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四月八日至十四日到北京出差,在旅館中幾乎每晚都可以看到一些台灣名嘴,在向北京的觀眾,講解此次反服貿學運的起因。
其中一位學國際關係的名嘴,「很用心」的解釋此次學運完全由民進黨策動。他的主要邏輯有二:
一、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在台灣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和聲望,民進黨為打擊他的威望,策動了這次學運。
二、服貿對台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有了服貿台灣經濟就會好起來,民進黨怕台灣經濟搞好了,二○一六年就無法拿回政權,所以發動這次學運。
儘管台灣的一些名嘴如此扭曲的詮釋台灣學運,但這次中國國台辦總算頭腦清楚。張志軍,四月十日在博鰲受訪時表示:「學運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需要了解台灣所有情況,尤其基層民眾和中小企業的想法。」甚至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也希望能直接和台灣學生對話。」最後,張志軍坦言:「兩岸關係發展大背景下,受益面不均衡,更多是大企業受益,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受益不明顯。」
集體迷思與相互取暖!
這次國台辦突然醒悟,顯示他們平日並非沒有資訊,而是在解讀資訊時,採取了「證實不證偽」的方式來取悅上級。再加上一黨專政的體制所造成的「集體迷思」。所謂「證實不證偽」,是指主觀上先做一個能取悅上級的假設,而後再選取那些能符合、印證這個假設的資料來「證實」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採取「證偽但不證實」的邏輯,來分析資訊。也就是蒐集資料想盡辦法來推翻假設,只有在無法推翻這個假設時才接受它。
在政治上「證實不證偽」的邏輯,常造成自己人「互相取暖」、「自我感覺良好」;或將批評的聲音視為「毒草」,稱讚及奉承的話當作「鮮花」。而「證偽但不證實」,則是敢於聽取批評、難聽的話,並勇於和反對者或反對黨溝通。
台灣自從九○年代開始解除報禁、黨禁,並進行國會改選後,照理講決策者可以最少成本取得豐富的資訊,所以不應該發生上述一黨專政下的集體迷思。記得和一位曾廁身中南海決策圈的朋友,談論兩岸決策模式。他說:「你們決策的品質應該要高一些,因為決策所需的資訊相當豐富,而且取得資訊的成本相當低廉。我們必須靠大量調研,成本高又費時。」
但二○○八年以來,馬政府關閉了心靈,採取「證實不證偽」的態度,來面對媒體、國會、學界、NGO、產業界的受害者、各個政策下的利害關係人…等各界的批判聲音。
再加上馬總統一方面以總統身分指揮行政部門,另一方面以國民黨主席,利用立委提名權來控制國會。其實此一做法非始自馬總統,但二○○八年以來國民黨掌握了優勢的國會席次,使得制度上的「集體迷思」變得十分嚴重。這也正是此次學運,將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來討論台灣現在憲政危機,列為主要訴求之一的原因。
沒有產業哪來的貿易?
以經濟政策為例,事實上正是「證實不證偽」的態度以及「集體迷思」,使得六年來的台灣經濟,在「國貿派」思維的主導下,經濟策略只側重區域經濟整合一途;或更確切的說,是只重視兩岸經濟整合,而完全忽略了如何促進產業競爭力這一塊。但沒有產業哪來的貿易?
更具體的說,短期內如何運用靈活的匯率、利率;中期如何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投資和消費環境;長期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變遷、產業的需求,預先規劃教育、科研、社福、財稅…等政策,來增進產業競爭力,六年來是一片空白。
而馬政府故意模糊焦點,將學生主張的「公民憲政會議」,改成牛頭不對馬嘴的「經貿國是會議」,並將主題鎖定為:一、台灣如何面對國際間區域經貿整合的趨勢。二、台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的具體做法與挑戰。三、兩岸政策與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關係。這是只有貿易沒有產業!更加證明了馬政府「證實不證偽」的態度,以及「集體迷思」的問題有多嚴重!
出處: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7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