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影片】面對瞋恚




【影片】網址如下:

【影片】面對逆境


【影片】網址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bQOTwKvZw

【影片】自私是什麼




【影片】網址如下:


【災後半年】慈善有界線 ---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20100225



莫拉克風災已半年,重建爭議卻未隨災民入住永久屋而平息,進一步演變為「慈善團體成主導、政府失責罵不到」的弔詭狀態。風災重建,政府與握有龐大資源的慈善團體互利,遭殃的還是風災中的原住民。


2月11日,總統馬英九參加大愛村落成典禮。馬英九手戴白手套,與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碧玉緩緩走入教堂,將證嚴法師的訓誡「十在心路」,置於十字架底下。


而大愛村主要幹道大愛路上則擺置許多風災崩落的大石;上頭分別刻有風災發生時的景像描述及災民感恩慈濟的話語。如「一早就看見浮屍在大馬路」、「大家一起看大愛電視,叫一家人感恩」、「我願我微薄財產能賣掉一半捐大愛台」等字句。


原民文化盡失

「慈濟有必要對『大愛石』、『十在心路』等與其組織相關的圖騰、象徵清楚說明!」對於慈濟在大愛村置入許多圖騰、語言與象徵,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丘延亮表示,他從未想過在21世紀還能看到如此活生生又露骨的殖民表現:「對熟知宗教的我來說,真的被考倒!」


大愛村在興建之初,不少災民與民間團體即擔憂,從慈濟強硬興建一致性的房屋,及過去在他處的重建經驗來看,都可能「破壞原民文化及宗教信仰」,因此慈濟由發言人何日生前往中研院民族所,對文化留存與建築形式等做法請益專家。


當時中研院民族所播放建築師謝英俊在屏東瑪家農場平台興建的中繼屋立柱儀式給何日生看,並強調:「這是原民對於空間的必要過程。」擔憂宗教與異文化的衝突,丘 延亮也特別叮嚀何日生,應遵守金剛經強調的「行布施,不住相」。但從大愛村動工、興建乃至整體設計,甚至將原民文化弱化為觀光產業,不但悖離專家建議,也 未尊重在地居民。


儘管慈濟聲稱「這都是災民自發且同意的」,但丘延亮認為,因有災民表示「不知道此事、石頭刻的字很不妥」,慈濟有責任告訴社會大眾「慈濟指的『災民』是誰」;且慈濟營建處顧問陳瑞源也已坦承主導權在慈濟。


信仰被迫改變

丘延亮表示,重建過程政府失職,加上台灣人素來對宗教寬容,才使慈濟能以「善」之名,行錯誤暴力之事。他擔憂若情況惡化,慈濟和政府將讓人民完全失望。


慈濟不斷宣稱「蓋教堂就是尊重原民信仰與文化」,但丘延亮說明,教堂落成需「把教堂獻給上帝」,此儀式需要神職人員執行。但2月10日災民入住時,卻是由 證嚴透過Live連線勸誡居民「不要抽菸、不要喝酒、不要吃檳榔」;大愛村落成日,則是政府要員與慈濟人在十字架下放上「十在心路」,教堂沒有聖化。



「這對信仰者就不是教堂。」丘延亮表示,這是至今教會對此事都沒有正面回應的原因。「從安息日的角度解讀,會認為這教堂是魔鬼的而不理會。」而遭殃的就是災民。


「災民多半是教徒,但入住大愛村後,對慈濟的要求多半難以拒絕。」災民坦承。「慈濟叫我們這樣做,如唱歌時手勢要跟她們一樣,我們也就這樣做,久了就習慣了。」


丘延亮表示,災民與慈濟因著永久屋贈予而有權力關係:「當10個藍衣人面帶微笑看著你,請求你一些事,有可能說不嗎?」丘延亮表示,集體力量下,個別災民「要說不相當困難」。不能說不、與原信仰不同,加上教會無法介入,「這對信仰者來說很難堪」。


