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不會忘記!大埔不會忘記!」昨晚兩百多位民眾齊聚苗栗大埔公義路與仁愛路口,在被拆除的張藥房前齊聲高呼口號。

一年過去 原屋仍未蓋回來

去年的七月十八日,苗栗縣長劉政鴻趁著居民北上陳情的「天賜良機」,強行拆除大埔四戶民宅。拆除只花數小時,但後座力無窮,引爆高漲民怨,總統跟行政院長到哪,抗議就跟到哪,八一五突襲行政院砸油漆、八一六苗栗縣府前抗議晚會、八一八佔領內政部。
「拆政府」的怒,因為行政院長吳敦義出爾反爾違背承諾。行政院在二○一○年八月十七日發佈公文,白紙黑字寫下「原屋保留」,但大埔四戶仍被苗栗縣府強行拆除。
大埔的悲,源於苗栗縣長劉政鴻的「霸道治縣」。苗栗縣府無視自救會提出撤銷徵收的行政訴訟當時仍在進行中,逕自下令六百名警力掩護怪手強拆民宅。
今年一月三日,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做出更一審判決,內政部徵收不合法、苗栗縣府拆民宅違法,大埔四戶勝訴。
司法還大埔四戶公道,但事件沒落幕,拆遷還沒賠、原屋未重建、劉政鴻不道歉。更重要的是,不當徵收造成朱馮敏阿嬤、大埔張藥房老闆張森文兩位居民相繼過世,兩條人命再也喚不回。

金權政治 「四大惡人」 繪牆面

10306314_915805075101930_7183869147687428395_n
牆面彩繪「四大惡人」(攝影/楊鎮宇)
昨天,大埔四戶民宅被苗栗縣府強拆屆滿一年。捍衛苗栗青年聯盟在昨晚舉辦《公義,不會忘記》大埔強拆週年紀念晚會。
捍苗青成員陳冠宇說:「劉政鴻再六個月就下台,他必須檢視自己做過的事,大埔的被拆遷戶至今尚未重建,我們一定會繼續施壓。」
張藥房殘存的牆面上,前兩天由藝術家劉宗榮彩繪四大惡人圖像。陳冠宇說「這就是台灣金權政治的具體呈現」。
昨天晚會,在這面彩繪牆前,藝文界人士紛紛發聲。客家歌手黃連煜直言:「房子是有感情、生命的,我不認同政府強拆的行為。」農村武裝青年的阿達則說,他每次經過公義路口,都很怕看到這面牆,這讓他想到台灣的資本主義發展,「逐漸失去謝天謝地的農村傳統,只剩下感謝錢。」
張藥房僅存的牆面,除了被強拆後的悲與憤,這一年來還有著許多堆疊的情感。今年一月,舞者蕭紫菡和她的伙伴在張藥房原址跳舞,昨晚這段舞蹈影像《拾愛》同樣在這面牆前首映。
蕭紫菡說,當初她在電視上看到秀春姊在一片廢墟中撿拾結婚照的畫面,當下她就搭車來到大埔,並且想在這邊跳舞,「土地不只是買賣,土地是有感情的,我們只是一群愛跳舞的人,用我們的方式支持大埔。」
10536912_915808481768256_3685282092135160517_n1470234_915805995101838_7690575640377707957_n
(左)農村武裝青年(右)客家歌手黃連煜參與大埔晚會(攝影/楊鎮宇)
10418505_915808255101612_9028825944698653710_n
【蕭紫菡舞蹈劇場–土地計劃】的舞蹈影像《拾愛》首映,選在張藥房原址前 拍攝/楊鎮宇

不公不義 把台灣還給公民

10547539_915806405101797_7245457453719572508_n
詹順貴律師說,大埔四戶要把土地要回來、把房子蓋回來。 拍攝/楊鎮宇
昨天晚會現場有兩百多人,聚集在公義路與仁愛路交會的張藥房原址,以行動支持大埔居民。來自台北的民眾林郁聰說:「我來到不公不義不仁不愛的路口,參加反抗者集會。強拆太過分,你是土匪就算了,但是你是掛著官府招牌的土匪,更可惡。」大埔附近的居民陳立東則說:「我今天一定要站出來,因為誰知道哪一天會不會輪到我們家被徵收呢?」
東吳法律系的學生劉珞亦則說,他在學習法律的過程中,時常思考「法律的生命不在邏輯,而在於經驗」這句話的意涵,而他目前的理解是,法律不只是在教室裡頭學習,更需要到現場來感受,不讓法律成為壓迫弱勢者的工具。
至於如何用法律協助弱勢者,長期協助大埔自救會的律師詹順貴有豐富的經驗。他昨晚也到晚會現場,說明大埔案的訴訟狀況,他認為「希望,是要靠大家去爭取才會有的」。四年前他與大埔自救會接觸時,認為要撤銷區段徵收有一定的難度,去年他五十歲時的生日願望是,把被拆戶蓋回來。
如今,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內政部區段徵收不符合法規要求,但原屋尚未重建。
詹順貴說,台中高等行政法院雖撤銷徵收,卻以張藥房的土地已劃設斑馬線的「交通安全」為由,認為發回土地將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將上訴最高行政法院,要把土地要回來、把房子蓋回來。」
此外,大埔四戶被拆除時,包括衣服、金飾、相片等家庭物品都被任意傾倒在廢墟。詹順貴說,他們針對拆除公司跟苗栗縣府提出毀損告訴,「但苗栗地檢署一直拖延處理此案,對於這種姑息作法,若再沒有進度,我們將要求苗栗地檢署檢察長下台!」
前陣子大埔農民把田種回來,歡喜收割。詹順貴說,今年大埔復耕的土壤不夠肥沃,稻榖品質不若以往,需要翻土培養地力,「但我們要翻動的不只是土壤,更要翻動金權結構、裙帶資本主義,把台灣還給公民,不達目的勢不罷休。」
10475453_915807595101678_1270982110483738272_n
參與大埔晚會人群,坐在原大埔張家前(攝影/楊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