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焦點評論:抹黑社運才是高挫折行為(何明修)

                                                      
更多專欄文章
參與社運者最能察覺社會的不公義。圖為「佔領內政部」行動。資料照片
日前,蔡正元立委在臉書上指責「佔領內政部」的抗議者是「高挫折的人,他們需要假借大埔案,做情緒上的發洩」。基本上,認為搞社運的人是「被煽動,他們不要被說服」,是早就被淘汰的社會學理論。用這種過時的看法來批評當前的各種社運,就如同用占星術來反駁天文學,用煉金術來修正化學,是十分落伍的作法。

在六○年代之前,歐美的學術界對於社會運動大都抱持著敵意的態度。研究者往往認為,抗議的參與是源於病態心理狀態,像是受挫-攻擊(frustration-aggression)、認知不協調(cognitive dissonance)、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一個未明言的假設即是,社運是少見的、不理性的事情。
將社運貶為病態心理之發洩,是來自於保守派的內心焦慮,他們擔心自己珍愛的「法律與秩序」及特權,會被推翻。法國作家Gustav Le Bon即是典型的代表,他擔憂十九世紀的民主革命浪潮與工人階級運動,因此在1895年撰寫了著名的《群眾論》(The Crowd)。這本書運用了目前看來是偽科學的發現,來證明「群眾是奴性的獸群」。
六○年代以降的學術研究已匡正了這樣的錯誤。首先,社會邊緣人並不是社會運動的常客。

抗議已成通用語言

相反地,願意投身抗議的人往往是具有最充足的社會關係,他們參與了許多的組織團體,比較能接受到新的訊息,察覺社會不公義。因此,社運並不是社會秩序瓦解,反而是因為擁有完整的人際網絡,才激發出參與的動機。
其次,研究者越來越相信,抗議是民主體制的永恆現象。在六○年代的新左派風潮之後,歐美學者強調,一個「社運社會」(social movement society)已浮現,抗議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的事了。同樣地,只要細心觀察晚近的台灣街頭運動,也會發現,前進凱道的群眾不只是揚言要「拆政府」那一群「本土激進人士」,也包括反對同性戀、要求嚴懲性侵犯的衛道人士。抗議已經成為民主體制的通用語言。
此外,更新的研究早就揚棄了僵化的「情緒與理性」二分法,換言之,有情緒不代表不理性。從畏懼表達自己的想法到勇敢走上街頭,往往意謂著情緒的轉變,從羞恥轉變為驕傲、孤獨轉為團結、恐懼轉為憤慨、悲哀轉為憤怒。成功的社運是代表從一種消極的情緒轉化成為更積極的,而不是從理性變成「不理性」。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高挫折」帶來結果通常不是挺身支持弱勢人民、捍衛公平正義,反而是網路上打嘴砲,將利他主義的義舉貶損為不理性。我建議蔡委員抽空讀一下《群眾論》。徹頭徹尾反民主的Le Bon,根本不相信議會民主,因此他將當時的法國國會議員都當成他所看不起的不理性暴民。看看台灣立法院袞袞諸公的議事行為,或許這種反動論述真有幾分道理。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出處: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30827/3524982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