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用英文罵才有用?


◎ 朱俊彥
馬總統的負面特質有幾個特點:
一、施政無理笨拙:先是說一個月之內,政府施政要讓人民有感,但期限一到,隨即辯稱政策不可能人人有感。ECFA簽署時說,這是拯救台灣經濟的靈丹妙藥,但隨著不見成效,便當做什麼事也沒有,不敢再大肆宣傳。至於再讓馬總統執政十年也不可能達到的六三三政策,就更別提了。
二、好用諛臣讒臣:任何外界的批評和相左意見,馬政府大多習慣交由言詞閃爍,硬拗成性的黨政高層回應。好像只要有這些人回應外界和黨內的聲浪,馬總統就可以高枕無憂。至於施政成績如何,並不重要。
三、說詞「昨是今非」:馬總統第一任競選,強打的廣告「老陳貢丸湯」之中,一再強調民進黨政府執政只怪國際環境,可是當自己執政,經濟成長率和薪資成長屢創新低時,馬政府上上下下的回應卻又是砲口對外,強調國際大環境不佳。「只有國民黨政府能怪國際」的邏輯,使人搖頭。
這些負面特質,在經濟學人刊出「Ma the bumbler」一文之後,更加讓人看得透徹、灰心。國內上上下下,黨內黨外多少人對於馬總統提出諍言、批評,但馬總統向來八風吹不動。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就讓他急得跳腳,要求外交部去回應。說穿了,馬總統從不在意國內的看法,只有講英文的國際媒體對他批評,他才會緊張。
國內批評排山倒海,比不過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或許民眾更想問的是,馬總統做為領導者,他在意的到底是什麼?他是否早就遺忘台灣人民才是政府的主人?(作者現任中正大學通識中心計畫專任助理)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馬英九又要跳票了!



台灣水果、農產品面臨中國浩劫
◎ 顏宇辰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日前呼籲台灣應比照世貿組織其他成員待遇,平等開放更多中國農產品進口。顯然,國民黨馬英九政府當初簽訂ECFA時,所「打包票」管制進口的中國八百三十三項農產品,在中國施壓下,已有逐漸鬆動跡象。既然中國不再「讓利」,即宣告ECFA的「賞味期」已到期,台灣農民恐怕要「剉著等」!
近年來,台灣的農業關鍵技術嚴重流向中國,根據中國海南省台辦發布的「瓊台農業合作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總計有八十多類、五百多種的優良種苗品種流入中國,讓原本處於領先地位的台灣水果栽培優勢,逐漸與中國縮小差距,甚至不少「山寨台灣水果」之口感幾乎和台灣原產水果無異。以中國海南島為例,該地區目前已能生產紅肉木瓜、黑金剛蓮霧、玉荷包、蜜棗、金煌芒果、珍珠芭樂、金鑽鳳梨等台灣品種水果,其種植面積達八萬多公頃,年產量近百萬噸。一旦這些「山寨台灣水果」及中國農產品開放進口台灣,或轉與台灣競爭國際市場,不僅將衝擊台灣的本土農業發展,亦將影響到農民的基本生計。
(作者為地方政府農政官員)



創造緩衝時間 調整產業
◎ 朱言貴
兩岸正就ECFA後續協商進行談判,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希望台灣給中國「世貿組織成員間的最惠國待遇」。暗示中國不願對台灣繼續「讓利」,未來原本被管制與禁止進口的二千多種中國農業與工業產品,是否在最惠國待遇的要求下進入台灣,值得密切觀察。
其實將心比心,日後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間,若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同樣面臨開放國內市場的難題。與其突如其來、面對世界各地勞工和農產品之蜂擁而至的局面,不如就從現在開始,採取漸進性、逐步開放中國勞工和農產品來台,創造一些緩衝的時間,足以讓國內產業具有調整機會。
藉由漸進式的開放中國勞工和農產品來台,台灣才能真正的「轉大人」,與世貿組織的規範接軌。試問,所有世貿組織的會員國,只要彼此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必須各自向對方開放市場,如果台灣僅僅對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唯獨拒絕對中國開放,難道不是可議的差別待遇嗎?既然陳德銘已經開口,政府須慎重其事,提出因應之道。
質言之,向中國開放台灣市場,恐怕遲早都要發生,必須儘速做好調適準備,也別再奢望中國繼續對台讓利,殊不知台灣需要因應全球自由化競爭,絕非僅止於中國一地而已 !
(作者為空大法律課程教師)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nov/19/today-o7.htm

如果我是周美青的心情


◎ 陳芳秀
這幾天我的心又被捅了一刀,因為我那最帥的萬人迷老公竟然被外國經濟學人雜誌罵是︱︱笨蛋。
自從我親愛的老公當了總統,也是我悲哀日子的開始。我一直想不透,當市長時,也只會在媒體前表演帥氣而已,大家怎會支持他當總統?我也曾對大眾說,他是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為何台灣人聽不懂我說的話,是我說得不夠直接嗎?
想當初我也是被他迷倒才嫁給他的。說實在的,他人是很節儉,對家中的事,他都說我處理就好。說好聽是尊重我,說難聽點是養尊處優大爺一個。連孩子都說,為什麼大家那麼喜歡爸爸,他什麼都不會,我們才不喜歡。說真的,很多時候都要幫他善後,所以不得不練就一身獨立個性。當大家說周美青很有個性,其實我的心是無力的。
從上任以來,「無能」就開始掛在老公身上,我也只能幫他做點公益的事,好讓媒體宣傳一下,讓「無能」這兩個字少出現幾次。我很掙扎,我很苦悶,我只能跟孩子說︱︱不要回來了。
今年是我最無力感的一年,大家以為我在鏡頭前是很強勢,照理說我應該可以說服我老公多聽民意,不要一直躲責任。人前人後不同樣啊~~~~!他只聽他最麻吉好友的話,我算哪根蔥。所以我一直是以苦瓜臉出現在大家面前,你們難道都看不出來我真是︱︱苦。
我只能對著上帝禱告︱︱無能、笨蛋快快遠離我家老公,雖然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但對一個六十多歲的人要他腦袋轉聰明、有能力,那除非靠上帝了︱︱阿門!
(作者為家庭主婦,台南市民)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傷心故事看班柏‧馬


◎ 楊宗樺----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研究生

最近的新聞話題圍繞在英國雜誌「經濟學人」以「Ma the bumbler」為標題的評論,中國時報有篇報導辯稱「bumbler字義不完全指笨蛋…台語的『憨慢』…反而…更為貼切」,卻無說明「憨慢」何義。事實上,根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網路辭典的解釋,「憨慢」應寫成「頇顢」,是「形容人愚笨、遲鈍、笨拙、沒有才能」,試問這跟笨蛋的定義有何兩樣?週日的「自由廣場」,有讀者討論bumbler的翻譯,綜括之,bumbler的譯法有:笨蛋、蠢蛋、驢蛋;委婉的譯法包括:笨拙的、老出包的。這些譯法有各自的解讀立場,但筆者認為,雜誌選用bumbler來指稱馬總統,而不用其他的字眼,是因為bumble是雙關語。
除上所述,Bumble更是聯想到「自以為是、殘酷的小官員」,詞源出自英國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孤雛淚》(Oliver Twist)。這小說敘述一名孤兒、名叫奧立佛(Oliver Twist)的小男孩所經歷的悲慘童年,藉以披露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其中有一人物叫班柏(Bumble),他是個自負又無情的教區公職人員、負責管理救濟院的事務,例如:在某寒冷的早晨,班柏「好心地」不讓奧立佛著涼,所以不斷用藤條鞭打他,使他身上產生火熱的感覺來驅寒;孤兒院的伙食不僅差又少,在某天的晚餐中,當奧立佛提出「我還要多一些」的要求(I want some more),隨即惱怒班柏和其他管理人員,因而被囚禁;後來,他們還逼迫奧立佛簽賣身契給煙囪工。
對照之下,馬總統不是跟班柏有幾分相似嗎?當ECFA和美牛案尚缺乏全民共識之際,馬即簽訂相關條約,臺灣人民像孤兒;在油電雙漲、當勞工上街頭訴求「還要多一些」的基本工資月薪時,馬政府連「一顆茶葉蛋」都不給,相較於軍公教的福利,勞工像孤兒;就在討論學雜費是否上漲、教育部廢止補助研究生赴外出席國際會議的今年,卻討論陸生是否補助健保和兩萬元的獎學金,臺灣的學生像孤兒。「經濟學人」用bumbler指稱馬,不僅諷刺馬在重大決策上的失誤,更暗指他早已被自我感覺之了得所麻痺,面對國內、外的批評聲浪,馬不急著提出具體的解決政策,卻是要求外交部透過駐英代表處對該雜誌提出抗議和澄清,將bumbler譯成「頇顢」,的確更加貼切.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Ma the bumbler 誰譯得最好?


