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3 | |
九月,馬英九發動國民黨政爭,許多國人可能至今無法確認發動攻起線的主要動機到底為哪樁?其實,馬英九早就已經以行動明示了他的目的。那就是當他一手在操控司法、行政與政黨「除王」的同時,另一手則是到處參加推廣服貿協議的宣傳活動。在馬英九的認知中,要解決台灣的經濟困局,就是要到中國去發展,這是唯一的發展路徑,台灣不去,就會被邊緣化。九月,是立法院開議日,服貿協議非過不可,於是王金平這塊擋路石必須搬開。 其實,馬英九根本搞錯了。王金平回台的機場記者會上自白得很清楚,他說:「任何一任黨主席交代的任務,不管有再大的杯葛,或許有時間的落差,但金平一定會設法完成任務。」大家回想爭議甚大的ECFA,最後依舊通過,不正是如此?昨天,有知名人士評論「王金平在某種程度上面,是幫著馬英九維持這個政權」。這觀察相當符合事實,站在反對國民黨路線的人民眼中,過去五年,王金平經常是馬英九政策遂行的幫凶與共犯。 為何即使做到這個地步,馬英九到頭來仍欲除之而後快?因為,國共黑箱商議的「台入中、中吃台」經貿戰略時程,服貿協議應該早在上會期就要過,拖到這會期,王金平又主張待開完公聽會,十一月再討論,以事緩則圓,這引發了國共雙方當局極大的疑懼。因為,今年底萬一依舊過不了,就會拖到農曆年過後,然明年是七合一選舉年,民怨與衝突將來不及消化與淡忘,選舉若選不好,馬英九的黨主席不保,必然正式跛腳,這等於否決了他繼續操控國民黨接班佈局的插手權,牽連所及,二○一六年之後馬英九能否安全降落恐怕都成問題。 為了拿掉這假想的心頭之患,這是一場準備極久的部署。至少以時間回推,早在今年六月二十八與二十九日,特偵組就已經監聽到了王金平與柯建銘的對話;八月三十一日雨災深夜,馬英九得到了黃世銘親送的筆錄「證據」。於是,選擇在九月六日王金平出國嫁女兒當天展開了一連串鋤王行動。事發到現在的短短幾天時間中,已經形同把台灣倒退回了兩蔣威權時代。蔣介石當年可以越過法院直接一人親批取人性命,歷經民主化後的台灣,馬英九今天居然可以完全不受民意、憲法、法律之層層節制,得以把一切的程序正義視為廢物,幾個小時內就能要國會議長下台,那麼,有一天,總統府若要插上五星旗,不也就是一秒鐘可成的事了嗎? 馬英九之所以能夠成為毀壞民主的獨夫,憑恃的正是共犯結構的幫襯。其一是國民黨。不只考紀會被自己的中常委指為國民黨考紀史上最恥辱的一天;立院黨團不待王金平的撤銷程序尚未走完,昨天已經開始為洪秀柱扶正拉票,針對監聽更是不置一詞。近來,不斷有學者與公民團體提醒:「黨紀不能決定議長去留」、「立法院應對總統提出彈劾」、「國會應拒絕註銷王金平立委資格,由紀律委員會獨立調查關說案」等等,在現實的實力原則下,全部成為對牛彈琴。 其二是中選會。一個主辦選務的獨立機關,在收到國民黨的王金平黨籍喪失證明書,已時屆傍晚,不待次日上班再行處理,而以前所未有的行政效率,在晚間七點多以電子公文發函給立法院註銷立委名籍。繼「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名言之後,再創「中選會是國民黨分會」的紀錄。這些對「千夫所指」毫無忌憚的心態,是孰令致之? 從國民黨、國會到獨立機關,一一淪為民意支持度只剩十一%的馬意貫徹者,他們沒看到「前輩」王金平的下場嗎?或者,他們也怕自己有資料被監聽、掌握了?台灣如果走到這個地步,民主機制與運作完全失靈,還不夠悲哀?這也才是今天台灣社會之所以必須嚴肅討論馬王政爭的真正核心問題所在。 Source: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社論 |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馬英九發動整肅的「不可說」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