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化學成分、食品添加物,有可能增加癌病產生,可多吃解毒食材來化解,像食物中的綠豆、紅豆、白木耳、黑木耳、番茄、西瓜、奇異果,以及中藥的人參、甘草、紅棗、菊花、黃芩、黃連、梔子等。陳潮宗也特別強調,坊間有很多所謂的排毒餐,吃了會讓人長痘痘、皮膚發炎,卻宣稱是在排毒,純粹是無稽之談,這可能是中毒的副作用,一定要當心。
在預防方面,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表示,「消費者要學習的是多關心店家的食品來源,並且運用挑選食材的技巧,千萬不要太集中吃某些特定食物,可分散飲食的風險,避免毒物累積。」
尤其吃豬肉料理時,可多留意五花肉,如果五花肉的肥油非常薄又非常少,瘦肉比例過高時,代表有可能是餵了瘦肉精(即乙型受體素)的豬。選擇牛肉時,建議可吃台灣本土產的牛肉。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說,「我目前已經實際抽驗過20多批的台灣牛,目前還沒有驗到含瘦肉精的樣品,台灣牛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動物內臟易藏毒,少碰為妙
此外,動物的肝、腎是毒藥物代謝排除途徑,可能殘留較高的藥物量,尤其瘦肉精容易積蓄在肺臟。而毒藥物、重金屬易累積在動物的油脂、骨骼中,因此,建議少吃動物的內臟、皮、脂肪、骨頭湯。
而中醫認為,當體內毒素累積到相當程度,肝功能跟腎功能會出現異常,出現皮膚病,像過敏、長痘痘、瘡癤,易口臭、便秘等。
那麼,該怎麼有效排除已經吃進體內的毒素,專家們有4大建議:
1. 增加纖維攝取量,促進新陳代謝
營養師余璧如建議,每天可吃8到10份不同的當令蔬果、菇蕈類,約每餐2碗左右的青菜量,當水溶性纖維攝取量多,也可增加糞便體積,加速排出有毒物質。
江守山表示,「我自己是天天8蔬果的實踐者。身體健康的人,每餐若可吃到2碗蔬果量,一定可每天排便1到2次。台灣人飲食中纖維攝食量過少,可能也是大腸癌患者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另外,主食吃全穀類也可幫助排便順暢。像五穀飯、糙米飯、雜糧麵包、燕麥不但比精緻的白吐司、白米飯更營養,同樣可以增加水溶性纖維的攝取。王進崑建議,全豆類(非指素雞、豆皮這類豆類加工品)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營養成分不輸肉類,又不須額外添加防腐劑就可保存,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若自己下廚,可將黃豆跟米以1比3的比例煮成營養的黃豆飯。
2. 適量喝水
隨時補充適當水分(而不是一次猛灌500c.c.),就可讓身體產生足夠的尿液,將毒藥物排出。就像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質,大多由腎臟排出,多補充水分可加速毒素排除,減少對腎臟及膀胱的傷害。而在水分攝取上,須視個人排尿量及健康狀況而定,健康成人建議每日攝取量可喝到2,000c.c.左右。
若是有腎臟或心臟問題的患者,則要視身體情況調整飲水量,當小便量少,又過度攝取的話,反而會因水分負荷過多,反而有害健康。
3. 流汗運動
王進崑認為,經常運動,即使是最簡單的快走,只要能走到會流汗的程度,同樣可藉由汗液,排除少部分體內的毒藥物。
而規律的運動,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率、提升體能,刺激腸胃正常蠕動,讓排便更順暢。
4. 香菜及藍綠藻助排毒
即便有許多排毒餐,宣稱有排毒效果,但江守山表示,「目前醫學文獻上,只有藍綠藻跟香菜,被證實有助重金屬的排除。」蛋白質很高的藍綠藻,主要能排除鎘跟銻等重金屬;香菜則可排除鉛跟鎘等重金屬,但攝取的分量要夠。以香菜為例,建議可以把香菜拿來炒蛋,或者做成香菜水餃,才有可能攝取到比較足夠的量。
引用網址如下:
http://www.msn.com/zh-tw/health/nutrition/%e4%b8%ad%e8%a5%bf%e5%90%8d%e9%86%ab%e7%9a%84%e8%a7%a3%e6%af%92%e8%89%af%e6%96%b9/ar-BBhTCvF?ocid=HPCDHP#page=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