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影片】馬賽久傳說_廖小貓總整理出品20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5faHPVN3lY&feature=youtu.be

「協助調查馬英九」(協助調查慈濟?)


作者 林文進   
2012-06-25
看到「台灣法輪功學員 赴中探親被拘留」的新聞報導,中國國安單位的理由竟然是要「協助調查法輪功」。如果「協助調查XXX」可以成為中國逕行拘留台灣人民的理由,那麼「協助調查民進黨」、「協助調查軍情局」、「協助調查國防部」、「協助調查馬英九」…也都可以成立,中國隨時可以抓住任何一個台灣人,拘留起來,不管他的省籍、不管他的黨籍,而且不通知家屬,也不通知台灣政府。
危言聳聽嗎?請仔細看各媒體報導鍾鼎邦的新聞:他是到江西省探視同父異母的哥哥,所以推測是外省第二代;他在江西被捕前還去參觀了蔣經國故居,極可能是中華民國信徒;如果你和他一樣相同的背景,哪天在中國被該國國安單位以「協助調查馬英九」為由拘留,有沒有可能?當然有!因為馬英九自稱國家元首,還公開說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分裂主義,已經違反「反分裂國家法」!
就算你是本省籍,除了投票外從不過問政治,而且熱心公益,還參加慈濟,你也有可能被中國以「協助調查慈濟」為由抓起來,因為慈濟組織龐大,動員能力強,中國共產黨怎麼可能放心?
對於像中國這麼一個流氓國家,如果你還心存幻想,還像馬英九一樣以「終極統一」為畢生職志,除了同情,筆者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作者現任教職,桃園縣民)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美軍對中國「亮劍」了嗎?


作者 廖東慶/北美政治評論家   
2012-06-25
只要「中國」沒有放棄攻佔台灣野心的話,美中必有一戰,這是根本躲也躲不過的事「台海必有一戰嗎?」這篇文章是筆者以前發表在2004年6月16日台灣日報(美洲版),在這篇文章一開頭就寫出未來的14年之內,台海是會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慘烈戰爭,尤其是從2008年到2018年,這10年之間,台海是最有可能發生戰爭,不過主角並不是台灣,而是美國和「中國」!在2006年3月美國太平洋艦隊資深情報分析官評估認為從2008年到2015年,將是台海產生危機最令人擔心的時期。筆者認為雖然「中國」第一艘航母「瓦良格」級,可能在今或明年正式服役,相對來說,只有一艘航母,根本就不夠「看」,「中國」現在正加緊製造生產至少有兩艘2.2萬噸級直升機航母,這也是「中國」第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一分子,反潛、預警、掃雷直升機都會放在081直升機航母上,等到這兩艘直升機航母,成軍到戰備訓練完成,也將到2018年了。
「中國」不會打沒有把握的戰爭,「中國」現在還正在加緊研制武器裝備,準備日後狠狠的給美國致命的一擊!難道「中國」真的還認為美國會傻傻的站著不動等死嗎?美軍戰略方針,就是如果美中開戰的話,戰場就只有在亞洲區域,甚至最遠就只在關島之前就要打住,這就是美軍太平洋軍區司令部就設在夏威夷的用意了,雖然美軍一直強調「海空一體戰」的新觀念,但是並不代表美中開戰的戰場,就只有侷限在海上而已,當然「中國」的目標,也不止美國海軍第7艦隊及日本海軍艦隊群,日本韓國及關島和星加坡、菲律賓和泰國,還有台灣島及澳洲,這些都是「中國」2砲部隊(地對地飛彈)的打擊目標,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以假亂真,這些都是兵不厭詐的手段。
美軍所謂的「海空一體戰」,這是給美國海軍軍艦群及海軍航空聯隊的打擊戰術嗎?美國空軍並不在這範圍裡嗎?美國空軍戰鬥機群駐守在亞洲,防禦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首要的任務,美國空軍戰鬥機群的目標只有兩個,「中國」及北韓的首都及軍事目標,都是美國空軍的狙擊目標,在美國空軍戰鬥機群之前,己經有海空軍的巡弋飛彈先行發射,然後是海軍B-47無人轟炸機,再來就是F-22A及F-35A/B/C匿蹤戰機,B-2隱形轟炸機再緊接著F-18E電戰機干擾「中國」地面雷達系統,B-1超音速轟炸機,F-15E/F和F-16C/D及F-18E/F戰鬥轟炸機,按照次序一一飛入「中國」內陸轟炸,美軍核動力潛艦負責獵殺中國(柴電/核子)潛水艦,還包括日本海軍28艘潛水艦協同搜捕,日本川崎重工也開發代號為XP-1的新型海上巡邏機,這是將來和P-3C反潛巡邏機,搭配使用的攻擊任務的反潛巡邏機,預定生產70架,再加上110架的日本海軍P-3C反潛巡邏機,一共有1百80架反潛巡邏機,90架日本海軍SH-60J反潛巡邏直昇機,再加上美軍的P-3C反潛機和新型P-8A反潛機,美日反潛機將不分日夜全天在東海和南海,搜捕「中國」所有的潛水艦。
「中國」網友一直在強調,「中國」必需要在南海「亮劍」?一直以來筆者也是在懷疑「中國」到底有沒有「劍」可亮?航母殺手東風21D彈道飛彈,「據傳說」可以擊中在海上以45節高速行駛美國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雖然是傳說,但是筆者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原因是「中國人」實在是太會幻想了,而且不切實際,更何況從來也沒有試驗過,到底能不能擊中航母,也只有「中國」自己心裡有數,說不準是拿來嚇唬小朋友而己,話又說回來,妄想要擊中美國航空母艦的話,除非美國航空母艦停泊在日本橫須賀母港不動,或者在訪問香港特區停泊的時候,然後「中國」突然發射一百枚東風21D地對地飛彈,朝目標區狂射亂炸,或許還會有一枚飛彈誤中美國航母也說不定,實際上美國早就「亮劍」出來了,「中國」至今仍未「亮劍」出來,很有可能手中並沒有「劍」可亮,不過它還有另外一種能從口中吐出來的「劍」!
(廖東慶/北美政治評論家)
(歡迎轉貼/轉寄/下載)
Source: TDA 保護台灣大聯盟 - TaiwanYes