◎ 簡鴻綿
英國知名雜誌《經濟學人》以Ma the bumbler為專文標題,引發國內各報對「bumbler」一詞的譯文爭議。自由時報專欄作家金恆煒〈我不笨,我沒選「笨蛋」〉(A4版,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和李中志教授〈馬,這個驢蛋〉(A15版)的大作,都很有見解。我們以模型,先建構另一組詞前音 (initial)都是濁音的近似詞來做比較:
*模型:/d/ vs. /b/:dicker(討價還價,殺價) vs. bicker(鬥嘴,抬槓);再以同樣模式比較「bumbler」和李教授構擬的近似詞「dumber」,通過模型可得出兩者確實有不同層次的辨義:
*dumber vs. bumbler:裝聾作啞、失智無能的笨蛋vs.死鴨子嘴皮硬、嘴巴哇啦哇啦的驢蛋。後者即是李教授形容的「既笨拙又頑固」,要遠比前者嚴重。子音濁音的強弱,也和清音一樣,都是由雙唇向口腔內部遞弱:
*girl vs. boy:/g/ vs. /b/,兩者的區辨堪稱是「重男輕女,要求等第」的階級社會留下的語跡(trace)。
但最弱的出現在中間的舌邊音/l/,和中央母音/er/,都屬易於發音的懶音性質。像「挐」ㄖㄨˊ,即是台語文耍賴無理取鬧、糾纏不休的 [dzu]ju5,就是常被說成李教授「連雞毛蒜皮的批評都要一直『盧』」的lu5。
「驢蛋」的可惡,好比時下年輕人的流行話:是一種比拙還要ㄓㄨㄛˊ的「ㄘㄨㄛˊ」(矬)--還真不是普通的拙!換句話說,馬的問題並不只是笨和拙罷了,而是「無伴撇」又壞到只剩一張滿嘴歪理的湖南驢子,可說是心智運作比笨蛋還更不堪的崩壞和「拙劣」,這證諸他主政以來,種種不及備載剛愎自用的劣行,並不厚誣。近來例如:小英呼籲召開「國是會議」解決退休金財政沉痾,這個驢蛋不是就此議題派人來協商、殺價(dicker);反而不斷放話鬥嘴、抬槓(bicker),牛頭不對馬嘴來「盧」、吵著說要和蘇蔡進行「國政諮詢會談」。馬英九三個字簡直就像「晉惠帝」般,是個「壞蛋」象徵,可以借名成詞 (eponym)了!民主台灣竟然「麻雀」到出這種國際認證、封建中國純種驢子的總統,算咱「衰」。
在姓氏「Ma」後加的「the bumbler」是一種被添加的形容詞名號(epithet),用以表達某種屬性或品質的描寫短語,對照「征服者威廉」和原文,應譯為「驢蛋馬」較為傳神;封號中間若加上逗號「笨蛋,馬英九」,還會稍嫌不夠貼近。
馬總統若驢性不改,國際間琅琅上口的this man、驢蛋馬等封號,恐怕才是他念茲在茲的歷史定位。
(作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碩士)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美國白痴vs.台灣笨伯


◎ 沈政男
《經濟學人》封馬英九是「馬笨伯(Ma the bumbler)」,馬不知自省,竟然要駐英代表向雜誌社抗議。全世界的總統有人這樣公器私用,為自己辯護的嗎?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形象愚魯、施政乖戾,惹來搖滾合唱團青春歲月(Green Day)用暢銷曲《American Idiot(美國白痴)》影射之,但小布希沒反彈,還乖乖當眾人口裡的「白痴總統」。諾貝爾小說家以撒辛格的名作《Gimpel the Fool(傻子金寶)》,描寫容易受騙的可憐蟲,即使吃虧上當也不怨懟。這些人才是笨伯,世上哪有怒吼「我不是笨伯」的笨伯?
極端自戀者只在乎完美形象,無心關注周遭,當然辦不了正事。施政不用心,對批評卻是睚眥必報,全力自衛,日前施文儀貶「假免美簽」、台商會長批「鏡子裡找人」、吳伯雄憂「用人圈子太小」、連勝文譏「丐幫幫主」,都遭訓斥,就是自戀式回擊。馬這次又想更正,但《經濟學人》是全球發行量一百五十萬份的權威媒體,要做蠢事請用私人名義,不要再丟台灣人的臉!(作者為醫師,http://www.facebook.com/thetimerover
別鬧成更大的國際笑話
◎ 蕭嘉弘
「笨蛋總統」馬英九紅到國際,不是才由府發言人說要持續檢討,積極改進,帶領國家走出低潮…,怎麼現在又要求駐英代表處對《經濟學人》提出抗議?馬政府的外交休兵政策下,駐外代表處「櫻櫻美代子」,現在還要出面為有關總統個人「歷史定位」,對知名雜誌社抗議罵我們的總統笨,民選總統接受媒體批評和監督的氣度何在?難道面對國內媒體更嚴厲的批評,也要一一由政府單位提出抗議才行?
馬總統辦事不但笨拙,公私也分不清,挪用國家資源「為己化妝」的行徑,令人搖頭!先前才爆出用公帑經營個人臉書事件,現在要求駐外代表幫他「挽回顏面」;總統脫序演出,外交單位不得不從,把事情鬧成更大的國際笑話,大大賠上台灣名聲和民主形象! (作者為導遊,台北市民)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習近平主政 將誘台走向談判桌

《星期專訪》前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 習近平主政 將誘台走向談判桌林中斌   2012/11/19


前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記者簡榮豐攝)

中共十八大剛完成十年一度的權力傳承,前陸委會副主委、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指出,習近平政治資本雄厚,加上胡錦濤裸退的幫忙,未來十年,他會有所突破,中國社會不安情況危急,對貪腐必須迎頭痛擊。兩岸關係作為更為積極而細緻,引導台灣慢慢走向談判桌。

