堂文衡聖王 降
 
修道人到底有沒有劫數?
平常人把「受苦」、「受難」、「死亡」、「惡報」都稱為劫數,有業報即有劫數,修道人認為劫數,是上蒼眷顧,而對他的考試,故總是戰戰兢兢,不敢有所差錯,此乃道不可須臾離的表現。
修道人也認為劫數是消累世之罪孽,是老天有意藉此機會,使他還債,故忍受痛苦,欣然接受,真是快樂的還債者呀!
凡夫俗子,帶來無明,肉眼觀身,只重今世,稍有災殃便叫苦連天,怨天尤人,還以為「天公沒有眼睛呢!」今天各位善信,既然知道「劫數」的原理,就必須傳福音給迷惑之人,把凡夫俗子引導成修道人,則人生才有意義!生活才會快樂。

 
問:請示恩師;請明示進香的意義?

 
聖王言:進香即是互相朝禮,彼此觀摩,交換雙方辦道以及修道的心得也。
現在人的進香,則是神像隨車,鑼鼓掀天,視神像為神,則是神明與神像不分了,這就是眾生不明白的地方,神明若是還要人來捧著進香,載著朝禮,那麼這位神明也太無能,眾生亦太迷信了。
神明何在?神明無形無相,存在四面八方,滿佈虛空,「正理」在的地方正神存焉,邪行之地召感邪靈,全憑人心用度,並不須要把神像抬來抬去,反而大為不敬,敬神如神在,誠心可感動八方神佛,此乃正信的道理也。
 
八卦山文衡聖王 降
 
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於任何宗教,只要是合情合理,不違背倫常,都是不會反對的,皆全盤吸收,這種現象正是表現出中土文明的泱泱大度,好像外洋人民所贊許的一樣,中國人富有人情味,只要是來客,一律熱誠招待,由於有如此容忍的雅量,故唯吾中土乃有應世之五教同源說法,耶穌、孔子、老子、釋迦牟尼、穆罕默德,聚集一堂,受人供奉禮拜,燒香也好,點頭鞠躬也好,不拘儀式,誠心誠意,一視同仁,此乃中土眾生的雅量。
現在有很多的宗教執事,不明白中國人對宗教的傳統思想,卻執意互相排斥,各自立門戶,對信眾的虔敬,拘束在狹窄的領域裏面,無形中影響信眾,產生自我為是的偏私信仰,宗教之信仰,是為了發揮人性的光輝,使社會和諧美滿,不料於此末法時期,各教派變得又多又雜,信眾亦會為了不同的信仰而彼此不能信任,這便是各執事人員的罪過了。
 
問:請示恩師;五教各有教主,是自封為「教主」的,還是後人尊稱?
 
聖王言:五教本無名相,只是五大潮流分別度世罷了,至於教主名號,是後人尊稱,非是自封,若是執「名相」自封,則是修持不夠的表現。
現在有許多人,設立神壇,相命、卜卦……便自封教主,還四處宣傳、拉生意,賺神明錢,這是很可笑的現象,眾修不可效學也。
 
問:請示恩師;佛教的許多介紹書裏頭,都把道教的神明歸類到天道(六道之一)的範圍內,又把基督上帝,指明為大梵天王,是出自何典故?
 
聖王言:如此說法乃後人臆測,帶有主觀意識,這種不可知解的問題,還是不
要胡亂批評才對!身為人類,做好人道的工作要緊!計較所謂層次高低的問題,反而是太自不量力,對於修道者本身並沒有助益。
天地無私,眾生平等,五教慈悲,來自同源,各教門神明都是菩薩心腸,絕對沒有什麼教的神才是真神,才是至高無上,只是各司神有職級的分別爾。
人意冒犯,才有神格之大小差別,況且人世無明,尚未破除之時,談論虛無深奧之無形靈律,豈非太幼稚、太自大乎?
故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而不語:「怪、力、亂、神」了。
 
問:請示恩師;許多人信神,就認為神明乃是至高無上,好像以前專制時代,老百姓晉見皇帝一樣,伏服其下,不敢親近,如此心境對不對呢?
 
聖王言:神明處在人的心中,心正自然正神臨身,心邪邪神不召自來,正鸞通靈,神降訓文,固然必須遵守,但是遇有不懂的地方,就要親近祂,向祂請教,無時無刻隨著祂的蹤跡,久而久之,你才會領悟「神即心,心即神」的道理,到了某個階段之後,正氣已經充滿你的全身,有如孔子所說:「心從所欲,而不踰矩」。佛陀所言之:「如如不動」的金剛心,這時的你,口出神言正理,身行菩提慈悲佈施,是神明的化身,三業清淨,法身自在也。
唱三業咒之時:「心中諸內境,三萬六千神」,此言所說不就是心中處處神明,而且還有三萬六千數目之多嗎?故何患乎!無處覓神佛,何時不見仙呢!

 
堂司命真君 降
 
談:「貧富之道」
上蒼鑑察人心,明其思,觀其行,並不以貧富而差別判斷,故自古以來,所以為君子者,乃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物質的引誘,絲毫不能移動他的心志。
子貢曾問孔子說:「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就是說:「貧窮的時候不低貶自己的人格,而巴結諂媚富有的人,有財勢的時候,亦不得意忘形,看不起沒錢的人,若是做到這樣的話,總可以了吧!」子貢是孔子的學生當中,最有錢的一個人,他以此問題請教於老師,便是要證明其本人的修持,是否能令孔子稱道,不料孔子卻說:「可以是可以,不過還須要更進一層,無錢的時候,應該安貧樂道,欣樂於窮苦中甘味,有錢的時候,不但能做到不驕傲,還須有謙遜禮貌的美德呀!」
大凡人類一旦有錢了,財源滾滾之時,眼裏面便只有錢,把「情」都忘光了,以前的總總困厄皆拋之腦後,於是乎縱情聲色,慾念泛濫,自以為錢能通鬼神,不知福有時限,財有時窮,氣運一盡,錢財空耗,馬上變得自卑、暴躁、巧言令色、寡廉鮮恥了,故孔子又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真是一針見血,也是現代人重利輕義的寫照。
偈曰:
身中修持藏貧富,錢財乃是身外物。
氣運窮通有定數,莫若修心不動志。
 
問:請示恩師,現在的人做生意,最喜歡借錢週轉,商場如戰場,一時差錯,全盤皆輸,往往連帶拖垮很多人,真是罪過,有關此事,恩師有何開示呢?
 
