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 |
作者 陳水扁總統 | |
2012-06-21 | |
陳嘉宏五月十五日在媒體上有一篇專欄文章《蘇貞昌不應迴避爭議》,深深地吸引我的注意力。他提到蘇貞昌在民進黨主席選舉辯論說:「我自己個性較直,過去做人做事欠周到,自然受到挑戰質疑,這幾年來我一直檢討修正自己,希望超越!」但對蘇貞昌在關鍵戰役的連番受挫,陳嘉宏仍然質問難道只是「做人做事欠周到的原因而已」嗎?
在比較幾位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群的人格特質後,陳嘉宏寫道:「陳水扁個性海納百川,出手果決;謝長廷足智多謀,圓融機巧;蘇貞昌則是個性剛毅,勇於任事,卻容易患得患失。尤其蘇貞昌臨事未決且求全的個性,往往讓他錯失先著,貽誤戎機。」可以說一語道破蘇貞昌從政的盲點,與更上一層樓的限制。陳嘉宏點出:「蘇貞昌要不要選二○一六總統不是他能否做好黨主席的關鍵,關鍵是他在面對爭議時,是否有即便萬箭穿心,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心理武裝。」 二天後媒體報導,蔡英文在一場與南方朔的對談裡,面對蘇貞昌可能當選民進黨主席的情況,南方朔單刀直入的詢問蔡英文:「你們要如何配合?」蔡英文答稱,未來的主席要怎麼做,她都會配合,不會出現分歧,過去與她性格、背景完全不同的人,都能與她「愉快共事」。事實真相又如何? 二○○四年三月二十日我連任總統,並兌現選前的政治承諾,二○○四年大選不只是我個人的選戰,更是對游錫堃院長內閣的信任投票,「我連任成功,你繼續擔任閣揆」。詎料,已擔任陸委會主委四年的蔡英文,在玉山官邸跟我說,如果五二○之後還是游錫堃組閣,她不會在游內閣做閣員。幾經慰留不成,請她出任駐美代表又婉拒;幾個月之後,我再請她加入民進黨,擔任不分區立委;二○○六年一月蘇貞昌組閣時,她同意轉任行政院副院長。蘇揆任內,不只一次要求撤換副閣揆,後來政壇流傳蘇蔡不合的八卦,事出有因。 蔡英文說,民進黨歷經八年執政,喪失當年的自信,所以才會在四年前選出一個官僚出身的黨主席,也就是她。如果二○○八年選後,不是辜寬敏、蔡同榮出馬和蔡英文角逐黨主席,而是蘇貞昌,是否仍有蔡英文的舞台,還很難說。可惜「容易患得患失」的蘇貞昌「遇事未決」,因而「錯失先著,貽誤戎機」? 歷史未必會重演。蘇貞昌想要競逐總統大位,除必要的「韌性」「霸性」外,適度的「賭性」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機關算盡,坐等穩贏才做,都已經來不及了。倘如不敢豪賭嘗試,凡事考慮再三,只能走在別人的腳步之後。殊不知「扁長模式」換成第三者,不一定就可如願,謝長廷和我選輸台北市長,可以參選總統,蘇貞昌不顧小英主席的選戰策略,執意參選首都市長,就是選不成總統。蘇貞昌想循「小英經驗」,泡製先當主席再選總統,但二○一六年可能又會回到二○○○年,不是主席也能當上總統。 蔡英文在卸任黨主席後,曾邀請黨工觀賞國際大導盧貝松執導的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確信蔡英文對翁山蘇姬是有一定景仰的。二○○○年台灣完成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翁山蘇姬代表她的黨「全國民主聯盟」(NLD)來函祝賀。當時的她是自由的,幾個月之後的九月二日她二度被軟禁;第一次軟禁在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日,一九九五年七月十日釋放。二○○二年五月七日二度釋放後,二○○三年五月三十日被關押在監獄三個多月再軟禁,直到二○一○年十一月十三日釋放迄今。 翁山蘇姬是全球爭取民主和平,反對軍事獨裁的象徵。她是緬甸國父翁山將軍之女,父親遇刺時,她才二歲。她在一九九一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比曼德拉還早一年。她的黨全國民主聯盟和民進黨同屬「國際自由聯盟」(LI)的成員,我在二○○一年得到LI頒給我的「國際自由獎」;二年前蕭美琴送給我一條LI亞太分會年會的紀念領帶,上面印有翁山蘇姬和我等人的肖像。 我無緣觀賞《以愛之名》的電影,卻詳讀由英國《獨立報》記者彼德.波凡姆所寫的《翁山蘇姬》一書(聯經二○一○年四月出版)。我佩服她永不妥協的道德勇氣,尤其是她堅持以非暴力抗爭面對軍政府,不怕關更不怕死,這何嘗不是民進黨的創黨精神!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六日,翁山蘇姬在仰光大金塔一場吸引百萬人民站出來的精彩演說,在那之前長達二十六年,沒人敢惹尼溫軍政府,換來的是前後三次逾十五年的軟禁,和多次面對生命的威脅。一九八九年四月五日翁山蘇姬選舉造勢活動來到德努漂,士兵跪在地上,槍對著她們,警告她們再繼續走在路中央就開火。翁山蘇姬帶領大家走到路的二旁,軍方說走在路的二邊也一樣開火,這時的翁山蘇姬乾脆走到路中央。在逃過一劫後,她說,如果連走路邊都要射殺,就是針對她,她在想,該回頭,還是繼續走?際此千鈞一髮的時刻,她必須當下做決定,面對危險是不能回頭的! 翁山蘇姬第一次軟禁時,她從泰戈爾的一首詩《獨自前行》學到,以自己痛苦的怒焰點燃內心的人,是不可能失敗的。 翁山蘇姬軟禁前曾寫一篇《免於恐懼的自由》的文章,並留下千古名句「讓人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害怕失去權力,讓擁有權力者腐化;而害怕被掌權者迫害,讓屈服於恐懼者淪落。」緬甸軍政府的政治迫害與殘酷屠殺,正因為恐懼失去權力的結果;而被壓迫的人民只能點頭不敢反抗,也是畏懼失去性命與自由的屈服。翁山蘇姬要緬甸人面對統治者不能像手上捧的水,習慣任人飲,寧可像一堆碎玻璃被捧在手上。翁山蘇姬說:「小小的玻璃碎片尖又亮,能抵抗想要壓扁它的手,可以當作反抗者勇氣火花的鮮活象徵。勇氣,是想要擺脫鐵腕箝制者的必備特質。」蘇貞昌與蔡英文都一樣,不會是被捧在手上的「水」,也不可能扮演「小小的玻璃碎片」。 非暴力抗爭的世界權威,美籍學者夏普(Gene Sharp),曾為翁山蘇姬宣揚非暴力抗爭的理論分析,但夏普說翁山蘇姬有各種優點,她的勇氣與啟發鼓勵了相信民主與人權的緬甸人,但她是道德領袖,不是策略家。我則認為翁山蘇姬的非暴力抗爭未嘗不是策略之一。也是非暴力抗爭信徒的蔡丁貴教授及其公投聯盟等在五二○占領忠孝西路,在溫和理性的民進黨高層眼中卻是所謂的「基本教義派」。民進黨為了爭取總統直選,也曾在黨主席率領下占領忠孝西路三天三夜,於今安在? 怕被關的反對運動是不可能成功的,怕被貼「暴力」標籤的在野黨更不可能執政的。馬英九四年做不好,民進黨又盡心盡力了多少?
source: 陳前總統辦公室,原載於:壹週刊578期陳前總統專欄。
|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