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有尊嚴的人:阿朗壹古道紀行(上) [江昺崙]

November 8,2011 17:49


百步蛇的子孫

        「我這輩子看到最大的百步蛇,是在深山裡面,我打獵的時候。那隻百步蛇和我的手臂一樣粗,頭抬得很高,『很有尊嚴』。他擋在路中間,我等了一個小時,還是不走。我就跟他說:『你是我的祖先,我尊敬你,我讓給你。』最後只好繞道啊。」斯將大哥抽了一口煙,緩緩說著他遇到百步蛇的故事。

        斯將大哥是安塑部落的獵人(鷹一般銳利的眼神頗像飾演中年莫那魯道,身兼牧師和獵人的林慶台)。斯將大哥昨天才得意地獵到一頭年輕山豬,今天本來還要到山裡面看看獵場。但被我們幾個小朋友找來導覽,他只好放下手邊的山豬陪我們走一趟阿朗壹古道。

        斯將大哥繼續說:「百步蛇是我們的祖先,大概是因為他很有尊嚴。百步蛇的花紋很漂亮,鼻子尖尖的,有鉤子,是他最脆弱的地方,所以他都會把頭抬得很高,很高貴的感覺。他被抓到之後,會用毒牙咬尾巴自殺,就是寧願死掉也不要失去自由。所以很有尊嚴。」

        寧死不屈的百步蛇,很有尊嚴。但百步蛇的後代子孫,卻將面臨萬劫不復的核廢料威脅…。最近政府打算在台東縣達仁鄉南端的南田村,規劃興建「低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廠」。地點就在南田村過了斯洛博吉橋之後的小丘陵(圖中斯將大哥背後的丘陵)。排灣族人的傳統獵場。

        原本台電將初階核廢料放在蘭嶼,但因為達悟族人激烈的反抗,最後政府終止將核廢料儲存於蘭嶼
[1] 。另外擬定澎湖、台東達仁鄉以及屏東牡丹鄉作為候選廠址。雖然截至今日,政府尚未公布最終處理廠設在何地,但斯將大哥和另一位從事社區工作的羅貝雯大姐都指出:近來台電已經在南田、安塑部落挨家挨戶地拜訪族人,分頭說服族人接受「安全的核廢料」。台電頻頻暗中操作,可見將最終處置場設在達仁鄉的態勢十分明顯。同時台電也提出了五十億的地方回饋金,使得部落開始出現了有條件接受的聲音。但羅貝雯大姐卻很篤定的說:「台電說有七成族人也經接受了,絕對沒有那一回事。我們的族人非常堅決反對核廢料場設在這裡!」斯將大哥說:「這裡是我們的獵場,以前清朝人、日本人來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都用生命來守護這裡。今天我們也一樣要守住獵場。」

阿朗壹古道的美麗與哀愁

        阿朗壹古道是台灣東部少數沒有被開闢為環島公路的海岸線。過去為排灣族人往返屏東的交通要道,原本叫做瑯橋卑南古道。古道同時也通過安塑部落的獵場,因此就以安塑部落的原名「阿朗壹」來命名(「阿朗壹」的概念不只是代表安塑村而已,還包括整個安塑部落的獵場,因此這附近的山林都可以叫做阿朗壹)。過去公路運輸往返屏東牡丹、台東達仁都必須繞經台9線的南迴公路,非常不方便,因此政府有意要將這條海岸線打通,建造一條直通達仁與牡丹的台26線公路。開發阿朗壹古道,就是需要一條從屏東核三廠運輸核廢料到台東達仁的「核廢公路」。

        而台東達仁鄉的排灣族人,為了反對核廢場、反對開發阿朗壹古道,開始組織「大龜文王國阿朗壹盟部」進行社區工作(過去這裡的排灣族曾建立「大龜文王國」)。他們推出「獵人、古道、阿朗壹留學團」,只要想參觀阿朗壹步道的遊客,都可以透過網路,請當地族人導遊阿朗壹古道。組織這個團體的是一位年輕老師,叫做阿拉拜。他希望透過帶團導覽阿朗壹的方式,向遊客宣傳部落的反核理念,以及保護阿朗壹古道的重要性,也能提供族人工作機會、甚至提供社區反核工作、總體營造的經費。