真君言:貪字作祟以及僥倖的心理,才有借錢做生意的投機之舉,腳踏實地,穩紮穩打才是上策,商場競爭,成敗興衰,有如賭博,貪與僥倖有如鉤餌,現在國際局勢動盪不安,若是心存僥倖,轉眼之間,傾家蕩產,債主上門,有如喪身之犬,倒不如小生意起家,平安過日,忙時努力工作,有閒亦不妨參鸞辦道,行功佈德,渡人渡己。

 
問:請示恩師;有人以為「無為而治」,就是「少作少錯」,便怠於職責,敷衍了事,請開示其真意!

 
聖帝言:無為乃是不做作、不矯枉過正,依自然的原理,合乎中庸之道也。並
不是有如槁木死灰般的不聞不問,死氣沉沉呀!
故「無為而治」的意思,便是為政者,能洞察先機,於事物的流轉中,善觀社會人心的變化,防患未然,疏通病源,則弊害不存,為法無用了。
人類矯飭太多了,私心作祟,把好好的世界,搞成人間苦海,若是人人能去我執私心,互相體諒,大同世界就在眼前,上天無為,下蒼有違,豈天不從人願乎?非也!乃人意造孽,自成氣候也。

 
本堂孚佑帝君 降

顏回「不恥下問」,是至今為人所稱道的美德,處於這個時代的人,卻有很多人,明明一竅不通,或者是本身並不在行,礙於面子,硬是冒充內行,結果弄得自己筋疲力絕,愚蠢得很。
其實人的學習能力有限,許多事情往往不甚了解,只要不懂,隨時請教別人,才是「學問」之道。
孔子也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便承認不懂,求問於人,並不丟臉,若是自以為向他人請教便是恥辱,有損自尊心,則終其一生,還是蠢人一個,這種人是不明白求「知」之道的。所以孔子才說:「因為不懂而承認不懂的人,他才是個真懂的人呀!」
 
問:請示恩師;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其真意指的是什麼呢?
 
帝君言:中國人是講「慎終追遠」的孝道,敬拜先祖是自古至今一脈相承的美德,此句中所講的「鬼」,不是外洋聖經所說的魔鬼,而是祖宗的神靈。
「祭鬼」,即是拜祖先,當時社風,凡是稍有一官半職,便建宗祠,宗祠越大代表子孫越有辦法,故小戶人家為了拍馬屁之故,特別喜歡往權貴的祠堂跑,並且也跟著別人下拜如儀,反而把家中的老祖宗給忘掉了,觀這些人的動機,是為了「巴結權貴」,因而棄本家之孝思,所以孔子才嘆息的說:「這種為了結交權勢而祭拜別人祖宗靈堂的人,實在是詔媚的呀!」
並不是如後世所誤解;拜人家的祖宗,便是拍馬屁。若是如此一說,則中土人氏,全是馬屁精,孔子是姓孔的祖先,並非只有姓孔的才能拜呀!關帝廟是姓關的祖先,然而人人朝拜;孔子不錯,後人誤解,有口難言,吾今日算是幫至聖先師一次忙了。中土文化的一大主流,即是拜拜,不過到了現在,有些變質,拜鬼拜神的意義何在?拜鬼是追念祖德,不忘孝道,拜神乃是敬天順道,並不是現代人燒了香,祭品一擺便一再索求保佑,好像神明欠他幾輩子債,還都還不完呢?
近幾年來寺廟林立,對於改善社會風氣的影響並不大,此何以故?廟堂主事爭名奪利,只看香油錢,功德金,不知道廟堂乃是教人明理向善的修行道場,是負有教育迷淪的責任,有不少的主事,本身學識不夠,又刻意宣染神驗之事,對於拜拜的意義,絲毫不懂,卻不請教善智識,於是自以為權威的定下很多儀式,拿善信的血汗錢,鋪張浪費,熱鬧一陣子,便算是「神恩普被」,這種人則是宗教上的「道障」。
 
本堂孚佑帝君 降
 
談:「孔師」
人生在世數拾載,短短年壽效孔老。
勤奮不倦法天命,心我無識道德昌。
 
孔子出身貧寒,其父親過世的時候,家庭的擔子就歸他一個人獨挑的了,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發憤求學,追求人生的大道理,由生活中來磨鍊自己的心志,體會出紅塵中現實修為的理想,故到了三十歲之時,對於作人處世的道理,已能確定不變,其心中有了主宰,但是有時候還會遇事疑惑不清的地方,故精進不懈,觀察人際間微妙心理關係,如此又過了十年,到四十歲才對火宅眾生的種種因果業緣,有了真正的了解,而發出自性的光芒。孔子由「人世」之是非,經過一番研究之後,覺悟出「天人合一」的偉大思想與所有鬼神化育之事,明白了中庸法天自然的哲學原理,再拾年之領悟,於五十歲之時,得知天、地、人三則關係的巧妙結構,故法天知地,胸中無罣礙,到了六十大壽之時,外緣不動,而且內性圓滿,心平如水,波浪不興,對於外來的辱罵,不但不生氣,反而覺得必須去幫助他,改正他的習性呢!七十歲的時候,慾望已經被完全的馴服,無論做什麼事情,無形中,皆合乎大道原則,適切適中了。這是孔子自我剖示的修道過程,為了是要後人知道,修行是入世而悟出世道理,不是自命清流,站在高崗上,看世人迷惑的呀!
許多人怕失敗、怕受苦,其實生命過程中的一切打擊,才是上蒼的考驗,自古以來,未有賢德聖人,不經過風雨殘暴,而能得道。
註:此次恩主講的是根據論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來引申訓示。
~~編輯組~~
 
問:請示恩主;現代年輕夫婦,不孝父母的很多,但是對於自己的子女卻很關切,是何原故?
 
