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志男
10月31日,環保署召開「澎湖隘門沙灘BOT案」的環評會議。會中審議的開發案是要興建政府官員和財團心目中的「國際觀光飯店」,而預計砍伐掉2184棵海岸保安林重要樹種「木麻黃」,並且也計畫要遷移澎湖人重要的數百年墓區,而開發單位連最基礎生態調查都付之闕如,難怪會議中遭到許多人的質疑與反對!
筆者八月與九月去了澎湖二趟,除了享受世界級的澎湖壯觀的玄武岩、貝殼沙灘和珊瑚生態外,也跟著地球公民基金會去看所謂「離島建設條例」的各種建設對當地的影響。其中發現許多問題,例如望安與將軍間的跨海大橋計畫花了數億卻失敗拆除、建設大量漁港但卻有許多成為蚊子港、隘門沙灘南岸破壞生態卻無用的水泥護岸等。許多的硬體建設不是破壞生態就是毫無用途,而澎湖人身體健康最需要的醫療卻始終「重病只能送台灣醫療」的囧狀。這說明政府施政只重花大錢的硬體建設,至於教育、醫療等資源嚴重不足的軟建設則很少獲得青睞。
隘門沙灘本來是台灣最大、最美的貝殼沙灘,早期甚至是綠蠵龜的產卵地區。從機場建設開始,沙灘遭破壞到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曾經風景美麗的地方,政府更視之如棄土。十多年前,老村長李天育開始整理沙灘,經過村民共同努力,沙灘終於呈現屬於它原有的美麗,而成為在地居民自力保護家鄉聖地的典範。
但重現美麗的隘門沙灘不僅沒有受到政府的保護,卻成為官員和財團眼中的搖錢樹,於是,完全忽略在地居民參與的BOT開發案被提出。開發單位提出,澎湖當地雖有許多民宿,但為了國際觀光必須開發「高級」的飯店,甚至認為這些開發是當地居民沒有能力去參與的,這完全抹煞掉村民十多年非常成功護灘的努力,顯示政府只重視財團的利益、嚴重忽略在地參與的精神與全民利益。
從墾丁的大灣、台東的美麗灣飯店到隘門沙灘BOT案等大型開發案來看,政府都是將我們最美的土地一一交給財團經營,然後人民再也無法盡情、隨性地享受原屬於大家的沙灘,除非你「付費」!而從生態的角度,大型開發案所帶來的破壞常常無法彌補,錢被財團賺走了、土地的災難則由人民共同承擔。
錢很重要,賺錢的目的無非是「提昇生活品質」,但台灣幾十年來的工業發展雖然讓國民所得提昇許多,但我們生活的品質是否有所提昇?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因為我們的產業發展除了讓大企業獲得高利外,經濟奇蹟是奠基於犧牲土地上。所以,GDP成長了,空氣、水和土壤都污染了,人們的健康也隨之拉緊報,緊張的壓力讓我們失去了純真的笑容,我認為生活品質隨污染升高而垂直降落。澎湖的發展要走以前台灣的路嗎?
從澎湖回來後,變得很迷戀台灣已經失去的、澎湖還擁有的天然美景。心中一直迴盪的想像:「美麗的島嶼、澄清透澈的海水、貝殼沙灘、珊瑚礁生態和綠蠵龜,不跳下去游泳是對澎湖海水的大不敬啊!」這些澎湖印記,隨著荒謬BOT案的開發,未來不知還剩多少?
(作者為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
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nov/6/today-o8.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