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休耕的三個無奈與對策


◎ 黃炳文
近來農地休耕廣受各界議論,農政單位為有效促進農地利用,提出相關活化措施,然遭遇農民北上陳情。農地休耕制度的變革,雖有其正當性,然實宜正本清源,方有助思謀良策。
台灣勤勞的農民豈肯願意讓農地休耕?休耕只是「無奈」的選擇。民國70年代開始,台灣逐漸推動貿易自由化,諸多優美價廉的國外農產品進口漸增;復於91年台灣加入WTO,台灣農產品貿易逆差由當年的40億美元,至100年增為102億美元,台灣農業經營面臨極嚴峻的挑戰,無怪乎農民常問要種什麼比較好?此為「貿易自由化的無奈」。農政單位為因應貿易自由化的衝擊,自民國73年開始鼓勵稻田轉作雜糧或休耕,農民試圖配合轉作雜糧及其他作物,然仍不敵進口農產品,只好配合政策引導將農地休耕,以致休耕面積由73年的0.57萬公頃,增至100年的20萬公頃,此為「政策的無奈」。由於台灣資源有限,如此大面積的農地休耕,實難以令人理解,同時每年又需支付近百億的補助,以致各界質疑聲浪興起,休耕似乎成為「原罪」,此為「原罪的無奈」。
農地休耕背後隱含地主結構、農地流動、農業經營等等相關議題。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資料,100年連續休耕的農地有5萬公頃(一年兩期作休耕共10萬公頃),其中年齡65歲以上的地主佔33%,此等農民依公勞保制度已屆齡退休,然其還是守護著農地與農業,因為這是他們生活經濟的來源,當農政單位規劃要將兩期休耕補助改為只發放一期,無怪乎此等農民要北上抗議。另年齡在30-64歲的地主中,有農保者佔26%,而有勞保佔54%,此隱含諸多地主屬兼業農,其農業經營所得可能不如預期或產銷有問題,加諸目前農地經營權流動制度(小地主大佃農)相關配套措施尚不周全,因而亦無奈地選擇休耕。
農政單位研擬的休耕農地活化措施,主要有鼓勵生產進口替代的雜糧、發展在地化的策略性農產品、推動具競爭力的農產品外銷、以及鼓勵老農將農地出租。平實而言,此等措施的方向屬正確,然仍需相關配套措施,以讓農民放心。然休耕的根本:在於農業結構及國際化問題,若此兩問題不善加解決或改善,現在所推行的農地活化措施,難免有治標而未治本之虞?尤其台灣未來要與美國簽訂FTA或加入TPP,面對更深度的國際化,如何標本兼治以求開創農業的微笑曲線?更值得農政單位深思。
台灣常自許為農業科技王國、農民素質高、農產品品質一流,然在國際市場的獲利似乎有限,因此如何將休耕農地轉化為爭取國際市場的重要基地?實有賴各界集思廣益。此間亟需建構農產品產銷供應鏈體系、建立農民退休制度及農地流動制度、增進農地銀行的功能,例如鼓勵高齡農民及休耕農地的地主,將農地委託農地銀行管理,農地銀行將農地出租給青壯年農民、或代耕業者或農民產銷團體,並與相關企業建立契作的供應鏈關係,生產安全衛生高品質的農產品供應內外銷。確實讓農業結構獲得改善,提升台灣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並讓農業經營者有成就、有錢賺,農地可以有效與永續利用。將無奈的農地休耕,轉化為帶著微笑的幸福農業。
(作者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0/today-o12.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