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雄、鄭自才刺殺蔣經國案發生在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當年蔣經國以行政院副院長的身分訪問美國。彼時,一九六九年上任的尼克森總統發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好的訊息,讓堅持漢賊不兩立的蔣介石政權坐立難安,而這也是中華民國國際地位逆轉的關鍵年代。在尼克森的示範作用之下,一九七○年十月,加拿大承認北京;一九七一年七月,季辛吉密訪北京;一九七一年十一月,聯合國通過承認中華人們共和國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驅逐蔣介石的代表;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森訪問北京;一九七二年九月,日本承認北京。可見,刺蔣案發生之際,正值蔣介石政權面臨國際危機的開端。
至於內部的背景,正如江南的「蔣經國傳」所分析的:「沒有小蔣的台灣,立即面臨繼承人的危機,國民黨政權即使能倖存一時,動亂不安,勢所難免。因為,蔣先生(介石)是年八十四歲,失去愛子,將無法承受那樣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培養新接班人,時不我予。」換言之,如果刺蔣成功,將使蔣介石政權陷入極為嚴重的內憂外患,那樣的情勢十分有利於台灣脫離威權統治,走上民主化的道路。甚至,台灣的主權地位,也可能會跟今天的僵局大為不同。
民主不是請客吃飯,國家的主人自己不爭取,掌權者絕不會自動放權。即使在民主時代,國家的主人不重視自己的權力,也會輕易被野心家篡奪。話說當年,黃文雄、鄭自才刺蔣不成,震撼了人心,也換來了自己的青春流亡生活;但黨政軍警特一把抓的威權統治時代,絕大多數時候是人民遭到恫嚇、鎮壓與屠殺,蔣氏父子在戒嚴統治時代,不分「省籍」地製造政治冤獄,以「反攻大陸神話」欺騙不分「省籍」的人民,唯一目的只是鞏固內外交迫的統治地位,包括地方選舉、增額代表也是著眼於籠絡人心、掌握派系。
「退出聯合國」的蔣介石政權,確定蔣經國接班後致力經濟建設以爭取民意支持,結果也產生了比較關心政治的中產階級。一九七九年初「中美斷交」,年底國民黨政權先鎮後暴,製造高雄美麗島事件,展開黨外精英大逮捕。在軍法審判期間,一九八○年的二月二十八日,林義雄的母親、女兒慘遭滅門血案。一九八一年七月,在美執教的陳文成教授,返台探親遭警總約談後,陳屍於台灣大學校園。一九八九年四月,堅持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鄭南榕,拒捕自焚而死。這些悲劇,不斷提升台灣人民的民主意識。可以說,「寧靜革命」之前,從白色恐怖以來的那些「烈士」早就用生命開出一條血路了。
諷刺的是,上述撰寫「蔣經國傳」的美籍作家江南,一九八四年十月在美國住家遭中華民國情報局僱用黑道殺害。此案造成美國政府施壓蔣經國進一步政治開放,終結「蔣氏王朝」,台灣的民主運動也就此風起雲湧,一步一步走到二○○○年的首度政黨輪替,蔣經國的晚年形象也改善了他在年輕時代的惡名。不過,台灣的民主發展仍未成熟穩定,洪秀柱堪稱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例子,更嚴重的是當年反對「總統直接民選」的馬英九總統,以民主之名當選卻行反民主之實,崇拜獨裁者蔣介石,讓台灣民主倒退嚕。現在,台灣人民可以選舉,卻無法公投,也無法完全自決前途。黃文雄當年的非常手段,現在固然已成過去,但追求完全的民主目標,有識之士仍須努力。
政大已經不是「黨校」
辛亥革命死了多少人?
兩蔣殺人如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