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高一生與全國高一生

思乃泱 2014/04/17

 

寫於高一生遇害60周年忌日
1954年4月17日,60年前鄒族第一位接受現代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被臺北憲兵隊綁赴馬場町刑場槍決。他背負莫須有罪名,給妻子的最後一封家書上寫著:「我冤情日後必會昭明。」高一生相信,當時間過去,後人必能破解當年執政者羅織他罪名的詭計,清白終將還給他。
Uyongu Yata’uyungana 是他的鄒族名字,高一生這個漢名,則源自日本時代被稱為「矢多一生」而來。當年他接受日本教育,在師範學校就讀時,他熱切吸收新知,與來自中南部的青年人才互動、學習,想著未來如何規畫發展家鄉,假期時也回到山上教育所協助年幼孩子的教育工作。國民政府來台後,受委派擔任鄉長,他不斷奔走爭取各種能夠促進族人發展經濟的興設、安排良好就學機會,在農林業與妻子進行各種實驗與嘗試,不管是推展水田、蔬菜、種植經濟作物、造林、供電、興建灌溉渠道、鼓勵族人移墾而有了現在的茶山、新美等部落,為的就是希望在鄒族朝向現代化發展的環節上,能善盡自己所學、不負族人託付,盡力擔下轉化的軸承。

他的理想是臺灣原住民享有自治與建設的自主權。原住民自治,他希望可在自己土地上實現夢想。他不希望族人隨著時代與政權興替,進而失去在自己土地上依照自己意願決定自己未來的自主性,過著被強勢者決定的命運。於是他投身各種興革、倡議自治,出於不忍而給予受二二八牽連者人道協助,結果執政當局害怕他與中國共產黨串連叛亂,將他跟其他鄒族人:湯守仁、汪清山、方義仲及泰雅族人樂信‧瓦旦(林瑞昌)、高澤照共六人判處死刑。在黨國思想壓抑下最早萌芽的原住民自治理想,就這樣遭到國家機器的暴力遏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