中委大換血 政治局新組合
問:你怎麼解讀十八大權力改組投遞出來的訊號?
林中斌:首先,這次的人事更迭幅度很大,中央委員有五十六%換血;中央軍委中幾位年輕將領,未經中間步驟,直接就跳上去了;政治局常委,只有兩位留下來,其他五位全是新的,是個非常新的組合。
其次,政治局常委選舉有幾個特色,第一,很多人說三位是江派,但我認為他們色彩不明顯,與人相處都好。如張德江與習近平關係不錯,曾出過有關習仲勛的書,張高麗與胡錦濤系統也很熟。姜維平甚至說他很驚訝張德江被歸為江派。其他幾位不能只用太子黨、共青團來分。如劉雲山,既是共青團,也是太子黨。王岐山是太子黨,但他在一九八○年代,是趙紫陽的四大經濟智囊之一,是個改革派。李克強有共青團背景,但是他不得罪人。習近平是太子黨,但與其他太子黨不同,年輕時無家可歸,七年在農村受苦。文革十年,他父親被關了十六年。他是個典型的黨員,但不完全如此,他從他爸爸、到他自己、太太,對超現實的事務有興趣,包括佛教與氣功在內。無神論的黨,有這樣的領袖,怎麼歸類?第二,這些人都經過實務考驗,在菁英政體拾級而上。第三,從二○○二年開始的九位常委,現在恢復為七人,這應該是胡錦濤的意思。為什麼胡錦濤原來希望上去的人沒上去?也許是權力鬥爭,但論資排輩,仍說得通。李源潮、汪洋等年輕。上來的俞正聲、張德江、張高麗,都在政治局待得比較久。
胡裸退幫忙 習揮灑空間大
問: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會走上什麼道路?未來他會採取哪些做法?
林:習近平的政治資本雄厚,因此未來十年,許多胡錦濤不能做、不敢做、沒有做的事,他會有所突破。社會不安非常危急,經濟瓶頸嚴重,習近平沒有空間拖延,必須迎頭痛擊。否則,就像胡錦濤在二○一一年七月一日紀念黨的九十年生日說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今年胡在臨別演說中再說一次:「反腐敗解決不好,會亡黨亡國。」我相信這不是他個人的看法,而是黨高層的共識。為了救黨,必須有強力的動作。
他們使命感怎麼來的?我覺得並非理想的催促,而是功利的考量。他們不願意黨亡在自己手裡,更不願他們的子孫無法享有現在所有的。這動力很大。
中國現在每天有五百個群眾事件,如請願、抗議,暴動等。局面無法持久,遲早會出事。為什麼胡錦濤不對貪腐有所作為?我在兩年前八月的「胡錦濤最大的敵人」短文裡說,地方貪腐官員「關係盤根錯節,後台老闆可能在政治局,就坐在胡錦濤身旁。因此胡投鼠忌器。」現在周永康走了,薄熙來下台,大石頭已經移開。雖然毛派在學界政界仍有人,勢頭已一蹶不振。
再者,習近平還有些想法沒說。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突然無家可歸,他會對這個制度有什麼想法?幾個月前,我聽說習近平已在政治局常委會上提議,把毛的屍體移出紀念堂,理由是革命成功是所有無名英雄的功勞,不是一個人的,這個堂應該叫無名英雄紀念堂,與前面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呼應,但被否決了,理由是時候還未到。最近亞洲週刊報導,有些人到毛的故鄉去看地,是不是要搬遷?不曉得。我看在習的任內,這件事會實現。因此,連帶對政治體制改革,習近平會有想法。
政治經濟改革 必須要突破
我們看到烏崁事件、啟東事件、四川什邡事件等等,人民抗議政府就退了,這在以前是沒有的。另外,周永康管法政的位置已經降到政治局。這次法政最高的孟建柱,只是政治局委員而已。十八大之前,各省的政法委不再兼公安局長,也就是球員與裁判分開了。過去合在一起,成為貪污與打壓人民很大的來源。
習近平進入狀況會比我們想像的快,我想不需要五年。除了他政治資本雄厚,再者胡錦濤幫了大忙。胡的全退,讓江澤民不得不從軍委辦公室搬出去。今後老人干政會比以前少很多。習的揮灑空間比較大。
因此,我看習近平會做幾件事,第一,政治體制改革。過去溫家寶講很多次,別人把他當小丑。我看會做了。雖然在二○一○年人民日報曾不指名地批判溫家寶,今年四月,在薄熙來已被拉下來後,人民日報已經改口肯定了政治改革。
第二是經濟,主要是構造上的問題。有些必須要改,國營企業太過龐大,資金流動不夠自由,國家銀行太獨霸。因此三月底間在溫州開始實驗,讓民間可以有小銀行。現在中國經濟遇到困難,正好是改革的機會。
毛澤東定位 將會重新評估
另外,在想法上要重新整理,有人說要批毛,我想不至於。但重新評估毛的地位,是有可能的。毛的地位在一九八一年經過長期辯論後才定調七三開,七分功勞、三分過錯。我看這還不夠。聽中國學者講,他們希望孔夫子的像能夠搬回天安門,但最大的阻力是孔夫子與毛澤東無法互容,必須擇一。未來十年或五年,重新定位毛澤東可能會開始。
跟隨來的是對天安門事件重新評估。不只是習近平與當時的改革英雄胡耀邦有關係,習仲勛還是唯一挺胡耀邦的元老。最後也因一九八七年大家圍攻胡耀邦時仗義執言,導致丟官。所以胡耀邦的平反會來。胡耀邦的兩個兒子胡德平、胡德華最近都很活躍。胡德平最近來台灣說他與習近平見了兩次,胡德華從去年六月開始,與趙紫陽獨生女、葉劍英的孫女與習近平的姊姊四人,有個新的太子黨每月聚會。這也是為什麼我早在今年初就認為胡錦濤與習近平是盟友,胡錦濤會裸退的原因。胡耀邦平反,趙紫陽是否要跟著來?我想會,再下來就是天安門的平反。當然這要等李鵬過去比較好辦,即使李鵬仍在,這事也會慢慢啟動。
再來就是對西藏與維吾爾的問題,會從尊重文化與宗教著手。因為現在透過經濟改善生活、政治實施高壓並沒有用。
兩岸關係作為 更積極細緻
問:今後兩岸關係的可能變化又是什麼?
林:對於兩岸的認識,習近平超過毛鄧江胡太多了,十七年在福建,五年在浙江,加上在上海一年,一共二十二年多,他與台灣商人、台灣菁英的互動非常多,所以曉得如何處理台灣問題。之前胡錦濤許多對台政策,來自習近平。習近平上台後,我想第一他不會用施壓的方式,因為這事以前做過,不靈。施壓,會給支持台灣獨立的人彈藥與營養。他會用誘導(entice)的方式,吸引台灣慢慢走向談判桌。
這有幾個可能,第一,飛彈部署。有位一星的解放軍將領對我們學者說:你們一天到晚提飛彈,這是個空議題,因為我們往後移,隨時也可以往前移。如果我在場,我會問:那你為什麼不後移?我認為這出在內部阻力,胡錦濤沒有政治資本,他沒辦法做。習近平不一樣,如果這是一個好的姿態,能改變台灣人對北京的想法,何樂不為?反正將來要用,立即用鐵道運到前面去,何況這些飛彈的射程都大大增加了,東風十一、十五最早的射程三百公里到五百公里,現在六百、八百、一千、一千二。但北京也不會直接給你,它會用一個談判的過程,來放。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我們很在意的國際空間被打壓的問題。北京之前說過非政治性的可以寬鬆一點,但過去四年我們要了半天才得一點,像擠牙膏,半天才出來一點。我想習近平上來內部的掣肘與顧慮少,他會定原則一刀切,某種類型的非政治性空間一下子就開了。這對他也是加分。
第三,對於兩岸關係的一些用字,我相信他比較靈活。因為重要的是實質,標籤怎麼貼是其次。為什麼以前扣得這麼緊,也是因為內部有反對。其實,兩岸問題的根源都在內部。習上來後對於「一個中國」,會有比較創意的說法。今年二月北京清大楚樹龍教授提過「一國兩府」,當時台辦立刻否認說這純屬學者意見。我後來有機會問到楚教授,他說不完全如此,有些高層官員對此非常重視,所以這是個可能性。
記者鄒景雯/專訪
〔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林中斌:胡錦濤最大的敵人
胡錦濤作為中共黨國最高的領袖,誰是他最大的敵人?美國?台獨?藏獨?疆獨?都不是。因為他們的「威脅」只會團結全國一致對外,進而鞏固胡及他繼承人的權威。

胡錦濤最大的敵人是地方貪腐官員。若不遏止,民怨上升,結合領袖間的政治鬥爭,將亡黨亡國。

但這些人關係盤根錯節,後台老闆可能在政治局,就坐在胡錦濤身旁。胡投鼠忌器,只能先鞏固自身權力,等時機,找代理人徐圖之。

官員貪腐和國家缺乏民主有關。然而過度民主又可能全國大亂。

胡若不謹慎,將步他恩人胡耀邦後塵,被鬥下台,含冤而亡。

中共零八年奧運成功,零九年亮麗度過金融危機,四月國際海上閱兵,十月國慶大閱兵,十一月美國總統謙虛進京求見。於是,胡固權成熟,開始動作。

以下事件,若無胡支持,不可能發生。但胡多隱而不見,這是他行事的商標。

零九年初,官方媒體受指示可報導國內壞消息。春節央視大樓失火,報導不是路透、美聯社,而是新華社。

二月,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在官方刊物《半月談》呼籲民主。

三月,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半官方媒體《新民周刊》唱和。

五月底,《趙紫陽回憶錄》香港出版,前中國新聞出版署署長杜導正公開承認協助出版,至今仍自由。

六月,刺官烈女鄧玉嬌在網民聲援下無罪釋放。重慶黨委書記薄熙來開始掃黑,之後逮捕一千人,判罪八十七位官員中有前司法局長文強,其中四位已處決。廿九日,胡錦濤呼籲:「積極推進黨內民主」。

九月,黨的四中全會決議官員需申報財產,可能借鏡台灣實施十多年的政策。

十一月,國營媒體揭露國營企業五礦集團汙染。

十二月,重慶市決定為五百七十三位文革犧牲者修墓並立碑紀念。

年底回顧,全年十七位省部級高官貪腐被捕判刑,創改革開放卅年來紀錄。

今年三月,第二號國家領導吳邦國在人大報告時罕見提及文革的禁忌話題。

四月中,胡耀邦辭世廿一週年,總理溫家寶在人民日報發表長文悼念。

七月底至八月初,有四起記者揭露社會黑幕而遭官商掛鉤勢力攻擊事件,但記者都得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支持而勝出。

實施以上開明作法的同時,北京仍然嚴厲對待異議份子,如重判揭發川震豆腐渣校舍的譚作人。可是,北京的保守措施是舊聞,而開明措施才是新聞。

大陸目前的特殊狀況是:最高層的胡錦濤和溫家寶站在最下層窮苦人民那邊,對付中間貪腐的地方官員。

多年來,大家常提的問題是:「兩岸相峙,時間站在哪邊?」其實,時間站在兩岸人民那邊。因為,政府是暫時的,人民才是永久的。

兩岸人民關切的都一樣:少年的教育,中年的房貸,老年的醫療。兩岸政府,誰能站在兩岸人民那邊,誰贏。如果雙方都站在人民那邊,雙贏。

台灣六十年來做了政治、經濟、社會改革的實驗,規模小,風險低。大陸規模大,改革風險高。我們改革的心得可提供,好的如官員申報財產可參考,壞的如國會打架可避免。

台灣的大陸政策應兼顧交往和嚇阻。交往可幫助大陸人民提升生活品質,贏得好感,最後對台灣是利多。嚇阻是為了保護台灣這可貴的實驗室以繼續發揮它對大陸良性催化的作用。

【聯合報╱林中斌】 2010.08.12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馬英九職業學生案始末

謝志偉 2012/11/18

金恒煒按:○七年七月二日晚上,謝志偉以新聞局長的身份,應陳文成基金會之邀致詞,指明馬英九在美國當職業學生。明明當過抓耙仔的馬英九竟敢以民事和刑事雙管齊下控告謝志偉,要把謝告到死。老天有眼的是,馬英九年輕時為了進革命實踐院,掏心掏肺的把自己效忠黨國在美當校園特務的豐功偉業毫不隱瞞的和盤托出。這個〈自述〉被輔仁大學大傳系習賢德教授挖出,發表於《傳記文學》第八十八卷第六期(二○○六年六月)上。鐵證如山下,刑事不起訴,馬英九只好乖乖撤回民事。本人寫了〈「真實的故事」:周美青偷書事件〉,同時邀謝志偉寫馬英九職業學生的官司始末,兩文同時發表於一○年六月《當代》復出號第一期〈總二四○期〉,重現馬英九與周美青原來貨色。後來李敖在「年代」call-in節目又透露祕辛,歷歷指證周美青偷書,事證愈出愈多,以後還會有出土資料。可見馬英九不止如《經濟學人》所刻畫的「笨蛋」,而且壞到骨子,真是又笨又壞;為馬英九効力的更等而下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不起中國黨人的原因。

