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嘉誠 | |
2014-10-13 | |
今年九月十四日,張炎憲教授主持《送進黑牢的愛心餐》(阿扁總統送餐日記),及《穿透黑暗的天光》(與阿扁總統的書信往來)兩本新書發表會,我應邀出席,竟成為最後一次與張炎憲教授見面。數日後,我接到該天出席大地文教基金會義工怱促電話,提及張教授在美國病危,希望我能與外交部長聯繫,妥善協助處理張教授,我問這位義工在美國何處,我方便跟林永樂部長聯絡,她即掛斷電話。隔日媒體即報導張教授病危昏迷,外交部也指示外館協助,我雖然未能盡力,心想張教授應該得到妥善照料。數日後,獲悉張教授逝世,享年67歲,以目前年代而言,早了一些。
為張教授寫悼念文者不少,因為張教授在台灣史丶口述歷史丶國史館長任內貢獻,擔任包括台灣教授協會會長丶台灣社社長,推動本土化運動,成績斐然。我與張教授均是嘉義同鄕,但相識甚晚,可能年齡相差5歲,所學不同。1979年康寧祥創辦八十年代雜誌,與台大歷史系教授鄭欽仁丶李永熾教授等相識,數年後,認識剛從日本東京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台,任職中央研究院的張炎憲教授,一位典型的讀書人,彬彬君子,溫和卻意志堅決。 1989年,康寧祥又創首都早報,鄭欽仁教授與我分任正、副總主筆,邀請張教授擔任主筆。我同時負責辜寬敏先生創辦《台灣春秋》雜誌社,顧問委員會召集人,也邀請張教授出任顧問。該年幾位教授共同成立現代學術基金會,張教授與我均擔任董事,每月有定期聚會。1994年我到台北市政府服務,曾邀請張教授協助處理一些市政業務,張教授學術丶人品丶本土意識等,頗受李登輝總統器重,我與李先生也有長期淵源,在1997年底台北市長改選,張教授與我曾有一段迄今鮮少人知的故事。 該年李先生是否支持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遲遲未表態,我身為副市長丶代理市長,又被視為與李先生關係匪淺,陳水扁陣營內部對於如何與當時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總統互動,有不同看法。我理所當然被視為友好派,李先生在投票數日前高舉馬英九手高呼新台灣人,造成選情逆轉,我立即成為被指責的焦點。隔天李先生請張炎憲教授與我私下會晤,轉達李先生心意,我了然於胸。數天後,我以副市長身份陪同李先生投票,對於李先生所作所為更加釋然。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張教授出任八年國史館長,我分別擔任四年行政院研考會主委丶四年考選部長,業務上與國史館互動不少,尤其研考會主委期間。研考會負責精省作業,原台灣省政府文獻委員會改隸國史館,若干波折,張館長與我密切合作,迎刄而解。研考會下轄檔案管理局,負責全國檔案管理,2001年我親自為檔案局掛牌設立,我要求期許檔案局同仁,肩負重責大任,秉持行政中立,制定相關法規,並指示有系統整理包括228事件丶白色恐怖時期丶美麗島事件丶陳文成事件丶林義雄宅血案等相關檔案。這些攸關歷史真相丶轉型正義丶對受難者及其家屬的撫慰,以不先入為主丶不偏不倚態度處理。期間我特別交待必須與國史館通力合作,國史館有其專業性,檔案局則有法定職掌。 政府機關橫向聯繋,一向有待加強,張館長的風範,與我多年友誼,國史館與檔案局不辱使命,完成不少工作,當然也有若干仍遭人詬病,由我負全責。考選部長任內,除了相關考試作業,委請張教授協助,互動機會減少。 台灣教授協會成立時,因為發起人不少舊識,盛情難卻,我曾加入,到政府䏜務後,我即未繳費主動退出。2007年底,蔡丁貴教授出任會長,由於蔡教授在我擔任1999年陳水扁競選總統期間國政藍圖總召集人丶2000年出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給我協助甚多,尤其他的水利工程專長。2002年我特別邀請他出任行政院研考會副主委,與另一位專長LED副主委,共同推動會務。他出任台教會長,希望我恢復會員,我於情於理無法惋拒。2年後張炎憲教授接任會長,因為與他長期友誼,我未退出台教會,直到他離任,我即退出台教會。台教會人才濟濟,成員充滿本土之愛,強烈使命感,積極行動力,令人敬佩。我因為個性使然,長期政務官形象,自我期許在紛擾年代,扮演專業中間角色,因此兩度進出。 我與張教授稱不上交情匪淺,但是對張教授印象深刻,本土意識濃厚者,不少長期受到國民黨欺淩,又自認背負拯救台灣的使命,得理不饒人。張教授是其中的異數,但他的專業丶堅持理念丶意志力丶行動力,卻得到大家的尊重及肯定。他突然走了,給人感慨人生無常,唯有更珍惜當下,愛吾所愛,並有計畫規劃生命一切,腳踏實地按步就班,實現理想。 |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悼念張炎憲教授
標籤:
台獨的民族英雄-張炎憲台灣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