引用:台灣228網站

反竄改歷史教科書 連署破4千


2012-06-25
〔記者林曉雲、黃以敬/台北報導〕審定中的高一歷史教科書,由於教育部破例採納政治大老的「民眾意見書」調整內容而引發「去台灣化」爭議;為表達更多民眾對台灣歷史看法,台科大退休教授劉進興、輔大歷史系教授陳君愷等學者,近日發起「我是民眾,我反對竄改歷史」搶救歷史教科書連署,不到一週已破四千人連署,民間連署意見書這週將送進教育部,要求比照辦理納入教科書,歷史教科書審定風波越演越烈。
劉進興表示,教育部先前開會突襲,附上所謂「民眾建議意見書」要求審定委員會討論,但其中內容太離譜,譬如主張不准稱PRC為「中國」,須稱「中共」,簡直回到動員戡亂戒嚴時期;不准「台灣」與「中華民國」互用,與國際脫軌也違反民眾認知;主張「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才是唯一符合憲法版本,貶抑其他意見主張「中華文化」為主體,放棄好不容易建立的「多元文化」共識。
劉進興表示,高中歷史何等重要,教育部竟拿一份貽笑國際的所謂民眾意見書,要求早已按課綱編好書的出版商修改,且找門外漢來監軍修改,讓許多民眾擔心歷史被扭曲,因此另提一份大眾意見書連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2061809565300),本週將送交教育部,「這才是真正的民眾意見」,應讓出版社參考。
參與連署的企業主管施俊宇表示,教育不應被政治操控,教育政策不應隨著政黨的輪替而動輒大幅轉變,尤其當轉變對學生有負面作用時,課程內容應當由教育專家編撰,不應由政治人物在其中動手腳;歷史真實性不可被抹滅,還包含台灣的國際定位,請政府與國際接軌,不要鎖國自娛,也請尊重史實及學術自由。
教部︰轉送審委會討論
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則回應,如果學者與民間連署的意見書送到教育部,也會比照轉送教科書審定委員會討論,尊重委員專業審議。目前高一上歷史教科書有七個版本送審,國家教育研究院則表示,目前已有六版本接近審定尾聲,如再新增意見,也希望七月中可完成審定,趕八月印書。
但有審定委員指出,歷史教科書內容一直存在有統獨等爭議,委員目前不便對任何民眾意見表達看法,但各界意見其實早應在課綱公聽會的程序就已表達參採,課綱既已定案、書商也已編書進入審定程序,教育部又突然採納少數民眾意見要求調整,導致程序混淆破壞,相關責任不能推給審定委員會,要看教育部如何對學生及社會交代了。
Source: 自由時報

