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築夢的人

國史館館長/張炎憲
    初次知道劉峰松的名字是我留學日本的時候。1970年代末期,台灣仍處於戒嚴恐怖的時代,張良澤從台灣到日本教書,東京大學台灣同學會邀請他演講。他說起整理吳濁流、吳新榮、鍾理和等全集的苦心,以及重建台灣文學的抱負。談話中,提到劉峰松與他一起搜尋台灣古書的狂熱,與重建台灣文化的使命感。尋書雖然辛苦,兩人卻樂此不疲,無非是為了替台灣留下珍貴的資料,見證歷史。兩人相遇於舊書攤,一見如故,成為知友,也使得台灣舊書行情越買越高。這是我對劉峰松最初的印象。
    回到台灣任職中央研究院之後,我讀到他的作品《台灣的黑暗時代》、《黑獄陽光》、《黑獄螢光》、《黑獄風光》和《台灣動物史話》,發覺他縱使囚於獄中,仍然不忘關懷大自然、宗教和歷史。其中《黑獄陽光》有很多發人省思的的雋永文句,因此獲得台灣教會公報社紀念巴克禮來台傳教100週年寫作獎的特優獎。他給我另一個印象,他為了伸張正義、打破禁忌,建設台灣成為合理的社會而從事政治運動,不幸入獄,卻甘之如飴,在獄中不斷寫作,道出心中最關懷的不是政治,而是提升台灣文化水準和台灣人道德情操。
 
    尤清選上台北縣長之後,他擔任台北縣立文化中心主任,而有發揮長才的機會。在其任內,籌備鶯歌陶瓷博物館、福爾摩沙世界文化日展覽、十三行博物館;出版江文也、立石鐵臣、凱達格蘭族文獻叢編等珍貴史料;樹立馬偕、施乾、江文也、杜聰明、李石樵、李梅樹、楊三郎、張我軍、彭慶火……等傑出台灣人銅像,使台灣文化逐漸落實於鄉土。在這段期間,我被委託調查台北縣歷史與人物、鹿窟事件等工作,而有機會與他實際接觸,發覺他不只對台灣文化熱愛,更有付之行動的魄力,以實踐力和執行力貫徹其理想。
        2000年總統大選,首開政黨輪替,我出任國史館館長,邀請他擔任主任秘書,共同營造新局。之後,他轉任台灣文獻館館長。幾年朝夕相處,我更發覺他有長遠建構台灣文化的藍圖,並且明快果決,敢作敢為,是位能深耕台灣文化的志士。
    有夢最美,但追逐台灣文化的夢不是沈浸於「美」中就能完成的志業。它需要憧憬、浪漫與熱情,更需要勇氣和堅持,才能在功利導向的社會中不被污染,不被擊敗,而能一心一意,向前邁進,築自己的夢,讓文化真正的落實。
   自1970年代之後,台灣民主運動屢仆屢起,經過無數人的奉獻和努力,而有今日民主自由的成果。民主運動雖然行之不易,但總有運動的實質目標和收穫。文化運動則不然,播種發芽需要時日,不能一蹴即成,立竿見影,因此築文化之夢的人少之又少。劉峰松數十年來卻始終 如一,從購買台灣史料,到購置魚盤、銅鐘、土甕,都有其一貫的想法。書籍代表深厚的歷史資產;銅鐘敲擊的聲音,繞樑三日,令人玩味,引發內心的哲學思維;魚盤、土甕是生活必需品,也是民俗文物,表達對先民生活智慧的嚮往與敬重。劉峰松終於將理想思維化成行動。
        1995年,他與友人創立「半線文教基金會」,並捐出畢生心愛的蒐藏。之後在八卦山麓購置土地,計畫興建「台灣文化資料館」,分成哲學、生活與歷史三館。館舍採用台灣傳統建築和西方文藝復興的建築樣式,庭園則栽植台灣原生種植物,全館飄浮著溫馨與鄉土的氣息。三館內部則以其所藏作為陳設,表達其對哲學、生活與歷史的觀點。「台灣文化資料館」遠眺彰化平原,從海濱到山麓,美麗的平野盡收眼底。倘佯於三館之間,觀賞主人的精心設計和內部蒐藏,不只是人生享受,更能涵育人文精神,體驗台灣文化的精髓。


    劉峰松是位深具文化涵養的人士,捐其所有,策劃建館,只為了完成心中最大的願望:風光明媚的彰化能成為人才薈萃之地,台灣能成為文化鼎盛的國度。這種傻勁與浪漫在現今充滿功利的社會,更是彌足珍貴。台灣新文化的重建需要這種熱誠與堅持。劉峰松已付出心血,做出了典範。有志者應該崛起,共同攜手合作,讓台灣新文化的美夢成真。
 
引用網址:
半線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