帝君言:大概知識程度越高,這種問題越是嚴重,工業社會,外出謀生的人很多,無形之中,把舊有的大家庭結構破壞,而新的家庭觀念,卻未能即時補上去,才把孝道弄成一大缺口,生活緊張,父母親的角色愈來愈難扮演,往往無法與年輕子弟的生活方式配合,年輕夫婦的家庭環境,又由於財力與工作的關係,年長的父母變成看家、帶小孩的管家婆,久閒無事,難免「代溝暗掘」,終啟爭端。
現在吾有一方法能解決此事,講來講去,還是談到心理問題:
(一)為人子者,娶婦之後,不可認為夫妻之事,才是自己份內之責任,未有雙親,何來嬌妻。
就是道義上的對父母感恩是應該,若是說孝道太古老了,不想談它,可以!但是人是感情的動物,何不看看你們夫妻如何為小孩病痛、教育… … 種種操心,由自己小孩的身上,可以追尋父母對我的用心,不是嗎?
(二)夫妻相好,若無「道義」的維繫,往往動輒離婚。故人是不能缺乏「道義」觀念的,父母養兒,含辛茹苦,再是困難,並不棄兒,你有今世,即是證明。
(三)現在是時代遽變之時期,二代溝通,難免有不順暢之處,身為人子應該體念父母心情,不可小事僨事,造成隔陌。
(四)身為媳婦,負有教育夫家「小祖宗」的責任,自然不可觸犯長上,怨恨雙親,若是父母有不是之處,微言諫阻,不聽則止,不可耳語夫君,興風作浪,反而壞事,小輩效學,因果有報,自取惡果,可不慎乎?忍下一口氣,可保百年身也。
現代人講「代溝」,豈有代溝乎?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暗溝」,只要雙方靜下心來,明白事情源起,解開心中的結,則「溝」不成為「溝」,乃是孝思與親情的交流爾。
故孟武伯問孝。孔子也只有說:「父母唯其疾之憂。」一句話罷了,眾修可要仔細想想呀!
 
本堂文衡聖王 降
 
曾聽到堂內有人問:「你們天真堂,堂規為什麼只有三條呢?」今日吾特地來解釋堂規的意義。
堂規的第一條:「內堂不得喧嘩,參拜依三跪九叩之大禮。」
不喧嘩才能靜下心來參鸞,而正鸞也因為外緣不亂,可以虛靜通神,各鸞生之正氣才會凝聚成一股力量,無形中震憾人心,使得道場莊嚴肅穆;其三跪九叩的道理,便是以禮節引道,使各信眾生出恭敬之心。
又第二條:「身為效鸞生,應知以身作則,以文質化眾。」
什麼才稱為「效鸞生」呢?效鸞即是為鸞堂的弘法而效勞之謂,加個「生」字,便是以「身」皈依鸞堂,拜諸恩主為師,聽恩主之訓,代天宣化的人,所以效鸞生乃負有修心、佈道,以及為堂效勞的責任,又由於鸞堂不尚神通,只求心通、理通,故恩主降文教人明理,以鸞堂為教堂,不但自悟自修,各鸞生還須向外普化,故曰:「以身作則,以文質化眾。」
第三條:「本尊等五恩主,以正理化眾,除非特殊發願,一概不收金錢」。
其意義乃標明本堂五恩主之教導眾生,是用「道理」教化鸞生,不是用所謂「乩童靈動」之事,來吸引信眾,又鑑於社會上用神明做幌子,騙錢的例子很多,故不許因辦鸞之故,收香油錢,拒絕一切混朦信眾的種種收款,本堂辦有出書普化的旨意,若是信眾發心助印善書或是贊助法會以及堂中雜支,須經會計生,開收據、列明帳簿之內,定期報告收支情形,分毫不得有誤,又於新書出刊之時,列贊助人之姓名造冊,焚疏由堂主帶領眾信秉告上蒼,表明天鑑人事,不得違背也。
恩主辦鸞,首重眾鸞修心,不以財利為入門之階,修心即是最大的奉獻,用「心」來布施甚於財布施之功德,所以鸞堂效勞貧富不分,一視同仁,共參大道。前次辦法會之時,奉南天之指示不向外募款,由有心人士共襄聖會,為了是要破除現時辦「法會」的陋習―「以此賺錢」。許多的寺廟,常常為了增加產業,便假借種種名相,吸收善款,待錢一多,就生出內幕動亂,令善信大眾,十分不安,這種作風也許能建大廟壯聲勢,可是追究修行的內涵,則是可憐而貧乏的,是辦道者的恥辱!故本堂之「特殊」意義於此焉。
孔子說:「道之以德,齊之於禮,有恥且格」。
吾以白話說明之:「孔子教人是用道德來做教導的根本,激發人人心中潛在的良知,又教人禮節,由彬彬有禮的態度中,培養自律自重的精神,那麼他若是做錯事情,自然不必等到法律的制裁,自己就很難過,覺得羞恥,趕快改正過來。」
鸞堂不用戒律的原因,便是在此,恩主尊重參鸞生的人格,以正理訓示,使得人人漸悟做人的道理,其心目中便產生先天帶來的「良知」,這種「良知」,即是無形的戒律!
偈曰:
天真堂規三條為,靜定禮節安心賊。
良知戒律無形在,更勝有形律法嚴。

本堂文衡聖王 降
 
好言多語賺人前,前倨後恭看眼瞼。
人焉瘦哉觀其行,時者稱賢防小人。
 
問:請示恩師;現代人會吹牛皮、說大話的,越來越多,其對於事理的推論,還真能說服別人,若是遇到這種人如何相處呢?
 
聖王言:這種人便是孔子所說的「巧言」,而看人臉色財勢說好話的,即是「令色」,在春秋戰國時代,社會上充滿了各種「說客」、「政客」、「偽仁義者」,孔子慧眼觀心,知道這些人都是不可親近效法,故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以現代的語氣來解釋,就是「會說話」、「鑽石嘴」可以自圓其說,把黑的描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若是講仁義忠孝之事,他也是一套大道理,若是加上十足色相,動態表現,便很容易讓人感動而不自知了。
所以孔子提醒我們,這種人是「鮮矣仁」的,應該避之為妙,然而在積極上更須堅定本身的中心思想,勿因外緣而動志,不要因為被捧一番,便自我陶醉,失去立場,失意之時不變氣節,不可效學「巧」「令」之功夫,作失節的行為。

 
問:古時候的文人,皆好清談,尤其是宋朝以來,清談之風氣頗為流行,於是儒士日見酸臭而國勢積弱,終爆發「五四運動」,把孔老夫子也拉下水來、則是古聖先賢,未曾料到的局面,請恩師開示現代讀書求學問的態度?