籲讓扁保外就醫 中市議會通過提案


2012-06-25
〔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呼籲讓陳水扁總統保外就醫,台中市議會經廿四位綠營及二位無黨籍議員連署,廿二日通過提案「以人道關懷立場,呼籲中央協助陳水扁保外就醫,以重視人權」。
由於這項提案在委員會、大會,都沒有國民黨籍議員發言「攔阻」,提案人民進黨議員何敏誠昨天表示,這展示台中市議會的民主素養、並且重視人權。
議長張清堂表示,議會是合議制,他尊重議員大家共同議事的結果,但要不要讓陳水扁保外就醫,應該是中央的權責。
Source: 自由時報

台灣主體教育之困境與展望(中)


新聞報導 -
作者 杜正勝   
2012-06-25
【編按:本文發表於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2008年年會】

三、 鄉土、本土、主體性與國家台灣主體或主體性教育,是九○年代才出現以及普遍使用的名詞。顧名思義,主體性出現之前當然就是非主體,換句話說,也就是 「當家作主」 或 「出頭天」 的課題。


台灣這個移民社會在 17 世紀以前是南島民族的土地,他們雖然不是台灣最早的主人,但肯定是早於後來台灣主角 ─ 漢人 ─ 的主人。台灣南島民族不論高山或平地,他們都是以部落村社的形式分散居住,沒有形成較大、較嚴密的政治實體,沒有出現過國家,更談不上含蓋全台灣的政治體。隨者 17 世紀以來不同殖民者入侵,他們或被役使,或被同化,或者被隔離,無法參與在台灣發生的歷史事務後。因此,台灣原住民雖然是台灣早期的主人,卻很難成為摶聚台灣主體意識的主要動力。


到 17 世紀,台灣才開始有大批的外來人口移入,先來自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繼之,透過婚姻及漢化過程,使息於西部平原草埔地帶的南島民族 (即是通稱的平埔族群) 加入,共同構成台灣的社會基礎。一、二百年來,台灣遂變成以所謂漢人為主的社會。漢人移民,依年代為序,先是當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僱佣、佃農,也有自由商人。接著是隨鄭成功來台的軍眷,當明鄭滅亡時,他們大部分多被遷回中國。而清帝國統治下,以不同方式移來台灣的人口就是帝國的編戶齊民,沒有什麼當家作主的想法。19 世紀末,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台灣人在天皇體制內屬於低於日本人的二等國民。等到二次大戰結束,日本退出台灣,當時的國際情勢下台灣被蔣介石占領,台灣人只能在中華民國流亡政權下冷漠地自外於政治,黯然地自外於主體。


快速回顧台灣這 400 年有記載的歷史,台灣人從沒真正做過自己的主人,自然產生不了 「主體意識」,即使是外來統治者,也不把台灣作為主體。荷蘭人 38 年 (1624 - 62),台灣的價值在為東印度公司賺錢;明鄭 22 年 (1661 – 83),台灣是反清復明的基地;清國 212 年 (1683 – 1895),台灣只是龐大帝國可有可無的海外邊陲;日本 50 年 (1895 – 1945) 台灣是農業資源的提供地和後來南進的前哨;國民黨政權在 1990 年之前,台灣扮演 「反攻大陸的跳板」 再轉為 「三民主義模範省」 的角色,為中國大陸而存在。


很明顯的,台灣之具有主體性是首次台灣人李登輝當總統以後的事,所以 「台灣主體」 這個新名詞不但反應九零年代已下台灣新的政治現實,也包涵濃烈的政治企圖,聲明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不是外來掌權者的台灣。沿著這樣的邏輯, 「台灣主體教育」 自然要扭轉台灣人長年以來的歷史悲情,抱著當家作主人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和外在的世界,這些涉及國家走向、人民身分地位的嚴肅課題,在這個非正常國家,教育如果不觸及,和把頭埋在沙堆裡的駝鳥有何差別?