雖教會過去到原民地區傳教也受批評,但丘延亮表示,教會傳教僅傳教士,就算有「麵粉傳教」等事,也未強迫居民放棄原民信仰;但慈濟的行為建立在「災民一無所有」的前提下,又改變原多重信仰的性質與空間,「恐怕產生真正的改變宗教信仰事件」

政府為宗教背書

2月11日大愛村落成,總統馬英九戴著白手套將證嚴訓誡置於教堂,丘延亮痛批,不論馬英九有無意識,已是「一國元首變成宗派的白手套」,並且褻瀆信仰。丘延亮強調,設若發生問題,「要負很大的責任」;更別說現在恐怕已違反政教分離原則


十在心路雖類似靜思語,但慈濟另有「新十誡」,其中一條更要求慈濟人不得參與任何政治或遊行活動。丘延亮擔憂,若改宗逐漸發酵,是否箝制人民權利?


重建事宜BOT,不只是文化、宗教的問題。風災中重創的民族國小本由教育部與台達電基金會簽約認養重建,但台達電基金會表示,慈濟規劃在大愛村蓋大愛小學。雖曾與慈濟協調,「但慈濟很堅持要在大愛村蓋學校,不管台達電蓋不蓋」。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此事仍在與高雄縣府及慈濟協調。但高雄縣教育處長李黛華對此三緘其口、慈濟基金會秘書處則強調「是災民要我們蓋小學的」但南沙魯村民阿麗表示,災民只是「希望民族國小重建,不是要蓋大愛小學」。


楊昌裕坦言,因慈濟未清楚說明「是只要蓋硬體還是內部也一起接手」,若是興建「大愛小學」,就是私立小學,屆時除產生民族國小與大愛小學在少子化情況下互相排擠的問題,也包括「國有地能否無償做為私校用地、供私人營利」等問題,還要進一步了解。

善的界線在哪裡?一般而言,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NGO、NPO)可協助推進公共事務。但丘延亮說明,一般定義的第三部門不能包括政黨、宗教團體,必須是自由組織結社的公益組織。但台灣對NGO、NPO認定過於寬鬆,以慈濟為例,根本難以區分是「宗教團體」還是「慈善團體」。


丘延亮以美國為例,即便是宗教團體投入公共行政事務,「也只能做業務,不能做宣示(教)」;中華民國全國律師公會律師詹順貴也質疑,若慈濟是慈善團體,「善行不該有任何對價,慈濟無權要住永久屋的災民簽約放棄回山上的權利」。


由於重建條例第2條明指政府可委託法人或團體辦理重建事項,政府和慈濟已「在同條船上」。從要求居民住進仍像工地的大愛屋、不提供原鄉重建資源、要求災民 感謝慈濟、及至文化宗教侵害及大愛小學疑雲,丘延亮認為政府與慈濟應面對問題並清楚解釋,勿淪為「國家力量替宗派利益背書」。(待續)

 引用網址 /
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0/02/blog-post_8012.html

