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Aries | 贊修 | |
2018-12-06 | |
【平凡人.非常事系列】專訪平凡的小人物,背後的大故事。他們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不經意挖掘身世、史料的歷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是教科書以外的真實世界,也是人民產生台灣意識的縮影。這些點點滴滴的小故事,拼湊串連成台灣史。
我們善盡媒體責任,報導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深化台灣歷史、文化。
【受訪者】黃雅瑄老師,1973年生,台南左鎮人,國中老師。擔任教職10幾年的她,為何想要再進修研究所?習以為常的知識,如何180度大翻轉?讀台灣研究所後,又如何發現自己的西拉雅族身世?追尋過程,如何影響自己與家族?「平凡人.非常事」黃雅瑄的故事,將連載於此。
南部連日豪大雨後,黃雅瑄與「長榮大學台灣究所成立記略」勒石碑合影。攝:陳孟絹
進修的動機
黃雅瑄大學畢業後進入教育體系教書,一直兼任行政工作,剛開始在南化國中任教,第一年是教學組長、後面三年是輔導主任。接著轉到沙崙國中也是擔任輔導主任,她於此時期在職進修,碩士畢業後轉當教務主任。後來私人因素休息一年,回職後專任一年,現在除了教學也兼資料組長。 她說「差不多在我工作10幾年後,開始思考繼續升學的事」。似乎有個靈感催促著她,要繼續進修。她當時會繼續進修研究所,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以往學到的課程,已不足以應對她的教學內容。 菜鳥黃雅瑄最早是當代課老師,日間部和夜間部都有教課,在日間部教過歷史、地理、公民課程;在夜間部教過英語會話科目,學生包括歐吉桑、歐巴桑等,年齡分布較廣泛。她很誠實的說「當時是硬著頭皮去教書的」,把手邊的資料看一看,就上場去「誤人子弟」了。 黃雅瑄(中,包包置於大腿者)於2012年帶學生到故宮出遊。圖片來源:黃雅瑄FB 她在教歷史學科的過程,中間有一些轉折,譬如《認識台灣》教科書出現了(1997年),這是以前她沒有學過的內容,要怎麼調適? 第一年我教的是國二跟國三的學生,上的是國編版的歷史,裡面沒有專門的台灣史內容,台灣史只是中國史的一小部分。國一那屆使用的是《認識台灣》(歷史篇)的試用版第一年。我心裡很惶恐,因為我對台灣歷史的了解很片面,沒有完整的架構,台灣史前時代是什麼,我完全不知道。 為了要上課,我開始想辦法,去書局買很多台灣歷史的書回來閱讀,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周婉窈老師[1]的《台灣歷史圖說》,[2]書籍呈現整個台灣史的基本架構,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大量的圖片,讓我對台灣史快速入門。 當時也會舉辦教科書說明會、研討會等,我會報名參加,教師手冊也有很大的幫助。也就是說,我先找資料閱讀、學習,再把吸收到的知識教學生,一邊摸索、一邊幫學生上課。我告訴自己「學生一定也不知道」。 也就是說,黃雅瑄進修的動機很單純,她認為: 一、自己台灣歷史的知識不足、只知片段。 二、純粹想再唸書、多方學習。 從黃雅瑄身上,其實可以看到站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老師,她/他面對教學內容更動時,心裡的起伏與反應。當課程出現自己不熟悉的內容時,每位老師的應對方式不同,黃雅瑄選擇與學生一起成長,先充實自己的學養,吸收理解內容後再教導學生。 黃雅瑄在昔日研究生上課的教室,受訪的神情。攝:陳孟絹 如何選擇校院系所 決定要繼續進修研究所的同時,她在沙崙國中擔任教職。 長榮大學就在她教書的沙崙國中附近,研習完課程可以再回學校繼續上班,短程距離對她而言交通很方便,不過她當時猶豫的是「我有那種國立學校的迷思,長榮大學是私立學校,要去讀嗎?」 後來她用這個方式做決定,進系所網站做功課──看師資,她看到台灣研究所的師資,都是台灣史研究的前輩。但即使知道師資頂尖,她還是有所猶豫,經一位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的前輩問她「是國立、私立學校重要,還是師資重要?」 她認真想想,學校的名氣重要,但師資更重要,與自己往後習得知識最有切身關係。因此她報考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並順利錄取。 2008年,她開始更忙碌的日子,當國中老師、兼行政工作、趕上課做報告的研究生。 學校第一教學大樓中庭,黃雅瑄身後的奠基石寫著「此基置外更無基,基也者耶穌基督也」,顯示耶穌基督為長榮大學根基。攝:陳孟絹 參考資料
[1] 周婉窈,台灣歷史學者,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專長為台灣史。
[2] 臺灣與海洋亞洲/周婉窈老師《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出版,https://tmantu.wordpress.com/2010/02/01/周婉窈老師《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出版/(2018/10/15點閱)。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平凡人.非常事:黃雅瑄的故事(2)—進修的動機
平凡人.非常事:黃雅瑄的故事(1)—從討厭到喜歡歷史
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Aries | 贊修 | |
2018-12-05 | |
【平凡人.非常事系列】專訪平凡的小人物,背後的大故事。他們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不經意挖掘身世、史料的歷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是教科書以外的真實世界,也是人民產生台灣意識的縮影。這些點點滴滴的小故事,拼湊串連成台灣史。
我們善盡媒體責任,報導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深化台灣歷史、文化。
【受訪者】黃雅瑄老師,1973年生,台南左鎮人,國中老師。擔任教職10幾年的她,為何想要再進修研究所?習以為常的知識,如何180度大翻轉?讀台灣研究所後,又如何發現自己的西拉雅族身世?追尋過程,如何影響自己與家族?「平凡人.非常事」黃雅瑄的故事,將連載於此。
你是否還記得國中的歷史老師、地理老師?他教的哪一堂課讓你印象最深刻?