「職業學生」:馬英九的不可「告人」之密 謝志偉       
「外來者」的「侵門踏戶」
        被告知道自己是被告,卻不知罪名,也不知法庭何在;到處找法庭時,又驚覺法庭無所不在。這是法律系畢業的卡夫卡(一八八三-一九二四)離世後才問世的小說《審判》(一九二五)的關鍵內容,可說是點出「無所不在的權力」透過「綿密的法網」把「無語問蒼天的人民」逼成「無頭蒼蠅」兼「熱鍋螞蟻」的經典代表。小說開頭第一句就是:「一定是有人誣告了他,因為他沒作什麼錯事,就被逮捕了」。(此為本人自譯)荒謬的是,當事人雖沒被立即捉將入獄,卻在不知所犯何罪的情況下,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耗盡心思找尋。找尋什麼?尋找他的「罪名」!還有更荒謬的是,尋找審理他的「法庭」!結果:罪名是「莫須有」,法庭是「到處有」,「判決」是「該死」。刑場在一野地上,一刀捅死。小說主角最後一句話是「像狗一樣」。狗,可為忠犬的代表,可作鷹犬的同義,兩極並存,負負得正,判的沒有罪名,卻也死得沒有掙扎。刑責自負的歹命對上咎由自取的認命,荒涼的刑場加上謬離的的審判,唯「荒謬」兩字形容得準。法網舖天一蓋,立即撲朔迷離不見天日,歹命與認命竟是同一人。弄了半天,網內互打,沒有比較便宜。法律與哲思揉出文學,存在主義源頭之一由此而起,這張SIM卡就叫卡夫卡。SIM者,"Since I Am"也。
        從熱鍋螞蟻到冷屍一具,如同卡夫卡其他作品,《審判》這部小說有多重解讀的可能性,其中一個肯定是以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德意志社會(含普魯士及奧匈帝國)裡無辜小民面對權力體制之嚴刑峻法時的無力與抗及無奈承受的遭運來作為詮釋之出發點。誠然,若說整部作品係以法網之包山包海來譬喻「命運」的凶悍,亦無不可,而,這不恰恰說明了,在現實世界裡,法律在權力者的手裡可以來去無蹤地掌握人民的命運到何地步?!再者,被告四處找尋罪名和面對法庭的焦慮正足以證成權力者之難以捉摸的可怕,而這正是中國春秋時代的孔子聽到晉國將刑法鑄於鼎上並公佈天下時,十分常氣急敗壞的原因。他說:
          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貴,貴是以能守其業。貴賤不衍,所謂度也。今棄是度也,而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貴?貴何業守?貴賤無序,何以為國?(註一)
「貴賤無序,何以為國?」用白話文來說,就是「統治階層(貴)與被統治者(賤)之間若無次序區隔,那這個國家要怎麼管啊?」,亦即,「法」是用來維持上對下的統治,而不是用來追求貴賤之間的公平!所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指的是「被統治者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一律」者,「一樣殘忍的法律」也),與統治者無關,這正是「刑不上大夫」的真諦。放在當今來看,就是,既然是藍營統治,那當然是「辦藍不辦綠」!然而,要問的是,在解嚴超過三十年的今天,台灣人還須忍受這種「藍綠無序,何以為國」的封建戒嚴思惟和行徑嗎?
        依孔子之見,一旦人民能將刑徵於書(將判刑的刑度拿來和已公布的條文作比對),那麼再嚴厲的法律也將被框住;就在斷民手腳的同時,也將被人民看破手腳而自己綁手綁腳。蓋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註二)也。這個體認並非中國所獨有。十九世紀末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齊默爾 (Georg Simmel, 1858-1918)就對類此現象作出觀察。他指出:
          如果在專制獨裁的政體之下,統治者以賞賜和刑罰來處理命令之執行與否及成果優劣,意味著他願意被徵於令〔或被徵於書〕,也就是說,不管刑罰定得多高,屬下百姓應有權利要求。一旦明文形諸文字,則獨裁者亦不得逾越之。(註三)
當然,在任何權力之擁有者(如君王)與權力之對象(如百姓)之間沒有授權關係的社會裡,前者之於後者,永遠是個「外來」者,因其對後者之「侵門踏戶」是無所顧忌而不需要原因的,而後者也因前者之無所不在而無從防衛起。此即形成台灣話所說的「吃人夠夠」,以目前正夯的說法正是典型的ECFA也(Everywhere Cannibal Foreign Authorities =四處攏是吃人夠夠的外來政權)!
        由此觀之,馬英九的特別費案雖然不得不進入司法程序,但既有檢察官侯寬仁對他的「從寬認定,不加以為難和處處著想」(侯寬仁對馬案一審宣判後之語,見二○○七年八月十四日及十五日各媒體相關報導),還有法官蔡守訓百般費神搬出千百年前中國宋朝的「公使錢」為馬解套,即便民間一陣嘩然,依舊橫材入灶,你奈他何?至於「公使錢」(註四)歪理不敷用,再來個案發前「大水庫」理論,案發後「大捐款」動作;阿扁入牢獄日關夜關到今天,阿九入主總統府明爽暗爽到今天,真正天差地別。儘管馬英九是七百多萬票選出來的,但看他上任以來,台灣的司法在「辦綠不辦藍」的最高指導原則下忽焉在前,忽焉在後,刑不再明鑄於鼎,而是踐踏於地,好不容易慢慢建立起來而仍脆弱的公信立即引來國內外有識之士的憂心與關切。從檢調、法官、法務行政系統到監察院幾乎頃巢而出,再加上特定媒體和不肖政客的輪番凌虐,罪名像免費軟體般地自動安裝,法庭像手提電腦般地走到哪開到哪,連戒嚴時代的打手(如調查局人員)也都還能出來繼續打人。可嘆,轉型正義轉到天旋地轉;人間寧有是非?自前故宮院長石守謙和前國科會副主委謝清志的遭遇就可看到,只要是扁時代用的人,所謂「政務官」就是「沒有『證物』也要抓去『關』」!相較起來,我算是幸運的,(還)沒坐一天牢,(還)沒判一毛錢,但馬政府及其打手也糾纏至今而依然陰魂不散。
局長一年官司五個
        我於二○○七年五月二一日至二○○八年五月十九日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兼政府發言人,期間僅短短一年,但就破了空前紀錄:就任沒幾個月,我就連續被告了五次,名目如下:
■職業學生案 96訴字7617號, 原告 馬英九
■職業學生案96他字案5814號,原告 馬英九
■中廣案他字5859號, 原告 趙少康
■中廣案他字5860號,原告徐少萍
■三中案96自字190號,原告 國民黨中央投資公司