 
聖王言:求學問,是由「學習」與「下問」的情況下得來的,也就是要從人生的經驗中體會出書中的意義,並不是死讀書、做文章,應付考試而已,孔子曾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認為於「學文」之前,首重充實本身的修養―「孝」、「弟」、「信」、「愛」、「親」。由衣食起居人際的交往,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故有學問的人,不在於他的所學知識,而是根本於他的修持。
現代人讀書求學,並不重視道德文化之研究,卻拿所學的專門知識,為「功利」的基礎,學歷愈高,性情愈怪,中國文化的精神,常常漸趨淡薄,外國的理論成為改造中土的根據,竟不知中國五千年來的哲學,才是真正的寶藏。

 
問:請示恩師,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與「無友不如己者」,此兩句頗有語病,煩恩師明示?

 
聖王言:「君子不重則不威」,並不有些人所解釋的;以為君子必須擺出一副老成持重之態,成為所謂之老學究,酸腐儒的樣子,而是說每一個讀書的人,都要自尊、自重,以現代人來比方,則是讀書人,不可只是昧心崇洋,認為外國的東西,件件皆好,而把中國的文化踢到一邊去,不少的年青學子好學不倦,學的是什麼?英文數理也;那麼何不多讀國文、史地呢?哈!考試應付則可,反正是甲、丙組聯考亦不考此呀!為考試而讀書,為時尚而學習,而無形中喪失了中土文化的根本,無怪乎!社會風氣受歐美侵襲,漸漸變得洋裏洋氣了,這種讀書人既然缺乏「本身所出」的文化修養,則是不自重、不自尊,何以能令外人視為「威嚴」,而受到敬佩呢?此就是「君子不重則不威」的本意。
「無友不如己者」;並不是說,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若是如此說來,豈非太自大、太傲慢,如果必須如此解釋的話;則孔子的朋友是誰?老子的友人又是何人?釋迦牟尼佛祖的知己何在?難道因為「如己」的人太少了,祂們只有鬱鬱寡歡了,是吧?君子是「不恥下問」的人,其處事則是「謙虛為懷」,並非自高、自大,自古以來的悟解,令中土產生許許多多的腐儒文人,現在吾大言不慚的說明其真正意義;「無友」,是「沒有任何朋友」與「不如己」連貫,就是;「你所結交的朋友,個個都有長處,不要認為別人都比不上你自己呀!」,孔子也說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人都有好的一面,惡人亦有長處,多觀察別人以及學習朋友的長處,作為本身的借鏡,則人人樂於親近,達到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境界豈不很好?

 
問:請示恩師;有很多的人,對別人毛病特別清楚,對於本身的錯處,卻不曉得改正,就是知道「不對」,還是死不認錯!

 
聖王言:中國人「死不認錯」的原因,往往就是「死要面子」的關係,聖人早
知此弊端,很難突破,故說:「知恥近乎勇」,鼓勵後人拿起勇氣,打破虛偽面皮難關,好好自我反省。
現在有很多人,地位崇高的原因,便是因為「有錢」的原故,越是高高在上,越重視面子,自己有錯,就馬上找出很多的理由搪塞一番,到了後來,反而越覺得本人不但無錯,並且理直氣壯了,這種自認自對的方法,是心中的大敵。
「錯則毋憚改」馬上認錯,不但不會造成眾人對你的誤解,反而對你敬重有加,欽佩不已呢?

西天無名佛 降
 
如何才是修道人?
忠孝為根五常延,慈悲為懷菩薩行。
如何才是真道行?
和氣沉著三毒消,莫言神通陰功潛。
如何才覓真道場?
自家堂上雙親敬,虔效五倫佛陀靈。
心臟大廟人不見,胸中明珠金光顯。
如何可知天機意?
東木移轉金器鳴,道消邪長氣數明。
三三星移斗牛應,太歲人間三七平。
 
西天無名佛 降
 
佛陀慈悲化慈航,母后淚垂嘆迷罔。
兒家有路難追悔,啟迷聖言振明魁。
 
鸞門示相,於今日應時興盛,諸天仙佛,不分門戶,五教教主共佈鸞音,為了是圓滿不同之派別爭執,訂下修道人修行準則,只要是能夠合乎倫理,倡「忠」「孝」之說者,皆是同修,先天道也好,後天道也好,不妨視同道友,相互切琢,則道行必大有進益焉。
 
己未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降跋於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出版
啟迷聖言第五輯
著作者:彰化八卦山天真堂扶鸞著作
發行者:彰化八卦山天真堂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 20130928 ---這不是修行,什麼才叫修行?


新聞報導 -
作者 Cathy | 贊儀   
2013-09-28


早上一則令人噴飯的新聞:漢X百貨昨晚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跨界時尚趴,邀請年消費超過百萬元VIP於大佛前觀賞模特兒走秀.....。有網友戲稱佛光山只是個以佛教為主題的樂園罷了....從網路搜尋到有關佛光山的圖片看來,覺得形容還滿貼切的,只是很感慨台灣有這樣的宗教修行竟是靠外表裝潢來吸引"拿香對拜"的信眾。

忽然想起2007年蒐集的剪報,那是有關緬甸僧侶帶頭上街抗議油價上漲的活動,而後逐漸轉型為民主示威抗議,除了民生議題,僧侶們也同時要求釋放所有政治犯與翁山蘇姬。當年國際還稱之為緬甸紅潮,全球各地發起遊行聲援緬甸民主化。

目前台灣人最有感的事情也是民生問題,油價、瓦斯、電...沒有一樣不漲價,加上政治惡鬥台灣已快被赤化。想想緬甸僧侶為眾生帶頭抗議站在第一線的道德勇氣,以及要求釋放被政治迫害的翁山蘇姬,套句現在最流行的造句「這不是修行,什麼才叫修行?!」

而我們每天送餐時都要填一張表格,裡面有一個欄位"關係",我寫"志工同修",第一次獄方的人員覺得很奇怪問我為什麼這樣寫?我回答阿扁總統是我們的同修,他叫「
贊凡」。台灣神道沒有教堂、沒有人間宗教的執著,台灣神道非宗教組織,而以「信仰建國」為主軸,其效法對象為台灣民主、自由、人權、法治,而犧牲的先人,不分種族、跨越時代!