我的台灣形象 回想筆者的國中年代,國一到國三的歷史、地理課程各6冊,其中中國史地各佔4冊,台灣史地各佔2冊。歷史老師長髮飄逸,說著中國各朝代豐功偉業的有趣故事;地理老師總在黑板上,熟稔描繪出中國各省份的輪廓圖。 台灣史地呢?考試比重少,不需花費太多心思。台灣的形象,如同腦袋裡的漿糊,總是模糊不清。居住城市的四周縣市鄉鎮,東南西北搞不清楚,何況是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就有268座,以及孕育我們奶水的河流們。
「黨國教育讓台灣人60年來都不認識自己!
欠缺主體性,主要是黨國教育的後果!」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1] 剛滿3個月的黃雅瑄(中),最早與父母的合照。圖片提供:黃雅瑄
從討厭到喜歡歷史
黃雅瑄,1992年就讀成功大學歷史系,而後長期擔任教職,歷史科班出身,教授歷史科目,天經地義。 她很老實講的說,中學時期並不太喜歡歷史這門課,因為當時上的課都是中國史,對她來說真的太遙遠,為什麼她要去認識一個這麼遙遠的歷史?高中時代的歷史總是考不好,每次考試完,歷史老師總會告訴她「黃雅瑄,妳的歷史要加油」。 1986年,黃雅瑄外公家族於左鎮草山的農曆年合照。左1為外公卓榮(山足),手持白帽者為外婆(前排右2),外婆的右後方為國中時期的黃雅瑄(白衣、齊耳短髮者)。圖片提供:黃雅瑄 對歷史興趣缺缺的人,為何還會讀歷史系?單純是因為分數的關係。 高中生面對懵懂的未來,一方面對大學科系內容不了解,另方面被分數「牽著鼻子走」,是一般人的共同經驗。黃雅瑄完全是誤打誤撞進入歷史領域。 她的求學經驗,學習到的歷史以中國為主體,凡事從中國出發。究竟大學時期是否接觸過台灣史的課程呢?她說: 石萬壽老師[2]有開台灣史科目,但不是必修課,所以沒有選修。大二、大三時,陸續上林瑞明老師[3]的中國現代史,課程名稱雖如此,但上課內容是台灣戰後的歷史,從這門課,我第一次知道「228」這件事,之前從來沒聽過。另外像228的受難者陳澄波,[4]我是在蕭瓊瑞老師[5]的台灣美術史課程知道這個人、這件事。 這些是對我台灣史的啟蒙,在此之前,我對台灣歷史一無所知。 教育體制造成多數學生的想法變成:不用考試,當然沒有必要花時間認識與學習。但當歷史與自己切身相關時,情況就不同了。 大學生黃雅瑄(前排右1蹲者),與俄國史老師樊亞香(中坐者)、同學的合照,老師曾在課堂上,讓學生體驗伏特加的滋味,加深學生對俄國味覺感官層面的記憶。 圖片提供:黃雅瑄 她在何培夫老師[6]的「歷史文物的管理與研究」課程,開始有不同的「歷史」經驗。 何老師大部分在介紹台灣傳統的東西,像是台南的廟宇,這時我才覺得台灣史離我們很近、非常有趣。 我交的上課報告,是以親戚家的香舖店為例。我和同學一組,去訪問阿姨、姨丈,他們還帶我們去上游廠商的製紙廠參觀,工廠製紙的大桶子約有2層樓高,看著竹子如何一路製造成紙錢、拜拜的手工香怎麼製作等等。這是1992年的事,當時台灣還自製紙錢。 認識紙錢製造過程,從生活習習相關的事物開始接觸歷史,歷史變成身邊的事,不再是遙遠他國的事,讓黃雅瑄開始感興趣。 她後來回想,大學階段雖然知道台灣史,但還沒有台灣主體意識。她習慣從中國的角度看台灣的歷史,從小到大,都是以中國主體意識為出發點上歷史課。 參考資料
[1] 風傳媒/黨國教育讓台灣人60年來都不認識自己!台大教授周婉窈嘆台灣史最大缺憾,https://www.storm.mg/article/353285?fbclid=IwAR15MonKmF9Nqf8EKljF4_Id-iplgmv9F6yiw9hsTpRzuWk-dA8c0vn1L6A(2018/11/8點閱)。
[2] 石萬壽,台灣歷史學者,成功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在成大開設隋唐史、台灣史科目。亦研究台南文史與台灣話。 [3] 林瑞明,台灣歷史學者,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在成大開設台灣文學史、臺灣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文學史科目。 [4] 讀報/解密228:殺紅眼! 三月國府全面大屠殺(3),https://dopost.dudaone.com/20180323-3(2018/10/2點閱)。 [5] 蕭瓊瑞,台灣美術史學者,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在成大開設台灣美術史科目。專長為台灣美術史、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公共藝術。 [6] 何培夫,台灣歷史學者,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在成大開設歷史文物的管理與研究科目。專長為台灣史、台灣古蹟與文物、台南市古蹟、台灣碑碣史料。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