這五個案子當中,最精彩的當然是馬英九告我妨害名譽的民事和刑事兩案了,其發展及結果如後。就在馬英九告我(二○○七年七月三日)大約一年之後的二○○八年七月二一日我們看到媒體報導馬英九的撤告聲明:
        為了彌平因選舉而撕裂的社會,因此我決定將選舉中對於謝長廷先生以及其他相關人士所提出的訴訟,全部加以撤回;已經判決的案件,也不再提起上訴。我也希望這些曾經以不實指控攻擊我的人士,也能夠停止攻訐,共同為台灣創造一個和解共生的社會。(《大紀元》等各媒體)
這聲明是針對馬英九告謝長廷,告台北市市議員徐佳青及前民進黨立委徐國勇和我,總共六個案子。就告訴原因來看,由於我直指他是「職業學生」抓耙仔而被告,最具「轉型正義」的意涵。(其他案子當然各也具其意義)看起來,此撤告是基於馬的「寬宏大量」。而實情是什麼呢?所有這些案子,不是已敗訴且過了上訴或再議的時間,就是開了最後一庭即將宣判。讓我們看看「飛碟晚餐陳輝文時間」網路討論欄裡的NOWNEWS報導為例:
        馬英九總統二一日透過聲明說,決定將選舉中對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以及其他人所提出的訴訟,全部撤回;已經判決或偵查終結的案件,也不再提起上訴。外界並非對造當事人,一時之間頗為好評,不過,過了半天,當事人的現身說法,才發現馬總統撤回告訴的真正原因並未明說,但是很多人都已猜到,被外界視為還不討厭告人的馬英九,可能最後在這些案件中都告不贏,甚至還有可能會被反控誣告,不如認賠出場?(○八年七月二一日:二三:十二)
這篇報導相當持平地點出了關鍵所在:不是馬的寬宏,而是他的敗訴,才是重點。否則,若真是「寬宏」,何以周美青告政論家金恆煒之案沒撤,難道敗訴的馬總統可以「寬宏彌平社會的撕裂」,勝訴(目前)的馬夫人就不必「彌平選舉恩怨」?同樣是職業學生抓耙仔案,周美青告金恆煒告到底,馬英九卻宣布「撤告」是何道理?就是因為馬無法反駁我的證據,而周認為金的證據不為法官所採信。(本案還沒結束!)(按:詳見金恆煒〈「真實的故事」:周美青偷書事件〉,《當代》第二四○期,頁四六--五九)
「叮叮噹噹」vs.「吃香喝辣」
        馬英九為何告我誹謗?緣起是我在○七年七月二日晚上以新聞局長的身份應陳文成基金會之邀所發表的一段致詞,隔天的部分報導如下: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昨晚舉辦「人權之路」日文版新書發表會。謝志偉意有所指地說,當年陳文成與馬英九同一時間在美國,但在同一時間卻有二種人;謝志偉說,一個是拿國民黨的中山獎學金,在海外監視具有民主思想的台灣海外留學生,陳文成則是支持台灣民主。這兩人回台後一個不經考試就出任總統府秘書,另一個則橫屍台大校園,由此對照,當年是誰在做危害人權的事。(《大紀元》,○七年七月三日)
我仍清楚記得,當晚我的致詞大約是如此開始的:
        不要告訴我們,那個戒嚴的年代沒有別的選擇!不要告訴我們,那個戒嚴的年代,只有一個選擇!曾經有兩個人都出生於一九五○年,同樣在台灣受教育。一九七○年代,這兩個人同樣都到美國讀書,同樣拿到博士。一個行有餘力,上街參與抗議國民黨在台灣迫害民主,自知愛台;一個使盡全力,上告國民黨,台灣留學生在美國抗議什麼,自稱愛國。一九八一年,這兩個人先後回到台灣,其中一人被約進情治單位,之後陳屍於台大校園。另外一人則被約進總統府,之後飛黃騰達到如今成了總統候選人。前者留下孤兒寡母,後者留下翩翩身影。前者手銬腳鐐,叮叮噹噹,後者吃香喝辣,風風光光。前者就是陳文成,後者就是馬英九。所以,不要告訴我們,那個時代沒有別的選擇。陳文成和馬英九就分別作了不同的選擇。
當晚我回到住處不久,就接到許多媒體要我回應馬英九辦公室說要求我道歉並收回發言,否則將提告等等的電話。我只有一句話:作職業學生明明是「不可告人之密」,怎麼還要告人呢?果然,第二天馬就派人按鈴申告,而且民事、刑事兩者都來,又要我被關,又要我賠償兩百萬台幣並在各報刊登道歉啟事。陸續開庭後,先是時任馬英九辦公室的主任羅智強代表出庭,我委請洪貴參的公子洪偉勝律師陪同答辯。我們備妥各項資料,嚴陣應戰。一回合下來,第二次開庭時,對方就改派兩名律師出席,而我方陣容不變。審理本案的一位年輕,約莫三十歲的女性檢察官,相當平和,不疾不徐地進行兩造辯論並發問。除了提出海內外台灣人各類對馬英九在美時期的相關抓耙仔指控之報導及記錄外,我最強的子彈就是輔仁大學大傳系習賢德教授於二○○六年六月發表於《傳記文學》第八十八卷第六期(頁四―二四)的文章〈馬鶴凌、馬英九父子與革命實踐研究院〉。在這篇文章中,習教授引用了馬英九於一九八二年四月至五月間受訓於「國民黨實踐研究院」(「革命實踐講習班」第二十四期,學號24016)時所親撰的〈研究員自述〉,指出馬在自述裡引以為傲地在美反共、反台獨之愛國事蹟。將反共事蹟定位為愛國行為,某種程度來講,只要不是藉以羅織罪名迫害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人民,而是和中國共產黨對抗,我沒啥意見,因為馬英九也沒辦法以國家暴力來對付當時的中共。但是所謂「反台獨」的行徑卻是以自己人民為打擊對象,配合國民黨八大情治系統在國內外以「反台獨」之名行追殺異議分子之實的殘害民主之罪行,如何能稱是「愛國」行為?馬英九這些抓耙仔們每「愛一次國」,台灣監獄就多好幾個人,海內外就多好幾個黑名單,甚至多好幾個冤魂。簡言之,愛國行動沒有以自己的同胞為對象的。馬英九在一九八二年為進「革命實踐研究院」而書寫自己在美國讀書時報效黨國的「豐功偉業」時,還料不到,有一天台灣會解嚴,有一天黨國會分家,民主會生根。
成也〈自述〉敗也〈自述〉
在那篇〈自述〉裡,我們讀到以下馬英九「坦承不諱」的「豐功偉業」:
■六十五年秋赴哈佛後,任留學生反共刊物「波士頓通訊」主編和主筆前後五年…批判中共、台獨和海外左派…迭獲中央海工會獎勵…(頁十八)
■六十九年初,在趕寫博士論文中,奉命編撰「高雄暴動真相」(Myth and Reality of the Kaohsiung Riot)英文特刊(二十四頁),以因應「高雄事件」發生後海外宣傳真空、台獨讕言充斥之困境,出版後各地紛紛索取運用。我北美事務事務協調委員會華府辦事處(前大使館)國會組曾以五百份分送國會有關議員,對澄清污衊,頗具效果。事後曾獲海工會及其他長官獎勵。(頁十九)
■七十年三月,赴紐約實習後,奉命研究遇上台獨暴行之策略,乃利用公餘多處蒐集資料,撰成「恐怖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Terrorism and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八十四頁英文論文一篇,送交有關單位在美運用。因該文內容翔實,蒐證充分,曾獲外交部錢部長復及海工會曾主任廣順嘉勉。(頁十九)
■總結上述愛國活動所費時間當在三年左右,幾為余留美時間之一半,究其原因,一則以身受「中山獎學金」資助留美,理應以身作則報效黨國;一則已有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資格,一切活動事半功倍,深感責無旁貸;三則面對多方敦促特約為黨國服務,義不容辭。(頁二十)