台灣神道的修行,沒有禁忌、沒有刻意營造的規儀,亦無上下之別,亦無掌聲與地位,只有內心喜悅的付出與奉獻,乃真正自由自在的自由人。
(
引用2008/10/20 台灣神道信仰與宗教修行不同?)

今日的餐點:
(午)大黃瓜貢丸湯、清蒸豆鼓虱目魚、炒高麗菜、燙地瓜葉、白飯、地瓜粥
(晚)餛飩湯、檸檬烤雞腿、醬拌麵、蔥花炒蛋、蛤蜊炒絲瓜、白飯
點心:柚子、木瓜、芋頭饅頭、黑糖饅頭


延伸閱讀: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系列
阿扁總統送餐週報 Week 22:20130916~20130922
信仰228─不是宗教
台灣神道信仰與宗教修行不同?
僧侶帶頭上街 緬甸示威愈演愈烈
翁山蘇姬 向緬甸示威僧侶致敬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709&Itemid=1

謝和弦【被逼死的那五人】MV官方完整版「導演/馬英九


請看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K3BYeCm1g

組監聽國會?李登輝:這是違法的2013/9/28 18:34

前總統李登輝今天受邀演講,針對台灣經濟目前遇到的問題,老人家直指台灣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依賴中國,台灣的領導人缺乏信仰、一意孤行,離開時面對記者提問特偵組監聽立法院,他直說這是違法的。

前總統李登輝到台大法學院演講,台下坐著將近50名EMBA學生,李登輝直言台灣經濟呈現負成長,失業和貧富差距都造成人民痛苦,計程車司機死諫就是最好的例子。

將近1小時演講,李登輝從戒急用忍講到中國投資,他語重心長告訴這群學生大老闆,台灣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對於台灣經濟的隱憂,李登輝用服貿案當例子,直指台灣領導人程度太低,並且暗批馬總統沒有信仰。

對馬政府的施政,李登輝語多不滿,談到特偵組監聽立法院電話,他話說得更直,這是違法的行為。

李登輝演講和台下學生互動熱絡,笑聲不斷,最後他告訴用生意人賺錢,但政府要以老百姓為中心當作結語。




引用:民視新聞網【影片】網址如下:
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3928P15M1

反一中連線訪日 捍衛台灣主權



由台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組成的訪日團,今天拜會日本朝野國會議員,希望日本能組成遊說小組,遊說美國政府,依美日安保條約,為了遠東區域和平安全,加強對台灣海峽安全的維護,因為台海不僅是台灣的安全保障,更是東亞經濟發展命脈。深深一鞠躬,感謝日本友人,共同為東亞和平做出的努力,前立委蔡同榮,立委陳唐山及民視董事長田再庭共同率領的台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訪日團,受到日本友台人士熱烈歡呼,晚會現場,湧進數百名政商菁英,共同支持台灣主權獨立,及東亞區域和平理念。拜會日本自民黨眾議員,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弟弟岸信夫親自出面接待,把握難得機會,長期受到中國威脅的台灣安全議題,不能再忽視。不只爭裡子,台灣的面子問題,攸關主權不容模糊空間,這趟為期三天的訪日行程,馬不停蹄接連拜會日本朝野領袖,就連知名的民主黨國會議員,擁有台灣血統的蓮舫,也以實際行動,力挺台灣,日本朝野的熱情接待,讓隨行團員感動萬分,透過拜訪日本友台政界人士,要讓台灣本土意識,在海外開始扎根。


詳全文 反一中連線訪日 捍衛台灣主權-政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925/10731253.html


相關影片:
http://youtu.be/KEgH-u0Pz8E

馬也許會說:誰執政不死人啊?



◎ 陳青田

馬政府強拆民屋,導致發生大埔張藥房張森文溺斃的悲劇,台大學生在校園遊行,指馬總統、吳敦義、江宜樺、李鴻源為「殺人凶手」,人雖非四人所殺,但卻因馬政府施政罔顧民意,成為魚肉小民的劊子手。

日前一位運將自殺身亡,在遺書中說:謝謝馬英九,給了我一個機會,做出一個最難的決定,景氣如此地差,你們這些當官的還有時間在搞內鬥!接著又說,賺不到錢,每天都是最早出門最晚回家,還要到處借錢來貼補家用,這就是所謂的有感,有感的痛苦、有感的貧賤。運將說出了台灣人民心中的痛,每天忙碌卻賺不到錢,有感的痛苦、有感的貧賤。總統府知道此事後,僅表示「遺憾」,民眾看見總統府這種事不關己的「遺憾」,才是人民對馬總統最痛心的「遺憾」。

台灣經濟沒有起色,民眾實質薪水、失業率沒有好轉。馬政府拿不出拚經濟的良方,又善於內鬥,人民看不到希望,才會發生運將留下遺書,結束悲慘的一生,但每一字、每一句讓人看了都會心痛不安。試問馬總統,何時這種悲劇才能不再發生啊! (作者為稻江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留言討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8/today-o10.htm

金溥聰 金離譜



◎ 蔡美珠

報載,駐美代表處新聞組長王億曾以個人身分投書華郵評論,出現情緒性字眼,以「前議長」來稱呼王金平,並表示高興國民黨懲處重量級黨員。外交人員在司法未判決前介入政黨事務,而且立場過於鮮明,是否違反外交人員作業準則,相關單位應予查明,如有違規應予嚴懲,不能道歉了事。

王金平涉入關說案竟然由國內燒到國外,駐美代表金溥聰透過媒體,談到有關南方朔的報導與評論,表示根本是捏造事實、懷有惡意、濫用言論自由,為了遏止這種惡質風氣,已採取法律行動來捍衛自己的聲譽。

如今,代表處的新聞組長發生這種離譜的行為,雖然他澄清是個人行為,即使屬實,底下的人難免揣摩上意,而做出不當的行為,金代表你還好意思再告嗎?這段新聞不就提供南方朔大作家,很好的辯護題材嗎?(作者為家庭主婦)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留言討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8/today-o5.htm

這一個范蘭欽 也非走不可



◎ 陳昱齊

駐美代表處新聞組長王億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留言,罵民進黨掩飾柯建銘罪行,更稱「很高興國民黨嚴懲重量級黨員」。