與 「主體性」 這個創造性模糊相近的新名詞是 「本土化」,也是九零年代才出現的語言,尤其和 「鄉土」 相比較時,「本土」 的自主性就浮現無疑了。放在國民黨帶到台灣的中國體制與思考概念中,「鄉土」 兩字並無禁忌,它不過是國家體系下一個區域性的事物而已,好像國之下有省或縣、鄉。然而 「本土」 納不進去這個架構,「本土」 雖也可以表示鄉、縣、省,但你無法用鄉縣這些區域性名詞來規範透露國家意涵的 「本土」。


中國這個廣土眾民的大帝國,各地的地方性一直存在,只要地方不挑戰中央,地方特性毋寧是被鼓勵的,所以中國官方的出版傳統,地方誌相當發達。以統治兩百年的台灣來說,官方創修、重修、續修的府志、縣志、廳志以及各種采訪冊竟有二、三十種之多,因為重點在府、縣、廳,不是國。


九○年代,李登輝所領導的國民黨尚未完成在地化工程,但新的政治局勢已經出現,國民黨的教育政策和內容,開始加入 「鄉土」 的元素,有鄉土語言及鄉土教材。鄉土語言是母語,補充教學的鄉土教材大多限於鄉里的層次,上及於縣而止。對國民黨的保守勢力而言,只到這地步還 「安全」,可以 「接受」。不過李登輝一旦提升鄉土教育的層次,規劃並實施「認識台灣」,台灣的統派就再也按捺不住了,發動大規模的批判運動。因為我是其中一冊「社會篇」的編輯主任委員,遂成為主要攻擊的目標。


「認識台灣」 風暴發生於 1997 年,原因無它,這門課已經脫離鄉土的地方層次,隱然有國家的意味了,這個國家不是中國,卻是原來被當作中國之ㄧ省的台灣。中國人深深吸取 「防微杜漸」 的歷史教訓,一見 「認識台灣」 成為正式課程就推想台灣國的出現,於是想把這一葉剛萌的嫩芽活生生掐死。10 多年前對 「認識台灣」 的批判即是這種文化及被此文化薰染的人的反應。然而 「時也,勢也」 同樣也是一種歷史經驗,台灣的泛藍政客應該也懂台灣人的主體意識是壓不住的。


「認識台灣」 這門課雖在意識形態的鬥爭中屹立不搖,卻在九○年代後期教育部推動的課程改革下消化於無形。九年一貫的教改,課程大翻修,以領域取代學科,歷史、地理、社會不見了,「認識台灣」 的歷史篇、地理篇、社會篇也不見了,只剩下 「社會領域」 而已。


我們相信九年一貫不是為消除 「認識台灣」 而起的改革,但以結果論,「認識台灣」 的主體意識教育的確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中倒退。此一倒退我們也還缺乏足夠的史料可以分析當時的決策及決策者的心態,尤其是否與國家意識有關,但很明顯的,台灣不論作為一個國家或非正常國家、或者特殊國家,凡涉及 「國家」 層次,有形、無形的紅線都深深釘在很多台灣人的心底,這不僅反映在學校課程、教育體制,也反映在政治、社會、文化的許多面相上。


過去將近20年,人人可以接受的 「鄉土」,帶有獨立意味的 「本土」 或「台灣主體性」 以及要求作為一個 「國家」 的聲音在台灣是並存的。近年來不同研究團體的民調顯示,選擇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快速攀升,但 「國家」 這個門檻仍然很難跨越。這有許多政經社會現實因素,但存在於許多人心中的那條紅線不但無法推動 「台灣主體意識」 以成為 「台灣國家意識」,在2008年新政局中,過去幾年台灣主體性的成長果實是否還會繼續保有,也很難說。


這和我們台灣人的民族性有關,以下我還會分析。


四、台灣研究、歷史、文學、語言、文字與心靈


主體意識不能停留在口號,它與其說是政治議題,不如說是文化議題,台灣主體性追根究柢是台灣人對文化的抉擇和自己心靈的安頓,其實也是台灣人文學的核心。


九○年代初期國小始有母語與鄉土課程,後期國中有上面說過的短命的「認識台灣」。從知識發展的體系來說,中、小學教育的知識屬於下游,其根源應在大學的研究與教學。換句話說,如果大學缺乏具備台灣特色或適用於台灣的人文學,中、小學的本土化教育或台灣主體性教育是不可能健全茁壯的。台灣偏偏陷在這種困境當中。


