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憲老師於日前赴美進行口述歷史訪問中遽逝,我們感到
深深的不捨。對台灣而言,張老師至少有三個無可取代的歷
史角色:首先,他是台灣史學研究裏傷痕史領域的巨擘;再
者,他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領導過許多重要NGO,是台灣
最重要公知之一;第三,則是他八年國史館館長職位所具有
的解殖意義。
中華民國既流亡又殖民的體制,是透過行政機關的疊床架屋
所構成,讓台灣一地同時出現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相對
於後者設有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前者則設有中華民國國史館
,形塑出「中貴台賤」的地位政治,以利於國民黨權貴持續
壟斷國家政治權力。在兩蔣及李登輝時代,五位館長均出身
外省權貴,第六任的張炎憲(陳水扁總統任命)不僅是第一
位非國民黨籍的館長,也是第一位台灣史研究專業者。馬英
九上台後,先後任命了林滿紅與呂芳上;前者主張台灣的「
國史」必須定位為「中華民國史」,但因辦理「民國百人」
⋯⋯票選活動納入毛鄧引發社會爭議而下台;後者則出身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總幹事,並且是張老師近日所指責的「倒退到兩蔣時代」的歷史課網修改的共犯。
這一位溫柔並且時時笑容可掬的學者,肩上一直重荷著台灣人的十字架:為挑戰血統的、威權的、侵略式的中國國族主義史觀,他提倡一種屬地的、人性的、有轉型正義涵義的史觀,這是催生台灣新國家必要的社會集體意識改造工程,卻也是國民黨及其附庸最為忌憚的史學工作。張老師鞠躬盡瘁所為何事?「欲亡其國,先去其史」,而史觀的解殖引領著國族的解放,張老師未竟之業,我們誓言承擔。
照片出處:張炎憲粉絲專頁封面
https://www.facebook.com/146300402095913/photos/a.612833158775966.1073741826.146300402095913/779423512116929/?type=1&theater
轉自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photos/a.353905111425345.1073741831.348571125292077/413043945511461/?type=1&thea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