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獨家》中研院搶救太陽花學運文物 開放作者線上指認

2015-10-25  12:58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去年318公民運動決定退場時,中研院以兩天的時間搶救立法院內外共7000多件文物,花一年時間進行數位化典藏完成,將開放作者線上指認並鼓勵公眾授權。
318運動決定退場後,中研院社會所、歷史語言所、台灣史研究所等3個所,合力搶救立法院內外的各式文物,包含實體物件6000多件,原聲直播數位影音檔1500多件,合起來共7000多件,再由中研院資訊所將全數文物一筆一筆掃描,小至便利貼、大至行動裝置藝術,進行數位化典藏,為台灣學運歷史做見證。
文物搶救的幕後推手、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表示,典藏的文物中有一些有趣的東西,像是有一個超級大的太陽花裝置藝術,需要三個人才搬得動,而且自己有輪子會走路;吃剩太陽餅是群眾324夜衝行政院後,當時的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抱怨蛋糕、太陽餅不見了,網友撻伐號召集資數百盒太陽餅送進蕭家淇辦公室,蕭轉送給立法院抗議的學生所留下;也有諷刺前立委邱毅「指花為蕉」事件,學生因而創作的立體香蕉;還有街頭上舉行公民憲政會議,分組討論服貿議題的內容,更有數不清的海外學子加油打氣明信片與便利貼等。
黃銘崇說,搶救下來的文物各式各樣,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表達方式跟從前不一樣,「這大概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最色彩繽紛的社會運動。」也說,由於現在人手一機,隨時都可拍攝現場,因此也可以說是「有史以來被記錄最多的運動。」
協助文物數位化的中研院資訊所副研究員莊庭瑞說,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參與為歷史事件留下紀錄。
「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已經上網,10月31日起開放給作者線上指認文物並鼓勵公眾授權。明年初台北市舉辦完318回顧展後,最後將安置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