在庭上辯論時,馬的開庭代表向檢察官表示,是我指控馬英九為職業學生,我必須負舉證之責,必須明確指出馬所打小報告的「人、地、物」,而且「馬先生當初只有反共而已」。檢察官看著我,問道:「你能舉證嗎?」我的回答如下:
          馬英九針對台獨寫了各種報告,這是我根據他自己(在我給庭上看過的證物《傳記文學》第八十八卷第六期那篇文章裡引用之)〈自述〉裡所親自寫的。這些報告都因此使他受到〈海工會〉或〈外交部〉嘉勉,所以我確定那些報告不是寫給自己看的,而是有送交相關單位。我從而確認了兩件事。第一,除了讀書以外,馬英九另有執行國民黨賦予的其他任務;「〈海工會〉是黨組織,〈外交部〉是國家機構,正是黨國共構藉這些黨員陷害忠良的明證。時間累積長達三年之多,所以他是職業學生,毫無疑問。第二,這些報告還一再將台獨運動與恐怖主義放在一起,所以馬英九有沒有把台獨人士或學生列為在報告對象,非常清楚,不必爭論。
      我也留學過,留學不脫就是就是「讀書、交友、煮飯、運動、旅遊或打工」,至於「寫報告」是一定有,但不會交給〈海工會〉或〈外交部〉,而是交給教授或助教。馬先生的律師要我舉證他報告裡的「人、地、物」,我作不到,但是馬有打報告給〈海工會〉和〈外交部〉,這是肯定賴不掉的。我拿不出他寫的報告,但是有交出了他寫報告的證據,如果馬將他的報告拿出來,倘若裡面不是誣陷在美讀書的台灣人,而是在稱讚他們為民主發聲,那不必繼續開庭,我認輸。
說完後,立即再把《傳記文學》那篇文章拿出來。檢察官要我把上述段落念出來給書記官記錄,同時問馬的律師代表,能否下次將其當事人當年寫的報告帶來,好確認事實。馬的律師聞言,一臉尷尬,良久,才說了,他現在無法說「要或不要」。再下回,開庭辯論時,我就此事問庭上,可否請控方代表拿出馬的報告。結果,馬的律師說「沒有拿到這些報告。」辯論立即開始,當我問他,馬到底有無寫反台獨的小報告,還有,這些報告交給誰了?他情急之下竟然迸出一句「至理名言」:「反台獨是當事人的言論自由!」我聽了不禁啞然失笑,大聲回說:
          在那個戒嚴獨裁年代,要求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結社自由的人民常被國民黨政府冠以「台獨」而和「叛國」一起入罪。被抓到的無不關的關、殺的殺,抓不到的就成了黑名單,流亡海外,有家歸不得,連父母去世都無法回來送終。在這種情況下,馬先生反台獨還需要用到言論自由嗎?
我還記得,當時我有些激動地說:「假如馬英九不是這個獨裁集團的一分子,他的反台獨言行不會對其他人產生被迫害的後果,那我可以接受那是言論自由。但他與『海工會』如此緊密合作,黑名單不就是這麼來的嗎?不然像慘死台大校園的陳文成博士在美國大學校園裡的各種言論和抗議活動,遠在台灣的『警備總部』及『調查局』是如何得知的?」年輕的檢察官對這些言詞辯論的背景瞭解多少,我不確定,但我注意到她在聽我答覆的神態是專注的。我當時心裡迅即閃過一個念頭:「幸福的一代,妳可聽過『黑名單』這概念?妳能想像,不是因為訂不到機位,而是由於得不到國民黨政府的入境證,造成至親亡故時海外遊子無法返國奔喪的痛楚嗎?」。約一個月後,二○○八年六月二十日,我收到了〈不起訴處分書〉!裡面特別引媒體報導我要求馬英九應有懺悔之心的談論,尤其重要的是,更引了馬英九在《傳記文學》裡的那篇〈自述〉。不起訴處分書最後一段寫著:
          告訴人亦自陳以中山獎學金求學海外,從事反共愛國活動甚為積極,及撰寫高雄暴動真相等英文特刊,以因應高雄事件發生後海外宣傳真空,台獨讕言充斥之困境,事後曾獲海工會及其他長官獎勵等語,有關該期傳記文學刊登之文章在卷可佐,被告所辯係依據前已公開之報導所為之言論,應非無據,並無逾越「合理評論原則」之範疇。此外,復查無其他積極證據足認被告有何公然侮辱及誹謗之犯行,揆諸首揭法條及判例意旨,應認其罪嫌上有不足。依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第10款為不起訴之處分。(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97年度偵字第5479號)(頁三)
老天有眼,馬英九被自己打敗了!這麼多受害者嘗試向馬英九討回公道,他從來置之不理,甚至高傲地回以一句「謝謝指教」了事。自此,馬英九當年是「職業學生」的惡行,可說是拍板定案。我特別要向那些無數的職業學生受害者致敬,先有他們前仆後繼的努力,馬的〈自述〉也才能夠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對檢察官並未同意已就任總統而予以禮遇致敬。
在事實下俯首「不爭論」
        兩個星期後,○八年七月四日,民事庭又開庭了。我已經先將刑事庭〈不起訴處分書〉寄給承審法官。這回,馬英九派了兩個律師,一男一女。雙方一陣激辯後,年約四十出頭的男性法官問我何以沒有先親自查證引用之報章雜誌的相關報導?我及洪律師力主,在已是多方媒體的報導且多是受害人(黑名單)現身說法的情況下,查證責任不在本人。法官則認為「不一定」,且似乎對「馬」的那篇〈自述〉興趣並非很大,反而對「查證」這部分又逗留甚久。氣氛有點僵了。我開始覺得手心有點冒汗,就直攻馬的「留學期間三年報效黨國說」以作為「職業學生」之明證,並要求對方回答「既然馬先生自認只是一般留學生,那為何會奉命撰寫反獨報告?奉命?奉誰的命?」。對方律師閃爍其辭一陣後,法官終於忍不住地問:「我要請問兩位律師一個直接的問題,請直接、簡單地回答『有』或『沒有』。你們的當事人馬英九先生在留學期間到底有無從事黨務工作?請回答『有』或『沒有』?」剎時,控辯雙方四人都有點愣住了,彷彿撲克牌大賭局有人要梭哈掀底牌了。這時只見馬的兩位律師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才好。我和洪律師則眼睛眨也不眨地緊盯著對方,等他們反應。時間彷彿凝固在空中,約莫十秒鐘過後,馬的一位律師向法官說:「請給我們一分鐘時間討論。」法官點點頭後,兩個律師湊頭一陣低語。一分鐘好似一小時般長。然後,男律師代表發言了:「有關我們的當事人在美留學時,有沒有從事黨務工作這個問題,我們的答覆是:不予爭論」。我和洪律師一聽,原本七上八下的一顆心頓時安了下來;「不予爭論」就是「認了」。我知道,贏定了。兩星期之後,推估就要宣判了,馬英九發表「撤回告訴」的聲明。洪律師問我,要不要接受?因為已開過最後一次庭,我可以不接受控方撤告而逕自要求法院做出判決。我說,我想知道法官怎麼判。但是洪律師說,其實我們已經贏了刑事庭,再加上有這麼多的證據,照道理,民事庭沒道理輸。但是,馬已經就任,情勢丕變,他不建議等判決。我思考再三,決定接受;反正,馬英九是職業學生抓耙仔,沒得賴了。
「監院」出手「公懲會」平反
        然而麻煩並未結束。○八年七月二一日馬聲明撤告;兩個星期後,馬提名的監委馬秀如就開始查前朝時代新聞局○七年到○八年的「入聯案」,目標當然是「前新聞局長」,我也。查了四、五個月後,新聞局一干人都被約談後,馬監委於○九年一月十二日約我到監察院問詢。當天申請動用理由等等之來龍去脈外,也談到我作為一個所謂的「外省子弟」何以會成為民進黨政府的一員以及我當年留學德國和後來的駐德經驗對我的影響等等。整體來說,我們的爭論的焦點在,馬監委認為,十月過後,「入聯」文宣已沒必要,因為聯合國大會雖已閉幕,但是我清楚指出,由於隔年的立委和總統選舉都有「入聯」或「返聯」重大議題,國際媒體關注。因此我一再告訴她,當時總統及政院高層均一再指示應對國內外強調「台灣人不分黨派都要成為國際組織一員的意願」,而且,這是我國第一次宣示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和國,全球矚目。我告訴馬監委,這是民進黨政府的國際參與政策,與國民黨的政策不同,事屬正常;不能因為政黨輪替後,就拿來當調查的對象,否則日後政黨再輪替,新政府也如法炮製,那將伊於胡底?!
憑良心說,整個面談還算愉快,但卻遲不結案,我估計,很有可能是,有高層對調查結果不滿意;這本來就是政治案件嘛。然而拖到整整一年又一個月後,調查報告出爐:彈劾我並送公懲會。彈劾報告裡,藍營論調一以貫之,只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可形容。這當中,我已送過申辯書到公懲會,並已於三月二十五日在律師陪同下前往司法大廈公懲會口頭申辯。近日可能就會有結果。以下就是我的申辯書內容,不需太細讀,也能感受我的憤怒及藍營透過立院移送監院,監委再作球回藍營立委好繼續施壓審計部透過新聞局再向我要求「國賠」的惡毒設計。以下為我的申辯書,讀者可上監院網站看監察院對我的調查結果彈劾文,比對之下,更能洞察藍營監院之荒謬及令人厭惡的行徑:
就在這篇文章即將刊出之際,五月二十二日忽見報載公懲會已就監察院彈劾我的案子作成「謝志偉不受懲戒」之議決。一星期不到,我果然也收到公懲會的「謝志偉不受懲戒」通知書。我除了感謝公懲會的明察秋毫外,只有感概,沒有喜悅,我這件案子不就是馬英九上台前後,抹著良心,有計畫、有系統地抹黑扁政府的其中一例?我的「不受懲戒」與其說是「幸運」,毋寧說是「意外」,其他的案子呢?被結結實實打了一巴掌的馬秀如和馬以工兩位監委和提名她倆的馬英九先生,還有整個案子的原始發動者 ─ 國民黨立委們,請問:大費周章地惡意污名並彈劾我,而最後,我雖「不受懲戒」,但,從這件事,你們除了「受傷」和「受辱」外,可有「受教」?
下回,我當再就這齣惡臭不堪的「彈劾」戲寫出其中曲折。
又,日前雲科大科法所講師羅承宗於台灣法學雜誌第一四九期(頁三八-四六)以我的監察員調查案寫了一篇論文〈違法動支的二備金?〉,也頗有參考價值。
(作者為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前新聞局局長兼政府發言人)
(註一):《春秋左傳註》,楊伯駿編著,台北,中華書局,(無出版日期),頁一五○四 (昭公二十九年)。筆者曾就「知識與權力」之間的辯證關係寫過一篇文章,有意者可參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知識與權力」,從德語文學的一個例子談起〉,《東吳哲學學報》,第二期,一九九七,頁一五九―一八四。
(註二):沈剛伯,〈從中國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載於《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台北,水牛,一九八八, (初版:一九七六)頁二二三。從階級鬥爭的觀點來看,要求成文法的公佈,正反映著「在奴隸制時代,法律不公佈出來,這樣貴族可以任意斷罪量刑。新興地主反對貴族壟斷法律,堅決要求把成文法律公佈出來,以保護他們的私有財產權和其他權利。代表新興地主的法家,要求公佈成文法」(李用兵,《中國古代法制史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八三,頁三九―四○)
(註三):Georg Simmel, Soziologi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Formen der Vergesellschaftung, hg. v. Otthein Rammstedt, F./a.M.: Suhrkamp 1992, p. 165,166。此處尤其關鍵者為:"Der Untergeordnete soll das Recht haben, etwas von ihm zu fordern, der Despot bindet sich mit der Straffestsetzung, so horrend sie sei, keine höhere aufzuerlegen" (p.166)。 齊默爾接著又指出,拉丁文的「法律」這個字 "Lex", 原義即為和約,雖然是由統治者制定,再交由被統治者接受,但是由於這個動作的前提是,雖有主體客體之別,當雙方均互為個體。雙方都看得到「法有明文」。(參閱p.167)。
(註四):有關引「公使錢」來為馬英九的貪污脫罪,其實正好證實馬A錢之不誣。參見輔仁大學歷史系陳君愷教授的文章〈公使錢不是這樣用的〉(《自由時報》,自由廣場,二○○七年八月十六日)及中興大學中文系吳子平副教授的文章〈法官這一課:公使錢〉(《自由時報》,自由廣場,○七.○八.二○)。陳文指出的公使錢應該用於餽贈、送往迎來的放到口袋裡,原本就應是貪污,但因為管也管不了,因而只好遷就現實,別立公用錢名目。」吳文更引元人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卷二四‧國用二)等書,指出以公使錢為馬脫罪,其實是將不軌的「實然」取代正軌的「應然」之惡例。有意思的是,本人親查《宋會要輯稿》,第四十二冊,禮六二之二三(的確寫的是「公用錢」而非「公使錢」,但二者為一,殆無疑義),上亦註明「公用錢/……/皆隨月給受如祿俸焉」,而此話是指「發放公用錢之時間和俸祿之發放時間一致」,抑或「指公用錢之性質和俸祿等同觀之」,容或會有爭論,但可確定的是,碰到藍的,全作有利選擇,碰到綠的,皆引弊處。是何道理,就留給讀者細品了。總之,公使/用錢的來龍去脈正是中國官場貪賄的縮影,只真不假,而二十一世紀民主時代的台灣法官竟須引十二、三世紀專制皇朝的中國弊例來為馬解套,然後綠營從阿扁以降到前朝各級政務官則查翻天,可見「貴賤無序,何以治國?」的思惟,毫無疑問已在台灣復辟了。至於孔老夫子應該沒有「地下有知」的問題,因為他看到蔡守訓如此守訓,大概早已「飄飄昇天」了吧。
〔 資料來源: 金恒煒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影片】報告馬英九!國際認證的笨蛋在這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hN9DnroDI&feature=player_embedded

