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馬式政治學四大迷思


◎ 洪茂雄
在尚未走向正常化的國度裡,政府領導人大多不按牌理出牌,我行我素,儼然形成一家獨特風格。正逢二○一二年即將落幕之際,回過頭來觀察馬英九的政治學涵養,不難窺見其面貌。至少可從下列幾個面向,看出這個所謂馬式政治學的迷思所在。
其一、忽視健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嚴格地說,現行憲政體制係雙首長制,但馬英九的領導特質仍師承蔣式政治學那套模式,權力一把抓,總統有權無責,導致決策過程經常績效不彰,民怨四起,使得民意支持度掉到十三%空前低落紀錄,不把健全憲政體制當一回事。
其二、國家意識模糊不清。國民黨政權最令國人無法理解者,莫過於「大中華主義」陰魂不散,致使國家意識混亂,還自以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創造性模糊而洋洋得意,偏偏把收留這個流亡政權、有如母親養育之恩的台灣當做累贅,形同陌路,在台灣如何面對國家意識的分裂,乃是馬式政治學的核心課題。
其三、確保主權,無能為力。國旗國歌和護照是代表國家主權的象徵之一,邀請國際友好人士來台訪問,也是加強對外關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上述在國際場合的活動,都受北京的掣肘,無法獨立自主。即使我方喊出「外交休兵」,以和為貴,主權仍漸流失,危及國家安全。馬式政治學一廂情願,北京能有善意回應,無異又迷失方向。
其四、政治黑手伸入司法體系,使司法的獨立性蒙羞。「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偵辦貪腐案件,辦綠不辦藍,這類口頭禪家喻戶曉。眾所周知,在民主國家裡,司法的獨立性神聖不可侵犯,但法院審理阿扁案件,一來予人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之感;二來故意迴避對卸任國家元首的基本禮遇;三來對待阿扁較之共產黨整肅異己,其刻意凌辱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回顧二十世紀九○年代東歐共黨政權和平演變史,昔日共黨領導人都得到相當禮遇。反觀阿扁的遭遇,似乎回到五、六○年代中共修理異議份子的翻版,從不考慮有甚麼司法人權。
此外還有族繁不及備載者,以此觀之,若二○一二年有所謂共識的話,那麼「十二共識笨拙齊表」豈不是增添馬式政治學精闢的一章?
(作者為台灣國際研究學會顧問,曾任政大國關中心第一所所長)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18/today-o6.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