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熱,民眾到野外活動應注意被蛇咬,疾管局昨日公布自行研發血清。 (記者方賓照攝) |
▲「毒蛇達人」林明正解說赤尾青竹絲的特性。 |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每年驚蟄過後,蛇類便開始出沒,根據衛生署統計,每年約有1000多人被毒蛇咬傷,其中又以被赤尾青竹絲(即赤尾鮐)、龜殼花及飯匙倩咬傷較多。
若被蛇咬 及時注射血清保命
時值清明掃墓,疾管局官員提醒民眾注意毒蛇出沒,在草叢中行走,記得要打草驚蛇,若不慎被毒蛇咬傷,要保持鎮定,儘可能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並儘速就醫打抗蛇毒血清。
疾管局動物科科長鄭雅芬表示,國內常見毒蛇有赤尾青竹絲、龜殼花、百步蛇、雨傘節、飯匙倩及鎖鏈蛇等,依毒性可分為神經性毒及出血性毒,被神經性毒蛇咬到後,視力會變得模糊、嘴麻及流口水,有人甚至會想要睡覺;被出血性毒蛇咬到,則患部會出現紅、腫、熱、痛。
鄭雅芬指出,如果不慎被毒蛇咬傷,除要保持鎮定、儘可能辨識毒蛇外形之外,在離傷口5到10公分近心臟處,可使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原則,並讓患部的高度保持低於心臟,千萬不要切開傷口,也不要嘗試用嘴巴吸出毒液,不要冰敷,更不要喝酒,同時脫掉戒指、手鐲及手錶左垂~,以避免紅腫患部壞死。
民眾被毒蛇咬傷,在現場立即做好處置之後,儘速送醫及時注射正確的抗蛇毒血清是保住性命的關鍵。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疾病管制局已備有自行生產的抗蛇毒血清產品,包括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抗百步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以及抗鎖鏈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等4種,每年提供台灣地區約5000劑抗蛇毒血清,除分送至各醫院之外,偏遠地區衛生局所也有儲備,以搶救台灣被毒蛇咬傷的傷患性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