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畫中有話-若台灣政府人民能夠充份參予國家(ROT)的事務,主權方可自保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7-08-17
楊緒東醫師手繪插圖「畫中有話
畫中有什麼話呢?
請細細品味~~
現在台灣募兵不足,是否恢復義務役成為一種頗為考慮的想法???台灣處戰爭火熱之間;台灣人若是當ROC+KMT體制和惡習下的(國)軍,自然有反抗的意義,若台灣人民能夠充份參予國家(ROT)的事務,自然會有許多台灣子弟會甘心情願參加台灣軍,成為台灣軍人,而簡單多數的公投和人民參加 司法審判的改革,或是DPP政府積極行乎正名、入聯、公投、制憲,台灣主權方可自保。
公投入聯,正名制憲。
面臨台灣軍中文化的泛中國化,台灣人當兵真為難?
觀看更多畫中有話作品 ~~~~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聖山紀念碑巡禮-為人民站在最前線的民主基柱-陳屋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16

(1896-1947)台北大龍峒(今大同區)人,台北市參議員、工運領袖。

陳屋從小天資聰敏,大龍峒公學校(今大龍國小)畢業後,就讀台北師範學校。經營咖啡、雜貨生意有成,且樂善好施。日治時期熱衷於勞工的階級運動,乃當時的工運領導者,曾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的外圍組織「台北店員會」,積極爭取勞工權益。戰後經營「榮芳泰行」商號,1945年底參加「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這個延續日治時期批判政府風格,並要求參政自治權的人民團體。

1946年3月高票當選台北市參議員,具有相當的自我期許與責任感,認為參議員要為民服務並監督政府,更重要的是「為民為國」,先有人民,才有國家的民權觀念。以落實民主政治與大眾福利為己任,鼓勵人民鞭策各民意代表,積極宣達民主觀念,亦熱心參與公益活動。他曾在審查預算時,揭發區公所戶政職員增收規費的不法弊端,撻伐惡政。同年8月發生「迎(むかえ)婦產科」醫療糾紛,陳屋與其他議員聯合保釋迎諧醫師,使求診者的軍人家屬懷恨在心。

228事件發生時,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治安委員,在動亂中善盡職責,公正處事,穩定民心,並前往軍法處調查過失殺人的私煙查緝員偵辦狀況,另外也主張陸海空幹部應由台籍人士擔任。他於3月9日之後的大屠殺中,蒙難。後被政府指控叛國、煽動暴動、內亂罪等罪名。

陳屋,深具與弱小同在的社會意識,面對不同政府執政,保有不畏權勢、仗義執言的作風,為人民站在最前線主持公義、捍衛民主人權的精神,是民意機關的典範標竿。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7498&Itemid=1

「山林血肉換來」 專家揭夏季高麗菜殘酷真相

2017/08/21 07:00:00

鄉民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菜販都會在介紹「高麗菜」時都會稱來自高山,其原因在於高山的高麗菜,吃起來也比較甘甜、清脆。不過你知道其實高麗菜是「冬季」蔬菜,在炎熱的夏天台灣可以吃到高冷的高麗菜,其實都是靠「山林的血肉換來的嗎?」
近日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就在臉書PO貼出多張照片,寫到「夏天,你(妳)吃的高冷蔬菜區高麗菜,就是這樣種出來的。陡峭、幾乎沒有水土保持,在地質脆弱的颱風豪雨山區」引發網友熱議。
 ID-1018433
▲高麗菜屬冬季蔬果,農人選擇在高山耕種,卻完全沒有做好水土保持。(圖/翻攝自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臉書)
對此,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表示,「大自然遲早會反撲的」、「高麗菜是冬季蔬菜,非產季就不該吃」、「夏天的高麗菜,用山林血肉換來的!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高麗菜是溫帶蔬菜,而台灣是(副)熱帶國家。請一起拒絕高山高麗菜!」
其實楊國禎理事長在去年就針對台灣蔬果撰文提問,「熱帶台灣哪來的溫帶農業?」更直呼這些蔬果都是「山林血肉換來的」。表示對於台灣過去百年的伐木與開墾,起先種植溫帶水果蘋果、梨子與水蜜桃,接著夏天高麗菜,幾乎將百年形成的保護層全面撕毀,還不願做好水土保持,更是加重土地負荷。呼籲政府與民眾廢棄高山農業發展,回歸土地、環境、生態保育的生活方式,由完全的溫帶轉向熱帶農業才是讓台灣寶島永續的基礎。


引用網址如下: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85208

「台灣被中國拿走,日韓都會被中控制」司徒文:台灣戰略地位很重要

石秀娟 2017-08-18 12:58

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今(18)日在論壇中談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他說,影響美、中關係的問題很多,兩國關係將走下坡,但這不見得對台有利,中國會加大對台施壓,因此,包括美國等其他國家,都必須加強對台灣的支持,如果台灣被中國取走,喪失主權,日、韓都會被中國控制。

「我對美中關係改善沒有很大的期待」

 
司徒文出席台灣智庫舉辦的「建構亞太新局下台美關係新架構」國際論壇,並發表論文,就美國總統川普的亞洲外交、安全政策,提出觀察。他說,中國從未遵守聯合國制裁北韓的決議,針對違反聯合國決議的中國企業,「我們必須給予更多的制裁」,而這樣做會激怒中國,除了北韓,中國數十年來違反保護智財權的規範、南海的衝突也會加劇,「我對於美中關係改善沒有很大的期待」。