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的人文學雖有其普遍課題與論述資源,但更大量是出自本國的,由於台灣不成為國家,故不論日治或國府時期,大學的人文學看不到與台灣相關的踪影。超過半個世紀以上,台灣的大學所研究和教學的人文學,無不以中國的資料、議題和經驗為主,有關台灣的人文研究到九○年代不過剛脫離禁忌階段而已。公元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才有比較多的大學設置台灣語言、文學、歷史或文化的系所,到 2004 學年度共計 23 個系所。


我們同時也發現台灣研究在大學的窘境,一是教師員額不足,二是經費短缺,三是課程單薄,第四它們在學校的權力結構中皆處於邊緣的地位。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即使他的政治立場是偏於本土者,拿起學術檢驗尺,也多對台灣研究有所不滿,於是形成台灣研究學者在校園內是二等公民的角色,有些刻薄的統派學者更嘲諷台灣研究是 「政治正確」。而今政黨又再度輪替了,一方面台灣研究的資源勢必比過去幾年更不如;另一方面台灣的人文學是要從台灣經驗出發還是沿習過去沉醉在中國經驗內?這將是所有在台灣的人文學者會面臨的共通問題。


學術固然無國界,但在人文學方面,我們也發現各個國家往往也多從他們自己的資源、課題出發,形成特色,再企圖解答人類普遍性的問題。顯然的,相對於世界古文明或近代許多新興國家,台灣的學術資源與經驗都比較短淺,不能固步自封、劃地自限;但如果不尋求自己的資源,不能從自己的經驗中總結出人類的普遍議題 ─ 事實上,台灣是可以在這方面有貢獻的 ─ 所謂 「台灣主體性」 恐怕將泡沫化,流於政治宣傳的空中樓閣而已。


面對龐大的中國人文學資源,台灣人文研究要尋求自主,是一條佈滿荊棘的路途,這與識見、心態、策略皆有關係。放在世界人文學的平面上,我們不得不承認,「台灣」 無法像 「中國」、「日本」 那麼吸引世界學者的注目。我常說要在世界主流學術圈中推動台灣研究,應以韓國為師,學習韓國夾在中日之間怎樣突顯韓國研究之重要性的努力措施。這個議題我無法在民進黨政府中引起注意,只靠教育部有限的經費在美、歐、日本幾所著名大學設置不同形式的講座,未能形成一種思潮,深引為憾。我希望當今馬政府能屏除黨派之見,視為整個台灣的事,繼續推動,促進台灣在國際學術界的能見度。


雖然國內外充斥著大大小小的困境,台灣主體性教育過去幾年不能說毫無進展。舉其比較大者,一是高中台灣史單獨成冊,二是台語拼音系統初步抵定,這些都屬於課程的議題。了解教育的人都知道,任何改革如果沒有落實到課程與教學,都會流於空談。老留學生感歎到美國才知道以前在台灣所唸的歷史多麼偏頗,這足以證明課程改革與內容的重要性。


一百多年前,還是少年的連橫領受父命,「你身為台灣人,不能不知台灣事」。他終於在20世紀初完成 《台灣通史》 鉅著。雖然連橫的著作立意我們不盡認同,也不滿意,可悲的是因他攀附國府而受蔭及的子孫,掌握國政、飛黃騰達後並沒有實踐其先祖的遺意,讓台灣子弟有機會了解台灣史,要到 2000 年政黨輪替的第 6 年,台灣高中生的課業才有一冊完整的台灣史可以研讀。


之前,短命的 「認識台灣」(歷史篇) 也有完整的台灣史給 12 歲的孩子學習,此外,長年以來,從小學到高中,正規教育的台灣史都零碎地附著於中國史的發展脈絡,充分顯示台灣的附屬地位。如果不是蔣介石流亡政府逃到台灣繼續執政,在大中國的歷史教育體系下,連這點零碎的敘述也是不可得的。


九年一貫解消 「認識台灣」 之後,民進黨政府籌劃小一到國三九年之後的高中課綱。歷史這門課在理念上是採用九○年代初期我所提出的同心圓理論 (即使編輯委員並不承認),規劃高一上台灣史,高一下中國史,高二世界史。不論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台灣主體意識已經相當普及,大家再也無法忍受沒有自己的歷史可唸之苦;而台灣以高科技產品的國際貿易揚名於世,國際化也是社會的共同需求,加強世界史自然順理成章。因此,這個課綱的三環架構,反對者很難挑剔。


