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肌少症」較少被注意,因為肌少症流失的不只是肌肉量,還少了肌力和肌耐力。
南投縣營養師公會理事長廖美俞到鄉間調查老人家的飲食內容,發現多數蛋白質不足,尤其是吃素的老人蛋白質攝取量更是不夠。建議長輩1天要吃4份蛋白質,且平均分布在三餐,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來源,吃素老人則建議從蛋、豆腐、豆乾、黑豆、黃豆等食物補充。
肉魚蛋好來源 三餐平均吃
廖美俞說,隨著年紀增長,各項器官生理功能逐漸下降,肌肉質量減少且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衰退,就是「肌少症」,老人是「肌少症」高危險族群,但卻常被忽略。要預防肌少症要靠運動和營養,尤其蛋白質的攝取。老人家每天攝取的蛋白質數量,可用體重1公斤1.2公克來計算,每餐約25到30公克,但若嫌計算麻煩,建議1天攝取4份蛋白質,且要平均分配在三餐。肉魚類的1份,大約是成年女性伸出食指、中指加無名指的寬度和長度,蛋則是1個算1份、豆腐或大豆乾1塊。
廖美俞說,南投縣鄉下的老人家常麵線拌苦茶油、稀飯配醬菜就當一餐,明顯缺蛋白質,若能加1個蛋再加1盤蔬菜就有蛋白質和纖維質。
素食者 從蛋和豆腐黑豆補充
吃素的老人家蛋白質無法從肉魚類攝取,建議能吃蛋、豆腐、豆乾、黑豆、黃豆來取得,很多人不知黑豆有蛋白質。端午節將至,廖美俞建議吃素老人不妨吃黑豆粽,每個粽子裡可以放黑豆20公克、豆乾20公克,加上南瓜子、花生、腰果各10公克,混入五穀和糯米各15公克,就相當於提供3份蛋白質和2.5份主食,另外還有鈣質、纖維質和油脂類,吃半個就夠一餐的營養。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20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