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冠人
頂新黑心油事件爆發迄今已一年兩個月,各界滅頂聲音不斷,卻始終沒有成功。筆者歸於三大原因,其一是消費者中認知牛奶歸牛奶,黑心油品歸黑心油品的人不少;其二則是被無辜牽累的員工很可憐,認為該把事情分開理性看待。最後,是貪小便宜的心態,無論是哪一點,都是「最可惡的善良」。
在全民響應滅頂拒買味全後,味全促銷活動便如火如荼展開,牛奶價格比其它品牌便宜四、五十元,最便宜時甚至買一送一,還送布丁再送雞蛋,這手法的確成功打中了部份消費者,買氣比起一開始逐漸回溫。接著透過媒體去改變滅頂的風向,採訪林鳳營的員工,聽他們說味全這家老公司的誠信多值得相信,說何其無辜,到了這邊不少同樣有就業與經濟困境處境的民眾,便再也無法止住內心的善良,從拒買轉成支持購買,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家庭,若味全或頂新倒了,他們家計要怎麼辦?甚至說出有問題的又不是牛奶,針對油就好了。最後廣告請酪農現身說法,強調把關多麼嚴格,都已經喝這麼久了,怎麼可能有問題之類的,讓許多消費者「回溫」。事實上,要不是頂新無罪判決,滅頂幾乎可以說消失了,早已成為台灣人記憶邊緣的一角。
在全民響應滅頂拒買味全後,味全促銷活動便如火如荼展開,牛奶價格比其它品牌便宜四、五十元,最便宜時甚至買一送一,這手法的確成功打中了部份消費者。(資料照,記者周敏鴻攝)
近日因無罪判決出爐,引起大多數民眾反彈,再次發起無期限滅頂,進而有民眾利用好市多的退貨原則,大量採買後馬上進行退貨,引發討論。這時候的討論便引起兩方叫陣,一方認為浪費食物為難好市多員工;一方認為若不如此,根本沒有賣場願意重視這問題,對消費者的聲音完全置身事外。筆者認為通路商若無法把關食品安全問題,將這些不肖廠商的商品繼續放在架上,認為淘汰是市場機制,推給有需才有供的食物鏈,那麼民眾使用較激烈的手段阻止該商品販賣,也是不得已的必要之惡。
在尚未發生退貨潮之前,擁有十多萬會員的臉書社團「COSTCO 好市多 消費經驗分享區」,就有不少網友討論,發起一人一信告訴好市多我們的聲音活動,結果都沒有任何實質的回應。於是從現實層面來看,溝通是達不到的,且很顯然的雖然拒買使它的銷售量不如已往,卻還能夠持續在架上,無非就是還擁有一定程度穩定的消費者。既然拒買和一人一信這種柔性的方式,無法使該通路聽到消費者的聲音,負起企業該擁有的企業倫理,與消費者站在一起,那麼網友嘗試較為強硬的手段迫使好市多下架該商品,也不失一種手段。
既然柔性的方式無法使通路聽到消費者的聲音,那麼網友嘗試較為強硬的手段迫使好市多下架該商品,也不失一種手段。(圖擷取自林于倫臉書)
當然,這時候就會有人說:「無辜的員工和食物」,這句話的邏輯其實和前面都是一模一樣「最可惡的善良」。食物固然珍貴,員工當然辛苦,但若不用這手段,試問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它下架?市場機制?別傻了,台灣人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樣,無法讓麥當勞在日本倒131間,幾近倒閉的狀態。再者,倘若要做到抵制本來就是必要做好浪費食物的打算,倘若抵制成功商品最後滯銷,食物過期不也就銷毀,試問退貨何以導致浪費?加上真正損失的並不是好市多,而是味全(好市多退貨成本是由廠商自行吸收),也達到抵制的效果。
當然,這些人這麼做絕對不是只有想到他自己,更不是突顯他們有多正義,而是他們在沒辦法中找方法,試圖讓通路商重視這件事情,比起坐以待斃,他們選擇了下下策執行,一切都只是希望不要讓下一代繼續活在食安的恐懼之中。而相對地有些人選擇閉上眼睛,假裝一切沒有發生,任人餵食,繼續說著假慈悲要體恤員工的話語,想著反正都吃這麼久了也死不了的人,你當然不懂,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生)