歷史教育固然必定有取捨,但不能太失衡,中國歷史長久,只有一冊勢難平衡,所以原先的課綱編輯委員會乃以公元 1500 年為斷,此後的中國史納入世界史,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更可以看出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真相。然而統派將它政治化,譴責課綱委員將中國史攔腰切斷。切割中國歷史,對還以中國自居的中國國民黨遂成為高度的政治議題,抛出大帽子,胡加罪名;當時教育部只好暫且按下,應該在 2004 學年上路的九四高中課綱遂擱置下來。


九四課綱一延宕,造成前九年和後三年新舊課程不能銜接,影響深遠。我在2004年5月接任後,馬上再啟動編輯委員會機制,解決歷史課綱的爭議,高一下中國史不以公元1500年為斷,一直講到20世紀。舊爭議讓步了,新爭議又起,這次反對派攻擊的重點放在高一上的台灣史。


台灣史課綱的主要爭議有二點,一是提到舊金山和約,二是要不要包括中華民國建國史。國民黨的歷史課本只講開羅宣言,不提舊金山和約,前者證明它據台的合法性,後者則引發台灣地位未定論。其實沒有什麼宣言,只是一份新聞公報而已,而且國際法上,條約高於宣言,但如果讓學生知道有 「台灣地位未定論」,國民黨害怕動搖幾十年統治的合法性,所以政客與統派媒體連手,排山倒海對我發動攻擊。


至於台灣史要不要講中華民國的建國,以台灣為主體,自古及今,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時,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不是中國的一省,發生在中國的事件與台灣無關,要到 1945 日本投降盟軍,蔣介石入據台灣,台灣史才和中華民國史連在一起。這下子可不得了了,統媒拋出我否定孫文是國父的罪名,並拉扯陳水扁到底是那一國的總統!最後陳總統不得不出來表白,他是中華民國的總統。課綱委員只好讓步,台灣史也包括中華民國前頭 34 年的歷史,舊金山和約和開羅宣言淡化處理,只提以客觀資料敘述之。我們讓步,因為我們深知統派的陰謀就是讓新課綱不能上路,那麼台灣史就不可能單獨成冊,學生還繼續唸我們這輩老人所唸的教科書,只有中國史,沒有台灣史。


自 2006 年 9 月進入高中的青少年都有機會讀到從古到今的整體台灣史,而不是附屬於中國史的零碎知識,台灣主體性的史觀已植根在這一代青少年心中,有人擔心 2008 年政黨再度輪替,歷史教育會走回頭路,關心台灣前途的人正在緊密觀察中。


另外,高中國文統派掀起的風浪不如高中歷史大,而這方面改革的成果也相對小得多。統派是把高中文言文等同於中國文化,對國文課本的改變就加給我 「去中國化」。不同政治立場的人賦予 「去中國化」 不同的褒貶意涵。我最關心是我們要如何教出能掌握自己語文的青少年。對九成以上的高中高職生而言,文言文的用處遠不如白話文,過去高中國文高達 70% 的文言文顯然不合時宜,今雖調低到 50%,還不能達到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但尊重課綱委員的決定。我認為即使文言文,也要和台灣經驗有關才能激發青少年對這塊土地的感情,課綱小組推薦的 40篇文選,九五課綱關於台灣者占 4 篇,九八課綱占 8 篇,只是小小的進步。但馬政府已決定延後九八課綱,很多變數依然存在。


歷史展現民族的精神,文學抒發民族的心聲;它們的媒介是語言和文字。國民政府入據台灣,採取消滅台灣母語的政策,使現在二十歲至五十歲的父母基本上不會或不習慣說母語,也沒有傳承母語的觀念,所以教育部製作母語的文宣短片,我才把 「母語」 改作 「阿嬤e話」。母語一旦在家庭中消失,勢必滅絕,任何外力都難扶助。台灣的歷史經驗,從 17 世紀到 19 世紀這 300年中,平埔族群語言的滅絕就是最令人膽戰心驚的例證。