五分鐘弄懂內湖慈濟案

1. 懶人包:五分鐘弄懂內 湖慈濟案 製作者 :Wen Ben 1
  • 2. 慈濟想做什?• 佛教團體慈濟在內湖大湖公園旁買了一塊 地 ( 簡稱慈濟基地 ) ,想要蓋國際志工大 樓 ( 園區 ) 、推展志業。此舉本是好事,過 程卻遭到許多當地居民的強力反彈,目前 兩方仍各執一詞,持續僵持中!• 問題來了:為什麼居民要反對?蓋大樓 對當地居民有什麼可能的不良影響? 2
  • 3. 居民為何反對慈濟蓋大樓?原來,當地屬於地質敏感地帶,過去常淹水,溫妮和納莉兩次颱風大淹水,都造成當地居民家破人亡 ( 照片為當地大湖山莊街 ) 。痛苦的回憶,讓居民對水患特別恐懼,同時也特別重視當地水土保持。但居民為何會將慈濟蓋大樓與淹水兩事連結在一起呢? 3
  • 4. 此處是水土保護區:土地問題原來,這裡是台北市政府劃設的保護區,是環境 ( 包括地質及水系 ) 敏感地帶,有土地的問題和水系的問題!土地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慈濟基地 ( 包括北基地與南基地 ) 被潛在順向坡環繞,所以開發園區蓋大樓,很可能干擾到山坡坡腳,造成坡地崩塌及影響水土保持。 4
  • 5. 此處是水土保護區:水系問題內湖基地屬於谷地集水區,上方有兩條溪流。此處地形如同漏斗一般,按照水往低處流的天性,平時兩條水系雖屬不同,但豪雨成災時洪水將同往漏斗口的大湖傾瀉。因此若此處若蓋園區大樓,水流可能受阻,反向兩旁及上游氾濫,於是旁邊的民宅街道,以及慈濟基地,都有可能再次面臨被大水淹沒的窘境。面臨水土保護區,慈濟打算如何開發呢? 5
  • 6. 慈濟的規劃:環保志工大樓 + 社福園區依照慈濟目前規劃,除了原訂搭建的國際環保志工大樓外,近期亦規劃「生態教育園區」、「環保教育中心」、「社會福利中心」、「緊急救難中心」等使用。提升台北市及內湖地區之社會福利、慈善服務、環保教育、急難救助等功能。可見慈濟本意為善。 6
  • 7. 保護區?解編呀!• 但慈濟要在保護區蓋大樓 ( 園區 ) ,首先需 面臨將保護區解編的問題,因為按照規定 ,保護區內不能蓋如此大量體的建築與開 發面積,所以勢必要解編保護區才行;反 之若不解編保護區,慈濟雖仍可蓋小量體 的社會福利建築於此,然慈濟目前無此打 算。• 解編保護區,正是此案最大的爭議!• 爭議為何?請繼續往下看: 7
  • 8. 此案爭議:保護區解編 ( 慈濟論述 )• 法律層面:依台北市政府土地使用分區附 條件允許使用核准標準,保護區可作為 「社會福利設施」之使用;且慈濟事業是 公益經濟,是「善經濟」• 基地現狀:內湖基地在慈濟購入前已遭破 壞,慈濟計劃將現有柏油路挖除,設置樹 林,草地及生態湖等,對內湖排水與生態 教育有很大貢獻 ( 故應解編保護區 ) 。 8
  • 9. 此案爭議:保護區解編 ( 反對方論述一 )• 法律層面:按照都市計畫法第 27 條第 1 項 第 3 款,為適應國防或經濟發展之需要,非 迅行變更無法適應者。反對人士認為社會福 利屬非營利事業,與重大國防或經濟發展無 關,因此解編並不符合規定。• 應做環評:基地山坡地面積超過 1 公頃,應作環評 。 9
  • 10. 此案爭議:保護區解編 ( 反對方論述二 )• 基地現狀: 1. 慈濟雖規劃 2820 立方米治洪池, 但這塊地本身的治洪量至少有 30000 立方米以上 ,因此規畫根本不足; 2. 雖此地已遭非法填土, 鋪設柏油路,但溝谷地形,自然集水區等地理條件 未改變,且目前的柏油路及鐵皮屋都是違法建築, 本來就應該拆除,慈濟應善盡地主之社會責任。• 後續影響:如果社會福利可解釋為與國防及經濟 發展有關,往後任何建商、基金會都可援用此 例,任意解編保護區!! ( 將影響全台灣所有 保護區的未來 ) 10
  • 11. 爭議與現狀如上述,慈濟案的爭議有: 1. 兩造糾纏不清的法律問題。 2. 對基地水土保持所需的蓄洪量及基地現狀 處置認知不同。 3. 如果此案有經過嚴格的環評程序,經過充 分的專業評估,可能較能夠讓反對方信服。 4. 解編保護區,有可能造成惡例,影響全台 灣保護區的未來,到時候保護區都不保護區 了!那麼慈濟案目前最新發展到哪裡呢? 11
  • 12. 目前最新發展除了前述爭議外,目前慈濟與反對方亦有如下行動:2013/1/9 反對方刊登 30 輛公車廣告,並召開記者會:要求慈濟不要做違 法的事,請上人放過保護區。2013/1/16 公車廣告刊登未滿一周即遭受壓力而撤下,對此慈濟發言人表 示看報紙後才知此事。2013/1/23 反對方到台北市政府陳請慈濟園區之鐵皮屋等建物是違建,建 管處承認確屬違建。 ( 反方認為慈濟確實違法 )2013/1/26 居民將在下午 1:30 分於內湖大湖國小召開說明會,邀請所有關 心的民眾、都委會、都發局、慈濟基金會 ... 到場共同參與討論 ,達成雙向、有效的溝通。 12
  • 13. 小結1 慈濟是個作好事、說好話的宗教團體,可以有很大的 能量幫助社會,我們都期待看到慈濟持續為社會付出 、貢獻。但大家應該也都同意,慈濟不只應該「做好 事」,更應該「作對事」,最棒的情況是「在對的地 方做好事」,這樣大家一定都贊成。若不顧一切變更 保護區蓋園區,居民可能每次颱風來都陷於對淹水的 恐懼與焦慮之中,倘若一旦淹水,慈濟可能也難辭其 咎,因此是否一定要在這塊保護區蓋園區,希望慈濟 能夠再詳加考慮。2 慈濟案仍在發展中,它是一個值得你我一起關心、參 與的案子。它很有可能影響台灣環境的未來,我們不 應該默默看著台灣失去一個個的保護區,因為我們現 在不保護山林,未來山林就不保護我們。 13
  • 14. 我們可以做甚麼1. 可以親臨 1/26( 六 ) 下午 1:30 大湖國小的說明會 ,我們的關注與參與,就是社會整體的福氣。2. 可以幫忙轉載分享這篇文章,讓跟多人瞭解關心 這個案子,相信愈多人監督,慈濟案會往好的方 向發展。3. 有大家的幫助,台灣環境將會更好 14
  • 15. 大事記位置:慈濟基地的位置位於捷運大湖公園站旁、成功路五段上歷史:預計要興建 10 層樓高的志工大樓1969 年內湖基地劃入 ”台北市政府保護區”1996 年慈濟以 13 億元購地1997 年慈濟規劃建設大量體的兒童醫院,遭都發局駁回變更申請1998 年大湖里民公投反對慈濟設醫院,並贊成基地闢為水保公園2004 年慈濟改以規劃設置國際志工 大樓,進入都市計畫審查程序2005 年迄今專案小組審查七次,並召開三次討論會 ,因未做充分居民溝通遭擱置2012 年慈濟請前交通部長蔡堆任召集人,於內湖園區主辦公開說明會 ( 持續中 ) ;居民亦訂於 2013/1/26( 六 ) 於大湖國小召開說明會 15
  •  
     