捏麵龍!全台唯一宗教捏麵師



捏麵人很常見,好像沒什麼稀奇,但是您看過大型的捏麵龍、捏麵神豬嗎,全台灣唯一一位的宗教捏麵人師傅,他專門為廟宇慶典製作神佛、宗教作品,甚至他的捏麵技術還贏過木雕師傅,被邀請製作大型龍頭、龍尾,成為廟會活動最吸睛的焦點。

是做成這些民間故事神明裡的原料,不管是八仙過海、七仙女,或是五路財神,每一尊神明的臉部表情很傳神,就連身上的服飾,也都很精緻。

擁有30多年捏麵經驗的老師傅黃大庭,是一名道師,也就是這層關係,他是全台唯一一位專門製作宗教人物的捏麵師傅,更
獨家研發出捏麵神豬,只花了10分鐘,一體成形的神豬栩栩如生展現在面前,而且還可以依客戶需求,要多重就有多重。

讓人驚艷的不只肥滋滋的神豬,還有這一條龍,老師傅花了一個月完成龍頭和龍尾,中間擺放米或是水果,就可以無限延伸,能替廟會活動增添不少可看性。

誰說捏麵人只是小朋友的玩意,把傳統的捏麵手法發揚光大,麵團在黃師傅手上,變得很聽話,要變出什麼一點都難不倒他。



出處:民視新聞網
【影片】請看址網:  

翁山蘇姬會歐巴馬 警告改革成功幻象

柯昱安 2012/11/19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19)日下午與緬甸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會面,翁山蘇姬警告國際社會有關緬甸的政治改革,可能是「成功的幻象」。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今(19)日下午與緬甸總統登盛與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會面。其中,翁山蘇姬特別在會面中,警告國際社會有關緬甸的政治改革,可能是「成功的幻象」,必須小心應對。

翁山蘇姬今天於她的湖畔小屋與歐巴馬進行會談。這也是2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歷史性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歐巴馬在會後記者會表示,在過去的1年裡,從翁山蘇姬獲釋到她個人領導的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勝利,都讓這個國家的民主進程備受鼓舞。

不過,翁山蘇姬則是對於緬甸近期以來快速的政治改革做出警告,她表示,任何政治轉型時期,最怕的是所有人都認為成功在望,她將此稱作「成功的幻象」,並強調,千萬不能被這種幻象所蒙蔽,必須更加小心謹慎。

此外,歐巴馬也與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進行會面,歐巴馬在會後記者會表示,東南亞地區的民主與經濟的改革過程中,將可能會創造許多有潛力的發展機會,他也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再次造訪緬甸,見證緬甸的改革。

(新頭殼newtalk 2012.11.19 柯昱安/綜合報導)
 
 
 
 
歐巴馬訪緬 美國總統第一人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9日抵達仰光國際機場。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今(19)日上午抵達緬甸,展開歷史性訪問,他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造訪緬甸的現任美國總統。訪緬期間,歐巴馬預計將會見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以及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

歐巴馬勝選後,立刻展開東南亞3國訪問之旅,在造訪泰國後,第2站來到緬甸,也是所有訪問國當中最受關注的一站。不過,此次訪問歐巴馬僅停留6小時,期間除了會晤領導一連串政治、經濟改革的緬甸總統登盛外,也將與軍政府時期領導民主運動的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會面,希望藉由此行,鼓勵緬甸持續推動政治改革。

另外,歐巴馬也將於緬甸民主運動發源地仰光大學發表演說,白宮指出,歐巴馬將會在仰光大學的演說當中,讚揚緬甸近期以來為民主發展所做的改革,並強調他是「遵守承諾而來,要來向緬甸伸出友誼之手」。

歐巴馬也在訪問緬甸前夕,於泰國的記者會上表示:「我不認為任何人會認為緬甸已經全面民主化,他們離最終的目標還有一段差距。」他強調,在一個國家朝向好的方向發展時,美國不應該只是站在一旁袖手旁觀。

對於歐巴馬訪問緬甸,分析人士認為,此行應該是白宮方面企圖抗衡中國在緬甸地區的影響力,此外,也要求緬甸在軍政府領導時代結束後,仍必須持續與朝鮮保持距離。

部分人權組織則認為,緬甸的人權問題仍相當嚴重,歐巴馬必須藉此訪問達到促進人權的目標,若境內政治犯未因歐巴馬來訪而獲釋,則此行將完全失去意義。

歐巴馬停留緬甸6小時後,將立刻前往柬埔寨,出席其他東南亞國家與夥伴國領袖的高峰會。
(新頭殼newtalk 2012.11.19 柯昱安/綜合報導)


《真情人物─沈清楷》哲學星期五 開啟公民對話平台


2012-11-18
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推動「哲學星期五講座」。(記者朱沛雄攝)
「哲學星期五講座」每週五在慕哲咖啡館地下室舉辦。(記者朱沛雄攝)
這一天,談「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回顧」,小小地下室擠滿了人。(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林相美/專訪

全年免費無休
Friday night!星期五晚上彷彿是魔咒,整座台北城的人似乎都得往KTV或餐廳擠才有行情,但不想唱歌也不想吃飯該去哪?「哲學星期五」應運而生,每週五晚上於慕哲咖啡館推出免費講座,兩年多來累積上百場,進而上街聲援社運活動,規律而穩定的運作全仰賴一群不支薪的志工,連主講者也免費開講,幕後主要推手即為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
這一天講座主題是「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回顧/談建築做為威權象徵及空間轉型正義的議題」,以時下流行語來說,算是不太「夯」的議題,但咖啡館地下一樓還是坐了二、三十人,從中正紀念堂的歷史聽到蔣介石的定位。
少談當紅議題
談到哲學星期五,沈清楷常以「有趣的是」開啟對話,其中一個有趣是,哲學星期五很少談論當紅的議題,他說,主流已經在談當紅議題,聽眾當然希望聽到不知道的議題,就像講中正紀念堂,明明是獨裁紀念館,卻改名為自由廣場,台灣要給國外的形象是什麼?說著說著竟又嚴肅了起來。
今年四十二歲的沈清楷其實一點都不嚴肅,稱他老師,他劈頭就要人改叫他「阿楷」,為了攻讀博士,他在比利時待了十年,結識同樣念哲學的前青輔會主委鄭麗君,鄭麗君後來成了青平台基金會執行長,而沈清楷學成歸國後就到青平台任職。
不能引經據典
沈清楷解釋,一開始是鄭麗君想推動公民論壇,他想到傳統哲學很有名的「哲學星期五」,起源於一九三○年代法國哲學家馬賽爾每週五下午在他家舉辦討論,規則是不能「引經據典」,避免造成別人的知識障礙。於是,二○一○年八月十三日,台灣版的哲學星期五開張了,首場講座討論的是自殺。
如今,沈清楷已到輔大任教,講座依然持續,他笑著說,外界常好奇,他們怎麼可能做兩年多,如今還有民間基金會想了解如何辦講座,但這一切沒有撇步,就是一群有空的志工一起聊天,「沒有業績壓力,不需效益評估」。
全靠熱心志工
說來輕鬆,兩年多下來,除了過年咖啡館休假,哲學星期五全年無休,連颱風天都照常開講,舉凡主持人、攝影、記錄、剪接、會計等工作全由十餘位志工負責,有人是沈清楷的學弟,有人原本是聽眾,熟了乾脆來幫忙,一人通常得兼多重角色,所有主講人也都免費開講,沈清楷的形容是,台灣還是有一群傻傻、單純想事情的人,其中包括他嗎?他笑說「當然有啊」。
沈清楷說,哲學星期五經費來源都是一千、三千向朋友小額募款,有時候他自己捐一點,上次有人捐了兩、三萬元,足夠撐兩、三個月,曾有人允諾「你們做什麼我都支付」,但「這種事我們怎麼敢,我們只要一點點小錢就夠了」;淡然的背後,其實是哲學星期五亟欲保持獨立的初衷。
不需高深學問
沈清楷認為,哲學星期五不是知識份子談事情,反而是一般人講內心的想法,例如談華隆罷工,主講人有些談抗爭過程,有些是從小見證,最後看著阿姨退休卻領不到一毛退休金,說著說著,他音量不自覺拉高,強調「這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反而越高深越虛假」。
說到底,沈清楷說,哲學星期五只是聚集一些孤單靈魂,週五夜晚不想唱歌也不想聚餐,「只是想談點事情」,取暖又集氣,維持一個最單純的運作;如今這份能量已讓哲學星期五踏出戶外,參與反國光石化、反媒體壟斷、反美麗灣等活動,而能量還在持續醞釀。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經濟學人:馬無視扁病重 快死才能保外

2012年11月19日12:59
《經濟學人》上月16日撰文闡述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在獄中服刑,患有心臟問題、憂鬱症和幻覺等生理和心裡疾病,監獄生活環境又差,4年來連床都沒有,現任總統馬英九無視國際特赦組織等團體的要求,拒絕任何保外就醫的可能,要求依法處理,也就是非得到快死時才能保外就醫。

文中也提到國民黨很以此為榮,認為陳跟其他囚犯沒有兩樣,是民主的體現;民進黨刻意保持距離,深怕被貪污劃上等號。文中結論說很諷刺的陳水扁當年入獄讓馬的民調升到高點,但現在陳獄中的情況反而讓民眾同情,傷害馬英九的人氣以及人民對這年輕民主體制下司法體制的信心。