大家還記得范蘭欽(郭冠英)事件嗎?當時他發表諸多引發高度爭議的言論,面對外界猛烈的抨擊,考試院長關中說,國家文官應嚴守行政中立,特別是在公務上,不宜發表個人政治立場的談話;當時的外交部長歐鴻鍊也說,公務員有不同看法意見,應該在體制內反映,以這種方式來傷害國家形象,非常不妥。最後郭冠英被記兩大過免職。

不論是王億或是駐美代表金溥聰給美方的十一頁報告,外交部似乎都被蒙在鼓裡,搞得灰頭土臉。下屬單位不斷違反行政中立以及越級行事,外交部長林永樂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卻只說會去了解。王億與金溥聰的做法明顯傷害國家形象,外交部應比照郭冠英的案例,徹底調查駐美代表處相關人員。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留言討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28/today-o1.htm

 

膨風嫂的『 金罵沒ㄤ』 完整MV 《總舖師》電影插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vo6CMNfYao

殖民焦慮,權力恐慌


作者 李敏勇,詩人   
2013-09-28
殖民性黨國體制權力恐慌症,透過馬下手鋤王的動作,表露無遺。鋤王,是給長期附和隨侍在中國國民黨權力圈、已取得某種權位、並享有利益的臺籍政客,一種警告。畢竟,不能迴避的民主化發展,仰仗臺籍政客愈多;加上中國國民黨已從往昔蔣體制之不再,淪為侍從後代承續之特權,臺籍政客也形成黨國元老、世家,頗多分權要求。對不孚眾望的馬英九,形成威脅。
挾持「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黨國體制,畢竟是殖民性政權,以少數統治加上流亡性質,既須依賴臺灣,又不欲臺籍黨人從侍從性爭取加入主子陣容。特別是,馬英九也只是侍從班底出身,更容易顯出他對侍從性的輕鄙。
李登輝曾經意圖經由將中國國民黨臺灣化,讓「中華民國」從殖民性轉而成為後殖民性的國家形貌。一方面,是必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解除動員戡亂時期的自以為是政策;另一方面,讓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嘗試脫胎換骨,成為一般正常國家。但,殖民性黨國體制的意理並無法接受這種在地轉化。馬一樣是無法接受任何李登輝現象的。
馬英九和他的新侍從班底,並沒有蔣體制時期與中國共產黨的競鬥關係,加上他既往滿腦子的中華民族主義,向共產黨中國傾斜、尋求中國共產黨某種程度對其統治臺灣權力形式的支持,以取代必須依賴臺籍政客協力的意圖,可以視為殖民性黨國體制權力恐慌症的一種動向。他的媚中安定論,是吃錯藥的政治選擇。
像馬英九這樣已出現徵兆的殖民性黨國體制末代政權,看到他所依賴的臺籍政客在地方政權施政表現,國會問政表現,愈來愈感受到危機,而他自己的虛華光環也已不再,權力的恐慌症使他惡質劣根性盡露。既不能朝向民主化的良性發展,又不欲中國國民黨掌控的這個在臺灣不像國家的國家在地轉化新生。一些卑劣手段會不斷出現,徒然造成政局之動盪不安。但也讓人民更看清楚他真實的一面,更促成覺醒,更加唾棄他。若中國國民黨因此而解體,未嘗不是另一種天佑臺灣現象,馬或可難得在臺灣功勞簿記上一筆。
(作者李敏勇,詩人)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

馬黃狼狽二十年

作者 顏利真   
2013-09-28
在重覆觀看民進黨立委劉櫂豪對檢察總長黃世銘那番精采的質詢後,終於了解為什麼會有這場「九月政爭」了。
一切都是心態問題。在這場質詢中(九月二十五日),只見劉委員緊咬不放(違法監聽、濫權違憲)、步步進逼,逼得黃世銘左支右絀、進退無路,最後終於逼出了他的原形。從這場問答的交鋒中,我們可以發現,黃世銘是個典型「見獵心喜」的人,因為在所有條件都不能成立的情況下,他卻依然蠻幹,而這正是引爆這場政爭的主因。
其實,黃的「見獵心喜」是有跡可尋的:早在一九九三年,前澎湖縣長高植澎的「兩個五千元」案,就是個鐵證!
「第一個五千元案」(指高非法接受藥商的尾牙招待五千元),時任法務部長的馬英九下令當時的澎檢檢察長黃世銘徹查,但一個月後,查無實據。然,急於邀功的黃世銘豈肯罷休,隨即展開第二波偵查(獵殺?)行動,清查出三十四件所謂的「可疑病歷」(以當時每件勞保單一二○元計,約合五千元),是為「第二個五千元案」。沒想到,原想以貪污罪來辦高卻辦不成,最後只好在雞蛋裡挑骨頭,以「偽造文書罪」判高一年三個月。但就為了這五千元,纏訟十年,其間兩名護士因承受不了訴訟的壓力而喪命(一自殺、一罹癌而亡),真是冤枉。
馬、黃兩人,上下交相賊:二十年前,微罪高舉、殃及無辜;二十年後,濫權監聽、動盪國政!只是,這次我們能再坐視嗎?
(作者為高中教師)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核四照妖鏡

作者 蔡雅瀅   
2013-09-28
馬總統日前召開記者會宣佈:核一、二、三不延役,核四安全才商轉;詎料,日前其至雲科大演講時竟改口:若核四未商轉,核一無法除役。身為總統,面對反核民意卻言而無信,連自己的承諾也不遵守。
核四蓋了十幾年,拼裝、泡水、跳電、火燒,工程問題一堆,根本難期安全。韓國政府面對核電弊案,不僅下令反應爐停機、開除國營企業負責人,並積極擬定「核電產業非法行為防止措施」。
反觀台灣,口口聲聲反貪腐的馬總統,面對弊案頻傳的核電廠,從未見其拿出進行政爭的積極態度,徹底整頓查辦,反而當成寶貝四處推銷,甚至夜宿設備損壞、陷入核災風險的核三廠,仍不自知。
核一廠於六十七、六十八年陸續商轉,是三十多年的老舊電廠,不僅爐心側板裂開、兩部機組輪流跳機、耐震度嚴重不足,又位於海嘯風險區與首都圈,核災風險高且撤離安置困難,本應儘速除役。
核四從未發過一度電,根本不需另覓替代方案;而林口電廠與通霄電廠更新擴建工程,預計將於一○五年至一○八年陸續商轉,扣除該兩電廠除役部分,將增加一八○萬瓩與二一一.六萬瓩電力,足以取代核一的一二七.二萬瓩與核二的一九七萬瓩電力缺口。況核一僅佔總裝置容量三%,而備用容量率連續五年超過二十%,電力供給過剩,核一根本沒有理由延役!
馬總統面對查辦核電弊案,不如韓國政府或自己發動政爭積極,且明明早有替代方案,卻想用老朽核一延役交換危險核四停建,以「核電利益」為己任,置「國人」生死於度外,有這種總統,真是國家的不幸!
(作者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特偵組無法無天 立院也遭監聽