     引用網址 /

    養生食譜~電鍋蒸豬油,比油炸更加健康又安心,自製豬油一點兒也不費事唷!



    餿油風暴席捲全台,阿醜自從第一次油品事件,害阿醜坐月子時吃到劣質麻油後,再也不買市售的油品!自製豬油如何做得健康又令人安心?用大同電鍋水蒸方式,不會有油溫過高變質或是油耗味道產生,讓人吃得更加放心!
    豬油少量食用,其實並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重點是,自己做的油品衛生和品質能掌握得到,再也不怕劣質廠商來傷害我們的健康!
    先聲明一下,阿醜不是鼓勵吃豬油,只是和大家分享豬油可不用炸的,改用蒸的,覺得豬油不健康的朋友,可以不要吃豬油哦~阿醜只是純粹跟大家分享做法而已。
    <電鍋蒸豬油>材料:
    肥豬油適量

    阿醜建議,肥豬油要切得越小塊越好,或是請豬販用絞肉機直接絞碎,可以幫助豬油在蒸煮時更快出油!
    千萬不要像阿醜一樣,天真的用攪拌棒攪,不僅沒成功絞碎,反而把攪拌棒燒壞了啦!!阿醜的失敗經驗一定要跟大家分享,避免有朋友重蹈覆轍.......(醜公:誰會跟妳一樣呆啊?)