頂新黑心油事件爆發迄今已一年兩個月,各界滅頂聲音不斷,卻始終沒有成功。筆者歸於三大原因,其一是消費者中認知牛奶歸牛奶,黑心油品歸黑心油品的人不少;其二則是被無辜牽累的員工很可憐,認為該把事情分開理性看待。最後,是貪小便宜的心態,無論是哪一點,都是「最可惡的善良」。
在全民響應滅頂拒買味全後,味全促銷活動便如火如荼展開,牛奶價格比其它品牌便宜四、五十元,最便宜時甚至買一送一,還送布丁再送雞蛋,這手法的確成功打中了部份消費者,買氣比起一開始逐漸回溫。接著透過媒體去改變滅頂的風向,採訪林鳳營的員工,聽他們說味全這家老公司的誠信多值得相信,說何其無辜,到了這邊不少同樣有就業與經濟困境處境的民眾,便再也無法止住內心的善良,從拒買轉成支持購買,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家庭,若味全或頂新倒了,他們家計要怎麼辦?甚至說出有問題的又不是牛奶,針對油就好了。最後廣告請酪農現身說法,強調把關多麼嚴格,都已經喝這麼久了,怎麼可能有問題之類的,讓許多消費者「回溫」。事實上,要不是頂新無罪判決,滅頂幾乎可以說消失了,早已成為台灣人記憶邊緣的一角。
在全民響應滅頂拒買味全後,味全促銷活動便如火如荼展開,牛奶價格比其它品牌便宜四、五十元,最便宜時甚至買一送一,這手法的確成功打中了部份消費者。(資料照,記者周敏鴻攝)
近日因無罪判決出爐,引起大多數民眾反彈,再次發起無期限滅頂,進而有民眾利用好市多的退貨原則,大量採買後馬上進行退貨,引發討論。這時候的討論便引起兩方叫陣,一方認為浪費食物為難好市多員工;一方認為若不如此,根本沒有賣場願意重視這問題,對消費者的聲音完全置身事外。筆者認為通路商若無法把關食品安全問題,將這些不肖廠商的商品繼續放在架上,認為淘汰是市場機制,推給有需才有供的食物鏈,那麼民眾使用較激烈的手段阻止該商品販賣,也是不得已的必要之惡。
在尚未發生退貨潮之前,擁有十多萬會員的臉書社團「COSTCO 好市多 消費經驗分享區」,就有不少網友討論,發起一人一信告訴好市多我們的聲音活動,結果都沒有任何實質的回應。於是從現實層面來看,溝通是達不到的,且很顯然的雖然拒買使它的銷售量不如已往,卻還能夠持續在架上,無非就是還擁有一定程度穩定的消費者。既然拒買和一人一信這種柔性的方式,無法使該通路聽到消費者的聲音,負起企業該擁有的企業倫理,與消費者站在一起,那麼網友嘗試較為強硬的手段迫使好市多下架該商品,也不失一種手段。
既然柔性的方式無法使通路聽到消費者的聲音,那麼網友嘗試較為強硬的手段迫使好市多下架該商品,也不失一種手段。(圖擷取自林于倫臉書)
當然,這時候就會有人說:「無辜的員工和食物」,這句話的邏輯其實和前面都是一模一樣「最可惡的善良」。食物固然珍貴,員工當然辛苦,但若不用這手段,試問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它下架?市場機制?別傻了,台灣人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樣,無法讓麥當勞在日本倒131間,幾近倒閉的狀態。再者,倘若要做到抵制本來就是必要做好浪費食物的打算,倘若抵制成功商品最後滯銷,食物過期不也就銷毀,試問退貨何以導致浪費?加上真正損失的並不是好市多,而是味全(好市多退貨成本是由廠商自行吸收),也達到抵制的效果。
當然,這些人這麼做絕對不是只有想到他自己,更不是突顯他們有多正義,而是他們在沒辦法中找方法,試圖讓通路商重視這件事情,比起坐以待斃,他們選擇了下下策執行,一切都只是希望不要讓下一代繼續活在食安的恐懼之中。而相對地有些人選擇閉上眼睛,假裝一切沒有發生,任人餵食,繼續說著假慈悲要體恤員工的話語,想著反正都吃這麼久了也死不了的人,你當然不懂,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生)
引用網址如下: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537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