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我讀我見(2)

新聞報導 - 楊緒東專欄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1/11/17, Thursday

(打破統治者的史觀,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完成。 by 張炎憲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台灣的主權地位,由美國、日本詮釋,亦等著看台灣人自覺建國的決心。


關於台灣,杜魯門總統的政策也有極大的轉變,他下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防止台灣遭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武力攻擊,這一項被稱為「台海中立化宣言」的聲明,明白的指出:「此次加諸韓國的攻擊中,共產主義已明顯地超越破壞活動範圍,而訴諸武力侵略與戰爭手段,企圖以此征服他國。在此種情勢下,台灣若落入共產主義者手中,將直接威脅全太平洋地域的安全。」杜魯門同時也向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呼籲,停止所有對中國本土的海空作戰行動。特別是指出「台灣將來的地位,應待太平洋恢復安全,再以與日本締結合約或基於聯合國的考慮作成決定。」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陳文賢-台灣海峽中立化宣言〞,《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128。


不過讓美國杜魯門政府改變「放棄台灣」的政策,並轉為防止中國共產黨軍事攻打台灣而宣佈「台海中立化宣言」最主要的原因應是韓戰的爆發。


無論是1951年9月同盟國與日本簽訂的對日合約或1952年日本與在台北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所簽訂的《中日合約》中,有關台灣及澎湖的歸屬問題,日本政府都只表達日本放棄對台灣及澎湖群島的主權,但都未表示台灣及澎湖群島的主權應歸屬給誰。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陳文賢-台灣的法律地位〞,《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P.132-133。


中華民國憲法體制原本是依據1946年國民政府的主權範圍所制定,但在1949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區域只有臺、澎、金、馬,憲法領域與國家實際統治領域出現極大的落差。原本根據中國規模設計的憲法,在台灣適用,常常格格不入。以地方自治為例,疊床架屋,雖然修憲精省,中央與地方的權限衝突與財源分配問題,進入「五都」時代仍然問題重重。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薛化元-中華民國憲法體制的內在矛盾與根本問題〞,《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136。


把國家軍隊變成KMT黨軍,或私人的軍隊,是ROC+KMT的一貫策略。


而軍隊方面,號稱「國軍」的軍隊,幾乎已成為他的子弟兵。軍人被教導要「效忠領袖」而且「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的軍中標語,竟然將「領袖」列在「國家」之前。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李筱峰-蔣介石的造神運動〞,《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141。


為了方便統治台灣,把反對勢力的領袖幹掉,就很「太平」。


白色恐怖(white terror)一詞,一說源自法國大命時期,右派波旁王室(以白色為代表色)對左派雅克賓黨人採取的報復行動。戰後台灣的白色恐怖,形式上指右派國民黨當局對左派共黨份子的鎮壓,實際上則是指當局以「叛亂」與「匪諜」等罪名鎮壓政治異己的行動,對象不分左派或右派。其中僅少數政治犯(主要是中共潛台地下黨人)有合乎實定法上的「叛亂」或「匪諜」之作為,多數則為冤、錯、假案。


對於大量政治案件的產生,過去國民黨當局及其支持者往往以共匪亟於侵台,加上已有大量匪諜滲透為由,聲稱為了國家安全而不得不大力懲治叛亂與檢肅匪諜。到了今天,馬英九也一再強調戰後台灣的白色恐怖主要是國共內戰所致。


從「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的角度來觀察,台灣的政治犯距離真正的平反,路途還相當遙遠。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蘇瑞鏘-白色恐怖〞,《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P.143-145。


學者研究指出:「國民政府遷台後的白色恐怖,是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主導或默認情治單位的措施」;「白色恐怖的眾多冤案中,部分案件為蔣氏父子所主導,這些案件與保衛臺灣的大局無關,多屬私人嫌隙」;「蔣氏父子與情治單位互為台灣實施白色恐怖的共生體」,應是社會之公論。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蘇瑞鏘-蔣家父子與白色恐怖〞,《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148。


消滅台灣本土化,是KMT在台灣的一貫作法,許多台灣人吃這一套,故自我貶抑、自卑、自殘,變成「自閉」。


在「國語運動」政策下,「國語」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學生使用母語遭到處罰,認為母語是粗劣低俗的語言而不再使用。「國語」成為衡量文化與社經地位的標準,能順暢使用「國語」的知識菁英份子不分省籍,代表享有更高的政治經濟統治地位。國語運動」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意識與大中國的意識形態,逐漸深植人民心中,並形塑出中產階級的官方語言,使知識分子須取得國語能力才能謀就高職位,造成台灣本土性語言成為弱勢語族的社會地位。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戴寶村-摧殘本土語言文化〞,《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164。


1981年起擔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以他任內對電影金馬獎所作的改變是唯一大政績表現,但在他手上修正公布的「獎勵優良國語影片辦法」中,不論獎勵種類或數額,均徹底將台語片排斥於金馬獎之外。

國民黨長期執政,長期掌控廣電媒體走向,已導致絕大多數媒體習於扮演以維護國民黨的政治利益,呈現國民黨政治理念的角色,即便到九O年代媒體開放,仍難以改變既成的媒體文化生態。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戴寶村-控制廣電洗腦灌輸〞,《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P.167-168。


在語言之外,原住民傳統姓名也被迫改為符合國民黨政權要求的「漢名」。1946年5月6日行政院核定的「修正台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第三條規定:「高山民族如無原有姓名,或原有姓名不妥善時,應參照中國姓名自訂姓名」,否認且否定原住民傳承其文化名的姓名,迫使原住民以與其家族毫無關係的漢名命名,因此造成原住民系譜混亂,甚至導致近親結婚的悲劇後,1986年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則以「為避免山胞發生亂倫婚約」,進行「輔導各族建立族譜實施計劃」。


原住民的認同是建立在土地上,然而戰後國民黨政權接收了日治時期的「蕃人所在地」設為國有的山地保留地,且放任資本家進行山地保留地的買賣或權力轉移,卻完全沒收原住民的土地所有權及使用權。蘭嶼達悟族的土地不但被收歸國有,傳統家屋型態及漁業文化型態被破壞,更被迫住在國民黨政府蓋的海砂屋國宅,1974年原子能委員會更展開「蘭嶼計畫」,將達悟族世居的土地設為核廢料貯存場。
2007年12月,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馬英九對原住民說出「我把你當人看」,繼之,2011年5月又有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說出「原住民都已經是雜種」,再次暴露出中國國民黨歧視貶抑台灣原住民的真面目。
李福鐘、張炎憲主編,2011,〝戴寶村-壓制原住民文化〞,《揭穿中華民國百年真相》,台灣歷史學會,台北市,PP.170-171。
(未完待續,撰於2011/10/26)

出處: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