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Nathan | 贊若 | |
2011/11/09, Wednesday | |
日治時期戶籍資料查詢方式: 1.攜帶自己的身分證與印章到就近戶政事務所辦理 2.不需在原出生地辦理申請,全國資料已連線 3.說要查日治時期戶籍資料 4.事務所人員就會開始看身分證查資料(大約要等3~5分鐘或更久) 5.最好知道自己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因為可能會問一下) 6.戶籍資料頁數會因為當初戶內人數而有所差異 7.一頁工本費15元 8.即辦即拿 P.S.有的戶政人員剛開始都會假裝聽不懂你要查什麼,等你立場堅定,表明來意後,才會開始幫你查,不知道這是戶政事務所的防衛機制,還是戶政人員有大中國帝國一統的思維,不想讓台灣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查這種資料是非常普遍的,如果戶政人員說他不懂,一來可能嚴重缺乏專業素養,一來就是統派思維作祟,那就很可恥了。記得,查這種資料,是你自己的權力,公僕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的,你,查了嗎? (by Nathan)先說我父系這邊的,我爸祖父蕭焜煌 種族欄:主要的項目有「福」(福建or閩南)、「廣」(廣東or客家)、「生」(生番:高山族原住民)、「熟」(熟番:平埔族原住民),但是有些經過漢化的平埔族人覺得被稱為番很不舒服,所以把自己歸到「福」或「廣」裡面。 (註1)還有一些是「支」(支那人)、「朝」(朝鮮)、「滿」(滿州國)、「內」(日本內地)。(註2) 阿片吸食:就是有無抽鴉片。 纏足:就是有無纏足。 不具:身心障礙。 種痘:接種疫苗。 續柄:稱謂。 徘優:簡單的說就是古時候取悅君主的諧星。 我母系這邊就精采了,先說我媽的曾祖父潘邦治 我媽姓潘,又住在番社村,家裡有四合院,家中人口超多,又常說自己曾祖父是番仔,可見我媽的曾祖父一定有某些較不一樣的行為舉止或穿著,才會被說是番仔,只不過是平埔番。 種族:熟,可確定就是平埔族熟番,依地緣位置,屬於平埔族巴布薩(貓霧拺)族。 種別:又被塗黑了。 前戶主卜續柄榮稱職業:潘金石次男文秀才區長,按照我媽的說法,是曾祖父考上秀才被派去當區長,所以我懷疑潘邦治這個名字也是後來因此才取的。 這是我媽的祖父潘火營 續柄:螟蛉子,為他姓所生之子過繼戶長,收養後與本生家斷絕親屬關係。(註5),依照我媽的說法是曾祖父潘邦治沒生男孩,所以給鄰居梁先生抱一個男孩來養,所以潘火營是潘邦治的養子,依照上方種族寫「熟」,鄰居梁先生也是平埔族。(P.S. 螟蛉是一種昆蟲,常被蜾贏抓回家餵養,詳見) 種別:一樣被塗黑。 續柄細別榮稱職業:農業組合燒手?(可能跟農業相關的工作) 這是我媽的父親潘守仁 種族:還是熟番(平埔族)。 種別:也是被塗黑。 續柄:孫。(戶主潘邦治的孫子) 續柄細別榮稱職業:螟蛉子潘火營長男。(潘邦治養子潘火營的長男)。 結論: 1.大中國帝國一統思維老是忽略母系資料,由此日治時期戶籍資料可知,台灣人的確有平埔族血統,台灣人並不是全部從中國來的。平埔族真真確確早已生活在台灣,只是都被漢化了。台灣人應該更重視母系資料。 3.清朝乾隆曾經大量賜姓給歸順的台灣平埔番,以潘姓最多,而蕭姓也是其中之一,(註8 賜姓)因此我有可能父系那邊也是平埔族,只是被賜姓加上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番,所以種族欄最後是填上「福」。所以如果戶籍資料上是寫「福」,其實也不一定說就是從福建來的。(註9) 4.平埔文化瀕臨絕跡,現存的平埔文化大家一定要更珍惜,台灣人要以平埔血統為榮。 5.從台灣很多地名就可以知道當地的歷史,這個才是中小學生應該學習的教材。 6.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趕快去查自己家族日治時期的戶籍資料吧! 7.證明平埔族的方法還有很多,並不是只有從日治時期戶口資料才能確認,也有的祖先會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平埔族,所以種族欄如果是寫福,也不見得自己沒有平埔族血統。 參考資料來源: 註1:《蕃》在大清帝國的解釋是外國人的意思 註2:日治時期戶政用語 註3:日據時期比較特別的戶政用語 註4:日治時期官制與戶籍綜析 註5: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漢字稱謂用語概解 註6:日治時期戶政用語 註7:是誰在搞鬼? 註8:台灣人的姓氏--賜姓政策-蟹老闆 註9:台灣人忘自己是原住民 延伸閱讀: 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血液-我讀我見 為林媽利醫師敲邊鼓 呼應林著《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台灣傳統服飾 平埔族為何總是無法被國民黨政府認定?! 沙轆社之役─平埔族228事件 台灣原住民系列報告-巴布薩族 平埔文化資訊網 台灣平埔族資訊網站總匯入口 贊若的BLOG-台灣奶神 轉載自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從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確定自己是平埔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