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益生菌有抗過敏、提升免疫力、解便祕等諸多好處,因此市面上掀起一波補充益生菌的熱潮,不過,網路卻流傳「長期補充人工合成的益菌,腸道會逐漸喪失自身繁殖益菌的能力,導致腸道對補充的益菌產生依賴性,終生都將依靠人工合成的益生菌維持健康」的說法,究竟補充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的說法正不正確?讓營養師為您解答。
營養師Stella(營養師劉素櫻)表示,腸道寄居著約100兆的細菌,依對身體健康的好壞可分為「益菌」、「壞菌」及「伺機菌」三種。「益菌」與「壞菌」平日會互相競爭資源、搶奪地盤,彼此是處在水火不容的狀態下;「伺機菌」則是牆頭草,會視環境而轉化為好菌或壞菌。
一般而言,腸道菌叢要維持平衡身體才會健康,腸道壞菌屬於腐敗菌,若腸道壞菌過多,將會分解膽固醇、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產生有毒物質或致癌物。所以補充益菌對身體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減少腸道致病菌並降低壞菌所產生毒素、致癌物。」而這也是為什麼益菌可以預防大腸癌的原因。
益菌3大好處:維持腸道菌叢平衡、增強免疫力、幫助排便
其次,由於腸道細菌主要寄居在消化道的黏膜層,故益菌也可做為物理屏障,保護腸道黏膜免於致病菌的傷害;部分益菌還能製造一些增強免疫的物質,調節免疫系統,因此益菌對人體的第二個好處就是增強免疫力。
另外,由於益菌喜歡非精製醣類(包括纖維)等食物,這類醣類無法被人體酵素所分解,所以可以安然抵達腸道做為益菌的食物。益菌有了這些養分,就能持續製造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質使腸道環境維持酸性,有助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這也是大多數人補充益菌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健康效益外,益菌在營養上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益菌可以分解乳糖,所以有乳糖不耐者雖然無法喝牛奶,但卻可以喝優酪乳;而部分維生素B和維生素K的合成也都是靠益菌的幫忙。
增加身體好菌2方法:吃含益菌食物、攝取益生源
營養師Stella指出,想要增加身體的好菌,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吃益菌或使用益菌製造出來的食物,例如優酪乳、養樂多等乳酸菌發酵乳、部分經乳酸菌發酵製成的乳酪,或味增、泡菜、納豆等用益菌製成的食物。另一種則是攝取益菌所喜歡吃的食物,也就是所謂的益生源(Prebiotics)。
在益菌補充品中常看到的果寡糖、木寡糖、菊糖等就是屬於益生源。由於人體沒有酵素可分解寡糖,所以它們能安然通過腸道被腸道益菌所利用。大部分不能被身體所消化的醣類都是腸道益菌喜歡的食物,如燕麥、蕎麥等非精製穀類,洋蔥、牛蒡等根莖類、菇類、豆類等富含纖維的植物性食物。
長期吃益菌會產生依賴性?營養師:沒有科學根據
至於網路流傳「長期補充人工合成的益菌,腸道會逐漸喪失自身繁殖益菌的能力,導致腸道對補充的益菌產生依賴性,終生都將依靠人工合成的益生菌維持健康」對此,營養師Stella表示,細菌就是細菌,不管是人工合成或天然產生,都會具有其功能,所以網路流傳的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
儘管在臨床諮詢時會遇到顧客反應,在使用益菌補充品或補充益菌產品(如優酪乳)一段時間後,改善排便的效果好像沒有一開始那麼好;或有吃有幫助,沒吃就又便祕。但會有這樣的結果可能原因很多,但跟所謂人工合成會造成依賴症沒有關聯。
補充益菌有沒有效?與飲食、生活作息、壓力等因素有關
營養師Stella表示,當你吃入益菌後,即使它們能通過胃酸考驗安然抵達腸道,但不代表能很好地定著在腸道,在此繁衍後代子孫,故補充益菌雖然能迅速見效,但無法長期維持,因此,想獲得益菌帶來的健康效益,就需要固定補充。
另外,也可能因為外在環境因素,如飲食的改變、生活作息不正常、藥物的使用,或壓力、年齡及生理狀況改變等而導致腸道菌叢失去平衡,故如果害菌增加但你所補充益菌的數量還是一樣的話,可能出現益菌不佔優勢的結果,當然無法獲得益菌所帶來的健康效益。
事實上,很多原因如肥胖或便祕跟飲食與生活作息息息相關,或許可靠外力來協助改善其症狀,但若最根本的飲食與生活作息等問題沒有解決的話,當停掉額外的助力時,便祕的老毛病就很容易再復發。
益菌該怎麼挑?多種益菌配方較好
吃益菌好處多多,那麼該怎麼挑選呢?營養師Stella提醒,補充益菌時,因為每種益菌作用略有不同,故盡量選擇多種益菌配方比較好。在菌數選擇上,腸道專家認為每天應攝取30~50億以上的益生菌,才能獲得益菌所帶來的健康效益。
事實上,菌數應該多少跟益菌是否為抗胃酸、耐膽鹼的菌種有關,若菌種容易被消化液所破壞,則需要靠「量」取勝,或許要吃到100億或更多。反之,若該菌種能抗胃酸耐膽鹼,安然通過消化液的「屠殺」,那麼菌數少一點也無妨。故在挑選益菌時最好挑選可抗胃酸耐膽鹼的菌種,或有特殊科技包覆益菌,能避免消化液破壞的益菌。
益菌該飯前或飯後食用?視菌種而定
至於益菌該飯前或飯後食用,這還是要看菌種,不耐胃酸的益菌盡量在胃酸分泌較少時,也就是沒有吃東西時吃;若是耐胃酸或有特殊保護的益菌,則比較沒有關係。
引用網址如下: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2/38910?page=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