    豬油盡量切細碎後,電鍋外鍋放三杯水,內鍋不要加水喔!!裝豬油的鍋子請加鐵蓋,可避免水分滴入豬油中,阿醜沒有適合的大鍋蓋,用烘焙紙替代,建議各位爸爸、媽媽不要用保鮮膜或鋁箔紙,避免高溫變質產生毒素。


    電鍋跳起後,外鍋請再放三杯水,繼續蒸豬油!蒸好後,開蓋可看到新鮮豬油非常的清透。如果覺得豬油還沒有完全蒸出來,可以再重複外鍋加水蒸煮哦!

    過濾後裝進玻璃保鮮盒中。


    清蒸的豬油,與小火油炸方式比起來,顯得更加清澈透明,豬油的氣味更為清香,而且沒有油耗味,對於不會掌握溫度的朋友而言,電鍋蒸豬油更加便利與安全。清澈的豬油安安還以為是飲料,差點喝下肚呢!

    冰起來之後,純白的色澤讓人相當放心又喜愛,拒吃餿油!!大家不妨用電鍋來蒸豬油吧!豬油渣可以留下來,煮菜時不需要加油,直接用幾片豬油渣下鍋,還會出油,就可以炒菜囉!!



    文章來源:阿醜的吃喝玩樂>>http://fresh438.pixnet.net/blog/post/41573414


     引用網址 /   
    https://cafe.icook.tw/t/2774

    「佩琪謝謝你」 柯P妻聞言飆淚 今曬婚紗照 2014-10-25 14:22


    陳佩琪今在臉書放閃夫妻婚紗照。(圖擷取自陳佩琪臉書)

    〔本報訊〕年底九合一選舉倒數35天,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再放閃,她今天在臉書放上兩人婚紗照,回憶過去替先生開記者會,幾天後柯P難得對她說:「佩琪,謝謝你」,陳佩琪感動地說,當下眼淚幾乎快奪眶而出。
    陳佩琪今透過臉書撰文,回想自己去年替人在波蘭的柯P開記者會,當時有記者問他有沒有好好謝過太太, 柯文哲回答:「太肉麻了,說不出口啦!」陳佩琪表示,柯P數天後趕在上班前不經意地、小小聲地對她說:「佩琪,謝謝妳!」陳佩琪稱當下聽了眼淚幾乎快奪眶而出,感受到先生對她的感激、不捨她如此付出。
    陳佩琪指出,過去夫妻間的對話曾被新聞節目拿來攻擊,稱她是強勢不得體的女人,她感嘆對手先說柯P是沙文主義者,現在又為了攻擊她,「同一件事情,竟可做成如此離譜的不同解讀」,不過陳佩琪心情似乎不受影響,她也提到,一位退休女老師昨天早上在她等公車時替她加油:「陳醫師,我真心疼妳,一個醫師竟被罵成這樣, 你們夫妻要加油喔!我們全家會努力幫柯P拉票」,陳佩琪對此非常感動,對女老師與其家人表達感謝之情。
    陳佩琪臉書全文:(標點符號經修飾)
    回想去年8月20日那天,不知自己哪來那麼大的勇氣,先生不在台灣, 一個人跑出去開記者會。隔天先生從波蘭回國,當天恰巧放颱風假,他一下飛機仍跑去醫院上班,有記者去辦公室問他「有沒有好好謝過太太?」,他一如往常的酷樣「太肉麻了,說不出口啦!」。數天後,某天早上他趕上班前,在家裡的電梯間裡,他不經意、小小聲地跟我說:「佩琪,謝謝妳!」當下聽了,眼淚幾乎快奪眶而出,趕緊退回屋內......我知道他雖不捨我如此付出,但心想此事終於有個停損點了,內心仍對我感激不已。
    對於先生的選戰,我總是行有餘力時,抽空儘量幫忙,而且是按先生的理念「幫可以幫的忙」,於是文宣部會在我下班的空檔,排一些媒體的訪問行程。
    客人要來前(特別是媒體,總是帶著一大台攝影機),一個家的女主人,通常會動手將家裡上上下下打掃一番。記得選戰初期,先生還沒有如此多的行程,偶爾可配合媒體回家入境。我們第一次受訪是東森的「現代啟示錄」,當中有一橋段,智菡很真實的把它呈現出來:「柯文哲一進家門,看到家裡有刻意打掃過,脫口說出:「哦!今天家裡特別乾淨耶!」陳佩琪回嗆他:「你這麼說,代表家裡平日很髒、老婆很偷懶喔,你也幫我留一點面子嘛!」
    一段再平凡不過的夫妻間的對話,竟被某一台節目(XX龍X風)拿來說我是「強勢跋扈」,不給老公面子、不得體的女人,就如同吳X珍一樣。記得不久前,某些有心人士以女性議題攻擊我先生,說他沒幫老婆做家事,是沙豬主義、歧視女性者!曾幾何時,攻擊目標換成了我,於是換我變成是囂張跋扈的女人。為了攻擊不同的人,同一件事情,竟可做成如此離譜的不同解讀......
    昨天早上,在家巷子口等公車時,一位住在附近的退休女老師,跑過來跟我說:「陳醫師,我真心疼妳,一個醫師竟被罵成這樣, 你們夫妻要加油喔!我們全家會努力幫柯P拉票。順便告訴妳,我的孫女現在念台大醫學系二年級喔。」
    老奶奶,謝謝您,謝謝您們全家!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election.ltn.com.tw/2014/news.php?rno=1&type=breakingnews&no=1140380

