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06:00
朱孟庠/前高中台灣史教師
解嚴三十年,台灣國家仍然無法向前航行,行船擱淺,困境在於「認同問題」始終無解。中國擴大統戰 企圖扭轉台灣青少年的國家認同
政黨輪替後這一年,真像掀開了蟑螂窩,各種荒謬不理性的反撲言論湧出,論調來自幾個統派社群,我們清楚地知道,中共跳過國民黨的買辦角色,直接撲向台灣人民,先散播詆毀政府的假新聞,繼而不斷以「中華祖國」招魂,接續赤裸裸的利益來統戰基層,重新整建中國在台灣的實質影響力。自反高中課綱微調抗爭及太陽花學運後,中共轉以實際利益加強吸收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南部、中低收入、青年人,企圖扭轉他們的國家認同,以遏制天然獨繼續擴大,如今中共在台灣社會已擁有隱性但不可忽視的存在感,甚至某些方面已開始取代國民黨代表的泛藍勢力,此時如何加緊「台灣本體意識」,免於沉淪?
國族史學觀 導致今日台灣認同混淆不清
對那些深怕喪失既得利益及拿到中國好處的上層國民黨人士來說,從「反共抗俄」到「舔中媚中」是自然的。但對基層的外省第二代,甚至不乏本土中產階級和基層社會的台灣人,其親中言論又是何故?應是長期黨國教育致使「認同迷失」,敵我不分!
記憶是凝聚族群情感的膠著劑,是重建主體,不可缺少的要素,更是認同最根本的思維為基礎。過去由於地理上、經濟上和戰略上的價值,使得台灣自有史以來,就不斷成為強權競奪的略物。每個政權都基於政治因素,刻意掩蓋,竄改歷史,以致台灣的歷史氛圍全然稀薄,台灣人對自己的何由何來,也普遍無知。
戰後國民黨在台灣推行的歷史教育,其教材主軸就是灌輸中國國族主義,強調中華帝國框架下的政治道統的國族史學觀,導致今日台灣認同混淆不清,雖已解嚴多年,台灣社會卻已淪為民主內戰,面對謀我日炙的中國政府,「捨官促民」的擴大政治統戰,如近期較大規模的兩岸中小學校長的論壇活動,企圖拉攏基層教育體系。因此,如何防止並「綏靖」淪為中共第五縱隊的支那中華遺民,是當今政府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破除中華迷思 將中國史置於東亞史之脈絡
「中華臍帶」就像老太婆的纏腳布,讓台灣無法邁步向前。植物的根在土裡,我們的根在腳下這片土地,而不是那條「中華臍帶」。我們並不否認宋代以前的中華文明,然,所謂「厓山之後再無中國」,中國在宋代已達傳統文化、經濟、科技之巔峰,但宋之後五百年來,中國文化僅存腐朽的保命哲學,更何況是經過文革後的共產中國?且,漢文化也僅只是台灣多元文化之一。
欣見教育部高中歷史課綱調整,縮短高中中國史的時數及將中國史置於東亞史之脈絡,改為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的分域架構。旨在突出台灣的主體建構,打破中華迷思,強化台灣與世界的互動。以主題討論東亞近代國家間的互動變化,當然是破除中華迷思的正確作法。這是啟航的第一步,希望最終目標能航向「台灣新憲」。
生根土地的人本史學觀點之歷史教育
面對中國步步進逼,值此關鍵時刻,存亡大計在「教育」。「人本史學觀」才能實踐台灣人「國家正常化」的百年盼望。歷史教育的重心,從生根土地,在地脈絡連結、放眼世界的視野,重視學生本身素養的培育,如此自然逐漸凝聚國家民族情感。新課綱的歷史教育,即便是以台灣國家之「認同教育」為目標,但也絕不至於步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灌輸洗腦式教育之後塵,因為我們早已是自由的公民社會。
台灣的孩子在自己的土地上應該有縱橫延伸的時空感,縱座標上,對自我的脈絡了然,那是台灣史的教育,橫座標上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對養育自己的母土,能有份敬慕,那是台灣的地理、公民教育。了解、疼惜、生根、定位……當台灣人不再像是太空中漂浮的游離子,我們會知道自己的家有多可愛、多可貴,願將愛的漣漪擴散出去,關懷周遭的人、事與物。
新課綱課程結構也打破過去以時間為軸的秩序,出現不同「專題」的安排。這種新方向,乃是以民主為後盾,「貼近生活」方向發展的人本史學的觀點。
以「接地氣」之歷史教育航向「台灣新憲」
或有批評:「新課綱意識形態掛帥而讓歷史變成政治工具、或文化台獨論……」,這些言論我們根本不必去在乎,因為「台灣本體論的歷史教育」就是「生於斯,長於斯」,最真誠的「接地氣」之民主教育,過去一甲子台灣人在威權體制的黨國教育下,「中國屎觀」吃多了,現在只是「回神」,只是以生根土地的本土教育,那有養分、具精神性的歷史教育,破除「中華醬缸文化」,剪斷「中華纏腳布」罷了。
以教育找回自我的靈魂,當之無愧。唯有文化、教育扎根,才能徹底解決台灣的「認同問題」,航向「台灣新憲」,完成「轉型正義」,建構壯麗的台灣新國家。
引用自由時報 :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248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