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基改玉米, 基改黃豆, 恐致癌, 素食者小心了 !

“基因改造食物”民眾有知的權力!
(長庚醫院毒物科實驗室 林中英博士撰寫)
根據衛福部公佈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31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國人罹患肺癌及乳癌比例又分占惡性腫瘤的第一位與第四位;研究報告卻指出,東方人乳癌較少,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比西方人低,這些東方奇蹟多與大豆食品有關。因此,我們不僅要擔心臺灣進口基改黃豆與玉米數量高達9成以上,罹癌患者若攝取此類大豆蛋白,是否有任何健康風險? 此外,臺灣有超過1/10比例是素食人口,素食產品多以黃豆原料製成,當這些有形的食物是否影響國人健康,針對基改食物安全測試與風險評估卻完全依據國外的研究報告來訂立標準時,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外,衛生單位也需針對基改食物對國人健康風險進行追蹤研究與風險評估。
以植物而言,為了提高農作物生產量與增加作物對天然災害抵抗能力,將植物體內帶有遺傳物質基因的「DNA」進行修改,或與另一段不同生物的DNA 互相接合,重組DNA,藉以改變原物種的遺傳特性,並能大量繁殖的生物技術,稱為「重組DNA 技術」,或基因改造工程,經基改後的食物,為「基改食物」,如將抗蟲基因植入大豆作物中增加對廣效性除草劑耐受度,便可讓農人摒棄毒性更強的農藥,降低施用農藥的頻率,增加作物產量。
基改技術不但提昇農作物生長速度以及產量,也增強對病蟲害及抵抗惡劣氣候的能力,或改良了產品的養分,延長產品的保存時間及除去食物中某些能導致過敏的成分。因此,基改食物存在改善了1) 解決糧食生產不足,饑荒的問題。2) 農作物的改質,帶來優質產品,如:芥菜籽容易長霉,可透過基改技術剔除長霉基因,生產不易長霉的芥子油。3) 大量繁殖農作物可以轉製成生質能源,解決石化原料污染的問題等。
然而,基因食物也存在很多隱憂之處。1) 基因改造後是否會對大自然物競天擇的生物鏈產生嚴重生態破壞,甚至令某種動物或植物瀕臨絕種? 2) 基因改良過的農作物具有抵抗病蟲害及惡劣氣候能力,透過食物鏈而傳染給人類,人類是否有能力去消化這些已經改質後的基因片段? 3) 引入過敏原基因至食物中而不自覺,有機會令食用者容易產生過敏? 4) 基改食物安全測試不足,基改是否會因人類種族、生存環境、氣候與習慣產生變異,都須經過地區研究單位進行生物測試與風險評估後決定。
透過2月份簽署公告後的「新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衛福部應強制將總重含有 5% 以上基因改造食品標示義務,改採歐盟標準0.9%。然而,食藥署卻於近日「包裝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裏預告從2016年起規定摻入基改原料超過3%,才須標示為基改食品,而且,後續視執行結果,再評估是否降為0.9%。
目前,沒有任何辦法從食品的外觀或標示來分辨是否為基改食物,只能依賴科學儀器去偵測基改原料與原型的基因序列差異來判讀。但還是可從食物的來源加以過濾:
豆類製品:豆腐、豆干、豆漿、糖果、穀片、醬油、味噌、冰淇
淋、冷凍優格、植物性奶油、沙拉油等。
小麥製品:麵包、糕餅、饅頭、麵包、裹炸雞麵糊等。
玉米製品:麵包、糖果、零嘴、餅乾、飲料、冰淇淋、沙拉醬、
果醬、穀片等。
蕃茄:蕃茄醬。
因此,基改食物對人體健康是否引起過敏或致癌的疑慮尚未得到完全證實之際,做為國家最高衛生監督單位-衛福部應要替全民把關,做好基改食物的健康風險評估外,更需對廠商業者進行抽查追縱系統嚴格控管;並依據國家制定的法規,遵行摻入基改原料超過0.9%時應清楚標示,因為消費者有行「知」與「選擇」的權利。

轉自facebook:
林杰樑

https://www.facebook.com/gloria.ylhu/posts/873825359303962?notif_t=notify_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