《經濟學人》曾撰文闡述陳水扁在獄中服刑的健康問題。資料照片

出處:蘋果日報


Economist the bumbler 從目標、策略與績效談《經濟學人》盲點

作者 林維熊   
2012-11-19
馬英九怎麼可能是笨蛋?他是建中、台大、哈佛大學校友,笨蛋怎麼可能一路過關斬將?他必有其隱藏不說的目標與策略。這裡面的詭異之處在那裡呢?
首先,分析馬英九這樣一個決策者的政策選擇,必須瞭解影響決策者的最終關懷是什麼?台灣民眾的福祉嗎?還是他曾經說過的「終極統一」的「國家」目標?如果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就會了解他所有作為、說法、政策,與他隱含不說的策略目標是一致的。
其次,假定他與中國國民黨的最終關懷---終極統一,什麼樣的政策可以欺騙台灣選民,卻又有「水到渠成」達成統一的功效?就是可以縮小台灣與中國經濟水準差距的經濟政策。
馬英九一上台,就全面鬆綁台商投資中國的政策,導致台灣企業投資中國金額更急速擴大,這個政策就有一石二鳥的功效---同時推升中國經濟上升的力道,加速台灣經濟衰退的力量。
當台灣經濟衰退的時候,他又提出觀光開放政策,讓中國觀光客變成台灣服務業的衣食父母,間接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勒住台灣經濟咽喉的殺手級工具;中國在未來就可以隨著政治談判的需要,禁止其觀光客來台灣,以激發台灣內部的對立。
難道他與中國國民黨沒有嘗試修復台灣的經濟,提出台商回流政策?這是個假政策。配合台商回流的政策---放寬外勞引進比例、壓抑最低工資的提升、對回流台商的直接間接補貼,反而再度削弱台灣經濟的長期競爭力。
中國國民黨曾經喊出「完全執政,完全負責」,只是他們心中隱藏的負責對象,不是台灣選民,而是墳墓中的中國歷代獨裁者。所以,馬英九與國民黨都不是笨蛋,經濟學人週刊才是笨蛋!
當然,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馬英九與中國國民黨也的確是笨蛋!他們迷失在數千年前中國帝王的統一夢想中,不惜斷送子孫的未來前途。
(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博士,現任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新一波美中衝突即將登場?

不吐不快 - 廖東慶專欄
作者 廖東慶/北美政治評論家   
2012-11-19
中國新一代領導班子,在11月15日2012年在18大會議上公開亮相,習近平會將在3月2013年正式成為國家總書記,江澤民到底還會不會再「垂廉聽政」,答案也會很快揭曉,中國再怎麼樣粉墨登場,它的本質是永永遠遠都不會起任何的變化,「赤化全球」是中國最高也是最後必需要達成的使命,中國是靠戰亂起家的,如果全球都沒有戰爭或破壞的話,事實上中國想稱霸全球的夢想,將會變成白日夢!在上個世紀的50和60年代之中,中國挑起韓戰和支援越戰,基本上也是從這個夢想為出發點,才開始有所行動,習近平前不久在墨西哥演講中,指出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貧窮,由不得那些西方國家對中國道三說四,習近平到底真的是不知道?還是在裝傻呢?
中國沒有輸出革命,但是卻以武器及金錢支援全球的恐怖組織,同時也支援數十個國家的叛亂組織,並造成內戰,對於這些事情,習近平不可能完全都不知道,從頭到尾習近平一直都在說謊!一艘中國籍貨輪「新煙台」號在2012年5月被發現載有4佰45個石墨錐,這是用來制造飛彈的關鍵零組件,也只有北韓或中國會製造,最後交貨地點是敘利亞,北韓製造由中國負責運輸,就算是被逮到了,中國也不必負太多的責任及指責,中國可以把過錯全部推給貨船公司來承擔,北韓只不過是中國的另一個替死鬼罷了,美國為什麼那麼在意中國的崛起呢?如果中國的富有及軍事力量強大起來,就是要挑起全球戰亂的話?這也是美國最在意及最為緊張的地方了!中國崛起到底是帶來和平還是戰亂?在兩年之內,可能也不需要那麼久,也許在2013年的下半年就可以看到了。
筆者在歐巴馬VS.習近平(0016)的文章中就明確指出,中國並不想在亞洲區域被美軍盯得死死的,更何況以今天人民解放軍的實力要和美軍來對決的話,無疑只有死路一條罷了,還有更重要一點就是美中軍事科技實力相差近50年,所以中國一定要盡快製造另外一個美中共同的敵人出來,在亞洲是北韓,在中東就以伊朗和敘利亞,還有當地的恐怖組織,例如巴勒斯坦的哈瑪斯恐怖組織,今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再度升高,其背後可以相當清楚看到中國站在伊朗的背後,源源不斷的提供軍火武器給伊朗,然後再透過伊朗把火箭及飛彈輸入到巴勒斯坦的哈瑪斯恐怖組織,再瞄準以色列境內的百性,展開火箭及飛彈的攻擊,濫殺無辜,中國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美國把3分之2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中東方面,然後再等到中東爆發新一輪的以巴戰爭,到最後無法收拾的時候,中國就等著美國出面來要求中國出面來調停紛爭,這時候中國就可以對美國予取予求。
這種伎倆在2002年中國也耍過一次,當時美中因「撞機事件」,兩國正處在非常緊張的狀況之中,中國唆使並支援中東恐怖份子賓拉登,劫持4架美國國內客機,衝撞雙子星貿易大樓及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引發慘烈的恐怖襲擊,當時美國總統小布希馬上把中國當成是朋友,中國因此才沒有被美國盯得死死的,乘美國在注意反恐戰爭的時候,中國卻全力發展軍事實力!10年後的中國還想故技重施,就看美國總統歐巴馬會不會再上了中國的大當了?如果不幸歐巴馬再次上當的話,今後歐巴馬將被習近平完全牽著鼻子走4年!如果歐巴馬再強硬一點的話,而且一定要把中國完完全全壓制住,不要讓它有任何機會製造任何戰亂及麻煩,全世界都會變成贏家,千萬別忘了,中國才是全球亂源的輸出國!(0019)
(廖東慶/北美政治評論家) (歡迎轉貼/轉寄/下載)
Source: TDA 保護台灣大聯盟 - TaiwanYes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影片】農曆十月初一祈福法會楊醫師開講(1)中國勢力深入基層,社會動蕩不安,暴力遽增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2-11-19

從中客在高雄海產店的暴力行為,可以看出中國愈來愈瞧不起台灣。

大綱:
1.中國勢力深入基層,社會動蕩不安,暴力遽增,Why?
2.香港人現在為何討厭中國人?
3.最怕被統一的是馬英九,Why?
4.台派社團經營困難,民進黨動力全失
5.再談奴隸與奴才心態
6.吳敦義為何一再與黑道交陪?
7.台灣人不覺醒在國際上更被看不起
8.期待宅男宅女的覺醒力量
9.台派活動記錄上網傳播的重要性
10.從圖博看與中國和平協議的下場

延伸閱讀:
因果322
港人中國認同感 創新低
回應:李筱峰教授 我挨了一記中國拳!
開放中客自由行 犯罪層出不窮-民視新聞2012-11-18

詳細內容請看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影片】網址如下:

【影音】守護台灣人權音樂會-阿扁總統受難四週年

新聞報導 -
作者 Chialin | 贊郎   
2012-11-19
「扁案」,一言蔽之,罪名都是假的,刑期才是真的;用什麼罪名不重要,把扁關到死才見真章。以三審定讞的龍潭案為例,「特偵組」是「扁偵組」先不談;
法官有問題(換法官)、
證人有問題(教唆、脅迫證人做偽證)、
判決有問題(馬英九公然介入,高院立刻遵命自為判決)、
論罪有問題(「實質影響說」,違憲違法)。
司法程序被破壞殆盡;「扁案」不只「自始無效」,而是至終也無效。

虐扁「十大恨」
第一恨-政黨輪替成為國民黨夢魘
第二恨-亂了法統之套
第三恨-台灣人終而出頭天
第四恨-確立台灣本土政權
第五恨-提出「一邊一國」、宣佈「制憲公投」,從根本取消「外來政權」以及切斷與中國臍帶的政治決斷
第六恨-把台灣帶入世界民主國家之林,保台成為民主國家間的責任
第七恨-絕不投共,也不准投共;連戰「聯共制台」是其反制
第八恨-台灣的民主、人權、媒體指數自由指數以及自由度飆高;與中國的差距愈大,統一愈難。
第九恨-本土論述逐漸確立,台灣文化超越中國文化而成為主流。
第十恨-台灣人的認同,把過去「我是中國人」遠遠拋到後面。

國共恨之所至,即扁功之所在。

陳總統蒙難四年的今天,謹以此文為他立碑──金恒煒《虐扁「十大恨」》

黃睿靚鋼琴演奏


拷秋勤--1.金光閃閃 2.台北蓋都蘭 3.世界放風聲 4.你ㄟ名叫做台灣人


蔡同榮與Tom Tancrado 致詞


客家老山歌


包子丸--春天你是底叨位


贈匾「功在客家」


貝拉弦樂四重奏--1.小步舞曲2. 黃昏的故鄉


客家鬥嘴鼓--阿扁總統的政績

延伸閱讀:
守護台灣人權之夜‧音樂會 – 阿扁總統受難四週年現場紀實
贊郎的BLOG-故鄉月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詳細內容請看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