清政府不像國民黨政策性地消滅台灣的母語,而是任其自生自滅,當平埔族及其文化面對閩南、客家而邊緣化時,他們的語言也就不保了。過去十幾年,關心本土人士特別重視母語的傳承,的確掌握到關鍵課題,但能著力的地方並不多;即使九○年代以來,政府政策改絃更張,開始教授母語,成效仍然有限。社會力量太大了,這個社會力量是過去國民黨的政策造成的,1960 以後學校的嚴禁母語,1970 以後廣播、電視節目之限制母語,自此誕生的孩子既不會說母語,甚至養成鄙視母語的心態,這些存在於台灣社會各角落的細胞,才是台灣主體性的殺手。
十幾年前我在中央研究院服務時,曾對一位研究台語的大學教授說,我提倡台語是救亡圖存,搶救一種瀕臨絕種的語言。教育部長任上,面對母語老師那股孤臣孽子的悲情,我舉聯合國 2002 年發布的 「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以資鼓舞,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努力正符合世界的主流價值。然而我恨自己不能更有作為,往往慚愧得無地自容。雖然過去幾年我在這方面也有一些建樹,一般評論認為我最大的貢獻是確定台語 (閩南話) 的拼音採行台灣羅馬字的系統。然而提倡台語的專家依然難以整合,通用派便四處告發我的 「專橫」。因為專業意見仍然不一,教育部課程發展委員會便有理由不採納台羅作為唯一系統。


拼音系統整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仍然 「功虧一簣」。如果進一步追求書寫系統,到 2008 年總共公佈了 400 個字詞,提供社會參考,算是台文書寫的初階而已,距離台灣人講台灣話、寫台灣文的目標還遠得很。


這是很令獨立建國之士失望的。參考韓國、越南的經驗,不談獨立建國則已,否則終究會碰觸到語言文字的問題;落實到台灣當前的情境,這卻像是遠在天邊的彩虹。不過以美國經驗來說,形式工具 (英語) 並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容。台語台文所要表達的內涵,我們的準備工作也尚未齊備,我們還要努力發掘、整理和創作我們的神話、童話、民歌、謠諺、民間故事,才能充實我們以及子孫的心靈。世界上許多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多經歷這個過程。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長,未完待續,發表於 2008 )

長命的心理特質


文/呂政達

給你一個研究題目:要怎樣證明某些心理特質有助長壽?

心理學確實有這種研究,但除非發生奇蹟,驗收成果、提出報告的人,卻不是最早的那位心理學家。如1920年代制定出比奈IQ測驗的路易斯.拓曼(Lewis Terman)在1921年,就針對1500名聰明的加州10歲學童開始研究。80年後,Howard Friedman和Leslie Martin完成研究報告時,拓曼早已不在人世。

當年,拓曼做這項研究是想證明IQ高(其實是預期學業成績有傑出表現)的人,也會活得較長壽。可惜,正式報告卻不這樣認為。不過還好,拓曼本人應該也不會知道了。

報告提到,最能夠預測人能否長命百歲的特質不是IQ或聰明,而是「自覺」(conscientiousness),有「自覺特質」的人較不會抽菸,或出現酒醉駕車這種危險行為,也較能夠培養、維持良好的健康習慣。

對不起,社交型、外向和快樂不保證長命。研究顯示,有一些溫和神經質焦慮的人,反而較有長命機會。擁有親密友人和愛人也對長命有加分,也許是因為需要救助時,能有人在旁應援。

凡事放輕鬆、避免壓力也不會讓人長壽,這和醫生告訴我們的差很多。最長命的這群人通常擁有「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常看到中老年人從工作退下來沒多久就「走」了,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失去意義」。因此,無論到了哪種年紀,是不是要轉換人生跑道,最好都能繼續擁有「有意義的工作」,但不一定和收入成正比。

離婚對男人生命有害,超過對女性的傷害力。因此,或者可考量將此研究成果製成警語,貼在家事法庭外:「據長達80年的研究指出,離婚會縮短男人的壽命。」單身男人同時也比單身女性短命。

研究最可能會讓拓曼感到驚訝的是,過早上學或學習的人,反而較短命。過早讓孩子從事超齡的心智活動,更別提還要和年紀比較大的同學相處所造成的壓力,後來都會變成一種生命的障礙。

