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徐右祐整理編輯】現代人工作忙碌,為了節省時間,就連吃飯也大口大口的塞進嘴巴,等到吃完後才發現肚子過飽,常常吃一餐就飽到下一餐。不用藥的日本藥師宇多川久美子指出,
吃進食物後,訊號傳到飽食中樞的時間至少需要15分鐘,所以吃太快時很容易吃得太多,讓身體負荷過大。
堅持八分飽的飲食習慣不只讓腸胃更舒服,而且在吃下一餐之前就會有飢餓感,飯也會變得更好吃,加上人體在空腹狀態時會啟動Sirtuin基因,可以讓身體更年輕。
適當的調整飲食帶來的好處多多,《不依賴藥物的27個健康提案》介紹了三個調整飲食不得不知道的觀念,一起來看看吧!
提醒自己吃八分飽,但偶爾放縱無妨
日本有「吃八分飽就不需要醫生」的諺語,英文也有「晚餐少量讓壽命更長」的說法,可見「八分飽對身體好」應該是古今共通的觀念。但是,八分飽真的對身體好嗎?
根據日本東海大學教授橋本一男發表的一項研究,其將老鼠分為兩組,一組進行食量限制,一組則無。比較後發現,沒有食量限制的老鼠平均壽命為74週,食量限制80%的老鼠平均壽命長達122週。美國以猴子進行的實驗也顯示,有進行飲食限制的那一組猴子,體脂肪、血壓、血糖值等均獲得改善。
除了動物實驗外,人適度節食能變健康也獲得了證實。美國曾經進行一個名為「生物圈二號」的實驗,本是為了瞭解人類移民宇宙後,能不能存活於封閉的人工環境中。但結果因為植物生長沒有預期的好,家畜也陸續死亡,8個人被迫減少食量到預定的25%,實驗也只進行了兩年就失敗告終。而這個實驗雖然失敗,卻有個意外的收穫。當時8位減食的人體重都下降,且血糖值、膽固醇和血壓等,與生活習慣相關的不良數值幾乎都減少了。
由此可知,某種程度上的飲食限制對健康絕對有益。且有相關研究發現了「Sirtuin」基因,這個基因是動物為了抵抗飢餓而衍生出來的對策,據說能活化粒線體、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減少活性氧對身體的傷害,還能預防、改善免疫力降低和動脈硬化等症狀,甚至被視為有提高基因損傷修復力的功能,所以被稱為「返老回春」基因,是在醫療界和美容界很受矚目的物質。
但也說法指出現代人很少感到飢餓,因此我們體內的Sirtuin基因幾乎都在休眠狀態。所以我們需要製造空腹狀態,使身體啟動Sirtuin基因。所以每當肚子發出「咕嚕~」的聲音時,不妨忍耐一下,Sirtuin基因正要開始運作了呢!
適度的節食雖然能讓身體更健康,但對節食有壓力就不好了。所以有時候吃到飽也沒什麼關係,不需要因此覺得虧欠身體,告訴自己:「平常那麼努力,就當作給自己的獎勵吧!」抱持正面的心情才能讓節食計畫更長久。
邊吃飯邊照鏡子
你有看過自己吃東西時的樣子嗎?應該很多人都沒注意過自己平常的用餐方式吧。雖然有點奇怪,但把鏡子放在餐桌上用餐試試看,或是錄影下來也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狼吞虎嚥、駝背,或是表情看起來覺得食物很難吃,這些習慣都對身體很不好。
人會產生飽足感,不只是因為食物進入胃而讓胃膨脹的關係。用餐時攝取的食物被消化、分解,讓血糖增加,就會傳送訊號到腦部下視丘的飽食中樞,讓人體知道「我吃飽了」。而吃進食物後,訊號傳到飽食中樞的時間至少需要15分鐘。所以吃的太急,訊號傳到飽食中樞之前的時間間隔中,怎麼吃都吃不飽,一不小心就會吃得太多。
因此,首先檢查自己一口吃多少量、多久吃一口。一口的量跟速度都減半,就可以大幅減少一次用餐的食量。
再來,檢查一口嚼了幾下。有些人將食物放進嘴巴後,只嚼了4、5下就吞下去,這不只可減慢吃飯速度,也能讓唾液中的澱粉酶幫助消化,就算吃同樣的量也比較不容易胖。
此外,也要注意自己用餐的表情。臭著一張臉吃飯,好吃的東西也變得不好吃了。人笑了就可以分泌被稱為「幸福荷爾蒙」的血清素,能消除不安和煩躁,帶來幸福感和安全感。這樣一來,只要開心的吃飯,就可以讓料理更好吃吧!
當然,不需要每次進食都照鏡子,一個月檢查一次自己用餐的樣子就可以了,並在平常的時候提醒自己,就能擁有好看又健康的進食方式了。
半年斷食一次,內臟休息走更久
最近「斷食」這個詞常出現,但這邊指的斷食並非飢餓30那種什麼都不吃的禁食,而是不食用固體食物,讓胃腸等內臟休息,藉此讓體內機能復原。
建議可以每半年進行一次三天的斷食,不只有減肥的功效,也能重新檢視自己飲食的方式。斷食期間,可以喝水、不含纖維質的發酵果汁和少量的鹽,藉此讓內臟器官休息。
如此一來,吃過量而來不及處理的老廢物質就可以被排泄出去,增進自然治癒力,同時讓消化機能休息也有以下的效果:
排毒效果──去除老廢物質,減少脂肪,能預防、改善代謝症候群。
提高免疫力──活化白血球,抑制壞細胞繁殖,就能增強免疫力。
放鬆效果──腦內會展生α波,讓腦部放鬆。
但是只斷食一次並不會明顯變瘦或讓不理想的數值消失,主要目的還是讓內臟器官休息,並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資料來源:《不依賴藥物的27個健康提案》
作者:宇多川久美子
出版:原水文化
【照片】引用網址如下:
http://www.msn.com/zh-tw/foodanddrink/foodnews/%e5%8d%8a%e5%b9%b4%e4%b8%80%e6%ac%a1%ef%bc%81%e5%8f%aa%e8%a6%813%e5%a4%a9%e4%b8%8d%e5%90%83%e9%80%99%e9%a1%9e%e9%a3%9f%e7%89%a9%ef%bc%8c%e5%b0%b1%e8%83%bd%e5%95%9f%e5%8b%95%e5%9b%9e%e6%98%a5%e5%9f%ba%e5%9b%a0/ar-BBhLWyM?ocid=HPCDHP#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