        但太多的「觀光客」進來阿朗壹,也不見得是好事。古道將要開發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就有大量的遊客湧入。甚至一天最高峰有六、七百人之譜,連爬坡「會車」都要排隊。斯將大哥說:「山路只有一條,兩邊這麼多人要會車,他們(遊客)排隊爬下山幾乎要等一個下午,不知道會不會餓死?」在媒體宣傳阿朗壹為「最後一條天然海岸步道」之下,很多觀光客慕名而來,旅行社也開始分食這塊觀光大餅。卻沒有單位出面規劃、保護這片美景,屏東縣政府僅是消極地限制進入人數(一開始政府不聞不問,連攀緣用的繩索,都是「安塑國小勇士團」的小學生自己設置的)。排灣族人和諧的自然文化,以及反對核廢場的心聲,並沒有因為阿朗壹的熱潮而被重視,反而因為「觀光化」之後,環境開始有遭受破壞之虞。畢竟,大部分觀光客只是純粹前來欣賞美景,旅行社也很少強調地方的人文特色。

        如果要結合環保、反核、社區意識和觀光產業,阿拉拜的「遊學團」或許會是個很好的答案。但支持的力量太小,破壞的力量太大,僅靠族人的力量或許不夠,也必須透過不斷地宣傳,讓住在這座島嶼上的人們都認識原鄉的困境才行。

        阿朗壹古道的開發案,並不是單純的環保議題,也不完全只是「開發與保護」的二元對立。必須討論到三個複雜的層面:

        第一層、生態保育:阿朗壹古道兩旁有很珍貴的原始林相,由於過去這條步道過於「偏遠」,加上南端的中山研究院飛彈基地屬於軍事管制區,因此很少有人為破壞。但未來如果開闢公路,海岸生態、原始林相、棲息物種一定會大受影響。等於台灣人親手埋葬了最後的天然海岸線景觀。

        第二層、核能安全、分配正義:過去台電欺騙蘭嶼的達悟族人,說核廢場只是暫時處置場(因為台電一開始想要將核廢料海拋至太平洋,但後來國際公約禁止核廢料海拋,只好「無限期」置放在蘭嶼)。台電也保證低階核廢料絕對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但這麼安全為什麼不將核廢料放在台北或高雄呢?)而且,以比例原則來看,台東的用電量只佔台灣的0.44%,卻要承受全國核能發電的「排泄物」,這不是單純的區位問題,更是欺負弱勢台東縣民的「分配正義」問題。再考慮到今年(2011)日本核災,以及九月份法國核廢料場爆炸的前車之鑑,台電如何保證核廢料一定安全無虞?假若某天發生地震及海嘯,台電的保證又有什麼效力?

        第三層、人權與倫理:這是最重要,也是最被忽略的一環。排灣族人幾千年來一直居住這塊土地上,阿朗壹是他們的獵場,也是他們神聖而傳統的祖靈棲息之所。今天政府要將他們的生存領域剷平,換成一座有毒的核廢場。這是對於弱勢群體基本生存權、健康權的剝奪,也是延續幾百年來壓迫、掠奪原住民生存空間的殘暴手段。縱使台電有五十億的補償金,可以贊助地方建設,但金錢可以買回健康、可以買回乾淨的山林和水源、可以買回崩落消逝的傳統價值嗎?更何況,地方勢力也覬覦著五十億的利益分配,回饋金能否公平分配到弱勢者手中,更是必須被公開討論而且監督的。

        在前進阿朗壹古道、踏上原鄉部落之前。我想,有必要先探討這塊土地上進行中的改變。阿朗壹古道不應只是旅遊指南上的一個熱門景點,而是濃縮了台灣東部數百年來族群間不對等交往、貪婪的開發模式,以及國家未來不確定的能源危機。下一次的文章,我會以實際的旅行見聞,描寫阿朗壹美麗與哀愁的種種面容。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1.初階核廢料是受到輻射污染的低放射性物品,可用水泥桶封裝儲存。更危險的是高階核廢料,台灣目前只能將高階核廢料儲存於核電廠內,但核電廠內部儲存槽滿了之後呢?這仍然是個無解的難題。回到內文

引用極光 希望:有尊嚴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17858267.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