2013-09-28
特偵組驚爆監聽立院總機,朝野立委痛斥是民主的重大危機,要求廢除特偵組,檢察總長、總統、行政院長都應下台。(記者簡榮豐攝)
立委斥醜聞 要馬江黃下台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特偵組不只監聽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和檢察官林秀濤全家,更驚爆曾於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四日掛線監聽立法院總機「○九七二六三○二三五」,專門監聽使用立法院內的電話所撥打出去的電話。朝野立委管碧玲、呂學樟、李桐豪昨都痛斥,行政部門把政治偵防黑手伸進國會部門,不僅是民主之恥,更是民主的重大危機。立委陳其邁更要求廢除特偵組,不只檢察總長,總統、行政院長都要為此下台負責。
檢察總長黃世銘二十五日提供與柯建銘相關的四張監聽票,柯建銘事後一一回撥查證「同案者」,赫然發現「一○二年度聲監字第○○○五二七」中的一支被監聽號碼「○九七二六三○二三五」,一打之後才發現竟然是立法院總機。
特偵組監聽立法院的這段期間,不僅是第八屆第三會期末,醞釀召開第一次臨時會,準備排入年金改革、核四公投案、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兩會互設代表處等議案,而且也是國民黨主席選舉的「關鍵期間」。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痛斥,這是天大醜聞,光憑這點,特偵組就該走入歷史;特偵組可以監聽國會總機,等於可以掛線聽底下的所有分機,愛聽誰就聽誰,是多可怕的事情!
她高度懷疑,為什麼是五月十五日申請,只聽五月十六日到六月十四日這一個月?恐怕是因為國民黨主席選舉,在六月五日公告,六月十日、十一日領表,六月二十、二十一日受理登記。想連任主席又怕遭受挑戰的馬英九,可能藉此進行政治偵防,了解國民黨立委的動態。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指出,這意味著,只要從立法院話機撥出去,都有可能被監聽,朝野立委統統一網打盡;像這種對國會進行廣泛監聽的行為,實在駭人聽聞,不只檢察總長,行政院長、總統都該為此下台。
藍委罵太離譜 促徹查到底
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聞此驚呼「驚天動地」、「太離譜了」。他痛斥,特偵組難道不知道這是立法院總機嗎?居然還敢監聽下去,一定要徹查到底。
親民黨立委李桐豪表示,如果能監聽立法院總機,底下每支電話都能監聽,真的非常非常可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必須大幅修正,不然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遭監聽。
Source: 自由時報

服貿趕場公聽會違法 學生籲停辦

2013-09-28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昨在凱道舉行「反對獨裁毀憲、拒絕國會背書」行前記者會,並製作貼有「民弔九趴,知所進退」的梯子,要讓總統馬英九方便下台,並前往總統府要將梯子送給馬英九。(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謝文華、蘇芳禾/台北報導〕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及台成清交政等二十個大學生社團昨在凱道痛批,國民黨新任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排定下週三天八場、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的服貿協議公聽會違法!呼籲立院停辦趕場公聽會、退回黑箱服貿,應先規範經貿談判程序,做好服貿衝擊評估,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公聽、逐條審查,確保全民利益。
陣線成員魏揚指出,立法院議事規則第廿二條明訂,開會時間上午九點至下午六點,除非舉行質詢才可延長至排定委員質詢結束;第廿七條規定「散會時間已屆而議事未畢,主席得徵詢出席委員同意,酌定延長時間」,但張未徵詢委員同意,就預先排兩個晚上公聽,違反國會議事規則。
批評張貫徹馬意、罔顧民意
魏揚說,張身為黨團副書記長,利用召委職權企圖趕場公聽過水,草率闖關,是貫徹馬意、罔顧民意,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第九條「會議主席主持會議應嚴守中立」,應送交紀律委員會懲戒;學生團體卅日將赴立院阻撓國會淪為毀憲政權宰制的幫兇!
張慶忠︰業者盼立院有效率
國民黨立委張慶忠昨回應指出,因為他接獲許多業者陳情,希望立法院能夠更有效率,不要「立法委員薪水照領,產業卻苦哈哈」。他是礦工子弟,更能從基層了解民眾拚經濟的需要。歡迎所有對服貿有意見的群眾到公聽會發表意見。
黃國昌︰胡混過水 褻瀆民主
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黃國昌聲援強調,七月台大文學院、法學院、社科院院長在內的學界及文化界人士,要求立院不得在行政院未提服貿對產業、社會、國安衝擊評估報告前實質審查,並促成立院決議對六十四產業開十六場公聽,張慶忠竟「銜命」做出三天八場公聽的荒唐決定,比小學生趕交作業更草率!視國會公聽程序為兒戲、把全民當傻子,「胡混過水」程序褻瀆民主價值。
黃國昌批判,馬利用張當棋子、而張似以來自中和泛藍鐵票區有恃無恐、甘為馬前卒,但選民投他絕非因他是「汽車旅館大王」而是「礦工子弟」,他卻護航這「少數權貴得利、廣大平民受害」的服貿協議。
赴府送梯 盼馬「知所進退」
學生高喊「毀憲虐民、暴政下台」,突轉赴總統府,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成員林飛帆說,「陳情書」就是以馬英九肖像裝飾為遺照、掛著「民弔九趴、知所進退」字句的「鋁梯」,請馬吳江「自己下台」,但連公共事務室層級都迴避,警衛組代收後擱門口,表示要請示長官,隨即被本土社團歐吉桑載走,最後學生向歐吉桑取回鋁梯落幕。
Source: 自由時報