    歐洲學生為何不尊崇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既然你喜歡,那你就全包了吧”


    我在荷蘭剛讀博士的時候,
    覺得自己應該多去做些雜活掙表現,就總去打掃實驗室。
    後來弄得實驗經理認為我喜歡清理實驗室,只讓我一個人做清潔工作。

    很無語,荷蘭人不認同我們華人
    “吃苦耐勞,埋頭苦幹”的生存法則。
    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曾說
    “關於我國教育的目的,比較普遍的認識是培養人才…
    …人才論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別人的工具,
    而不是為了他自己的人生。”
    這個觀點很好地解釋了中國和歐美之間的不同狀況,
    我們華人通過“吃苦”換回報和認可的心態,
    歐美人卻更看重“談判的能力,反抗和敢於衝突的魄力”,

    要是你給他們留下願意吃苦的印象,
    他們只會認為你喜歡幹“苦差事”,
    而習慣讓你永遠吃苦。

    面對這種情況,我只有主動申明,
    我也不喜歡這些事情,以後請同事輪流打掃。
    後來,我便停止了對愛好樂趣的犧牲,
    不再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話來自我安慰。

    在這樣一個可以承載很多不同和衝突的地方,
    為自己的利益奮鬥,有理有據的反抗是被人讚賞的。
    即使在國內,生活也不是總要放棄什麼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
    很多元素是可以共存的。

    當儒家教育遇上「叢林法則」


    “吃苦”還是“不吃苦”,
    其實關乎一種選擇的能力和對自我的了解。

    我出國時最直觀的感受就是,
    當身邊的歐洲本土學生已經鮮明地在規劃人生的時候,
    我們還在好奇的經歷體驗生活。
    就是說,我們對人生的選擇和對自我的認知,比他們晚一大步。

    當歐洲的孩子經歷著痛苦徬徨的青春期,
    不斷找尋人生價值,追問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
    中國的孩子在準備著一輪接一輪的考試,
    看似目標明確,但我們小時候沒有“仰望星空”的空暇,
    在追逐一個個成為所謂的“人才”的目標時,
    我們不知道如何規劃屬於自己的“人生”。

    我深深地感受到,鑑於對自己能力和喜好的了解,
    在學校和職場上,充斥著自主性和能動性極強的荷蘭人,
    他們了解自己的長處弱點,在團隊合作中,
    意志堅決,行動敏捷,對自己要達成的目標據理力爭。

