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張炎憲教授專題演講-「白色恐怖的口述訪談與歷史真相」


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11-11


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白色年代的盜火者》人權講堂系列講座第二場
講者 ∣ 張炎憲(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前國史館館長)
講題 ∣ 白色恐怖的口述訪談與歷史真相
時間 ∣ 2013/11/08 (五) 晚上7:00~9:00
地點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主辦單位 ∣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演說全程錄音檔(錄音時偶爾有受到手機電磁波干擾,敬請見諒)
mp3下載

《白色年代的盜火者》人權講堂系列講座第二場,由張炎憲教授主講「白色恐怖的口述訪談與歷史真相」,張教授從自己為何會從事白色恐怖的調查、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對白色恐怖的看法……等談起。



張炎憲教授說明,一開始是緣起於參與二二八的平反運動與口述訪談,他認為要追究國民黨在1945年以後統治的台灣歷史,沒有瞭解二二八,就無法瞭解這段歷史、那個世代對國民黨的看法、及上一代對台灣的感情。從1990年代開始投入二二八的口述訪談時,他陸續接觸到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者,過程之中發現,一般民眾對於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時代的受難者時間混淆,假如單純只做二二八的口述訪談,仍然無法瞭解台灣這塊失落的區間。

張炎憲教授舉例說明廖文毅案件與鹿窟事件案例,用他豐富的感情及一貫的說故事風格,引領聽眾進入歷史的場景,浪漫的道出自己在參與過程的收穫、對人性細微的觀察,之中不忘犀利的點出不可忽略的重點:第一,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解密兩次官方檔案,馬英九時期,至今仍未解密過檔案;檔案分存於不同機構,執行上有其複雜度與困難性;官方檔案在使用時要小心,有刑求逼供或編造的可能,最好比對當事者的紀錄或訪問。第二,國民黨有意切割台灣每個世代的傳承,切割的過程要重建,可經由口述歷史,瞭解不同世代的經驗與想法,會有助於理解台灣的歷史。

張教授指出戒嚴時期的國安法,通過政治案件不能翻案,以致到現在找不到原兇、找不到應該負責任的人、被沒收的財產拿不回來。他也思索著,頒發回復名譽證書,本質上受難者有平反嗎?白色恐怖階段可從1949年到1991年刑法100條修正來算,長期的迫害過程竟然沒有一個人需要負起政治責任?沒有人負責,就表示長久的白色恐怖沒有完全平反,意即人民沒有完全走出白色恐怖的陰霾,才會認為民主化的台灣,民主反而倒退了,這表示社會還是不健全。沒有將過去不公不義的事情真正平反,就會造成人民心中仍有警總,不敢說出心中的話,雖然好像在期待、盼望什麼,但又不敢說出口。如此,還談什麼人權立國、台灣是民主的國家?

講座的結論有三點:
1. 從自身所從事的口述訪談追究歷史真相,以瞭解上一世代人的想法、建立歷史傳承。
2. 白色恐怖的官方檔案不可靠、不可信,研究者要有此種認知。
3. 白色恐怖至今還在台灣,陰影並未脫離,有其複雜的原因;走出白色恐怖的方式,就是追究責任。


延伸閱讀:
〈人物〉蓬萊島雜誌專訪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含重點)
張炎憲:從史料談雷震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