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修行者應有的覺悟

天真法語 -
作者 楊緒東醫師   
2013-11-17
 
大地養護機構時期(公元1997年~1999年)
文章錄自『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會刊1~6』
著作者:董事長楊緒東醫師(光贊)

修行者應有的覺悟
 
董事長楊緒東
 
修行者應具備道德勇氣,絕不能因為任何理由而退縮,應為所當為,這才是信仰。信仰是一種內心的成長和突破。不斷的自我培養耐性來幫助他人,並且能接受他人給予的種種侮辱,以寬容的心來包容他人的過錯。修行並不是單指誦唸經文。如果要達到最高的理想境界就必須具足道德勇氣,勇於為正義伸張,為扶持弱小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遏止社會上的暴戾之氣。
 
西瓜效應  偽君子也
 
先聖孔子最恨的是不敢做,不敢擔當的人。有些人表面上雖然是好好先生,在言行舉止上也很客氣,但是一旦遇上困難就會畏縮逃跑,甚至產生所謂的〝西瓜效應〞。平時缺乏自我主張,只知一味的附和他人。如果團體勢力大就會附和它。團體小,縱使所做所為皆對我們的社會有正面功效, 也不太敢出面認同, 這即是所謂的「西瓜效應(watermelon effect)」。台灣人的信仰都是有所求的信仰,如:求財、求名、求保佑..等等,一旦得不到想要的需求就會放棄原有的信仰,繼而轉移陣地,這就是信而不仰,信而不修的一種修行。這些自認是修行的人,實際上對我們的社會並沒有多大的幫助。雖然社會上存在著許多善良的人在修行,但是他們仍缺乏一股道德勇氣。這個勇氣絕不是〝衝動〞或〝報復〞,而是一股天地的正氣,在深思熟慮下所做的行為,這才是修行人應有的勇氣。
 
應該挺身為正義而奮鬥
 
如果人人都具備道德勇氣,不攀強附貴,如此一來,我們的社會必定可以產生一股正氣的力量。現今的社會之所以會那麼的亂,是因為惡勢力的人很團結,而善良的人太過於懦弱,缺乏道德勇氣,不敢仗義直言,為正義而奮鬥。所以一旦遇上惡勢力的激烈行為時,一個壞人就可以擊倒幾百個甚至幾千個無辜的好人。這是大家缺乏道德勇氣的結果,形成現今社會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許多大型宗教團體在得到信徒的認同後,氣勢會逐漸的增大,所吸收的財力也會愈來愈多。而一些較小的慈善團體在社會上的角落裡默默的付出,極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所以參予支援的人數不會很多。這種真正需要外界援助的地方是不見經傳的,它們不會出現在報章媒體上,因為它們的名聲不夠響亮,不具報導性。在此要感謝這些在背後支持本會的伙伴們,我們會珍惜現有的一切,以鴨子滑水的態度來做事,做最好的,絕不得過且過,堅持本會的服務理念,貫徹到底。本會雖不是宗教,但有宗教的精神,每一個參與的人都能力行菩薩的願力,我們的世界需要各位的參與,共同發揮人類的使命感來為群眾服務,以大家共同成長的理念,來照顧這個世界大家庭。
 
磨其心  成其志
 
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應該接受委屈和磨考,才能煅煉其心志,堅定他的志向,這是修行者應有的覺悟,也是一種正常的修行方式。如果人人平時都能自我反省,默唸懺行【我錯了,我要重新做人】,在日積月累之下,必定能洗滌我們的心靈。雖然此句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在省懺時,會覺得非常不自在。可是等到有一天我們覺得自在時,也就是真性流露的時候,屆時心中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啟示。
 
實踐為應化之根源
 
許多尼姑、和尚、法師來本會參訪,我非常高興,因為這些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朋友,現在他們能當家做主,為社會服務。在這些修行者的觀念裡,他們認為很多事情都必須靠實踐才能完成,因為實踐之中才有應化的根源。所以無形的應化應該在有形層面上來實踐,才能發揮顯化的力量。自己先幫助自己,而後上天才會幫助我們,祂會在我們的周遭安排一些道德人士來共同參予。堅持〝大地養護機構〞的慘澹經營,雖然每個月的開銷很大,我們仍然盡全力的服務老人與殘疾者。
 
行菩薩願  何須分派別
 
現今的台灣社會形態已經變型,在宗教上大家處於緊張不安的時刻。許多人都受到牽制和誣衊,無法自在的參予其他教派。其實一個修行者只要能夠堅持自己的理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實質的貢獻,不論扮演何種角色或立場都是無所謂的。
 
隨喜參法悟真性
 
〝大地講堂〞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共同來成長。一個組織的運作並不是看由何人領導,而是看每個人是不是有心想要把大家庭撐起來。一人至上、萬人皆下的行事作風,已經不合乎現今的民主潮流,也不合乎宗教平等的精神。應該以共同經營的方式,在相同的理念之下自由發揮,將每個人在悟道過程之中所領悟的智慧貢獻出來,一起為維護台海的安全而努力。每個人都應具備與台灣共存亡的一份責任感,時常於內心做反省懺悔的工作,不斷的鞭策自己,砥勵自己,以便承接更多的打擊,這是〝內聖外王〞的功夫,可以讓我們的心更堅強。本會於每個月的初一、十五舉辦法會,這是發揮我們對整個社會責任心的一個方式,在法會上凝聚眾人的念力產生救劫的功效。
 
接受〝大地養護機構〞養護的人,平均年齡在九十歲左右。現在我們收容一位十二歲重癱的小朋友。本機構以宗教的精神來照顧他們,為了讓這些受養護的人放心安養,我們訂下嚴格精確的照護時刻表。我們希望這些老人在回天之前能有一個無嗔安寧的狀態。現在本會全力的推廣師尊、師母的精神。常常有許多從來不認識師尊、師母的小朋友在養護機構內看到師尊、師母。他們曾童言無忌的對我說:「有一個爺爺和一個奶奶,他們微笑著摸我們的頭」,一邊敘述,一邊描繪著師尊、師母的容貌。雖然他們講的話斷斷續續,但是卻非常清楚的表達了他們看到的情境。這可能是由於我們的做法得到師尊、師母的認同。所以宗教應與弱勢者站在一起,發揮道德勇氣,支援這些鰥寡孤獨癈疾者,為這些不平的人打氣,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掃描檔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book3/tati3-7.jpg
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book3/tati3-8.jpg
http://www.taiwantt.org.tw/books/book3/tati3-9.jpg


出處: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7989&Itemid=16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