    而我們完全模糊,不懂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不懂得扞衛和談判,很容易淪為為他們服務的工具。

    其實這不是種族歧視,
    純粹是“狼性叢林法則”下長大的西方人
    和“儒家服從性”式教育的東方人的區別。

    最初你會覺得他們非常自私強勢,完全不懂為別人考慮,
    但其實在團隊開始合作學習項目的最初,
    大家有充分的討論時間,來分配任務和規劃責任。

    這時,如果你自己沒有明確的想法,沒有為自己爭取,
    那麼沒辦法,在以後的團隊合作中,
    你就只能做別人都不想做,而自己也不擅長的事情,既勞心又費力。

    讓孩子學會爭取「最優配置」


    不要以為歐洲的孩子很輕鬆,不用吃苦,
    他們的學習強度是非常大的,
    只是,他們主張,不管什麼樣的體驗、經歷或挑戰,
    都需要學會將個人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

    我在荷蘭讀營養學碩士的第一堂課,
    是一個兩個月的專案,
    專案名稱是《開發研製一種營養品並且完成歐盟的健康申報計劃》。

    項目的實戰性這麼強,需要很多規劃和權衡。
    如果沒有一定的自我認知力和選擇力,
    任何學生都很難為自己爭取最優的配置。

    荷蘭學生卻對此駕輕就熟,
    他們從小就被訓練如何通過談判和規劃,
    讓自己在工作學習完善的同時也享受生活、追求快樂。

    課堂上,荷蘭學生上來就能拿到更利於發揮自己特長,
    又能事半功倍的任務,而華人學生卻只能乾瞪眼,
    覺得自己被荷蘭人佔了便宜,非常鬱悶。

    其實,要克服這個窘境很簡單,就是讓孩子不斷了解自己,
    多追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少抱怨幾個“憑什麼”,
    鼓勵孩子大膽表明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爭取,
    懂得反抗和扞衛,了解妥協的底線和需要達到的目的,
    如此,才能在學習和工作中保持旺盛的主觀能動性,取得最佳成績。

    華人受“木桶理論”影響太深


    我們得教育很喜歡宣揚“木桶理論”,
    告訴孩子,決定成敗的不是木桶最長的那塊板,而是最短的那塊。
    所以無論孩子多大了,家長依然不斷督促孩子改正其不足。
    這樣,孩子反而不自信,
    對自身的優點認識不夠,便很難發揮出強項來。

    最典型的,莫過於很長一段時間,高考的“標準分制”,
    考生如果有一門“瘸腿科”,總分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而在荷蘭可不是這樣,學校的考試也好,公司的培訓也罷,
    首先問的是你擅長什麼,特別感興趣的是什麼。

    因為他們看來,培訓就是要讓人好的地方更好,
    只有學習擅長的東西才能讓人學得快、用得好。

    那麼弱點和缺點怎麼辦?沒關係!
    上文提到了,在國外都是“團隊合作”,
    你不擅長的地方有另一個擅長此道的同學或同事和你互補來共同完成。
    每個人都去發揮自己的長處才能到達效率最大化。
    但你要認識到你的優點和不足,在學習和工作中,
    明確闡述哪些地方你可以獨當一面,哪些地方你需要支持。
    這也是為什麼國外學生更少學習生存壓力、身心不易疲憊的原因。

    好在新生代父母們,已經不再是“二分法”,
    不再像十年前那代家長一樣糾結,
    越來越多的孩子真正為了興趣而學習,
    為了自己而學習。

    是啊,回到原點想一下,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
    但何必把孩子的成長綁架?
    如果家長都認為學習必須是“苦”的,
    又怎能讓孩子樂在其中,成長的意義何在呢?

     引用網址 /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7665

    【影片】CIA機密檔案台灣光復節真相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PU6mMRT94&index=1&list=PLFNwcK61lfpAuJO2g4_ddOgGs5FNHZ3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