1920年代,拓曼開始他的智力和天才研究時,可能天真的以為聰明人就會有長命的基因或能力,後來卻證明事與願違,天才短命或受不了自殺的比比皆是。放在「在家練功」的課題,就讓我們「放心」的當個「溫和的神經質焦慮者」吧,這類人對自己的健康,不會那麼的鐵齒。同時請記得不管活到哪個歲數,都要保有有意義的工作的重要性。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25/today-family4.htm


作伙溪州割「水」稻 護田水顧腹肚


新聞報導 -
作者 守護水圳   
2012-06-24

為了守護田水,彰南農民已經抗爭一年多、靜坐邁入第45天。即使水利署也已表示建議優先使用二林污水處理作為中科四期中期用水,然而國科會卻繼續保留搶奪農水做為可能選項,讓農民們仍然日日夜夜生活在恐懼之中。


6/23,包含全台灣各地學生、朋友們與農民上百人作伙收割,在自救會幹部崑山叔的稻田間割出一幅巨大「水」字,象徵有水才有稻、有水才有生命,表達大夥誓死捍衛農水的決心。


感謝天地、感謝濁水 守護咱世世代代


活動的由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會長謝寶元帶領大家敬拜土地公開始,表達對土地公的感謝,因為有土地公的庇祐,土地才能一年又一年的長出豐美的稻子,讓溪州的人們可以一代又一代的安身立命。田主陳崑山表示,雖然今年受暴雨颱風影響,稻子倒了一些、稻穗也被打掉一些,但是作田人就是這樣,老天給我們多,我們就收多,颱風給我們少,我們就收少一些。不過真的是要特別感謝莿仔埤圳,這條由祖先留下來的百年大圳,因為有她,自己的阿爸阿母才能將自己拉拔長大;因為有她,自己夫妻倆也才能把眾多子女養育成人;而現在兩個兒子也繼續待在農鄉一同種作,繼續仰仗著莿仔埤圳的滋養。


到底為什麼要繼續搶農水?


自救會農民蔡麗月表示,日前國科會將中科四期轉型計畫報呈行政院,用水量減至2萬噸,用水方案卻仍然保留溪州取水、與埤頭取用農水等兩方案做為可能選項;但是水利署都已經發文建議優先使用污水處理[附件一],且國科會所報呈的另一方案──污水處理與自來水減漏,明明不用搶農水,又能夠避免繼續惡化彰化長期以來嚴重缺水、地層下陷的窘境。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行政院還是遲遲不決,還是有可能繼續浪費人民的納稅錢來蓋一條可以供水13萬噸的水管,開挖百年大圳的堤防、破壞沿線眾多房子的地基,讓農民必須繼續承受恐懼、害怕,在風吹日曬中繼續靜坐。


會長謝寶元進一步表示,農民抗爭過程屢屢受到恐嚇、威脅。依目前的工程設計,未來彰化農田水利會可以沉澱大量土砂販賣。濁水沉積土相當肥沃,是地方俗稱的「黑金」,而農田水利會已經在其工程規劃書中明確書寫,未來將會將這些可以做高級製磚原料、工程用輕質骨材、園藝業陶石的「黑金」多元化利用、販售[附件二]。政府遲遲不願宣佈停止如此沒有必要的搶水工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實在令人懷疑?


溪州在地青年黃俊淵表示,這些抗爭的日子以來,包括自己的阿公,一次又一次的透早起床趕車到台北抗議、陳情、上法院,一次又一次的勒緊褲袋,掏出不多的收入讓自救會能夠繼續運作下去;而這一次崑山叔也是很大方的借出他的田讓我們來割「水」稻。大家可能都會以為,我們來割稻,是在幫忙農人,自己以前也這樣想,直到這次籌備活動才發現,自己這樣不會農事的人來割稻,農人的穀子不僅先掉一堆,然後割下來的穀子又還得另外運送處理,完全無法像平常用割稻機割完,農民就沒事了。每次看這些阿伯阿姆這樣認真的打拚,而就只是想要維護繼續好好種田的願望,真的是非常的不捨、非常的不甘。


不停止搶奪農水 將發動大規模抗議


最後,在上百位農人以及所有來聲援的朋友的一起努力下,在田間完成巨幅水字。反中科搶水自救會嚴正要求,政府應該馬上停止搶農水工程,否則未來只能繼續發動更大規模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