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用英文罵才有用?


◎ 朱俊彥
馬總統的負面特質有幾個特點:
一、施政無理笨拙:先是說一個月之內,政府施政要讓人民有感,但期限一到,隨即辯稱政策不可能人人有感。ECFA簽署時說,這是拯救台灣經濟的靈丹妙藥,但隨著不見成效,便當做什麼事也沒有,不敢再大肆宣傳。至於再讓馬總統執政十年也不可能達到的六三三政策,就更別提了。
二、好用諛臣讒臣:任何外界的批評和相左意見,馬政府大多習慣交由言詞閃爍,硬拗成性的黨政高層回應。好像只要有這些人回應外界和黨內的聲浪,馬總統就可以高枕無憂。至於施政成績如何,並不重要。
三、說詞「昨是今非」:馬總統第一任競選,強打的廣告「老陳貢丸湯」之中,一再強調民進黨政府執政只怪國際環境,可是當自己執政,經濟成長率和薪資成長屢創新低時,馬政府上上下下的回應卻又是砲口對外,強調國際大環境不佳。「只有國民黨政府能怪國際」的邏輯,使人搖頭。
這些負面特質,在經濟學人刊出「Ma the bumbler」一文之後,更加讓人看得透徹、灰心。國內上上下下,黨內黨外多少人對於馬總統提出諍言、批評,但馬總統向來八風吹不動。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就讓他急得跳腳,要求外交部去回應。說穿了,馬總統從不在意國內的看法,只有講英文的國際媒體對他批評,他才會緊張。
國內批評排山倒海,比不過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或許民眾更想問的是,馬總統做為領導者,他在意的到底是什麼?他是否早就遺忘台灣人民才是政府的主人?(作者現任中正大學通識中心計畫專任助理)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