「929 總統官邸散步笑英九」活動

新聞報導 -
作者 908 台灣國總部   
2013-09-28

敬邀先進9/29 早 上 9 點 前,於捷運小南門  4 號 出口集合,參與「929 總統官邸散步笑英九」活動,請著白衣,台灣國王獻極敬邀
source: 908 台灣國總部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服貿協議文章專區(2013.09.28 更新)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整理   
2013-09-28

本專區特蒐集彙整服貿協議相關文章與研究,將不定期更新,歡迎多加傳閱,謝謝。
(2013.09.28 更新)
到底服貿是什麼?有懶人包嗎? (點擊漫畫,可放大觀看,懶人包置頂)




 
服貿拿身障權益交換 殘盟︰國家背棄承諾

服貿若過 血汗醫護兩岸排班

服貿覬覦醫藥通路 中國別有居心

服貿趕場公聽會違法 學生籲停辦

服貿公聽會三天排8場 在野批藍「偷吃步混過關」

開放服貿 楊憲宏:中國特務大舉來台

【影片】「馬下台.台灣新未來」座談會

鄭秀玲:服貿協議的影響威力遠超過現行投資許可辦法

冷凍空調公會敲警鐘 中方藉港資侵台

服貿開放/冷凍空調業 憂中國低價掠奪市場

台大公共政策論壇-《如何簽定服貿協議,共創兩岸雙贏??》系列研討會 會議資料

鄭秀玲等學者服貿解密 facebook 粉絲專頁

服貿一面倒 鄭秀玲:中國是大贏家

鄭秀玲:服貿 3受害3危險4膨風

【影片】《現代版木馬屠城─服貿協議危機大解密》新書發表會

服貿自救寶典(II):服貿協議對等嗎?

《現代版木馬屠城─服貿協議危機大解密》新書發表會

綠委與學者:馬為服貿拔王

馬有「兩急」 鍘王、對中國門戶洞開

黃天麟:退回服貿 才是救經濟方法

現代版木馬屠城—服貿協議危機大解密

服貿逐條審 中方透過管道向王表不滿

呂秀蓮︰馬配合中國鍘王 都是為服貿

服貿衝擊是「未來式」 民眾未警覺

業者︰市場就這麼小 中資進來為統戰?

電器零售業反服貿︰貿然開放 死路一條

醫護人員也是服貿受害者

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的衝擊 林向愷

服貿自救寶典(I) : 服貿協議將對誰有影響

美容美髮業:中國來開店 洗頭洗腦又洗心

孫友聯︰不對等競爭 企業恐生倒風

林萬億︰國安敏感產業 被政府出賣

鄭秀玲︰服貿威脅生計 全民應自救

服貿一條龍 學者:中資會趕不走

服貿開放網路電信 民主陣線︰帶來紅色恐怖

兩岸金融連結 殃及台人血汗錢

中國侵門踏戶 汽修業將被通殺

勞工是ECFA謊言受害者

黑手博士:服貿是毒蘋果

民主陣線質疑 服貿到貨貿一路黑箱

服貿開放資訊業中資撒網過濾 台言論自由陷危機

吳介民 / 政治經濟學 - 鎖國,鎖進中國?

犧牲台灣 服務中國

邱文聰︰服貿引狼入室 個資不保

鄭秀玲: 國安鑰匙 交給對岸

賴中強:兩岸金融連結 拖累台灣

業者批馬政府把台灣賣了

中資只批發? 中藥商不信

馬蘇辯論 江揆:不影響服貿審議結果

從業人員憂心 不知如何活下去

服貿把餅做大? 寢具業:唬人

中資壓境 台灣獸醫業難生存

拿漢堡比牛肉麵 勞團:馬不懂服貿

對《 服貿協議 》審議之意見

【封面故事】反服貿 學術界當領頭羊

若掀起關店潮 基層飯碗不保

也被服貿 文具業「整個攏去了了」

施俊吉:服貿放行 中資可買下台灣半數金控

服貿+貨貿+自由經濟示範區 學者:台灣農業恐連根拔起

郝明義/《用常識來面對服貿》 服貿不能忘記國家安全

開放中資 食宿都棄守 立委批服貿 逼餐旅業死光

翻譯納服貿 學者擔心中國掌控詮釋權

那些政府沒有說的事-服貿協議對台灣的衝擊

【《如何簽定服貿協議,共創兩岸雙贏??》系列研討會】學者教授簡報檔

反服貿資料庫

焦點評論:現代版木馬屠城將臨(林盈達)

服務貿易特定承諾表

兩岸服貿協議對我國的衝擊分析 by 鄭秀玲教授 (台大經濟系)

自由時報電子版服貿協議專區

緊急!!!你們家被服貿了沒???

【影片】「反黑箱協議 要生存權利」全民大會(1)邱俊榮教授

【影片】「反黑箱協議 要生存權利」全民大會(2)徐世榮教授

【影片】【人權哭泣 全民怒吼--馬政府人權體檢】座談會(3)服貿協議

「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1)張炎憲教授引言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2)黃天麟主講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3)林向愷主講

【影片】「服貿協議 木馬屠城」座談會(4)雙向問答

你知道嗎?服貿協議將搶走你的工作!!◎自由時報

媽媽教授鄭秀玲 洗頭洗上火線 看服貿內容「簡直要昏倒」 不說出來睡不著覺

反服貿黑箱 上百學生立院抗議

【筆記】許忠信:服務貿易協議對我國運輸服務業的衝擊

【筆記】許忠信:服務貿易協議對我國商業服務業的衝擊

【筆記】許忠信:ECFA服貿協議 將重創台灣文創產業

【筆記】許忠信:簽訂兩案服貿協定 台灣旅遊業剉咧等?!

【筆記】許忠信:簽訂ECFA服務業貿易協定 對台灣的衝擊

【筆記】許忠信:傷害台灣民眾利益的自由經濟示範區

《你不知道的真相》(21)「反ECFA之父」許忠信教授

【錄音筆記】許忠信談ECFA對台灣服務業的衝擊

ECFA-士農工商,全民受 “晦”!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484&Itemid=57


服貿協議文章專區(2013.12.22 更新)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484&Item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