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九一五 同步公民評鑑

2013-08-30
記者鄒景雯/特稿
國民黨與民進黨已經敲定九月十五日,立法院開議前兩天,就服貿協議舉行「馬蘇辯」。兩黨,是傳統的政治勢力,場外,卻有廣大公民團體高聲表達異議。這個政治現象,非常有趣,那就是:台灣的市民社會茁壯了,雖無第三勢力之名,卻已有第三勢力的形勢出現,而且可以大膽預言,未來,這在台灣的政治場域會成為常態,將與政治力控馭的局面出現消長。
服貿協議的簽署,短期,是攸關幾百萬人生計的大事,長期,是台灣正式走向中國邊陲的不可逆路徑。如此嚴肅的問題,不論兩個政黨如何辯論?若干媒體要操作由誰獲勝?最終都必須回歸到人民利益不得被打折扣的軸線上來。基此,已有公民團體在他倆辯論之前,已經立即著手建立防衛機制。「每週三問」即是一項顯例。
所謂的防衛機制,必須達成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防止「馬蘇辯」轉移焦點。換句話說,馬政府一切有欠人民一個說法的決策錯置,不能因為一場辯論,就可以繼續不給答案。而馬英九的盤算更直白,在主觀上,他企圖在國會開會前,以不對稱的資訊以及政策解釋權壓倒蘇貞昌,來爭取服貿協議條條透過國會多數表決通過的「正當性」。
就此,公民社會當然不能、也不會袖手旁觀,坐以待斃。該怎麼做?基於不滅的理想性,台灣社會始終充滿著多元創意,輿論也願拋磚引玉,例如公民團體可以號召這段期間以來社會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大集合,擬定幾個考核指標,當兩黨辯論結束,當天一起站出來,立即針對主政者有關服貿協議實質內容的闡述說明,舉行公民評鑑,並就馬英九「過關」或「被當」,同步做出公正第三方的裁判。唯有如此,公民的聲音才不會缺席,才有機會將議題主導權操之在社會手中,而非權力者的計算裡。
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地對待他們的領袖。邱吉爾早就說過了。今天,對於進步的台灣公民來說,這還會有什麼問題呢?
Source: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