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哪個「民眾」在去台灣化?

◎ 黃逸民
據報載,教育部這兩個月頻繁開會,不斷討論「研商高中歷史教科用書內容處理事宜」。經立委及媒體踢爆後,教育部回應說,五月四日把「原則」發文給書商後,因有人有疑慮,五月十四日和六月一日再開會討論「民眾建議意見」。
好一個「有人有疑慮」的說詞!
回顧馬政府在處理美牛案的過程,官員不斷引經據典,甚至強力呼籲「要尊重專家意見」,好似只要是反對美牛案過關者,都與所謂的「專家意見」相左,甚至可延伸解釋為「非專業人士」,從而證成其所持為「非理性觀點」!
同樣的政策辯護邏輯,也運用在近來的油電雙漲案,直到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跌,民眾發現當初政府所依據的「專家」預測失準而罵聲不斷時,馬政府只好以「世事難料」自嘲解圍。
一個這麼重視「專家意見」的政府,竟會因為所謂「民眾建議意見」,大張旗鼓地多次召集委員討論高中歷史教科用書的「用字遣詞」,莫非這個「民眾」是「史學專家」?還是「語文專家」?又或是「教育專家」?還是根本就是一位「有力人士」?否則書商所聘請編寫教科書的「專家」,教育部所聘請審查教科書的「專家」,竟會因一位「民眾」的建議意見而被折騰了這麼多次,真不知咱們的馬政府什麼時候開始這麼重視「民意」?而且還是某一位或某一小群的「民意」!
(作者現任中學歷史科教師,新北市民)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沒有留言: