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3 | |||
康寧祥來自艋舺汕頭街製餅家庭,曾是加油站工人,民國五十八年投入政治;他當過市議員、立委、國大代表、監委,民進黨執政時期先後擔任國防部副部長、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資政;在戒嚴時期就創辦「台灣政論」、「八十年代」、「暖流」等政治雜誌,報禁解除後更率先創刊「首都早報」,康的友人稱他「除了選總統,什麼都做過」。 回憶錄發表 籲續深化民主 康寧祥在二○○八年政黨輪替後,歷時五年餘,將他的經歷寫成「台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全書六十多萬字,昨天新書會包括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台大政治系教授呂亞力、文學家齊邦媛、評論家南方朔、中研院研究員許雪姬等人均到場致賀,現場座無虛席。 曾任康寧祥助理的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說,康寧祥在台灣民主運動扮演領航者角色,是「溫和改革路線」的代表人物,更是很多人「台灣意識」的啟蒙者;當年他幫康寧祥助選、發傳單時,康寧祥住的是萬華一個小房子,現在他依然住在萬華一間二十幾坪公寓,出門還是坐公車、捷運,過的日子「跟五十年前都一樣」,台灣政治人物很少這樣始終如一。 康寧祥在書中提到許多政壇秘辛,包括一九九四年他擔任監委調查對美軍購弊案時,查到一個放在美國舊金山廣東銀行、連審計部都不敢查核的「蔣家小金庫」,當時台灣一通過對美軍事採購預算,台幣馬上換成美金轉到廣東銀行,由宋美齡與軍方的人管理,當時他立即要求關掉帳戶,還引發當時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辭職。 康寧祥並透露,第二次辜汪會談他也是團員,但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接見台灣代表時,唯獨不願跟康見面,當時他草擬了一篇中文抗議聲明,為他翻譯成英文並陪同召開國際記者會的,就是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康寧祥並建言,未來台灣要走的路,在經濟上,應是破除對中國市場的過度依賴,重建一個健全風險分散的國際市場組合,從VIP(越南、印尼、菲律賓)到C&C(中國、共產黨),到CAT(中美台)到MIT(緬甸、印度、TPP);在政治上,應持續深化民主,這是唯一也是最正確的道路。 Source: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康寧祥:少數菁英把持資源 國家必衰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