然而,司徒文指出,他不認為,美中關係的惡化,對台灣一定是好事,因為「中國會盡其所能的對付台灣」,而這代表,美國和其他國家,必須加強對台灣的支持,不管是在外交上,或是透過軍售、或強化貿易關係的方式;當美國與中國、北韓的關係變差,美國等國家必須注意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特別是南韓、日本,如果中國控制台灣,而使得台灣失去其主權,「南韓及日本將被完全孤立」,「受到中國的控制(under the thumb of China)」。

「台灣必須努力加強防衛能力」

司徒文指出,如果台灣作為民主國家,是台灣人民的意願,美國和其他國家必須協助台灣維護其民主與生存,不只是南韓與日本,澳洲、新加坡、印度等其他國家都必須認知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讓台灣在這個區域扮演它的角色。
 
引用民報 :

「台灣不是中華台北」 林口民視大樓掛巨幅旗幟

2017/08/19 12:22:05

世大運今天(8月19日)傍晚就要開幕,但中華台北的名稱爭議始終沒停過,本土社團發起台灣正名行動,昨晚在世大運選手村隔壁的林口民視大樓懸掛巨幅布條,用英文字寫上「台灣不是中華台北、台灣就是台灣」,不只呼籲政府不要自我矮化,也希望讓外國選手都看到,為國家正名。



燈火通明的民視大樓外牆,在暗夜裡懸掛起巨幅布條,上頭斗大幾個英文字,強調台灣不是中華台北、台灣就是台灣,原來,這是由20幾個本土社團發起的台灣正名行動,要在世大運舉辦期間,為國家正名。
台灣正名行動小組發言人林春妙:「對內我們告訴我們自己的台灣人,我們有權利使用我們自己的名字,而不是使用中國台北Chinese Taipei,這個很不適當的名字,而且有矮化的意味,所以我們希望說,由我們民間帶頭,然後讓政府也可以理解到說,應該要發出這樣子的聲音。」
不只讓國人看到,由於巨幅布條懸掛的地點,緊鄰世大運選手村,外國選手每天進出,抬頭很難不看見,吸睛指數破表,台灣正名行動小組要讓世界認識台灣。
基進黨設計部主任高詩涵:「因為我們用英文來看,Chinese Taipei就中國的台北啊,你大概都知道英文是個國際語言,你直接翻這就是我們,目前遇到的現實,所以我們也製作了這個,LET TAIWAN BE TAIWAN,台灣是我們的主場的扇子,就是要有主場優勢,告訴全世界我們是台灣,來自台灣。」
台灣舉辦世大運,掀起「中華台北」與「台灣」的正名爭議,外媒也關切,美國紐約時報網路版日前就曾經以「名稱有何玄機?台灣將備受矚目」為題,進行報導,內文要讀者想像一下,假如美國舉辦大型國際活動時,條件之一是要自稱「英國華府」。這不只凸顯台灣自稱中華台北的荒謬,外國朋友確實也一頭霧水。
在世大運選手村對面的真耶穌基督教會教友,趁機進行國民外交,全民動起來,讓台灣就是台灣的訴求,被世界看見。
(民視新聞/蔡佩樺、蔡明政 台北報導)



【影片】請看網址如下:
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7819P02M1
 

(專訪)金鐘戲后自嘲「宅中極品」 恐婚仍天天盼良緣

2017/08/19 20:53

〔記者許世穎/專訪〕金鐘戲后高慧君在電影《紅衣小女孩2》飾演護女心切的母親,直說該角的「堅強」與「孤僻」和自己很像,平常不愛出門自嘲是「宅中極品」。單身近3年的她24日將滿45歲,雖恐婚仍天天期盼良緣,「天天期盼,可是天天懶惰,我都沒有出門,都不知道良緣怎麼來!」
電影《紅衣小女孩2》高慧君專訪。(記者趙世勳攝)高慧君說當初和導演程偉豪在聊《紅衣2》故事時就很想演出「美華」一角,「而且那天好像都我在講話,一開始沒收到通知,我還穿上紅衣拍照傳給他們!」她天生有靈感體質,但不排斥恐怖片,「台灣的靈氣重,不管拍哪部戲都會碰到,就算在家裡面也會有!」
不過現實中還沒當媽,要如何詮釋母親心情?高慧君說「我是貓咪的媽媽啊!而且從小兩個妹妹都我在帶的,把照顧動物跟妹妹的感覺帶入就好了」。她笑說拍戲跟童星合作,星媽們都很放心把小孩交給她,「我很兇,很嚴厲,但有時候殺青了他們還會抱著我哭,小朋友都知道誰真的對他們好的」。
電影《紅衣小女孩2》高慧君專訪。(記者趙世勳攝)相較於靈異戲,高慧君說最辛苦的是哭戲,「尤其是身為母親對於失去的哭泣,情緒都很重」,她當時家中兩隻小貓過世,父親又病危,正好透過演戲來釋放,坦言「一開始哭就停不住」,更說拍了這麼多戲,《紅衣2》是最難抽離的一次。《紅衣小女孩2》25日在台上映。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16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