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外國學者會念經?台灣人應要有自信心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民報/社論   
2015-09-17
近日美國學者葛萊儀 (Bonnie Glaser) 在一場有關美中關係座談會中的發言,被某大報編輯台加工處理,意圖造成對蔡英文參選總統的困擾。蔡英文受訪時淡定表示她所看到的發言本意並非如此,而葛萊儀對於自己發言被胡亂引申與下標更是氣到不行,表示不願讓自己成為台灣總統選舉的工具,並發表公開信要聯合報收回其有嚴重誤導嫌疑的標題。葛萊儀發言在網路世界被瘋狂轉傳,說是美國智庫學者「打臉」聯合報。
聯合報在標題的加工處理顯示其對媒體專業的不尊重,但有趣的現象是,一個美國學者的憤怒指控,竟可以引發兩位總統候選人與台灣網民的關注。這表示台灣對美國事務的關注與熟悉嗎?
葛萊儀是美國智庫學者,服務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專注於美國對中政策與兩岸關係,在政策圈有其知名度,但她畢竟是個學者,即便會被國務院、中情局、國防部等單位就若干議題諮詢其意見,但她不是國會議員或政府官員等,不是握有決策權力的人。對這樣只有間接對權力與政策有影響的人,會引起台灣朝野與網民的熱烈關注,實在很反常。
舉例來說,日本對於美國政策圈的意見,特別是來自學者與智庫圈,不會給予這麼顯著的位置。這些學者的意見要嘛作為日本採取某些決策的參考背景,或是理解美國政策圈的趨勢與風向,或是想知道他們對議題的分析以協助自己釐清某些問題。專家圈會關注,決策圈會留意,但不會將這些學者當成美國政府意見的代表,更不認為他們神聖到不可冒犯,或是需要對他們謹小唯慎,生怕有令其不快的言論而打壞與他們的關係。
在台灣所出現的這種怪奇現象,反映了缺乏正式國交所衍生資訊與關係不對稱的問題。就因為與決策官員見面機會不多,較有機會碰面者又多是中層資深或工作層級官員 ( 如助理國務卿、副助理國防部長等 ) 。而會被這些官員諮詢政策的學者,一方面較容易被接觸 ( 這些學者本身時間相對也多,也希望知道台灣官員的想法以幫助他們的情資分析 ) ,二方面可以從旁邊旁敲側擊官員的想法,因此這些人就成為台灣外交界的接觸重點,與媒體訪問的對象,反正找不到大官問,就找學者吧。這樣的發展自然堆高智庫學者的身價。
搞到後來,外國學者來台後可以直接與總統、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面談,一整排台灣國安體系官員會正襟危坐與這些外國學者聊兩個小時的天,這種現象在全世界幾乎是絕無僅有。請問有聽說安倍首相會花一小時與外國智庫學者聊天,以及日本外務大臣、防衛大臣、國家安保局長會輪流排時間與這些來訪外國學者閒閒面談嗎?如果有,一定是日本想利用這個機會發佈訊息,或有其他目的。
以台灣在國際的實力,如果與美國有正式國交,舉例來說,台灣駐美代表 ( 大使 ) 與國務卿或起碼副國務卿的會面變成是「應該會有」,而不再是「可能會有」。台灣也不需要透過種種私人關係的經營或利用其他公共場合以「搶到」與國務卿、國防部長或其他決策官員的見面機會 ( 結果讓國際外交掮客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 ,而是排好行程,正正當當走進國務院或國防部展開面談 ( 其實往往這些面談需要的也只是五分鐘而已 ) 。但台灣存在代表 ( 大使 ) 要與最關鍵決策人士碰面有困難的結構問題 ( 與誰執政關係不大 ) ,這些對其他實力比台灣小上許多國家理當可以拿到的待遇,對台灣卻變成不可多得的奢侈品。
因此面對葛萊儀事件,除了要追問媒體是否有專業素養,不淪為政治打手外,也要思考台灣社會對自己的自信心是否足夠,是否給外國學者過多的重視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如果建立正式國交在短期內機會不大,也不是立即的施政重點時,如何先達到台灣與外國決策官員溝通的正常化,並進一步達到制度化,使得即便沒有正式國交,與關鍵人士的訊息傳達與相互理解不會出現問題,這才是重點。我們不要把學者當成官員的代表,更不要無故凸顯學者的重要性,給予其沒必要的接觸層級。學者能夠提供的就是他們的專業分析長才,或是他們對於本國政府趨勢與風向的解讀,不多也不少。
台灣不是衰小國家,只要用心經營,也不會變成失敗國家,除非台灣自己雙手奉送,否則內部問題紛乘的中國根本不具備併吞台灣的實力。對國際人士我們也要有足夠的自信,外國智庫學者就是學者,他們如果罵我們,不會是世界末日,如果誇我們,也不代表我們就變成世界強國。畢竟曾在 1949 年在供養來自中國的兩百萬難民下還能發展到今天,相對光是收容八十萬難民就心虛不已的德國,台灣是值得我們給予更多信心的。
Source: 民報


引用:台灣228網站
http://www.228.net.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3663&Itemid=7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