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服貿協議的謊話、神話與蠻橫不容得逞

2014-03-14
立法院連日為初審《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生激烈衝突。立委之間推擠動手不是新聞,但從人民的角度看,《服貿協議》沒有急於通過的基礎,立院的混戰實毫無道理。有如近日民調所顯示,八成民眾不知《服貿協議》內容,四成六反對、二成三贊成,另有七成四支持逐條表決審查方式;民意走向既極清楚,立委受人民付託,理應體察民意,採納各界在前此十六場公聽會所表達的意見,認真逐條逐項審查協議,為公眾謀求最大福祉,該刪就刪,應改就改,不能僅憑九趴總統一人盤算,無視對台灣整體經濟的傷害,強求六月之前蒙混過關,在立院演出橫柴入灶的醜陋戲碼。
《服貿協議》茲事體大,馬政府卻草率從事,不但出賣台灣利益,還有如文化業者郝明義所指出,是在消滅台灣。以「終極統一」意識形態治國的馬英九盤算很明顯,六月之前通過協議,不但讓中國「舒服」,也為乞求「馬習會」「創造條件」。中國的居心也很清楚,協議表面上雖對台灣開放,卻也取得打進台灣服務業市場的鑰匙,中國的勢力將在台灣合法展開,掌控並衝擊六百三十萬服務業人口的生計。
屆時,台灣經濟唯中國是賴,被鎖進中國而難以掙脫。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已過高峰期,今後進入結構調整的轉型成長趨緩期,且潛藏金融、財政泡沫危機,加上雙方產業競爭形勢日益明顯,被鎖進中國的台灣經濟縱有少數業者可能獲利,整體經濟及廣大上班族受害,近年因雙邊經貿交流頻密而導致的工作難找、薪資不漲、經濟受制對岸等惡果,只會更明顯。
尤有甚者,經濟融入中國之後,台灣資金進一步大量流向中國,金融曝險程度大增,經濟常隨中國大幅波動。同時,由於中國人前來投入中小型服務業大增,不但對台灣業者是災難,構成經濟社會基礎的中小企業為其掌控,上班族飯碗被搶,或只能奉中國人為老闆;而在金融產業也大幅西進之後,整體經濟僅能依賴觀光等少數產業維繫,全體公民卻要為中國白領來人負擔醫療、教育等支出。賠了夫人又折兵,即此之謂也;產學各界在公聽會所表達的,正是對此一惡果的抗拒,且期待國會不當一人一黨的工具,為台灣人民善自把關。
不過,馬政府處理如此攸關台灣經濟前景的大事,卻形同兒戲。它未經評估、黑箱作業、秘密談判、不做溝通、欺瞞人民與國會;去年六月簽下協議,隨即打算動用立院投票部隊,不經實質審查監督,強行通過。事經在野黨強烈反對,公民團體群起撻伐,馬政府「快速過關」的盤算未能得逞。
如今,隨著公聽會告一段落,它立即使出全力,假話、謊話、神話盡出,打算霸王硬上弓。於是,馬英九裝可憐,「談貿易被說賣台,怎麼打交道」、「只要碰到大陸,什麼事都走樣」;他出言恐嚇,「《服貿協議》不過,阻礙與其他國家合作」、「《服貿協議》不可能重新談判」;他不惜說謊,「台灣直到二○○八年之後,才積極簽署FTA之類協議」、「趕快通過服貿、貨貿協議,即可追韓趕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副總統吳敦義空話連連,「服貿不會傷害人」、「服貿過關,賺錢賺到黑龍江」;江宜樺院長更狠,「立法院可以逐條審查,但沒有修改權」;至於經濟部長張家祝揚言「服貿不過,台灣什麼咖都不是」、「未來不可能與其他國家經貿談判」、「各國都在看」。種種發言,猶如同一鼻孔出氣,就是欠缺對人民的誠心與責任。
經濟是中國併吞台灣的手段之一,雙方且有規模懸殊的顧慮。馬政府什麼事都做不好,對中國磕頭卻最內行。《服貿協議》引起國人極大疑慮和危機感,馬政府一意孤行,台灣人民與代表廣大民意的國會,絕不能坐視它恣意妄為。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